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再生于明初 > 第145章:水准仪

第145章:水准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璎一行人在岛上考察,他们来到了珍珠湖。

因为是春季,到现在还没有一场像样的雨,所以湖水就剩下一个小水洼,就像上次刘璎看到的那样。这条小溪的入海口在岛屿西侧,珍珠湖以下的河道当然也是干的,一滴水都没有。

纵观这个山沟,不是很大,但是在这个岛上已经是比较开阔的了。更关键的是它的地势低洼,其间一条有小溪,所以才能形成湖泊。小溪的出口处比较狭窄,目测只有一百多米。

刘璎指着出口处说:“张先生,我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拦水坝以太高水面增加湖水存储量。然后修建引水渠,一条渠向南,到了海岸再向东把水引到我们的营地。另一条向西,沿着小溪的河道,引到西边的几个村庄。你看这个办法是否可行呢?”

张半仙答道:“有人言大少爷聪慧睿智,今日所闻果然不假。对您的想法我很佩服,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此处的珍珠湖很小,可是,若如您所说,这个小小的湖就可以造福于岛上的民生,其功效不可估量。特别是您首先想到的是岛上普通渔民,此仁爱之心让我感佩。对于这里能不能修筑水坝还要仔细测一下才行。”

刘璎问:“还需要测什么?”

张半仙:“大少爷您看,南边的坡比北边矮很多,我们眼睛看着是山坡,可是未必眼见为实,错觉也会常有。所以就需要测量。”

哦,刘璎觉得他说的似乎有理,于是再问:“张先生怎么测量?现在可以吗?”

张半仙:“可以,东西我都带着呐。”

说着他拿下背着的包袱,打开,里边东西真不少,看着杂七杂八的。他拿出一个铜制的小盆,大小像个大号的碗,只是造型古怪,上面还有很多图形文字。刘璎看不懂,看着像是八卦易经什么的

,就是觉得很乱,神叨叨的。

张半仙对刘亚辰说道:“刘管事,找个人拿它到那边装满水。”

湖底还是有水的,只是很少,像个水坑。

小雨自告奋勇拿着铜盆去打水了。

张半仙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三节木尺,木尺上油漆着不同的颜色,看着挺花哨,木尺头部带有机关,可以卡住连接在一起,三节木尺连起来竟然有六尺多长,比人还高。

张半仙又说:“使一个人拿着站在那边出口的河道上,就这样拿着。”

说着,他自己做个示范动作,就是直立着木尺。

一个壮丁接过来木尺,张半仙指导他怎么拿着。张半仙对壮丁说:“你站在那边要看我的手势,我向左边指你就朝左边走,指右边就向右走。如果我向上指你就举起来,向下指就放下来。记住啦?”

“是,记住了。”

到此,刘璎一下子就看明白了。他是现代的人,当然见过有人支着三脚架,上面有个像是望远镜的东西,远处还站着一个人手拿标尺。张半仙的木尺就是标尺。

三脚架上的仪器叫“水准仪”,也叫“水平仪”,那个标尺的学名叫“塔尺”。

张半仙的这套东西可以用来测量两个地点的高度差。真没想到,中国的古人也这么聪明,只不过都被神鬼似的说辞掩盖着。原理相同,所差的就是测量精度了。张半仙这套仪器太简陋,精度当然就很差,可是总能拿出一个科学可信的数据,这要比用眼睛看科学的多,准确的多。

小雨端着铜盆,水打来了,张半仙说:“大少爷咱们到那边看看。”

说着他就前头领路,向湖的南岸一侧走去,小雨端着铜盆跟着。珍珠湖不大,没多远就到了地势比较低矮的位置。

张半仙左右张望似乎在找什么。刘璎已经明白了他的测绘原

理,能猜到他想找什么?他是在找一个支撑,把铜盆放上去以便观察测量。可是这湖边石头少,再者说,哪有那么合适的石头给你用?要砍树桩没工具,总不能把铜盆放到地下,张半仙趴在地上看吧?

于是刘璎说话了,他说:“张先生,用铁铲堆起来一个土堆行不行呢?”

张半仙转过脸来,楞楞地看着刘璎,面无表情,半张着嘴也不说话。他真的是惊呆了!大少爷才十岁的一个小孩,他怎么知道我在找什么呢?莫非神人?

只是一愣神的功夫,张半仙立刻改为双手抱拳,躬身大弯腰,一个大礼参拜的样子摆在那里。

这倒是让刘璎措手不及,有点慌乱。

“张先生这是怎么了?何必如此啊?”

刘璎边说边侧身让过,是不敢受礼的意思。

张半仙说话了:“大少爷莫非天神下凡?您是怎么知道我需要什么?”

刘璎笑着说道:“这没什么神秘的,天下的风水师又不是只有先生一人,我就不能再别处看过吗?”

刘璎这话是临时编的,实际上他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张半仙听了也是似信似不信的,因为需要测水准的时候很少,多数人是没见过的。

因为路不好走,刘亚辰带着几把铁铲现在派上了用场,刘璎招呼他就地堆挖土堆一个土台子,张半仙也上前指导,一个半人高的土台子很快堆好了。张半仙把铜盆稳稳地坐在上边,还试着看一看。然后他又打开包袱,拿出一个木头制作的架子,架子的底部是圆木板,大小与铜盆相合,放到盆里漂浮着,木板上方架着一个长盒子。

跟随的一众人都围在旁边看新奇,谁也不敢说话,很安静。

张半仙说道:“大少爷,这个叫做水罗盘。”

到这时候刘璎已经明白了,那个长木盒就相当于水准

仪上的望远镜,是用来观察的。此时没有玻璃,也就不会有望远镜,只能直接目视。

仔细看,长木盒的两端都有小孔,目光通过小孔观察和定位。

他说的水罗盘就是古代的水准仪了。

张半仙蹲下去,用手拨动木架,眼睛对着长木盒观看。这真要有耐心,手的动作还要轻,可是水上漂着的东西很难稳定不动的,操作起来很有难度。

的确很麻烦的,张半仙看了好长时间。终于他开始向右摆手,那边站在出口处拿木尺的壮丁就慢慢向右移动。

刘璎看到了,那壮丁右边的地势高一些,张半仙指挥着壮丁移动,他是在找等高线。就是说,壮丁原来站的位置比他们这里低,需要向高一点的地方移动。

刘璎耐心地看着,测量过程很费时间,这是水准仪简陋的原因,如果是现代的水准仪,很快就能测量一个点,而且更准确。

张半仙终于站起来了。他扶着自己的腰,边踢腿边晃动身体,看来蹲的时间太长,累着了。

刘璎好奇,说:“我看看可以吗?”

张半仙连说:“可以,可以。”

刘璎模仿张半仙的动作通过长木盒的小孔向前看。他这一看才发现,前后两个小孔中都有十字线。那是用马尾巴上的毛做的,俗名叫马尾,是动物毛发中最粗的,而且笔直。

在观望的时候,前后十字线对准目标,就像是射击打靶,三点一线。

古人也很有智慧的。

见刘璎起身,张半仙说道:“大少爷,这里的地势还好,出口处修建的堤坝比人略高就可以了,再高了也没用。因为咱们站的这里地势低,蓄水再多就会从这里溢出。”

珍珠湖的出口处宽度有一百米,修一人高的堤坝工程量不是很大。可是南侧,就是刘璎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比较平整的

地形。如果为了增加储水量,则南侧也要修堤坝,可是这里的堤坝长度就是几百米了,工程量就大多了。张半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刘璎说道:“张先生所言极是,我想在那边(出口处)修筑一个小堤坝就可以了,岛上村民和我们的人算在一起也不多,我估摸着最多几千人,做饮用水应该是够了。

几千人是什么概念?在现代里一个很小的小区,或者一个小村庄也有几千人。供一个村子或小区的用水量也不是很大。

“我想聘请先生为我规划一份治水工程图,改造珍珠湖,以解决岛上用水,造福于本岛之民。先生肯屈就吗?我刘家定会有丰厚的酬劳。”

是啊,好话也要说到前头,谁也不能白出力不是,刘璎也不能白用人,报酬一定要有,而且丰厚。

张半仙笑着说道:“此乃利民之举,承蒙大少爷抬举,在下哪有不从之理呀?”

刘璎对刘亚辰说:“刘管事,你派两个人手跟着伺候张先生,还有吃住都要安排好。”

刘亚辰:“是,大少爷放心,一定不会有纰漏。”

天色将晚,众人收拾东西往回走。在回程的路上顺便观察修建水渠的走向。

张半仙说:“大少爷刚才说了,要修两条引水渠,一条渠向东,把水引到营地。另一条向西,引到西边的几个村庄。从地势上看向西地势渐渐低落,而且有现成的河道,水渠的线路就确定了,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嘛。可是向西却是步步走高,那么水渠就只好向南绕行,直到海岸再转向西,但是这条线路需要仔细测量才能实现。从地势看还是可行的。”

刘璎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风水师,说的都是内行话。所以别看这些人平时神神叨叨的,可也是有真本事的人。

——end——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