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分别的时候
两年过去了,对于苏萱和她的小伙伴们来说,选择去哪里读初中成了这段时间萦绕在心头的大事。
从教学质量的角度看,他们会考量学校的师资。那些有着高级教师比例高、教学经验丰富且教学方法多样的学校极具吸引力。比如有的老师能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妙趣横生,像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妙数学世界的大门;语文老师则能旁征博引,带领学生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领略诗词歌赋的魅力。
教学设施也是重要因素。配备完善实验室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复杂有趣的实验,在物理化学的奇妙世界里探索,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有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海量的书籍仿佛知识的宝库,等待着他们去挖掘。还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能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课上可以随着画面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历史课上能通过影像见证古老文明的兴衰。
学校的课外活动资源也不容忽视。丰富的社团活动意味着有更多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热爱绘画的学生希望学校有美术社团,能在那里尽情挥洒色彩;喜欢运动的孩子期待有标准的操场和专业的体育教练指导,无论是篮球、足球还是田径,都能一展身手。有音乐社团的学校则能让有音乐天赋的同学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弹奏乐器、引吭高歌。
学校的口碑和校风同样关键。如果一所学校以学风严谨、纪律严明而闻名,那家长们会很放心把孩子送进去。在这里,同学们积极向上、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曾经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长学姐们的评价也很有参考价值,如果他们在升入高中后依然对初中母校赞不绝口,怀念那段学习时光,那这所学校肯定有它独特的魅力。
而距离因素也在考虑范围内。如果学校离家近,每天可以节省很多上下学的时间,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和休息中。而且在熟悉的环境附近上学,也会多一份安全感。若是距离较远,交通是否便利就成了问题,是否有便捷的公共交通,或者学校有没有安全可靠的校车服务。
每一个因素都像是拼图的一块,苏萱和小伙伴们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拼出最适合自己的初中画卷。
苏萱站在人生的一个小小岔路口,面前是选择园洲中学的艰难决定。一旦选择了这里,就意味着和朋友们的分别近在眼前。
在校园里,那些和朋友们一起度过的课间时光将成为回忆。曾经,他们在操场的角落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阳光洒在身上,笑声在空气中回荡。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只有他们才懂的默契。而现在,若去了园洲中学,课间只能独自面对新的同学,那些曾经的默契将在距离中渐渐淡去。
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时候,他们总是能迅速达成一致,思维碰撞出绚丽的火花。那些一起为解决难题而欢呼雀跃的时刻,是无比珍贵的宝藏。可到了园洲中学,新的小组伙伴是陌生的,没有了熟悉朋友的陪伴,讨论或许会变得生硬,那种一拍即合的快乐也许很难再有。
放学后,他们常常结伴而行,穿过热闹的街道,谈论着一天的趣事。街边的小吃摊有他们熟悉的味道,那是友谊的甜蜜佐料。但在园洲中学,放学后的路要一个人走,那些小吃摊的热闹也仿佛与自己无关了,朋友不在身边,再美味的小吃也少了几分滋味。
运动会上,他们为彼此呐喊助威,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接力赛时,交接棒的那一刻传递的不只是向前奔跑的使命,更是朋友间的信任。可在新的学校,赛场上为自己加油的将是新面孔,没有了熟悉的加油声,奔跑的脚步或许会变得沉重 。
苏萱知道,选择园洲中学,就像是登上了一艘驶向陌生海域的船,虽然前方有新的风景,但与朋友分别的苦涩却像海浪一样,不断冲击着她的心。
苏萱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不移的火焰,她已经铁了心要踏入那所梦寐以求的园洲中学。可这所学校的入学考试宛如一座高耸入云、难以逾越的险峰,对于身为外地人的她而言,更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但苏萱宛如一位无畏的勇士,在这决定命运的最后一年,准备拼尽全力。
晨曦微露,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还在和黑夜的余韵纠缠,苏萱就已经像往常一样坐在了书桌前。她的周围是一片寂静,只有闹钟的滴答声在为她伴奏。她轻轻翻开英语课本,那一个个单词仿佛是开启梦想之门的神秘密码。她先是小声诵读,声音逐渐变大,从开始的呢喃细语,到后来的清晰洪亮,每一个音节都饱含着她的渴望。那些单词在她的口中反复跳跃,从嘴唇的张合间蹦出,又随着她的呼吸印入脑海。她背诵课文时,像是一位杰出的朗诵家,用心去感受每一句话的情感,用声音描绘出文中的画面。她的眼睛紧紧盯着课本,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仿佛要把课本看穿,把知识融进自己的灵魂。
在学校的课堂上,苏萱就像一块干涸已久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霖。她的目光如同猎豹锁定猎物一般,紧紧地盯着老师,眼神中闪烁着求知若渴的光芒。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被她尽收眼底。她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舞动,笔尖与纸张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像是一首奋斗的交响曲。笔记上,不同颜色的笔迹交织在一起,重点知识被她用红笔醒目地标注,那些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满是她对知识的敬畏和渴望。遇到不懂的问题,她就像一个执着的探险家,一定要找到宝藏的入口。她不再有丝毫的羞怯,勇敢地举起手,向老师询问。课后,她还会追着同学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解惑的机会。每一个问题都是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她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变成垫脚石。
放学后,当夕阳的余晖把校园染成金黄,同学们如同欢快的小鸟般四散而去,苏萱却像离弦之箭一般直奔图书馆。踏入图书馆的那一刻,她仿佛进入了一个只属于她的知识王国。她在书架间穿梭,熟练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然后来到那个熟悉的角落。周围是一片安静,只有偶尔的翻书声打破这份宁静。她坐在书桌前,面前的习题集就像一座等待挖掘的金矿。她开始解题时,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遇到简单的题目,她的笔锋流畅,如行云流水般写下答案;遇到难题,她便陷入深深的思考,手中的笔在纸上轻轻敲击,仿佛在和难题对话。她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数学公式在她的脑海中反复组合,物理定理像拼图一样被她尝试着拼接。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计算过程,那些数字和符号是她战斗的痕迹。
当夜幕完全笼罩大地,繁星点点照亮夜空,苏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但她没有丝毫懈怠,简单吃点东西后,就又回到了书桌前。灯光下,她的身影略显单薄却又无比坚毅。困意如潮水般一波波袭来,她的眼皮开始变得沉重,可她只是用冷水洗把脸,或者站起来活动一下,然后继续埋头苦学。她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作为外地人,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每一道习题都是她通向园洲中学的一级台阶,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她打开梦想之门的一把钥匙。她在这漫漫备考路上孤独前行,但心中的那盏明灯却始终明亮,指引着她向着园洲中学奋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