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 第22章 项羽之死

第22章 项羽之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四面楚歌在垓下响起,当虞姬了结自己的性命,悲愤的项羽率领骑兵队连夜突围,却不幸误入沼泽地,当他到达东城山头,终于被灌婴的五千骑兵团团围住。此时,霸王身边只剩28名随从。他把28人分成四队,分别向四个方向突围,为让汉军弄不清自己的确切位置,他要求四小队冲到山的东边后分三个地点会合。他说此次突围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连胜汉军三次,二是斩杀汉将,三是砍断汉军军旗。

项王的三个目的全达到了,还亲自手刃汉兵百余人,自己仅损失两名士兵。他到达了乌江边。

乌江亭长把船划到岸边,请项羽赶快上船,他说:江东地虽小,也足够大王称王了,况且现在江上只有这一支船,谁也没办法追上你。项羽大笑着说,我项籍带领八千子弟渡江,今天没有一人能够回来,还有何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他把战马送给了亭长,和随从一起与汉军短兵相接,他最后一次斩杀了汉兵数百人。他突然看见了汉兵中的一个旧相识,对他说:“汉王为求购我的人头出资千金,悬赏万户侯,我把这个好处给你吧。”说完拔剑自刎,象他的爷爷项燕一样,也象他宠爱的虞姬一样。他倒在了乌江边,时年31岁。

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杜牧奋笔写下“八百子弟今犹在,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之死寄予了无限遗憾。

项羽之死,死在性格的仁慈。早在楚汉战争正酣的时候,看到百姓和士兵遭受的战争之苦,项羽的侧隐之心一再涌动,他希望他们的争斗不要累及太多的人,提出与刘邦单挑,刘邦当然不肯,他只会在心底暗笑项羽的“妇人之仁”。韩信说项羽“恭敬仁慈”,也有着当然的依据,他会流着眼泪给官兵送饭,他在绝境中会想到与虞姬作别,他在临死之前会设法保护他的战马,这些都是项羽性情中人的一面。而将这样的仁慈带到残酷的战争中,显然就成了致命的缺点。

项羽之死,死在英勇善战。英勇善战是项羽崛起的法宝,当他以5万楚兵击败20余万秦兵,当他以3万人马击败56万汉兵,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一个个地上演,项羽走入了歧途。一方面他过于相信武力,他在东城和乌江边打了两个漂亮仗,最后一次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而依然认为是天要亡他,至死都不知道夺取政权其实是一项政治斗争。同时,一个没有败绩的人一旦面对失败,其心理承受力就显得格外脆弱。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项羽缺乏的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刘邦恰恰相反,他从来不曾胜过项羽,他一路上吃着败仗走过来,他更懂得无论遭受怎样的失败,都是可以重头再来的。

项羽之死,死在年少不练达。刘邦的一生用尽一切手段,而项羽仅在诛杀宋义后撒了一个谎,其他所有的斗争都没拐过一个弯。比起老谋深算的刘邦,项羽显得十分稚嫩。他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给了刘邦掘起的机会。又放弃关中定都彭城,给了刘邦暗度陈仓的良机。他南征北战,无往不胜,却没有一个全盘的战略战术,又为刘邦的四处出击大开了方便之门。

项羽政治上的幼稚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他24岁随叔叔项梁起事,凡事都由项梁安排,他只需要执行。三年后,项梁突然撒手人寰,失去了靠山的项羽一单独主事,就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被推到了政治斗争的浪尖上,也成了众矢之敌。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时间去适应这一切,就不得不应付错综复杂的各种斗争。而处在中年期的刘邦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懂得玩弄手腕,懂得迂回斗争。可以说,年轻的项羽是不自觉被刘邦套牢,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项羽之死,死在性格的刚烈。项羽并不是处在非死不可的地步,兵败垓下后,西楚国还有至少五个郡,况且比起53岁的刘邦,项羽在年龄上还占有优势。凭借个人能力和家族的影响力,项羽只要吸取教训,东山再起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他自觉没法向江东的父老交待,以他的好男儿性格,他更不可能向刘邦交械,他只有选择自杀。刚烈的项羽让人扼腕叹息,他死的方式更让人心生敬意,先是打上一个漂亮仗,然后宝马送亭长,人头送故交,即便是死,也像一个英雄。

刘邦如果处在项羽的位置,他是万万要上船渡江的。刘邦在逃离彭城的时候,为让马车跑得更快些,不惜数次将亲生儿女推下车。他在荥阳兵败的时候,让部下装成他的模样送去给楚军砍头,自己称机悄然逃离。刘项的根本差别也在于此。

刘邦赢得了天下,项羽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怀念。项羽是推翻暴秦的第一功臣,是人民心中永不倒下的战神和爱神。他没有成为中央集权的最高统领者,却活在了广大民间百姓心中。人民没有按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传统眼光看待他,而是用评书、戏曲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他“破釜沉舟”的气概、“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悲壮一代一代地传颂下去。国粹京剧走出国门,西楚霸王这一角色发挥着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项羽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是不朽的。

难怪李清照要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叹。

人生自古谁无死,能够死得这样地灿烂,这样地辉煌,死得其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