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中国战争简史 > 第30章 隋唐五代时期(7)

第30章 隋唐五代时期(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后梁以后,宿卫兵往往几朝相袭,他们相互姑息,以老弱兵居多,因而一遇大敌,不逃即降。周世宗亲身经历了高平之役,深知宿卫兵的弊端,因此断然处决樊爱能等人便是革弊的尝试。与北汉的战事结束后,周世宗立即整顿禁军,以实现其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图大略。针对当时兵多不精,强懦不分,百户农民难养一兵的情况,下令挑选各军的精锐组成上军,淘汰赢弱不合格者,同时,招募天下豪杰(包括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勇士)。周世宗亲试武艺,出类拔萃者归到殿前诸班,置教员、傲指挥使、内殿直、散都头、铁骑和控鹤等名号。又命自龙捷、虎捷以下由主帅严格挑选,骑步各军则由将领自选。

周世宗整顿禁军,是五代十国最重要的军事改革,它一扫将骄卒情的积习,削弱了地方势力。裁汰冗员,节省大量军费,也提高了中央禁军的素质,因而在以后的征伐中能够士气旺盛,所向披靡。

周世宗对唐僖宗广明以来强藩割据,政权林立的现象深恶痛绝,早想革除此弊。及至高平之捷,更坚定了他统一中国的决心。显德二年(955年)三月,秦(治今甘肃天水)、凤(治今陕西凤县)二州的百姓,因不堪忍受后蜀的苛政,纷纷乞求周派兵收复失地。于是,夺回后蜀占领的秦、凤、阶(治今甘肃武都)、成(治今甘肃成县)四州便成为后周统一大业的第一步。

周世宗命凤翔节度使王景和宣徽南院使向训率军击后蜀。五月初一,王景自散关(今陕西宝鸡县西南)挺进秦州。后蜀主先是命客省使赵季礼按察边防,以御周师,但赵临阵脱逃,被后蜀主斩首。后又任命李廷琏为北路行营都统率兵驰援。

六月初五,王景在威武城(今陕西凤县东北)东被李廷珪击败,这时,北汉与南唐也答应出兵援蜀。鉴于形势不利,后周宰相以王景久战无功,粮运艰难为由,固请罢兵。但周世宗派赵匡胤到前线了解军情后确认秦、风二州可以攻取,于是,命令部队继续向前推进。八月,王景等击败蜀兵,俘将领300余人。后蜀主派武泰节度使伊审征至行营慰抚将士,进行督战。

九月,蜀将李廷硅命先锋都指挥使李进占据马岭寨,派奇兵屯于白涧,同时分兵唐仓镇、黄花谷以断绝周的粮道。闰九月,王景派部将分别打败唐仓镇、黄花谷的蜀兵,俘染院使王峦等3000人,接着马岭、白涧的蜀兵也溃散而逃。李廷珪等部退保青泥岭(今甘肃徽县之南)。雄武节度使韩继勋丢弃秦州退还成都,观察判官赵玼举城投降,斜谷的后蜀援兵亦溃退,成、阶二州降周,蜀人大为惶恐。后蜀主连忙在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60里)、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之东的白帝山上)聚兵积粮,准备再战。

十一月,王景等包围风州,凤州节度使王环坚守城池100多天,周世宗屡次招降他都被拒绝,后力竭被俘。至此,秦、凤、阶、成四州全部被后周攻取。西取四州,收复失地,以中央政权名义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顺应民心之义,但周军胜利辄止,并不悬军深入,说明周世宗已汲取了进攻晋阳的教训,在军事指挥上趋于成熟。

三征南唐

周世宗取秦、成、阶三州已成定局后,便把兵锋指向南唐的江北地区。他任命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率12员大将南征。同时又大造舆论,向淮南发布诏谕,声称南唐“僭称伪号”、“与我为雠,罪恶难名”,并命吴越王出兵助战。

南唐风闻周师将至,朝野震惧。南唐主李璟以刘彦真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宰兵2万趋寿州(治今安徽寿县),奉化节度使皇甫晖等将兵3万屯定远(今安徽定远),以御周师。

李谷等率军沿颖水南下至正阳(今河南颖上东南),造浮桥渡淮进攻寿州。由于南唐名将刘仁瞻坚守不屈,城久攻不克。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周世宗亲征。此时,刘彦真的救兵巳至来远镇(今安徽寿县西南),寿州城东200里处的几百艘南唐战船正溯淮西向,大有切断周军归路的势头。于是,李谷主动撤兵退保浮桥,以待主力部队。刘彦真追至正阳,被周将李重进打败,唐兵2万余人战亡,“伏尸三十里,(周军)收军资器械三十余万”。周世宗到正阳后,以李重进替代李谷,率诸军围攻寿州,又征调宋、毫等州数十万丁夫昼夜参加攻城。二月,周将司超在盛唐(今安徽六安)败唐兵,王逮拔鄂州长山寨,赵匡胤占滁州(治今安徽滁县)。

南唐主派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愿与周世宗结为兄弟,息兵修好。周世宗不答应,命韩令坤等袭取扬、泰(治今江苏泰州)二州。南唐主又派户部侍郎钟漠等人至寿州奉表称臣,献御服等财物,遭到拒绝后,遂转而求助于契丹。吴越丞相吴程督军攻常(治今江苏武进)、宣(治今安徽宣城)二州。三月,吴程破常州外郭,但不久便被南唐援兵击败。同时,周将何超率兵4万攻下光州(治今河南潢川),郭令图攻占舒州(治今安徽潜山),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也投降后周。此时,后周一面加紧进攻寿州,一面派兵深入,夺占南唐江北之地。南唐主见形势危:蹙,再一次派李德明等人求和,以去帝号,剖寿、濠、泗、楚、光、海六州,每年输金帛百万为代价,但仍遭到拒绝。

求和不成,南唐主决心反击周军的进攻,命诸道兵马元帅齐王景达率兵抵御。四月,右卫将军陆盂俊将兵万人奔泰州,后又进击扬州。周守将韩令坤弃城而走,在得到救援后****扬州,俘陆盂俊等人。赵匡胤在六合大败齐王景达,杀俘将近5000人,余众争舟溺死者不可胜数,至此,南唐的精锐损失殆尽。

周军围攻寿州的战斗异常艰难,从正月至四月一直没有停息,但城池始终未克。周世宗亲临城下督战,箭矢在身边飞落,仍然命令部队继续前行。同时招谕刘仁瞻,刘不予理睬。由于城坚久攻不破,又逢大雨,周军营中水深数尺,攻具损耗及士兵逃亡现象十分严重,粮食供应也出现困难。五月,周世宗留李重进等人继续攻城,自己先返回大粱。 第一次亲征使周世宗痛感没有水军的配合,步、骑兵在淮南沼泽湖泊地带所受的限制极大,难以向纵深发展。因此,返回大粱后,便在大粱城西的汴水上建造几百艘战舰,命南唐降卒教习水战。数月后,周军水师已初具规模,能够出没于水上进行战斗。

显德三年六月,扎营于寿州城南的周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遭到刘仁瞻的偷袭,被杀士卒数百人,攻城器械也被焚毁。南唐主命驾部员外郎朱元收复江北诸州。不久,舒州、和州及蕲州被夺回。当初,周师征南唐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和支持,但周师不值民情,大肆俘掠淮南,引起民众的激烈反抗。他们聚集山泽,组织武装,屡次打败周军,原先被周攻占的州县,又回到南唐手中。

鉴于当时的战局,分散兵力已不利于进取,尤其是寿州如梗芥在喉,随时威胁着周军。因此,周世宗决定放弃扬、滁等州,集中兵力加紧围攻寿州。同时在下蔡、盛唐打败南唐援兵,并挫败南唐主企图分裂、拉拢周军高级将领的阴谋。翌年正月,寿州城已被围将近一年,城中粮食奇缺。齐王景达率数万人援救,挖甬道准备接济城中粮食,快抵寿州城下时被李重进打败。

显德四年(957年)二月,周世宗不顾臣下请求罢兵的建议,第二次亲征。三月,亲自指挥攻打寿州,迫使朱元投降。接着又破紫金山(或日即八公山,今安徽省凤台县东南)寨,杀俘万余人。败卒沿淮水东逃,周世宗亲帅数百骑沿北岸,诸军循南岸,水军自中流并进追击,南唐兵死亡投降者大约4万人,损失兵舰粮仗以10余万计。齐王景达逃回金陵,监军使周廷构等乘刘仁瞻病笃,诈称其名,奉表投降。

寿州的陷落并未使南唐屈服。同年十月,周世宗第三次亲征。周兵首先攻打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东北)。骑兵与水师共进,破其外围立橱和水寨,并焚毁城北70余艘战船,被杀和投降的唐兵不下万人。周军继续东进,直抵泗州城下,攻占其城门水寨、却月城,泗州被迫投降。停泊于洞口(在濠州东的浮山下)的唐数百艘战船也退保清口(今江苏淮阴西南泅水人淮处)。

周师兵分三路,继续追击溃逃唐军。十二月八日追上唐军,九日,在楚州(治今江苏淮安)西北展开大战,擒唐保义节度使濠泗楚海都应援使陈承昭,获战船300多艘,俘虏7000余人守卫濠州的唐滁州团练使郭廷谓,见大势已去,便举城投降。十二月中旬以后,周军以不可阻挡之势,破楚州月城、取泰州、克扬州,全歼南唐在淮河上的战舰。

显德五年正月,周世宗率舰队自淮水人长江,攻占静海军(治今江苏南通)和楚州。此时,荆南主派指挥使魏磷带百余艘战舰至鄂州参战,更增强了周军的实力。二月,周师再次攻取舒、海、泰、扬等州,进逼庐州(治今安徽合肥),唐雄州刺史易文赞投降。南唐主派兵部侍郎陈觉到迎銮镇(今江苏仪征)谒见周世宗,献庐、舒、蕲、黄四州,划江为境,岁输贡物十万,以求息兵。周世宗答应其请求,决定罢兵。至此,周世宗三征南唐以胜利告终,共获得14个州,60个县。南唐主去帝号,称国主,用周年号。

周世宗三次亲征淮南,旨在降服南唐。南唐既降,然后转兵收复燕云之地,则南方的后蜀不足平而统一大业便可成就,这是周军总的战略方针。从当时整个形势看,周师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

周世宗初征南唐时采取的是轻兵急进,一举夺占淮水沿岸重要军事据点的战略。但由于淮水东西横亘,对步、骑兵的活动限制极大,再加上淮南水系发达、湖泊河渠相通,对沿淮据点补给方便,援救及时,沿淮诸城易守赡攻。因此,周军虽轻骑深入滁、扬、六合等地,但面对淮南广大地域,终以兵力分散,无补于前方战事而主动放弃,转而集中兵力攻打寿州。在围攻寿州的作战指挥上,周军几乎又重蹈攻晋阳的覆辙,幸而在第一次围攻不成被迫撤围后,第二次作了充分准备,改变了作战方针,采取围城打援,即大量歼灭南唐援军,孤立寿城,然后迫城出降的方针,并配合以政治上争取民众,瓦解敌军的政策,才获得了成功。在古代攻城技术有限的条件下,这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战法。

根据需要发展水军,当为周师取胜的另一大原因。降服淮南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淮水,而水军便必不可少。因此,周世宗在第一次亲征后积极训练起一支拥有几百艘战舰的水师,返回寿州后以水陆配合对沿淮军事据点展开有力攻势,后又不断缴获南唐战舰,更增加了进攻实力。周军之所以能沿淮东下淮阴,又自运河入抵长江,对南唐施行致命的一击,其中水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世宗亲临前线,勇冒矢石,指挥作战,对鼓舞周军士气,坚定将帅决心,使上下齐心协力,也是征唐作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北取三关

契丹自晋、汉之际被中原各族人民赶走后,仍经常南下抢掠。周太祖时,北汉勾结契丹两次攻打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契丹也派兵进扰冀、定、镇州及乐寿等地。高平之役后,契丹虽然南下减少,但隐患始终存在。攻取淮南后,周世宗遂着手收复幽蓟之地,完成统一大业。

显德六年(959年)二月,周世宗命诸军赴沧州(今河北沧州),义武节度使孙行友守定州西山路(即北汉越太行山东出的要道)以防北汉援助契丹。四月,又修自沧州至法(治今河北河间)、莫(治今河北任丘)水道,以利进军。周将韩通率水陆军先人契丹境,筑栅干宁军南,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投降。周世宗命诸将水陆俱进,自御龙舟沿流北上,舶舻相连数十里。二十六日至益津关(在今河北霸县东),契丹守将终廷辉投降。此时,水路都部署赵匡胤先抵达瓦桥关(在今河北涿州南),契丹守将姚内斌和莫州刺史刘楚先后投降。五月初,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李重进等人率主力赶到,契丹瀛州刺史高彦晖投降,淤口关亦被周军夺占。周世宗离京42天内不损一兵一卒,便收复了契丹统治的边界州县20余个,得1. 836万户。燕南平定。

周世宗欲乘胜进取幽州,诸将认为契丹骑兵均聚集于幽州之北,不宜深入。但周世宗不听,督促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先行发兵,定州节度使孙行友攻克易州,擒契丹刺史李在钦。当周世宗北征时,契丹主命北汉发兵袭扰周的边境,以牵制周军;集结在幽州以北的契丹军也大肆南下。五月初六,李重进在百井(今山西太原东北)大败北汉兵,杀2000余人。张藏芙在瓦桥关之北破契丹数百骑兵,拔固安县。周世宗因病还京,六月,病亡,时年39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