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怒斥医学生
在医疗体系方面这时候的英美呢?基本上每个排都有一名医疗兵,每个连会有五名医疗兵。
而且这五个医疗兵的医疗包当中配备了各种简易的手术用品,这意味着每个连五个医疗兵都是医生。
他们随身携带的医务包里包括了各种急救用品,敷料、绷带、尖刀、止血带、安全别针。
这是最基础的急救包,他们在营地还有军官医务包、军士医务包、士兵医务包、牙医医务包、兽医医务包。
这种大型背包里面的各种物资拿出来之后,完全就是一个小型的医院,里面有着注射器、手术刀、动脉夹、止血钳、缝合针线等等可以进行伤口初步处理的物品。
而这个时候国军乃至八路军部队里的卫生员,则只能提供简单的包扎和清理伤口,甚至在中国军队当中还充斥着大量的赤脚医生、游方大夫、兽医、卖狗皮膏药的。
而在国军当中,按规定一般连一级有一名卫生兵,只负责包扎和简单处理,并配几名民夫向后方运送伤员。
团一级设置包扎所,而师一级则有野战医院,但是野战医院的人数只有不到五十人,真正的医生很有可能只有人左右。
但是就张德胜的亲身
体验来说,这样的配置能够做到的基本很少。
甚至往往一个团只有一个兽医来负责简单的包扎工作。
这就是差别!
虽然在1925年国防部成立了军医局,接管了北洋军医医学堂,成立了军医学校,但是能够为部队提供的军医那是少之又少。
而其他国立医学院全国只有六所,省立医学院全国只有5所,私立医学院全国也只有5所。
除去沦陷区的医学院外,能够为部队输入的医疗人才那真是少之又少,根本不足以满足中国几十万抗日队伍的医疗情况。
而与之相作战的日军呢?
这个时候,日军医疗系统当中就配备了军医、药剂师、牙医和卫生兵。
军医、药剂师、牙医一般在师团下属下的野战医院当中,而卫生兵每个小队都有配置一名卫生兵。
这个卫生兵也是经过系统的培训的,配备有急救药品和简单的手术器械,可以提供简单的麻醉、伤口清洗、伤口缝合和包扎工作,处理一般的轻伤员完全没有问题。
这也就是在抗日战场上,明明你眼睁睁的看着你的步枪命中了一名鬼子,可过了几天这个鬼子又活蹦乱跳的参加扫荡的原因。
而缺乏系统医疗的中
国部队,挨了一枪之后,得不到及时的医疗和救治,只能被一些赤脚医生以及兽医,在山林田野只见找到一些草药捣碎糊到伤口上,过不了几天就将会因为缺乏抗生素而导致伤口发炎溃烂而死。
这样的经历让张德胜深知战地医生的重要性,故而张德胜在自己的第三部队当中,也设置了专业的卫生兵,只不过因为没有经历过系统性的医科教育,他们也仅仅可以提供简单的伤口包扎以及缝合,而无法进行手术这样的治疗。
这也是张德胜所能做到的最大极限了,而这样的问题也被所有军队的高层有所注意,但是他们却无能为力。
因为中国专业的西医实在是太少了,能够提供专业西医培训的医学院也更少。
所以军队的医疗系统也就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现在国军大规模的战地医院和救护基本上都是由红十字会提供的,但是红十字会也就是那么多人,只能在一些大型战役上出现。
正与向前说着自己内心当中这些想法的张德胜,便见到学校当中接二连三的走出了一些学生,看来现在应该是下课放学了。
两人便匆匆再次上车准备离开香港大学医学院,却不想几个学生
匆匆跑了过来。
“张将军?您是张德胜将军吗?”
“张将军,我能跟着您一起打鬼子吗?”
张德胜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之后投身医疗工作,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了。”
一名学生高声叫道:“学习?学什么?鬼子都要打上家门了,我们还学什么啊!”
“就是!我们要投笔从戎,弃医从军,抗击日寇!”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当中说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我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只有参军参战打走日寇才能救中国,只有让中国的武力强大起来,列强才不敢欺辱我们!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站起来!
我们的老学长国父,也是这样认为的,否则他为何又会放弃从医呢?”
张德胜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或许就是国内顶流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吧。
正是因为这样的影响,才导致学医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部队,投身其他理工科学校,学习物理化学等可以真正强国的学科。
可是这样的理解只是太过片面了,学医是救不了中国人,但是能救一个算一个啊!
“孩子们,这就是你们不多读书,不学习导致的愚昧
了,只是知道人云亦云。
鲁迅先生何时说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他压根就没有说过这话。
只是在《藤野先生》一文当中在经历过看画片事件之后,鲁迅先生就觉着医学并非是一件紧要的事情。
他在《呐喊》自叙当中说过,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的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可当时中国并无这样大型抵御外辱的战争,故而学医并不是一件紧要的事情,最紧要的还是要改变国人的愚昧。
可是现在呢?全国上下一心抗日,你们还觉着国人浑噩愚昧吗?
同样是《呐喊》自序中,鲁迅先生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鲁迅先生都想在战争的时候去当军医,而你们呢?战争来了,反倒是想要放下你们最拿手的学科,而去扛枪打仗,学校培育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放下手术刀去扛枪打仗吗?”
这一番讲话,顿时让在场的所有学生都是一阵惊愕与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