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天人感应怎么说?
原来如此!
原来林先生早就想到了。
敦煌藏经洞那么多三教经典藏书,要是全部挖出来,得催生多少新学派崛起,届时百家争鸣,诸学并起,理学独大之势也就不复存在。
关键这还是明晃晃的阳谋。
杨荣就算猜到了也没用,敦煌藏经洞早就被他写成奏章给报上去了。
这里面蕴含的三教经典,既是失传的文学遗作,也是大明文学的“政治正确”。
程朱理学在它面前也都不算什么了,谁能把藏经洞挖出来,那谁就可青史传唱,但要是有人横加阻拦,让藏经洞继续徒留外域,那……同样也能青史留名,只不过是千古骂名而已!
为官一生,除了追逐权利,那剩下的无非也就身前身后名罢了!
杨荣震撼于林煜的“提前布局”,另一边从刚刚开始便沉默无言的袁忠彻,忽然间开口问道。
“林先生,那天人感应说该如何解释?”
“……”
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杨荣都快忘了这茬,天人感应与理学不同,二者既是相辅相成,也是王朝根基命脉。
林先生先前可是明确讲道,要打破浑天说与天人感应。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不过……
转念又一想,林先生也说过要打破理学,但实际的解释却是改革理学,使其恢复到程朱理学,还以敦煌藏经洞作为铺垫。
那天人感应呢?
杨荣没有说话,静静等待林煜的回答。
林煜没有立刻给出回答,反而先问道:“你们其实应该更想问的是,天人感应说面对全新的日心说和万有引力,必然会逐步面临崩溃,因为天然感应无法做出反馈解释,对不对?”
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杨荣还是点了点头。
他心里想的那套“日月为明”,真解释起来也不是不可行,但总归有些牵强附会了。
而且,比较关键的万有引力,他不知道怎么解释。
“嗯,要解释或者说破解天人感应面临的困境,其实也不难。”
林煜缓缓说道:“你们有认真读过《荀子》、《大学》这些书吗?还有周朝建立之初,周公设立的《大诰》,以及董仲舒所创立的‘天人五行’说。”
啊?
听到林煜的话,对面四人全都一愣。
提到董仲舒、周公他们还能勉强理解,这《荀子》、《大学》又是什么鬼?
明朝科举类目讲究四书五经,也就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
本来还有第六经《乐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但《乐经》失传于焚书坑儒。
所以,《大学》作为科举必修读物,杨荣、于谦肯定都是有读过。
袁忠彻嘛……可能读过。
但有关《荀子》,不能说完全没读过,只是绝对没有其它四书五经读的透彻,记得牢靠。
没别的原因,就在于《荀子》既不考科举,也不在十三经之列。
实际上,在唐朝以前,《孟子》和《荀子》都不在十三经之列。
因为宋朝以前的十三经,主要就是周朝就有的“诗书礼易”及《礼》的衍生著作,外加孔子出的《春秋》及其三传,加上《论语》(《尔雅》是字典)。
唯一例外的只有《孝经》,为孔门后学集体编定。
而除了孔子以外,但凡个人思想明确的著作都是没有入经的。
《孟子》入经,在于唐宋以来把孟子地位不断抬高,这才因为后世尊孔孟,有了宋朝把《孟子》抬入十三经的特例。
前后耗费的时光,差不多过了一千年(孟子也算一千年修成正果了)。
至于《荀子》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孟子跟荀子倾向不同,甚至完全对立开来,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后学尊孟,就不可能尊荀。
杨荣忍不住问道:“为何要看《荀子》和《大学》?”
林煜说道:“等你们先看过了再说,还有董仲舒的天人五行、周公的《大诰》,最好都重新看一遍,等你们看完了,再来问我天人感应是怎么回事……”
“那今天……”
“下课了,睡觉了!你们不累,别打扰我休息。”
林煜就这么很光棍的不讲了。
杨荣虽然满腹疑惑,但也只能先按捺下去,而且他也要细细思量一下,这节课的课堂笔记该怎么写了。
前一节课被他搪塞删去了一些内容,但这节课肯定不能继续这么干。
陛下又不傻,上一节课他那么搞,不用说肯定陛下都已经知道了。
“算了,还是先把万有引力与日心说的测算方法、实验公式都写下来,至于后续的改革理学、天人感应……又没讲完,先留一留,等后面再说吧!”
杨荣心底打定了主意,如是想道。
————
林煜这边的天牢课堂又是讲完一节下课了。
彼时的南方,同样也是大明的最南部海域,有着一支不算庞大,却也不算弱小的舰队已经出海几天,正在不断沿着福建海域往东南而下。
“前方就是澎湖巡检司了?”
一身戎装的大明镇远侯顾兴祖正站在甲板上眺望海面。
就见不远处的海面上,已经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岛屿黑点,周围似乎还有零星的渔船,见到了顾兴祖乘坐的舰队,匆忙四散逃跑。
“回报镇远侯,自洪武年间朝廷撤销澎湖巡检司,这里很早就已经遭到废弃,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旧有沿海疍民冒险深入此地捕渔。”
有个似乎是充当向导的中年人,正在给顾兴祖详细介绍着澎湖列岛的境况。
顾兴祖摇了摇头,一针见血道:“我看这些应当不是疍民,而是就扎根在此的百姓。”
因为他看到了有几只渔船,是在往岛的方向跑,疍民不可能如此。
疍民既为疍民,那几乎都是住在船上,不会随便登陆上岸,还是现在这种情况。
“传令下去,让儿郎们准备好,登陆上岛!”
顾兴祖没有迟疑,迅速下达了军令。
船队开始迎着风向加速,往澎湖列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