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捷报入京都
位于腹地的京都,自古以来便是离阳皇朝的权力中枢,掌控着整个国度的命脉与运势。
在这座雄伟壮观的都城内,一日之计在于晨,朝臣们匆匆步入金碧辉煌的宫殿,准备聆听圣上的旨意。
“启禀父皇,儿臣刚获紧急军情!”朝会之上,气氛突然紧张起来。
三皇子赵毅面色凝重,他从行列中挺身而出,向坐在龙椅上的老皇帝赵礼恭敬地禀报。
“崇州五城,尽皆失陷!”赵毅的声音在殿堂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崇州,这片位于国境东南的膏腴之地,如今却陷入了战火与混乱之中。
“恳请父皇速速发兵,拯救崇州百姓于水火之中!”赵毅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让更多的百姓遭受苦难。
朝臣们纷纷侧目,他们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将对整个皇朝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关键时刻,老皇帝赵礼端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眼神深邃。他审视着赵毅,心中暗自权衡着轻重缓急。
崇州五城,悉数沦陷!这不仅是一场军事灾难,更是对皇朝权威的挑战。
赵礼深知,他必须迅速作出决策,才能稳住局势,保住皇朝的根基。
此消息尚未传至京都,赵毅突然在朝堂之上揭出真相,瞬时引发一阵巨大的震撼!朝臣们面面相觑,彼此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听闻九皇子赵辰,可有最新的消息传来?”一位文臣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
老皇帝赵礼闻言,面色立刻变得阴沉,眉头紧皱,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崇州已失,凉城的危机也愈发迫近。
“凉城守军,不过区区五千,如何能够抵挡敌军凶猛的攻势?”赵礼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对当前的局势感到无比焦虑。他深知,凉城不仅是崇州的屏障,更是楚州的门户要地。
“一旦凉城失守,楚州也将岌岌可危!”赵礼的话音刚落,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众大臣心中均感沉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启奏陛下,目前尚未有九皇子赵辰的确切消息。”兵部尚书何足道迈前一步,神色凝重地回禀。
他知道,九皇子赵辰是赵家的希望,若能及时得到他的消息,或许能为当前的困境带来一线转机。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赵辰的消息依旧石沉大海,让人无比担忧。
“父皇!”
“请恕儿臣直言,九弟缺乏领兵之能!”
“崇州局势,非九弟所能掌控!”
“必须派遣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方能坚守凉城,收复崇州!”
“儿臣请父皇,命二哥赵惇挂帅,以复崇州!”
赵毅再次开口。
“启奏陛下!”
“三皇子所议甚是!”
“九皇子尚年幼,不堪重任!”
“战局已变,臣以为九皇子不宜再领兵!”
户部尚书黄天成深知战事紧急,也步入了殿堂,向前建议道。
六日前,敌军突然发起了对崇州的初次攻击,若九皇子赵辰能够果断下令急行军,或许还能及时赶到崇州,成功挡住敌人的进攻。
然而,九皇子所率领的军队行动迟缓,未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良机,导致崇州全境在短短数日内沦陷敌手。
“先生,您对当前的局势有何高见?”赵礼凝视着黄天成,脸色沉重,眉头紧锁,显得心事重重。
离阳国能够调动的兵力本就有限,而九皇子赵辰为了应对这场战事,又匆忙调走了五万大军。
如今,如果崇州全面崩溃,想要收复失地,至少需要十万精兵。然而,离阳国目前可调动的军队,总数不过十五万。
赵礼深知,一旦离阳国内出现变故,他们将面临无兵可调的危险境地,这无疑是对国家安全的极大威胁。
“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应对策略,不能让崇州的沦陷成为敌人的突破口。”黄天成语气严肃,目光坚定地望向赵礼。
“臣以为三皇子所虑甚是!”
“战局已变,二皇子领兵更为合适!”
“凉城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绝不可让敌军攻破!”
“至于九皇子,臣建议速召回京都!”
元本溪缓缓道来,至此,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便不再继续多言。智者总是如此,言辞精炼,点到即止。
赵辰领兵出击,却未能得胜,最终导致崇州城失守。
战局由此急转直下,形势愈发恶化,朝廷之上,自有人需为此承担罪责。
在这敏感时刻,九皇子赵辰不幸成为众矢之的,被众人指责为崇州失陷的罪魁祸首。
朝堂之上,一位大臣挺身而出,严肃地说:“陛下,臣附议帝师之见!”紧接着,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臣亦附议!”
帝师元本溪巧妙地引导着朝中大臣们的视线,使得九皇子赵辰成为崇州失陷的替罪羊。
老皇帝赵礼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如水,目光如炬,冷冷地审视着这一切。
朝堂之上,大臣们的反应尽收眼底,但他却依旧保持着沉默,不发一言。这沉默之中,蕴含着深深的忧虑与无奈,令人难以揣摩。
“启奏陛下,前线有紧急军报!”
此时,突变陡生!
一兵部官员急匆匆来报。
“前线?”
“莫非是九皇子的军报?”
“难道战事不利?”
崇州已陷,按时间推断,九皇子大军应已抵达崇州。
若所料不差,九皇子恐在前线遭受重创。
“速,将军报呈上!”
赵礼的脸色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愈发地凝重起来。眼前的局势恶化之快,仿佛是狂风骤起,令人措手不及。
原本预料赵辰率领五万大军前往崇州,至少能够稳住那边的战局,为我国争取一些喘息之机。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仅仅几日之间,崇州便陷落敌手,楚州也岌岌可危。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赵礼心中不禁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
“是,陛下!”兵部官员快步上前,迅速将一份军报呈上。
赵礼接过军报,展开细读,面色顿时变得苍白如纸。
这军报上的笔迹无误,正是赵辰的手笔!他看着那熟悉的字迹,心中却是惊涛骇浪。
军报的内容更是令人震惊,赵辰在军报中写道,敌军势力强大,崇州守军难以抵挡,他已经率领残兵败将退守楚州。
这份军报,无疑是将赵礼的最后一丝幻想击得粉碎。
“果然不出所料!”
“九弟前线战败!”
“观父皇神色,绝非佳音!”
赵毅面色凝重,再次上前。
“父皇,前线之事,刻不容缓!”
“儿臣建议速决!”
“命二哥赵惇挂帅!”
“并将九弟召回问罪!”
赵毅再次请命。
“臣等附议,召回九皇子!”
众多大臣纷纷表示支持三皇子。
“放肆!大胆!”
“赵毅,你这该当何罪?”
赵毅的态度咄咄逼人,激起了老皇帝赵礼的极大怒火。
“父皇,儿臣一心为离阳国的社稷江山,竭尽全力,又有何罪之有?”赵毅语气坚定,满怀忠诚,却未曾预料到父皇的反应竟会如此激烈,让他心头一震。
老皇帝赵礼眼神锐利,声音冷冽如冰:“又有何罪之有?你自诩忠心耿耿,却让朕看到了什么?
是离阳国的江山社稷,还是你个人的私欲?”赵毅的话仿佛激起了他心底的怒火,让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法掩饰的怒意。
“好,朕这就让你明白,前线究竟发生了何事!”
老皇帝赵礼龙颜大怒,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同火山爆发,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震撼着赵毅的心灵,让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
赵毅紧咬着牙关,心中满是疑惑与惊恐。他从未见过父皇如此震怒,也从未想过自己的忠诚竟然会遭到如此质疑。
他想要辩解,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却发现任何话语在此时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传令兵部尚书,即刻宣读赵辰的军报!”
赵礼怒火中烧,对儿子们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失望。
他深知赵毅心中的算计,赵毅分明是想借战事失利的时机,让赵惇掌握兵权,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赵毅的心思,赵礼岂能不清楚?他目光如炬,直视赵毅,语气冷冽地说:“你这是在玩火自焚,赵毅,你以为朕不知你的企图吗?”
赵毅脸色骤变,他明白父皇已经看穿了他的心思,但他仍然强词夺理,试图为自己辩解:“父皇,儿臣只是一心为国,绝无他意。”
然而,老皇帝赵礼已经失去了耐心,他挥了挥手,冷冷地说:“够了,赵毅,你的罪行已经败露,朕不会再听你的狡辩。朕要让你知道,玩弄权谋的代价!”
赵毅所施展的那些手段,其实赵礼在年轻时便已经历过,甚至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如果赵辰真的在战事中遭遇不利,赵礼或许还能够宽容,不去过多计较。
然而,在赵辰立下赫赫战功之后,赵毅仍旧对他咄咄逼人,这种行为让赵礼心中充满了极度的不满和反感。
赵礼深知,这种行为不仅对赵辰的付出不公,更显得赵毅心胸狭窄,令人不齿。
赵毅的这种做法,让赵礼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遭遇,如今,他看到赵毅如此对待赵辰,心中的反感愈发强烈。
赵毅的咄咄逼人,让赵礼意识到,自己必须站出来为赵辰发声,为正义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