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兵败投唐
1、黄河渡口。朱温率前军率先渡过黄河列阵,见杨复光所部不过四五千老弱残兵,很不以为然。朱温勒马渡口,催促后军、辎重加快渡河速度。忽然,两边杀声大作,万箭齐发;朱温兵将纷纷中箭,阵势大乱。唐军三路夹击,朱温所部死伤惨重。朱温见势不妙,急忙弃马登船,向黄河西岸撤退。运送粮草的大船不易掉头,眼看唐军夺船追来。朱温下令:“凿沉粮船,投水逃命!”
(朱温大败而归,丧失粮仗四十余船,唐军趁胜追击,渡过黄河,一直追到同州城下。朱温退进同州,闭关坚守。)
2、朱温大帐。朱温把一封奏章递给朱珍道:“同州缺粮,也就是可以勉强支撑三天。三天之后,我军粮尽,大军不战自溃。我已经连上九道奏章,请求发运粮草,毫无动静,也不见长安复。你去长安跑一趟,亲自面见大王,务必押运粮草返
“遵命!”朱珍接过奏章,拱手而出。
3、朱温大帐。朱温焦急地在大帐中转来转去。朱珍匆匆进帐。朱温迎上去,问道:“粮草可否运到?”
朱珍摇摇头。朱温急道:“到底为何?你见到大王了吗?”
朱珍道:“末将将奏章面呈大王,不料大王说您坐拥强兵,不肯效力。说您整天要这要那,不知进奉;长安数十万兵众,都像将军这样,早就饿干牙了。”
朱温闻听气恼,连连擂案,愤然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朱珍小声道:“听说都是因为朝中那位中尉大人孟绝海,他嫉妒您的战功显赫,暗中向大王谗间于您,大王偏听偏信,以致如此。”
朱
温一屁股跌坐帅椅之上,木然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朱珍漠然。正在这时,小军来报:“启禀大将军,同州士人谢瞳求见。”
“不见!读书人中什么用,轰出去!”朱温头也没抬,摆摆手道。
小军吞吞吐吐道:“那先生说--说--知道将军有难,特来--特来解救。”
“哦?快快领他进来!”朱温半信半疑道。
谢瞳进帐,拱手道:“落第举子谢瞳参见大将军!”
朱温站起道:“先生免礼,不知来见本将军,有何见教?”
谢瞳不亢不卑道:“现在大将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进退两难,再不下决心,大难就要临头了!”
朱温闻听,离了帅椅,来到谢瞳面前,躬身深施一礼道:“本将军最敬佩读书人了。不满先生,家父就是饱学之士;只因家贫,朱某不得不投身行伍。如今,身陷绝境,恳请先生不吝赐教!”
谢瞳躬身还礼道:“将军虽身陷绝境,也正逢转机之时。以在下看来黄家起自草莽,乘唐衰乱,伺隙入关,并非有功德及人,足王天下,看来是易兴易亡,断不足与成大事。今唐天子在蜀,诸镇兵闻命勤王,云集景从,协谋恢复,可见唐德虽衰,人心还是未去呢。且将军在外力战,庸奴在内牵制,试问将来能成功否?章邯背秦归楚,不失为智,愿将军三思!”
朱温听了这番言语,低头不语。帐后走出一人击掌赞道:“先生高论,大将军不可不听。云开雾散,正在今日!”
朱温转身一看,正是夫人张惠。张惠欠身言道:“先生所言乃至理名言,大唐朝廷
才是正统基业。将军早日弃暗投明,定可建立不世功业,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朱珍也进言道:“末将也赞成谢先生和夫人之言。”
“好,反水归唐!”朱温咬咬牙,拍案决然道。
谢瞳道:“将军新败,归顺大唐,须得一位大员举荐,方可得到重用。”
朱温闻言沉思,突然道:“有了。河中节度使乃是河东祁县祁村人,家母也是祁县祁村人,大灾之年讨饭才流落到我家。说起来家母与王重荣还是不远的兄妹,论起来,我要喊王重荣一声舅父。好,我立刻修书一封,请王节帅推荐。”
(朱温把谢瞳留作幕客,早晚请教。)
4、同州城外王重荣大帐。王重荣正与杨复光议事,小军来报:“启禀大帅,同州朱温派信使求见。”
王重荣疑惑道:“我与朱温分属两国,他的下书与我,有何勾当?”
杨复光道:“且传进来,一探究竟。”“传信使来见。”王重荣挥挥手道。
信使进帐,施礼道:“参见王大帅。我家大将军修书一封,命我面呈大帅。”
“书信呈上,且下去等待。”王重荣挥挥手道。
信使递上书信,躬身退出。
王重荣拆开书信,展开一看,大喜道:“想不到我在贼营中还有朱温这么个外甥,要不是这家伙打算归顺朝廷,本帅还有通敌嫌疑。都监大人,朱温意欲归顺朝廷,请我保荐;依您之见,是否可信?”
杨复光拿过书信,看了一遍,道:“我看可信。朱温新败,失了粮草,困守同州;我们侦骑发现朱温多次派人前往长安,却一直未见长安有援军和粮草接济。可见
朱温窘迫,失去了贼首黄巢的信任,粮草又已告尽,归顺大唐是明智的选择。朱温是一员猛将,他能归顺,实在是朝廷之福啊!”
“如果诈降,如何应对?”王重荣道。
“无妨,我们做好准备就是,张网以待;如果他敢诈降,我军趁机予以歼灭。可以信,令朱温杀死黄巢派来的监军,以表诚心。”杨复光道。
“好。为表诚意,我派人送些酒肉,以进一步拉拢朱温。”王重荣兴奋道。
“可行!”杨复光点头道:“收降朱温,王节帅可算为朝廷立下大功一件。”
(朱温接到信,诱入齐朝监军严实,把他一刀杀死,携首号令军前,即日归唐。一面再次贻书王重荣,乞他表奏僖宗,情愿悔过投诚。王重荣闻得朱温投降,喜出望外,立即代为保奏。)
5、朱温大帐。朱温正在帐中与夫人小酌,部将朱珍来报:“启禀将军,营中一个名叫庞师古的军校,闻听您挂起大唐旗号,背叛大齐,带领本部人马杀将过来;末将抵挡不住,请将军定夺。”
朱温闻言大怒,道:“我的营中还有如此胆大妄为之徒,取我披挂来,待我去会会他。”
朱温披挂整齐,抄起碗口粗的浑铁大棍,翻身上马,领一哨人马来到营寨云嚷处,只见一员虎将手持一对生星锤左冲右撞,已杀死许多兵将,正是叛将庞师古。朱温大喊一声:“众人闪开!本将军要看看哪个小子敢违抗我的将令?”
庞师古昂然道:“忠臣不事二主,庞师古誓不降唐!”
朱温大怒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纳命来!”
朱温催马抡棍,与庞
师古战在一处。三招未过,朱温感到庞师古的武艺远在猛将孟绝海之上,自己万难取胜。庞师古乃是当世第八条好汉,武艺了得。朱温此时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自己手下竟有武艺如此高超的勇将,如忠心效力,何愁大事不成;着急的是,再战三合,自己性命难保。朱温奋起全力架住庞师古的双锤,心里发发狠,掩住双臂麻痛之实,故作镇静,大呼道:“庞将军且住,听某一言!”
庞师古闻言一愣神,朱温的力量实在不可小觑,况且也并未战败,何故求和?毕竟是自己的老上司,撤双锤,且听他如何辩解反齐降唐之事。朱温道:“庞将军武艺高超,朱某甘拜下风,佩服之至,往日多有怠慢,望将军恕罪!将军忠义,朱某亦知。然故主黄巢喜怒无常,杀人如麻,占地不能有,拥民不能治,居城不能守。遣我攻伐,却听信谗言,不与粮草,置你我于绝地。如今朝廷大军云集,黄巢已陷重围,不出半年,必然败亡。我辈随他,亦会祸灭九族。不如助朝廷平之,取荣华富贵,易如反掌,化灾为福,何乐不为。大丈夫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如愿归随朱温,我愿与将军结为兄弟,同享荣华,共得富贵,如何?望将军三思!”
庞师古听此高论,幡然醒悟,下马叩头,愿生死相随。朱温连忙下马搀起,径直携手同入中军大帐,重新摆酒畅饮。
(很快朱温接到任命,被唐皇封为河中招讨副使,遥领汴州宣武军节度使,赐名朱全忠。半年后,黄巢果然败亡,庞师古对朱温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死心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