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成就孩子好性格的100个细节 > 第12章 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八个家教细节(1)

第12章 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八个家教细节(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细节28:培养孩子乐观开朗性格的三种方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乐观开朗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乐观开朗的人更能感染周围的人,使他们获得快乐,积极面对生活。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和性格开朗的人做朋友,如果孩子性格沉闷,他周围的伙伴也会受他影响,时间一长,就会心情烦闷,小伙伴们就不想再多与他接触。

王妞是一名初中女生,前两天学校进行了期中考试,考完后她就魂不守舍,总觉得自己考砸了,心情郁闷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害怕成绩单发下来。

有同学问她怎么了,她说:“我肯定考砸了,有好几道大题我都是胡乱写的答案,万一成绩发下来,妈妈会骂死我的。”

同学拍拍她的肩膀,说道:“你妈妈好像没那么凶吧,而且你的成绩不是一向挺好?偶尔一次阿姨不会生气啦。”

“你不懂的,就算我妈不生气,我也会生气,我真没用。”

“……”王妞的朋友吓了一跳,盯着她看了半天,突然摆摆手说有事,自己先跑走了。而王妞还在那里郁闷,越想越消极。

一场考试而已,竟然在王妞的心中有这么大的份量,没考好就否定了自身的存在价值,是错误的想法。人生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孩子正在成长期,如果父母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会像王妞一样,否定自我,陷入沮丧之中。

那么,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乐观向上的健康的成长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专家的意见。

1.父母常笑孩子才乐观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成材。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父母的性格就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气氛沉闷的家庭环境会带给孩子一些不良的影响,试想一下,在一个充满敌意,没有欢声笑语的家庭里,就算是大人也会心情郁闷,何况是孩子呢?只有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孩子才能自信、自立、培养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所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是让孩子健康成长、拥有乐观心态的首要条件。

2.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丽丽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女孩子,因为总是埋头学习,她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少,身边也很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经常孤单单的一个人走在上下学的路上,心里有了烦闷的事情也没有人可以倾诉。

丽丽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怕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成长不好,就向朋友请教。

“你可以让她多学些东西,培养她其他的爱好啊。”朋友建议。

丽丽妈觉得十分有道理,回家就计划了一番,周末的时候就带着丽丽去了兴趣班,这里有学画画的,有学各种各样乐器的,丽丽起初还有些木讷,后来就渐渐放开,和小伙伴们一起坐在画板前画了起来。

看来,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效,丽丽妈心想。

广泛的爱好能使孩子在受到打击或挫折时的消极情绪得到有效转移。不管内向还是外向的孩子,父母都应该培养其多几项兴趣爱好。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读书、看电视等,当注意力得到转移,孩子的不良情绪就会得到慢慢排解。

3.勿管教太严,让孩子多交朋友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交谈、做朋友。尤其是当你的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做父母的要让他多和性格开朗的伙伴相处,让对方的乐观心态逐渐感染孩子。孩子性格悲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没有朋友的陪伴,感觉孤独无助。如果孩子能有几个相处融洽的知心好友,在孩子心情郁闷而父母又无暇顾及的时候陪在孩子身边,他们就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细节29:如何预防孩子的自闭倾向

小学六年级的乐宝宝最近在学校不仅性格沉闷,还越来越不爱说话了,而且有时候老师上课提问题让他回答,他都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但是做试卷的时候,他的答案却很正确。

“是不是我提问声音太大,吓到他了?”老师不禁自问。以后再提问问题的时候,语气便柔和了很多,但这样也没让乐宝宝亲口把问题回答上来。

而且,乐宝宝的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了,到后来,乐宝宝在学校里基本不和同学来往,也没听他开口说过话,老师觉得这太不正常了,就把他带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通过检查,心理老师说乐宝宝很可能患上了自闭症。老师吓了一大跳,赶紧和宝宝的父母联系,这才知道,原来乐宝宝的父母前段时间刚刚离婚了。

经过专业的心理师的检查、分析,最后确认,乐宝宝的的确患上了轻微的自闭症,主要和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造成的。乐宝宝的爸妈听到结果后,十分自责,虽然知道父母不和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但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据统计,6~14岁的孩子患上自闭症的比率成人高得多。当孩子患上自闭症后,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便会下降,社交出现障碍。自闭孩子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和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有些孩子本来语言能力较强,但患上自闭症后,语言能力也会出现倒退现象,与人沟通出现障碍。还有些孩子在患上自闭后,智力也会大幅度下降,表现出低智商、零思考等症状,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十分不利。

那么,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征兆时,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建议吧。

1.陪伴在孩子身边,多鼓励他开口说话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可能患上自闭症,但在家庭不和谐的孩子身上更易出现,多发生在儿童早期,常表现为儿童情感、语言、思维等多方面行为发育障碍。

当家庭出现问题,如夫妻不和、家庭暴力等情况时,孩子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再加上不知道怎么向他人寻求帮助,很容易将真实感情封闭在自己内心深处。慢慢的,孩子就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流了,以至于丧失语言能力,产生自闭性格。

这种时候,父母要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主动和他沟通交流,谈一谈他最近的学习情况,或者是问问他最近又学到了什么新本领,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开口和你说话,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主动和你聊他的事情和心事。如果孩子愿意和你交流并将心里话讲出来,这表示他已经渐渐远离了自闭的大门,只要父母再多关心他一点,多鼓励他开口说话,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患自闭症的孩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和正常孩子有着巨大的差距,情况较轻的时候,父母还能和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但当孩子已经完全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同身边人有所交流时,父母就束手无策了。而专业心理治疗师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把孩子交给他们,更专业,更能放心。

3.别让高楼大厦束缚住孩子的心

大城市里,全是高楼大厦,孩子连个玩耍的草地都没有,在这样的封闭空间里,孩子玩耍的本性受到了抑制,这样的环境中,难免生出阴郁心理。所以,父母应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并鼓励他和朋友们走出高楼,多享受阳光下玩耍的快乐。

细节30:能坦然面对现实的孩子更易得到快乐

七月正是酷暑时期,10岁的儿子朋朋一进家门就对妈妈说:“妈妈,快给我拿根雪糕,热死我了。”

妈妈笑呵呵的从冰箱里拿出一根雪糕,顺带着把一块毛巾递到了他的手上,“先擦把脸再吃。”

“谢谢妈妈。”儿子很高兴的接过毛巾在脸上抹了一把,然后举起雪糕,开心的吃了起来。然后妈妈就去厨房忙了,可没一会儿,外面突然传来儿子“啊”的一声惊叫,妈妈心里一惊,赶紧跑出来问:“朋朋,怎么了?”

“雪糕掉地上了。”朋朋委屈的说道。

“这样啊,那妈妈再给你拿一根?”妈妈试探的问道。

但没想到儿子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反而垮下脸,十分执拗的看着地上的雪糕说道:“我要吃雪糕!”

“可是它已经掉到地上了啊。”

“我不管,我就要吃这根雪糕!”儿子大声嚷嚷着,完全不管他想吃的雪糕已经掉在地上,快化成水儿了。

当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时,孩子的承受力往往有限,这时,他们常用“刁难”父母的方式去逃避困难,如一定要让父母帮他们将物品还原,而坚决不肯面对真实等。

如果父母纵容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的时候,孩子仍会想着依靠父母去逃避现实,最后成为一个离不开父母的“寄生孩子”。那么,当孩子不愿意接受现实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儿童教育学家建议:不接受也得让他接受,只有接受了才能改变现实,才能更好地成长。

1.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

莱宝不小心把最喜欢的日记本撕坏了,她着急的找到妈妈,伤心的说道:“妈妈,我的本子破了,怎么办,我想要我原来的本子。”

“宝宝不难过,我们一起把它粘好怎么样?”

“可是它不是原来的本子了,我不要破本子。”

“那我们换个新的?”

“不要,我就要这个本子。”

“那怎么办?”妈妈看着热泪盈眶的女儿本来想发火,但她突然想到,让她哭出来,把气发出来怎么样?

于是,她抱住女儿,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道:“宝宝,哭出来没事的,妈妈不会训你,本子破了,它很疼,可它不会哭,我们一起,替它哭出来,好不好?”

“妈妈……”

“没关系的,妈妈也很难过。”

“呜……妈妈……”莱宝大声的哭了出来,妈妈一直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等着她哭完,情绪缓和过来。

“妈,妈妈,我们一起把它粘起来吧。”哭完的莱宝小声抽泣着,难过的拿来一卷胶带,在妈妈的帮助下,把破损的本子重新粘合在了一起。

孩子压力过大时,就会想要逃避现实,不希望这个世界有任何不完美的事情发生。但这是不可能的,如何将沉溺于幻想世界中的孩子带到现实,就是父母的责任了。

首先,父母可以先想办法让孩子通过哭、嚷等方式把压抑在心里的不快发泄出来。这时因为当孩子哭出来的时候,往往是因为看清了现实的不如意,才伤心难过。然后,父母再告诉孩子,世界并不是完美无错的,任何一个人,一个事物都有优、缺点,我们要看到优点,但也不能忽略缺点,在温和的讲道理中让孩子真正理解并接受。

2.教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人

10岁的儿子突然感冒发烧了,吃了一天药却不见好转,妈妈便提议道:“儿子,我们去医院打针吧。”

“不,不去。”儿子艰难的摇摇头,缩在被子里。

“可是不打针,病不会好啊,你会很难受的。”妈妈焦急的说道。

儿子还是不答应,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小声说:“不打针,疼。”

“原来是怕疼啊。你是男孩子,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你看前两天邻居家的妹妹还去打针了呢,听说她一点都不怕。女孩子都不怕,你怎么能怕呢。男孩子要坚强一些。”

儿子在被窝里犹豫了一会儿,两分钟后,自己穿好衣服偎进了妈妈怀里,说:“妈妈,我们去医院吧。”

每个孩子都会面对很多不愿意接受的现实,比如不能尽情的玩耍、上学就要早早起床、成绩不好等等。这些在父母眼中可能只是一些小事,但在孩子心里,却是大事了。

所以,想要让孩子能坦然接受现实,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是很有必要的。父母可以有技巧性的对孩子施以语言暗示,就像故事中的妈妈,让男孩和女孩做比较,男孩的自尊心比较强,女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他当然也要做到。最后一举两得,既让儿子去看了医生,又让儿子懂得了什么是坚强。有同样苦恼的父母不妨借鉴一下。

细节31:让孩子遇事不再悲观

黄胖胖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本来性格开朗,是个爱说爱笑的大男孩。但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初三学习压力太多,他总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绝望的神情,见人就说活着早晚也要死,这么拼命做什么。

这天,黄胖胖没去上学,而是在家里睡懒觉,黄爸爸发现后,来到他房间关心的问:“儿子,怎么没去上学?生病了吗?”

黄胖胖没回答,不耐烦的翻了个身,躺床上继续养神。

“怎么不理爸爸,真生病了还是装病?”

黄胖胖见躲不过去了,便支着身子坐了起来,懒懒散散的回答说:“反正我成绩又不好,再学也比不过年级第一名,还不如在家睡觉,反正人早晚都是死,学不学东西有什么区别。”

“儿子你怎么这么说呢?做人不能太消极啊。”

“没消极,讲事实而已。算了,在家也睡不好,我还是去学校打混吧。”说完,气恼的甩了甩头,在黄爸爸开口之前,从床上跳下来,穿好衣服,拎着书包出了家门。

生活中,当孩子遇到麻烦就往坏处想,而看不到事物美好的一面时,就说明他出现悲观消极的思想了。这是孩子由于年龄、阅历等缘故,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足,面对问题时走入思维的误区所致。因此,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应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相信生活的美好。具体来说,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摆脱悲观的思想1让孩子明白“世上美好的事物总比丑陋的事物多得多”

孩子也有可能是因为看多了社会的负面事情,而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再加上遇到难题时的挫败感,种种问题叠加到一起才产生了悲观感。这时父母就要多带孩子出去玩,让他体会自然的美丽,多和孩子讲社会上的感人事迹,让他看到世上的温情,多领孩子四处走走看看,让他看到自己身处的城市、家乡的新变化,亲身体会到美好事物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认识到:我们的这个世界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花儿的美丽、阳光的灿烂。

2.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很多孩子在遇到麻烦或挫折时,就会有种挫败感,对自己的能力有些质疑,而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往往是孩子没有能正确发挥自己的能力,如做事不讲方法而事倍功半,浅尝辄止没有继续坚持就认为自己的能力还较低,克服不了就会比较沮丧悲观。这时,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了,如可以通过一起努力,引导孩子“在坚持以下”“换种方法试试”等,再加上家长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面对类似难题时的感受和解决之道,就会让孩子逐渐醒悟过来:哇,原来我的本事还是不小的嘛!悲观情绪自然消失的无影踪了。

3.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做事总是笨手笨脚的时候,他很难把自己看成是会成功的人,这样,他的自信心就是降低,各种悲观想法就会从大脑里一涌而出,使他更加没有自信,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多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是孩子获取自信心的最佳方式。

父母可以故意安排一件容易的事情让他完成,并可以暗示他,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除了他其他人都不能完成。父母的信任,会使孩子信心加倍,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也就越大,渐渐的,悲观情绪就会离他而去。

4.告诉孩子及时向长辈“求援”不丢脸

有的孩子到了七八岁后,遇到难题而自己一时难以解决时,往往会自己生闷气也不愿意向老师、父母求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面子”意识了,同龄人能搞定的事情,自己却搞不定,多没面子!而再求教师长,更多人知道了自己的“笨”,那就更没有面子了,这种顾虑越积越多,时间长了,遇到的问题也会更多,悲观情绪自然产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