第70章 救百姓明军突击
但在此时,他们也已经逼到了明军阵前。
如此近的距离,明军军士甚至都能看清那些百姓悲惨的面容。
卢象升冲着你那些百姓喝道:
“乡亲们,此番不是本督无情,而是鞑子太过于凶狠。若你等还有血性,便与身后那几个鞑子拼了!你们的身后事,自有本督妥善料理!”
卢象升的话语在战场上回荡,那些百姓听到他的话,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情。
他们眼中的恐惧、绝望中似乎燃起了一丝微弱的火光,那是被压抑许久的血性在这一刻被唤醒。
当绝望累积到极致,反抗的火焰便如火山般喷发。
“狗日的鞑子,老子和你们拼了!”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双目圆睁,手中紧握着一块从地上捡起的石头,大喝道。
在他身边,几个年轻人相互对视一眼,微微点头,默契在瞬间达成。
“尔等可是要造反吗!”
贵罗该挥舞着长刀,面目狰狞地吼叫着,试图再次震慑百姓。
一个壮实的青年率先冲了出去,他如猛虎一般扑向贵罗该,手中的石头狠狠地砸向贵罗该的手臂。
贵罗该吃痛,长刀落地,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旁边又有几个百姓一拥而上。
有的抱住他的腿,有的用拳头猛击他的身体。
贵罗该惊慌失措,拼命挣扎,但百姓如潮水般涌来,让他无从抵挡,很快便没了气息。
不远处,一群妇女也气汹汹地涌上一个清兵。
她们用指甲抓,用牙齿咬,将心中的悲愤全部发泄在这个清兵身上。
那倒霉清兵被这些妇女围在中间,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他挥舞着手中的腰刀,砍翻一个妇女,却无济于事。
最终,在妇女们的合力下,这个清兵也被从马上拽下,活生生打死。
其他百姓也纷纷效仿,成群地冲向清兵。清兵虽然凶悍,但面对如疯狗般的百姓,也是如丧家之犬一般,毫无招架之力。
一个又一个清兵被百姓打倒在地,惨叫声在战场上回荡。
仅剩下的一个清兵惊恐地看着周围百姓的反抗,心中涌起无尽的恐惧。
他深知大势已去,便狠狠一夹马腹,企图逃跑。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如闪电般冲了出来,却是刚才那个带头反抗的老者。
他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扑向那名想要逃跑的清军。
那清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撞得措手不及,身体摇晃着从马上跌落下来。
还未等他起身,老者便如猛兽一般扑在了他的身上。
“狗鞑子!还俺女儿命来!”
那老者撕心裂肺地吼叫着,好似一匹发疯的恶狼。
他的双手紧紧抓住清兵的肩膀,仿佛要将他的骨头捏碎。
清兵惊恐地挣扎着,试图推开老者。
但这老者似乎很有经验,正好压在他的腰杆之上,让这清兵使不出气力。
接着,他张开嘴,狠狠地咬在了清兵的脖子处。
他那一口枯黄老牙深深陷入清兵的肌肤,鲜血瞬间涌出。
这倒霉清兵发出凄厉的惨叫,双手拼命地拍打老者的身体。
但老者却毫不松口,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仿佛要将所有的痛苦都发泄在这个清兵身上。
终于,这个清兵停止挣扎,一动不动,他双眼挣得很大,仿佛死之前经历了莫大的恐惧。
老者松开嘴,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脸上沾满了鲜血,口中喃喃道:
“风儿,老爹给你报仇了!”
突然,一支箭矢射来,正中这老者的胸口。
诸百姓惊恐地回头一看,却是身后的清兵前来支援。
卢象升见状,急忙喝道:
“猛总兵,虎总兵,杨总兵,你三人率领所部骑兵拦住鞑子。弓弩手、长枪手稳住阵脚,刀盾兵,随本督前去救援百姓!”
“末将领命!”
猛如虎三人听到卢象升的命令,立刻率领本部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那些清兵。
马蹄声如雷,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他们早已积压已久,如今这股怒气终于得以释放。
三位总兵一马当先,身后六百骑兵也是如狼似虎,士气如虹。
如同一股钢铁洪流,瞬间与清兵碰撞在一起,喊杀声震天动地。
不得不说,卢象升的预料是对的。
两军交战的同时,山丘之后,又有百余清军披甲精骑杀出,还有四百余包衣跟役。
而这,便是隆必兴所领牛录所有的战力,披甲战兵三百余人,包衣跟役四百余人,拢共八百余人。
原本隆必兴还想着趁百姓冲击明军阵型时,自己领的这百余披甲战兵正面突击,余下的披甲战兵与包衣跟役作为伏兵杀出。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如牛羊般软弱的百姓竟然敢反抗。
情急之下,也打乱了他的部署,只能将伏兵召出。
一时间,双方骑兵杀得难解难分。
与此同时,明军的弓弩手和长枪手迅速列阵,密集的箭矢如同暴雨般射向清军,牢牢地守住阵脚,阻止妄图趁乱冲击阵势的清军。
卢象升则在数十亲兵的护卫下,亲自率领刀盾兵冲向百姓所在之处。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救下这些百姓。
当他们接近百姓时,二百刀盾兵迅速组成盾墙遮蔽箭矢。
卢象升看到了那个中箭的老者,他急忙跳下马来,将那老者抱在怀中。
那老者气息微弱,胸口被一支凿子箭射了一个极大的伤口,不断向外冒着血。
他看到卢象升,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
“您您便是卢大人吧!没想到,俺老孙头死之前还能杀个鞑子,这辈子值了!”
卢象升眼眶泛红,紧紧握住老者的手,说道:
“老人家,你们都是好样的。本督定会为你们报仇雪恨。”
说罢,那老者便咽了气。
卢象升强忍悲痛,大声喝道:
“不要恋战,快撤!”
与此同时,跟在他身后的几个亲兵纷纷扬起旗号,敲打着铜锣。
二百刀盾兵急忙举起盾牌掩护着百姓后撤,而杨国柱三人也各自领着本部骑兵向后撤退。
那些清兵还想追赶,但被三百硬弩逼得无法前进。
双方又陷入胶着,各自整队重新列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