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三章(下)须菩提禅院
秘境崩溃,众人只得忙不迭的离去,否则一旦被困在这里,空间崩溃所带来的力量无人可以抵挡。
原本一场平淡无奇的秘境遗迹探索,其结果却是足以整个震动江湖,因为死的人,来头实在是太大了。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消息便已经传遍了整个江湖,此事一出,江湖顿时哗然。
须菩提禅院的苦行僧,那可是一个个都不把自己当成人来修行的强大的存在,每一个可都不是凡俗之辈。
而林凡近些年来更是在江湖上掀起了无数的风波,论及风头,哪怕是连玄微都比不过他。
结果现在,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却是在幻虚六境当中同归于尽,这让人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啊。
江山代有才人出,何见前人埋黄土?
不过对于林凡的死讯,除了过林凡的好友,大部分江湖人还是乐见其成的。
魔道一脉最近这段时间本来就有崛起的态势,燕南力压群雄也就罢了,林凡这么一个小辈武者竟然还敢如此嚣张和猖狂,这已经让许多人都有些看林凡不顺眼了。
现在林凡死了,魔道一脉后继无人,起码带给正道宗门
的压力小了许多。
不过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则是有些担心,此举会不会再次掀起第三次正魔大战。
不论林凡是正还是魔,这个江湖从来都不是由一个人,或者是由一个派别组成的。
大家既然都在这江湖上当中讨生活,那就必须要遵守一些规矩,一些虽然没有明说,但却约定俗成的规矩。
林凡是属于隐魔一脉的小辈武者,哪怕他是隐魔一脉的继承人,他被杀了也很正常。
但是,他可以被玄微斩杀,也可以被一诚斩杀,但却不能死在正道一脉的前辈武者手中。
以大欺小不光是名声不好听,更是会导致江湖规矩的混乱。
今天你杀我门中的优秀弟子,明天我又把你门中的优秀弟子宰了,乱杀一气,杀到了最后,整个江湖上都看不到几个年轻人,就剩下一堆老梆子在那里打来打去。
这种事情,基本上就是两败俱伤。
所以无论是哪个门派,都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玄微昔日霸占龙虎榜第一十余年,哪怕他出外闯荡江湖,一个人不带时,也没看到魏罄崖这些隐魔一脉的大佬或者是拜月教九大神巫祭来杀他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然这个原因只是建立在双方都有背景的前提下,你若是没有靠山,杀了你也是没人会顾忌的。
这次的事情弄的大家都很迷茫,净禅智藏这位须菩提禅院的高僧上来就拼命一般的对林凡下杀手,明显就是坏了规矩。
到底是须菩提禅院不在乎这些江湖规矩,还是没压根就没把隐魔一脉放在眼中?
对于寻常江湖人来说,这件事情他们只是探讨了几天后,便不在关注了。
这个世界缺了谁都一样转,林凡又不是老天爷,他死了没了,对于整个江湖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也只有一些正道宗门在密切关注着隐魔一脉的动静,想要看看这件事情他们准备怎么应对,最后会不会真把事情给闹大。
隐魔一脉又不是江东孙氏,出了事情就只会隐忍,这种被人当面打脸的事情,他们也忍不下来。
正如同之前净禅智藏所想的那样,他若是没死,拿出自己的性命给隐魔一脉交代,或许会分化隐魔一脉,让除了魏罄崖以外,其他隐魔一脉的武者都不会出头。
但现在嘛,整个隐魔一脉却是都处于一种暴
怒的情绪当中,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要发泄出来。
明面上江湖上已经平静,但暗地里却是暗流涌动,山雨欲来。
……………………………………
南蛮之地,山陀州内。
对于中原人来说,南蛮之地就是南蛮之地,但实际上,整个南蛮之地的面积加起来,其实要比楚国都大。
这么大的地方也被南蛮之地的人细分为三十六个州,当然这三十六个州的人加起来,也不如秦国一个州府多。
南蛮之地环境恶劣,潮湿多雨,遍地的原始密林跟蛇虫猛兽,不太适合人生活。
所以在整个南蛮之地都没有国家,距离其最近的国家对南蛮之地也没什么兴趣,所以这里只有一些土著居民,过着十分穷困原始的生活。
但就是这种环境,却是坐落着南北二佛宗之一的须菩提禅院。
对于其他人来说,南蛮之地不适合生存,但对于须菩提禅院来说,这种没有外人打搅,远离浊世之地,才是最好的修行圣地。
须菩提禅院的那些苦行僧们,直到他们有资格闯荡江湖时,他们最先去的可不是中原,而是要不带任何东西,甚至封禁
真气,不能动用武技。
只凭借自身毅力,在南蛮之地独自生存数年,磨练自己的肉身意志,唯有自己感觉可以了,才真正有资格去踏入江湖。
这种事情没人强迫,也没有人会去规定固定的时间,但却是曾经有须菩提禅院的僧人总感觉自己心中有漏洞,于是乎便一直都在南蛮的密林中苦修自身。
就这样修炼了二百多年,直到他寿元即将耗尽时,才终于顿悟,一朝悟道,踏入先天。
当然这种事情只存在于传说当中,具体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
此时须菩提禅院内,少林寺金刚院首座天元亲自来给须菩提禅院的人送来净禅智藏的遗物,那就是那柄已经被林凡斩出一记剑痕,并且还灵性尽失的七宝琉璃仗。
这并不是天元第一次来须菩提禅院了,不过每来一次,他便感觉这里有些太过冷清了。
偌大的寺庙,就那么百来个和尚,说不定在外界苦修的,都要比在宗门内的多。
若是换成少林寺,恐怕早就出现大危机了。
将七宝琉璃仗交到须菩提禅院一名老僧的手中,天元叹息了一声道:“诸位,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