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可通婚
玉溪点头称“是”。
想到族里要用很多的农作物、猎物或是木材木俱等等与他们进行不平等的物物交换,换取生活用品。玉溪想想就觉得不值得。不值又如何,这是没办法的事。
正因如此,玉溪想成为关外户,想行商改善生活。
卞堇伯又道:“律法上的流刑有几种,较多为流刑抄家除族,而我卞氏一族虽有过错,但也有功绩,所以虽流刑抄家却没有被除族。他日大赦令一下是可以返京以图东山再起的。”
“堇伯,这我知。可是,难道成了关外户,我们就不能返京了吗?”
卞堇伯看着玉溪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心想闺女就是比儿子招人疼,“十七娘有所不知。这楠漳已是关外,虽关外户为关内南鄂郡代为登记入户,但因楠漳没设科考,是不能参与科举的。除非楠漳变成郡县,朝堂设了科考。”
楠漳要变成郡县,关外户人口须达到一定数量或是所开荒地达到一定数目后,临近的南鄂郡知州就会上报朝廷以求得到嘉奖,让朝廷新设郡县,设官府开科考。如此这般,国土疆域就会越来越广阔。
可想而知,楠漳要变成郡县不是容易的事。
玉溪皱着眉头更疑惑了,“那我们的郎儿变成关外户后,可再次参军,不进行武试科举,按功绩晋升不就行了,有了功绩就能再次入京为官。”
卞堇伯直摇头,一个劲地说道:“非也,非也。玉十七娘,你再好好想想。”
玉溪托腮嘟着小嘴,思考一会后,还是没想出所以然来,主要是因为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太了解这些律法的事情。
卞堇伯见玉溪一副苦想不出的样子,轻声笑呵呵解释道:“若我们成了关外户,名义上虽是朝堂关外子民。可是就如你之前所言,关外户无外乎由前面四种人组成。”
“其前身都不是良民,都有案底。南蛮就更不用说了,还经常进犯我朝关中。试想朝堂怎会重用有案底的关外子民为重臣。”
卞堇伯停顿一下又言道:“若楠漳成为郡县,关外户则是真正的关中百姓,情况则又不同。朝堂为了提高郡县地位,哪会计较关外户的前身,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玉溪点点头,觉得是这个理,拍了一下脑门,暗骂自己笨,怎么没想到,她又问道:“不成为关外户,你我流刑之身,待大赦令返京又有何不同?”
卞堇伯详细地解释道:“大大不同。若能坚持流刑之身,说明认罪伏法,改过自新。大赦令后,便能恢复良民身份。再加上京中有不少族内已嫁女子。只要她们能保住一两处嫁妆,不是太薄情,足够我们卞氏一族在京费用。他日朝中用人,定能东山再起!”
玉溪脑子转了过来,言:“堇伯说的都是关于郎儿家的事,我们女儿家家成为关外户有何不可?”
卞堇伯语重心长地继续道:“女儿家家也不能。若能,你想想族长为何宁愿不让族亲娶妻,做一辈子的光棍汉,也不许与关外户通婚,只能娶伊家村人。”
玉溪现在才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卞家与伊家相约一娶一嫁,没有合适的人选,家里的孩子不能另外再找别的结婚对象。楠漳除了关外户和她们这些不肯成为关外户的流刑之民就没有他人了。
楠漳再向南的地带为南蛮所在地。玉溪知道这个时代的南蛮还没有归顺朝堂,在卞氏一族的眼中是异类,更是不可能与他们通婚的。
“其实是这样的。”卞堇伯一想到这个问题就觉得是苦大海,他还有两个儿子没办法娶亲,以后要做光棍汉了,他继续言道:“只要与关外户通婚,则是向流刑低头,后代登记户籍时也会成为关外户。”
卞堇伯接着恨声道:“在京中还有不少我们卞氏一族的政敌,他们巴不得我们永无翻身之日。我们在流刑途中饿死病死这么多子辈人员和他们脱不了干系。”
想到在流刑途中死去的女儿卞堇十四娘,卞堇伯心中恨意绵长,接着道:“卞家村只要有一人成了关外户,他们定会以此为借口,说我们屈服流刑,上书让皇上把我们全部除去族籍,从此京都再无卞氏一族。”
“让我们成了关外户,世代皆农,不得翻身,直到楠漳变成郡县才可进行武试科举。”
卞堇伯用力地拍了一下一旁木桩,颇有几分咬牙切齿想要和他人大打出手的模样,接着又长吁短叹,“若如此,待楠漳变成郡县后,都不知道过了多少代人多少年以后了。那时,我们卞氏一族身上又能够保留多少热血和军魂,只怕因长期务农,早已成胸无大志之人。”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更何况他们的坚持更为艰难。
玉溪非常能理解卞堇伯所说的话,轻声宽慰道:“堇伯莫激动。只是我们已经远离了京中,若成了关外户,他们又如何得知?”
玉溪从十一娘玉灵那里推测得知,这个时空不像现代要迁户才能入户口。
一则是交通不便,有些人一生走过最远的地方是家门十里外,少有人迁户;二是大多数处理方式是原出生地为原籍,后入户为现籍,若再入户则为三籍,以此类推。
当地知州也不可能因为一个迁户籍的事情是去调查良民的原籍。所以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到一个地方隐姓埋名生活比在现代容易得多。
卞堇伯平缓了一下呼吸,语气和平道:“他们怎会不知?京都的户籍管理本就比其他郡严格。良民迁出京都是不用抹去户籍的,而我们是流刑之民,罪民之身,若为关外户,定会抹去京都户籍。一旦有此风吹草动,早派人盯着户部的他们定能立刻得知。”
玉溪听后,深知卞堇伯所说的后果严重性,有些担心后怕,坐在板凳上不安地双手用力按着大腿,又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曾听族里的父辈长辈提起不可为关外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