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速攻洮河
轮番派出汉人士兵,前来大营叫阵,一连三天萧扬都是一兵不发,这时候西蕃部队就开始打造一些简易的攻城器械,准备强攻大营。
萧扬这边收到了韩信派出的斥候送回来的消息,于是当下不再迟疑,带三千人马直接迎战,西蕃一见这种情形,当下大喜准备一鼓作气打败萧扬所率队人马。
只是在双方刚刚交战的时候,韩信带着七千人马,直接掩杀而出,两相夹击打的西蕃大军,溃不成军,一直追到了陇西郡的城下,撤入城中的不足两千。
剩下的西蕃士兵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消息传出之后,整个洮河地区都被震动了,然后就是接连不断的起义,声势越闹越大,不少地方的州县直接被义军攻克。
在这种情况之下,陇西郡之中的人马一看情况不妙,直接选择撤离,萧扬一开始并没有阻拦,而是让韩信带着人,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而萧扬则是接手了陇西郡之后,让苏烈带一千人在当地镇守,等候刘伯温派人过来接收,而他则是带人,直扑金城郡,西方在桃河地区总共的兵力也不过就是两万多人。
其他的都
是一些汉人归附人马,战力堪忧,在战场上根本指望不上,尤其是各地起义的人马越来越多,金城郡眼看就守不住了,负责留守的西蕃副将纳哈手中只有三千不到的人马。
考虑再三之后他直接选择投降,萧扬对于这个识时务的西蕃将领,很是满意,依旧命令他镇守金城郡,然后直扑西平郡。
战事发展的速度太快,西平郡的守军自知无法抵挡,带领五千人直接撤往武威郡,这一次萧扬并没有再乘胜追击,而是带领人马在西平郡整顿,同时稳定一下后方。
雍州的宁王宋亮得到消息之后,也是颇为的震动,要知道这些地方,是属于雍州的管辖之地,不过就是因为大宋如今内部不安定,无力对外扩张。
再加上为了讨好宋太权,不少的钱财都送到了京城,他手下虽然有几万人马,不过一直都龟缩不出,现在看到萧扬闹出了这么大的阵势,而且连拿下三座城池。
他就有些眼红了,于是直接出兵安平郡,准备一举拿下这个城池,然后再看情况而定下一步怎么办,只是如今的安平郡已经落到了段家的手中。
得知宁王带
兵前来,马上就整兵备战,他手中虽然有两三万的人马,不过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农夫,没有经过军事训练,想要靠着这些人抵挡宁王,那是不现实的。
于是段家的族长段思国,一边派人前往西平郡通知萧扬,一边派人前去见宁王,说明这个地方已经属于梁国公了。
宁王现在不过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的野心虽然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扩大自己的地盘还是有兴趣的,大军在接近安平郡三十里的时候,见到了段思国派来的使者。
看着面前这个,大户人家,管家打扮的人,宁王从鼻子里面哼了一声问道:“安平郡自古以来都是属于雍州的地界,只不过是被西蕃人窃取了而已。”
“如今你们见到我王师前来,还不速速开城投降?难不成想要自立谋反不成?如果要是这样的话,你什么也不用说,直接回去,洗干净了脖子,等着被杀头吧。”
那管家听到这话以后,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一抱拳沉声说道:“禀告宁王,我们段家已经奉了梁国公之命,光复安平郡,如今城池已在我段家之手。”
“接
下来就是等着梁国公派人前来接收,如果宁王想要让安平郡归属雍州的话,可以等到梁国公来了以后,再行商谈。”
提到萧扬,宁王的脸色就是一变,在他的心中这家伙就是个杀神,这要是等他来了,自己怎么可能拿得下安平郡?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萧扬赶来之前,搞成既定事实。
只有这样才能让萧扬吃个哑巴亏,所以他自然不可能听从这个建议,于是便说道:“不要拿这种虚言来糊弄本王,不管怎么说,安平郡都是属于雍州的。”
“就算是他萧扬来了,也绕不过这个礼去,我给你们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开城投降的话,那就不要怪本王不客气,破城之后,你们段家一个都别想活。”
这话说的杀气凛然,那管家听完之后,也就不再多说默然行了一礼,然后直接退了出去。
在宁王看来一天的时间,让对方做出选择,至于攻城最多不过天,现在萧扬还在西平郡休整,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带兵赶过来。
再说安平郡中也不过就是一些泥腿子,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支持天。
虽然宁王的如意算
盘打的很,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超乎了他的意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当地的百姓不愿意投靠宁王。
别的不说,这些年来,不少百姓逃往里雍州,结果就是不是为奴就是为婢,在这种情况之下,谁也不傻,被宁王拿下了安平郡。
那就是出了狼窝又入虎穴,相比之下梁州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一段时间,黄家和段家派出不少人,跟当地的百姓解释了,梁国公对于治下的种种治理之策。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看到宁王直接攻城,当地的百姓就只见奋不顾身,想要守住城池,如此一来,反倒是爆发出了很强的作战意志。
连续攻打了五天,守城的人员已经伤亡过半,就算是如此,城中的抵抗依然顽强,这让宁王气的跳脚,他没有想到只是一些普通百姓,竟然会这么难缠。
更让人想不到的就是,打造好的攻城器械,刚刚破开了一个城门,宁王正在志得意满的时候,斥候慌忙来报:“禀告王爷,前方发现了几百人的一对骑兵,领军之人正是梁国公!”
一听这话宁王的脸色就是数变,随后只能咬牙说道:“鸣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