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孩子的性格形成期,父母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1)
细节15:孩子性格,父母“说”了算
晴天是个13岁的男孩,学习成绩一般,也没什么不良嗜好,但晴天的班主任却有些担心他的性格会让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吃亏。
那还是班主任刚接管晴天这个班级的时候,有一次班上组织志愿者活动需要一个画板,很多同学都说要找块最好的画板,画上最漂亮的画,但晴天却说:“差不多就行了。”从那之后,班主任就经常听到晴天的差不多语言,总觉得这样对他的成长不是很有益处,所以进行了一次家访,想和晴天的父母交流一下。
“晴天学习也不差,差不多就行了。”让班主任没想到的是,她刚把事情向晴天的父亲讲出来后,晴天的父亲便摆着手笑呵呵地这样说道。这下子,班主任算是找到晴天差不多理论的根源了,原来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和常接触的人群,是影响晴天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父母没有当好孩子的引路者,就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性格方面的缺陷。那么,父母在孩子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好导师的身份呢?我们一起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1.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父母缺一不可
想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父母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怎么做才算是正确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父母多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给予的爱和照顾是孩子健康成长、良好性格形成的基础。在共同生活的时间里,孩子能充分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但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一方或双方因工作、生活琐事等原因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会使孩子产生“爸爸、妈妈其实并不爱我”的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孩子有可能变得不自信,甚至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导致性格越来越内向。
有些父母还存有“相夫教子是母亲的义务”的老旧思想,所以母亲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多,而父亲在孩子的印象中就像是一名过客,匆匆来,匆匆去!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像母亲,较女性化,从而缺乏男子汉气概。而女孩子因为缺少父亲的关爱,性格可能会出现懦弱、无能的倾向,这对其日后独立生活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父母是缺一不可的。
2.父母的好性格也很重要南南平时虽然有些淘气,但在幼儿园老师的印象里一直是个坚强可靠的小男子汉。最近,老师们发觉南南的性格变差了——爱发脾气、动不动就打人、见人就骂……“为什么骂人打架呢?”老师问他。他垂下头,极小声的回答道:“爸爸妈妈就经常吵架……”
瞧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有时候,当父母发现孩子性格方面有不良表现时,应先从自身寻找答案: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是不是自己在孩子面前不经意间把消极情绪表现出来了呢?我们常会听人说:“这孩子的脾气真像他爸妈。”所以说,孩子的性格,有一部分是来源于父母的影响。如果想让孩子拥有健康良好的性格,父母应首先改善自己的性格,最起码在孩子面前应表现出良好的性格,让孩子有榜样可学,逐渐形成健全的性格。
3.蹲下身与孩子平等交流
很多时候,孩子会有这样的经历:和大人们一起逛街购物的时候,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大人们津津有味的讨论着,偶尔会问一下孩子的感受,可孩子看到的只是拥挤的人群,那些充满诱惑的商品却不曾映入孩子的双眼。而且,很多时候家长不是真心想问孩子这件商品怎么样,当他们开口发话的时候,其实已经决定了要把这件商品买下来。这时候的家长并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不曾想过,要和孩子们平等交流。而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就会导致孩子性格叛逆,不再把家长的话当回事儿。亮亮不小心打翻了一只碗,碎裂的声音把妈妈吓了一跳,妈妈很生气地叉着腰居高临下的对他说:“你怎么总笨手笨脚的?没一点用。”亮亮很委屈地缩到了角落里,他只是想给妈妈倒杯水喝。而两天后,亮亮的邻居家里,小女孩会会也不小心摔了只碗,她妈妈看着担心挨训的女儿却很和蔼地蹲下身子笑盈盈的握住了她的手,说道:“妈妈早就想换几只新碗了,我们一起收拾干净去买新的吧!不过要小心,不要弄伤手哦。”两个妈妈的表现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是因为会会的妈妈不想以大人的身份来训斥孩子,她更想和孩子进行同等地位的平等交流。这样才能打动孩子的心,使孩子健康、全面地长大成人。而亮亮妈就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忽略了它的实质内容。就是妈妈们这样的差别,影响了孩子的性格。由此可见,父母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时,不妨首先考虑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平等交流,努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细节16:聪明爸妈让孩子常说心里话
佳文的女儿笑笑聪明又漂亮,虽然只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却“饱读诗书”,是社区里有名的小神童。曾有年轻的父母来问佳文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佳文只是笑着回答道:“我和笑笑爸工作忙,没什么时间管她,就从小把她扔到书堆里,可能是书读得多了,了解的知识自然也就多了吧。”
“这样就可以了?”很多家长不太相信她这话,可又觉得很有道理,纷纷表示回家在自己孩子身上试一试。
能被家长们称赞会教育孩子,佳文当然高兴,可在家长们看不到的地方,佳文也在为如何教育笑笑而苦恼着。
“笑笑,告诉妈妈,最近都看了哪些书?”有一次,佳文下班回家看见笑笑正在看书,便想着趁这个机会和她谈次心,没想到,笑笑只是抬了抬头,便漠然地回答道:“没什么,和平时一样。”
“是吗?”佳文再一次失望地露出一抹苦笑。笑笑虽然从小就聪明懂事让家里人少操很多心,但她却从不和人亲近,不管问她什么问题,都爱搭不理的,佳文从没听她说过心里话,虽然有时候她也会对家里的事情发表一些看法,但佳文觉得,那其实并不是她真正想表达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父母最大的感悟可能就是一个字:忙!忙着工作,忙着应酬,忙得焦头烂额,却从没想过在孩子身上“忙一忙”。而这也正是导致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交心的主要原因。
父母有没有想过,当你开始感觉同孩子沟通是件麻烦事,或根本腾不出时间和孩子讲话的时候,孩子其实也在渐渐发生变化。当父母一次又一次敷衍孩子的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不是训斥就是表现出一副厌烦的样子时,孩子渐渐地就不再把父母当成亲近的人,心里的话自然也就不愿意同父母分享。于是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性格变得不再乖巧,甚至有些抑郁。
故事中的笑笑就是这样,笑笑爸妈因为工作忙,从小就把她“丢”进了书堆,虽然在书的海洋中笑笑增长了知识,但和父母却不再亲密,不管妈妈问什么、说什么,她都不想坦率地把心里话讲出来。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会使孩子出现消极性格,有可能影响其人生价值观。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坦率地把心里话与父母分享呢?其实,孩子考虑事情是很单纯的,只要父母先迈出一步,努力一把,便能如愿以偿,听到孩子的心声。
1.做孩子最亲近的人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想让他们说出心里话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先做他最亲密的朋友。
试问,谁会和一个自己不信任,关系不亲近的人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呢?只有当我们认可某个人,把他当作知己的时候,才有可能把深藏在心底的话讲出来。
所以,父母想要听到孩子的心里话,首先应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如果父母愿意,还可以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朋友,这样的身份更容易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做孩子忠实的听众田妞想给女儿买两本童话故事书,于是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女儿去了市里最大的图书城。一进图书城,田妞就拉着女儿直奔向儿童区,拿起一本书觉得不错,问女儿:“你看,这上面有金色的大狗,好威风哦。你喜欢吗?”还没等女儿说话,她又瞧见一本更有趣的,又问:“这本是七彩金鱼的故事,一定很精彩,喜欢吗?”女儿没说话,她又随手拿起一本,问女儿喜不喜欢,可到最后,女儿也没表过一次态,田妞有些恼,问:“你到底还想不想买书?”
从头到尾,田妞都是在以成人的眼光在挑选自己喜欢、认为适合女儿的书,虽然每次都征求了女儿的意见,但她并没有耐心等待女儿的答案,甚至是并没有考虑过,或许女儿会有自己的想法。长久以往,田妞的女儿自然会变得不愿对父母说心里话,因为她的经验告诉她,父母是不会在意她的话的。
因此,若想让孩子学会开口对父母说心里话,做父母的不妨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安静认真地听孩子说说话,哪怕只是毫无营养的唠叨。
孩子能从父母的反应知道父母是否喜欢听他说话,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如果父母表现出一丁点儿的倾听意愿,不时的点下头,冲孩子微笑,孩子便会打从心底里愿意和你诉说更多他心中的小秘密。你越“认真”听,孩子就越想同你分享更多的话语。从倾听开始,诱导孩子一点点打开心防,使孩子愿意和你说心里话吧。
3.批评让孩子“有口难开”“我同桌真是太讨厌了,总爱打小报告,今天她忘了带课本想借我的看,我理都没理她。”王旺回家后,很解气对妈妈说着这件事,可妈妈没等他说完就批评起他来:“我养你这么大,是让你记仇不帮助同学的?明天就去和同学道歉,听到没?”王旺很不服气的跑开了,并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和父母说学校发生的事情了。
孩子兴致冲冲的想告诉父母今天学校发生了哪些趣事,他们如何捉弄了上课老师;怎么在操场的草坪上打滚嬉闹;为什么总爱扯女孩子的辫子,但父母听到的却不是这些,父母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又闯祸了。于是二话不说,先把孩子训斥了一番。
其实,不管孩子是不是做了错事,当他想向你倾诉某件事情的时候,批评就像迎头一击,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久而久之,当你某天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他可能不会痛快地告诉你一切。所以,批评对孩子来说就像“禁言咒”,如果想要孩子对你敞开心扉、无所不谈,就在他第一次讲述身边“趣事”时耐心听完,再引导他正确分析这件事,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认为孩子做了错事而批评他。
细节17:性格内向的孩子不一定就比性格外向的孩子差
阿菜和牛牛不仅住在一个小区,还是同一所中学的同学,虽然两个人是好朋友,但性格却截然相反。阿菜比较内向,和熟人说话都经常脸红;牛牛则比较外向,就算是刚认识的新朋友,也能马上闹成一团。
阿菜妈经常对阿菜说:“你就不能向牛牛学习一下?你看人家多会说话,见人就喊叔叔阿姨,多招人喜欢,再看看你,整天低着头像个闷葫芦,以后到了社会上,可怎么办啊。”对妈妈的这番言论,阿菜经常是低头不语或者是装做没听到,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而在牛牛家,牛牛妈也有烦恼,这牛牛太自来熟了,就连遇到个陌生人,也能热络的交谈起来,虽然这样的性格对他日后的交际很有好处,但对现在的他来说,还是缺少警惕性,万一哪天遇到坏人怎么办!
这天,阿菜妈和牛牛妈在楼下相遇,两位母亲都在为孩子的性格发愁,便坐到一起交谈了起来。
“如果牛牛的性格能收敛一些就好了,我真担心他哪天把坏人当成好朋友领回家。”牛牛妈担忧地说道。
阿菜妈也叹了口气,对牛牛妈说:“如果有可能,我倒希望阿菜变成牛牛那样的性格。不管怎样,起码他的社交不会出现问题,可你看我们家阿菜,和家里人说话都怯怯的,这么内向,以后怎么适应社会上激烈的竞争环境?”
“哎,要是两个孩子的性格能中和一下就好了。”牛牛妈皱起了眉头,苦笑着。
“是啊。”阿菜妈附和道。人们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但大体可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故事中的阿菜,就属于内向性格,易害羞、胆怯、不善与人沟通;牛牛则属于外向性格,爱玩爱闹爱交朋友,健谈善与人打交道。
一般来说,外向性格的孩子交友广泛,更容易在未来路上得到朋友相助获得成功,于是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比较内向后,就开始担心,怕孩子输在性格上。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过分忧虑,据相关专家研究,其实内向孩子并不会完全输给外向孩子,在很多领域,甚至是内向性格的人更易获得成功。那么,到底应该让孩子内向点好还是外向点好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1.性格好不如善思考
人们有一部分性格是天生具有的,尤其是内向性格,大多与生俱来,而后天的生活环境则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走向,是更加内向,还是渐渐与外在环境融合,成为健谈善交际的外向性格。但不管是哪种性格,想要孩子在未来获得成功,父母应该做的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即让孩子多思考。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阿菜妈专门向阿菜的班主任请教,“我家阿菜又胆小又不爱说话,该怎么让她变得外向点呢?”班主任微笑着回答她:“虽然阿菜比较内向,但她肯动脑子,学习好,动手能力也不错,不用特意改变,日后肯定能在社会上取得成果的。”有了班主任这个评价,阿菜妈便放心了,总觉得即使是这样的性格,阿菜也能在未来路上走得一帆风顺。所以说,思考对于孩子成功与否真的很重要。肯动脑子的孩子懂得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好扬长避短。只要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性格的平衡点,不管是内向性格还是外向性格,都能获得成功。
2.有性格才能成功
父母不要总担心孩子性格不好,怕影响孩子未来的前程。要知道,有性格的孩子才有特点、特色,总有一个领域需要孩子这样的人才,总有一天,孩子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功。所以,父母不要总盯着孩子的一个方面,应尽可能全面的看待孩子,了解孩子的短处,更应看到孩子的长处。
其实,每个人的性格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发生一些改变,我们熟知的拿破仑,小时候的性格也是十分内向,让人无法把他和成功、伟人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长大后的拿破仑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再对交流恐惧,性格发生了改变,就是这一点改变,让拿破仑个性突显,最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非凡人生之路。
细节18: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
小天是个可爱的男孩,今年10岁,因为是独生子,爸妈特别疼爱他。走路怕摔着,吃饭怕噎着,恨不能寸步不离的守在小天身边,保护他、爱护他。久而久之,爸妈发现小天越来越难以管教,不仅爱顶撞家长,还很霸道,想要的东西无法得到时,就哭闹起来,直到得到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