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的发财之道
摸出六文钱,往桌子上一丢,两人牵着马过街。
殷勤的店小二迎了出来,接过缰绳道。
“客官,要买织布机吗?欢迎进店挑选!”
夫妻二人走进店里。
沈麟笑了,别看面前摆着造型各异的十几台织布机,可都是单锭的!全木结构也就罢了,实在太原始了。
“这个多少钱?”
柳楚儿很是欢喜,挑了一台小型号,不占地方的。
那掌柜乐呵呵地赞道:“姑娘好眼力!”
“这是我们店里最畅销的一款,最适合家庭使用!”
“作价一两银子!”
柳楚儿轻掩小嘴,惊呼道:“太贵了吧?”
掌柜地见多识广,柳楚儿这样的顾客也不少。
“姑娘,这台织布机的关键构件,由精铁打造的,我们的利润,已经很微薄了!”
“您是利索人。买了这台机子回去,两个月就能回本了!”
沈麟仔细瞅了瞅,心里也有底了。
“买了!”
“掌柜地,我看你这些织布机,都是在你家后院打造的?”
“别的不要,再给我配一套木工的家伙事儿!”
“成本价提供哦!”
掌柜的笑得合不拢嘴,连忙道
。
“应该的,应该的!”
“一套木工工具,作价五百文,老朽没多要一文吧?”
“客官,你家住哪里?我们可以送货上门的!”
“只收五十文的运费!”
沈麟四下看了看,指着几个大棉花包子笑道。
“成,再给我来一百斤棉花,价格嘛,你懂的!”
“好好好!”掌柜更开心了。
这样干脆爽快的顾客,可是少见。
柳楚儿拉拉沈麟的衣袖,悄声道。
“相公,听说主家那边,一半儿的田亩都种了棉花!”
“咱们路过沈家集的时候,再买不好吗?”
“没准儿会便宜很多呢!”
沈麟摇摇头,小丫头哪里明白他的心思。
刚才一路过来。
两人已经买了三尺白布,半匹花布,半匹青布了。
虽说一开始,是打算给自己小两口做几身衣服的,至少布价已经弄明白了!
他现在需要知道,县城棉花的价格。
哪怕是零售价,他也能推测出大批量进货的价钱。
掌柜给了棉花的进货价,甚至拿账本给沈麟看了。
表示他不赚这个钱。
一斤棉花十文钱,比麦子的价格低一些。
按理说,棉
花的产量比小麦还低,价格也赶不上。
为啥沈家本族还要种那么多棉花?
北方其他地方也种了不少?
因为这玩意对土地要求不高。
山地、坡地,新开垦的旱地都能种。
这个时代,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
也关系到大家的肚皮。
好地,水浇地当然要种粮食了!
可北方的灌溉条件太差,棉花就是一个赚钱的好选择。
其实,家庭织布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一匹布要三十多斤棉花,光材料成本就三百五十文左右。
一个熟练地家庭妇女,每个月能织匹布就顶天了。
而一匹上好的白棉布,出货价顶多500文。
当然,花式多,染色好的布匹,另当别论。
不过,南方松江那些织布工坊的熟练女工,效率要高好几倍。
不让雇工白天黑夜的干,工坊凭什么赚钱?
如果用这种单锭织布机开工坊,沈麟自然没兴趣。
他想到了后世的珍妮纺纱机。
那玩意最初级的都是八锭。
沈麟是谁,高级技工啊!
他有信心改出八十锭,甚至超过一百锭的夸张效果来!
一百比一的悬殊效率。
哪
怕一匹布,只有十文的利润呢?
光他和柳楚儿一人照看一台新式织布机,一个月都能净赚几十两银子!
这玩意可以扩大生产的。
织机当然是越多越好。
几十台,几百台产生的效果,绝对吓死人。
棉收季节也快到了。
大批量收购,价格还可以往下压!
两人乘坐着送货的牛车,那匹瘦马被拴在车后走。
这家伙对新主人弃马乘车,好像挺不满意。
一路上马眼怒目,不停地喷着响鼻。
“看来,还得买辆马车啊,这牛车也太慢了!”
沈麟叹道。
可惜这时代还没有轴承,马车都是两轮的。
前头的送货车夫回头笑道。
“公子,此言差矣!”
“牛车虽然慢,可载重千斤都不是问题!连牛带车也不过二十辆银子。”
“拉货载人的马车,再简陋,还不得三十两往上!”
“您一次啊,能拉六百斤就顶天了!”
沈麟微微一笑:“老丈,你忘了一句老话。”
“时间就是金钱!”
驾车的老头顿时懵逼了。
这话,谁他娘说的?
老汉我想抽他一鞭子。
咱恨不得牛车跑慢点。
最
好去你家打个来回,这一天就混过去了。
老汉这五十文工钱,也能揣进腰包里。
落袋为安!
柳楚儿暗暗的,有些发愁。
自家的相公确实变了些。
会赚钱了,也会心疼人了。
可刚刚在赚了百十两银子,过上好日子没几天。
买了一匹驽马不说。
还要买马车?
咱家是那般的奢侈大户么?
咱泸水河村的里长、村长,出门也不过骑着匹驴子吧……
沈麟捏捏她的小手,可不知道她在胡思乱想什么。
到了家,织布机被抬进偏房。
柳楚儿当即就开始上手,纺纱织布。
总得试一试,机器好不好使。
左邻右舍被沈麟家的大动静给惊动了。
叔叔、婶子,一帮大小娃娃都跑来看稀奇。
村里倒是有在家里织布的。
不过所用的机器,都是沈忠贵这个老木匠打造。
同样是单锭织布机。
无论款式、精度和效率。都远远比不上城里买的高档货。
三婶在一旁酸溜溜地道:“哎呀呀,沈麟你个书生,如今发大财了!”
“啧啧,大院儿住着,粮米不缺。”
“还给楚儿买了织布机,宠上天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