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开展建设
“除此之外,书院招生是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宁策对着众人笑了笑。
“虽然本公子从李家得了四十万贯,但扩军,扩建工坊,再加上书院这边的投入,本公子算过,四十万贯不但不够,本公子还需要向里面贴钱。”
众人顿时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心想公子真会开玩笑。
这几样虽然比较费钱,但哪需要耗费这么多。
宁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不瞒诸位,童太尉此次肯前来助我,是因为我让出琉璃工坊两成干股给他,此外,我也给了老种经略相公一成干股。”
“从长远来看,随着工坊的兴旺发达,护卫家丁的队伍也会越来越大,又有童太尉,老种经略两人照拂,将来本公子会设法为咱们这支队伍,争取一个朝廷官军的名分。”
“到了那时,”宁策的目光,在杨志,史文恭,鲁智深,时迁等人的脸上一一掠过,“你们,也会成为朝廷的官员,将领。”
杨志等人听了,心情更是激动振奋。
同时,他们也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堂堂太尉,泾国公童贯,会千里迢迢,从西北赶来,为宁策撑腰。
甚至不惜和朱勔翻脸。
原来是宁策牺牲了部分利益。
古代有句话,叫做习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就是说无论是学文还是习武,最终目的
都是要为朝廷效力。
所以听了宁策的话语,哪怕是最淡泊名利的鲁智深,此刻也有些心动不已。
毕竟谁不想做官呢。
“本公子会尽力把你们带到那个方向,但是,也希望诸位能竭尽全力,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
宁策说道。
杨志等人对视一眼,皆是站起身来,齐声说道:“属下定全力以赴!”
宁策看着面前意气风发的众人,欣慰一笑。
片刻之后,杨志等人离开会议室。
只有赵宁没有走。
眼看会议室只剩两人,赵宁这才起身,恭谨问道:“有关雇工,扩军,书院的事,还请公子继续指示。”
宁策如今总揽全局,负责整个宁府的发展方向,具体实施则交给赵宁杨志等手下。
很多众人觉得头疼不已,难以解决的事情,一请示宁策,宁策很快就能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来提出解决办法,把事做成。
时间长了,宁策在众人心目中的威,信越来越高。
可以说,如果把宁家庄比成计算机的话,宁策就是中央处理器cpu。
所有重要重大问题,都交给他来解决。
听了赵宁的话,宁策脸色淡然,似是早已预料到他会这么问。
“其他你正常做就行,唯一注意的就是琉璃工坊那边,一定要挑选心灵手巧的人才进去,工钱可以多给,事先告诉他
们,进了工坊,至少十年内不能离开,本公子会在工坊内建设酒家,菜店,米店等设施,为他们服务。”
玻璃工艺并不复杂,万一泄密,那就完了。
被人大批仿制的话,琉璃就不值钱了。
所以宁策决定把琉璃工坊建设成一个独立的小城镇,里面所有的工匠,十年内不得外出。
至于十年后,那时宁策估计自己的工业大革命,也搞得差不多了,泄不泄密,意义不大。
“至于扩军,家丁的薪水比照官军薪水,再增加一倍,平时伙食也一定要跟上,每天至少保证一顿肉,不要吝惜钱财,本公子需要一支精兵。”
赵宁急忙答应下来。
“至于书院,”宁策皱了皱眉,有些心疼。
书院是宁策准备投入最多的地方。
“招收十五到十八岁的年轻人,要优中择优,一旦录取,学费全免,每月发给他们相当于普通家丁两倍的薪水。”
赵宁听了,顿时便吃了一惊,“公子,这待遇也太优厚了吧?小人以为,咱们不收学费,就已经能吸引很多人前来了。”
宁策摇了摇头,“学生的薪水不好拿,这些人不但要学习,平时还要像家丁一样训练,他们是文武全才。”
“没有高薪,怎么能吸引来人才?”
“就这么办吧,本公子主意已定。”
“公子既如此说,
”赵宁在手中的本子上算了半天,“小人以为,书院学生的数量不宜太高,最好控制在五百人左右,最多不能超过一千。”
“那就按八百人来招生。”
“道长那边的工坊……”
“那边你不用管,由我负责,你就按他们要求,提供资金和材料就行。”宁策淡淡说道。
老道现在研究的是火药火器,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赵宁应了一声,又道:“小人才疏学浅,担心延误公子的大事,丁乔为人聪明,又擅测算谋划,小人想请他来帮忙。”
宁策想了想,微微颔首,“可以。”
短短半个时辰,宁策就定下了将来一年,整个宁府的发展方向。
时间缓缓流逝,半个月之后。
此时乃是午后,宁策带着杨志等下属,来到宁家庄。
只见此刻的宁家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宁策见状,也是暗暗点头。
心想赵宁这个小同志不错嘛,才半个月,就把宁家庄由原本的萧条荒凉,给弄成如今这个样子。
当然换了是谁,四十万贯砸下去,肯定也能出成绩啊。
再说原来是宁家被徐铸和李家打压,庄客,雇工都被吓跑,所以才显得萧条。
现在宁府翻身,原来那些老人都回来了,加上那些高额薪水
雇佣的新人,也难怪现在会这么热闹。
宁策先来到琉璃工坊。
只见这里厂区已经建造完成,整个工坊只有一个出口,门口有七八名剽悍士卒,手持朴刀在此看守。
厂区四周,都是高高的围墙,围墙上面还按宁策的吩咐,把那些生产过程中损坏的琉璃,也就是玻璃碴子,统统用泥糊在了墙头上。
锋利的玻璃边缘,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几十个工匠模样的人正在厂区前面排队,想要应聘。
想进厂,也要先通过测验,要求必须心灵手巧,或是有一手绝活也行。
虽然宁府的条件有些苛刻,要求十年内不得离开,但这个年代的古代人都比较淳朴,要求也不高。
一听说包吃包住,薪水很高,马上就毫不犹豫地赶来,至于十年内不得离开,在他们看来根本不算事。
毕竟在古代,也没有旅游这个说法是不是。
老百姓都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所在的村镇。
相比之下,在宁家庄待十年,算得了什么。
宁策倒背双手,含笑望向不远处的工坊,杨志等人众星捧月般,紧跟宁策。
赵宁在宁策身边低声介绍着:“琉璃工坊已经招了七十多人,按公子的要求,都是心灵手巧之人,估计很快名额就能招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