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流水炸蝗省人力,尚书省识狄孝绪
秦浩匆匆忙忙赶到了少府监,阎立德已经等得有点急了,这一筐筐的蝗虫堆成了小山一般,关键是大家都不会处理,又不见秦公子来,器具也都擦得可亮出光来了,院中十多口大锅沸水翻滚,实在没事做只能摆俄罗斯方块玩了,院中堆得那叫个整齐无比。一见秦浩到了,一颗心瞬间有点跳跃过度导致供血不足。秦浩忙上前搀住阎立德笑道:“立德兄,怎如此大礼呀?”
阎立德也知晓了秦浩爱开玩笑的性子,苦着脸道:“正则若是再不来,只怕这院中都堆积不下了呀。为兄能不愁嘛。”秦浩不好意思道:“我呀,原本一早就要来的,可是呢,去了趟宫里给皇后娘娘看了下病就耽误了些时辰,呦呵,监正大人又给增派人手了吗?那就更没问题了,耽误不了大事的,放心了,立德兄。”转身朝众工匠大喊道:“工匠师傅们,都停下手里的活吧,不用码的那么整齐了,一会全都要打乱,没啥用,现在咱们开始炸蝗,得一步步来,大家都记仔细着些,第一次咱们每个人都把所有步骤做一遍,熟悉了之后由阎监丞分配,每道工序固定好人,每个人都只做自己的事,流动作业起来就快了,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流水线作业模式,所以大家都不用担心,有我在,大家就只会有功劳,嗷嗷干就是了,到时候我给大家伙请功,哈哈哈。”
带着大家从烫死、去肢、去翅、去内脏后,与盐水一起入锅文火煮一段时间,最后沥水后串成串,用油锅炸至金黄色出锅,整个流程走了一遍,之后由阎立德按工作量分配人手,各道工序只干自己的工作,每道工序间留两人专干传输工作,随着时间推移,众工匠熟练度上来了,速度越来越快。
秦浩问道:“立德兄,城中皇家酒楼全都布置好了没?横幅按我说的挂了吧?发言稿都发下去了吧?”阎立德道:“这些准备工作昨晚宵禁后派人去做的,今日一早就有人发现了,所有酒楼前全都摆放好了几案,上面布置好了摆盘,只是都空着罢了。旁边置好了油锅,人员也全部就位,就等上菜了,嘿嘿。”
秦浩点点头,小声道:“恩,立德兄办事是真让人放心,稍后得每个酒楼派去一个管账的,酒楼生意与飞蝗生意要区分开,这里可有我的一半呢,兄长切记啊,入了酒楼的账目,再从陛下手中可就不好往回扣了,明白了吗?”
阎立德也嘿嘿直笑,用手指着秦浩,没说出来话。
秦浩见储备量差不多了,下令让炸制的人员带着炸好的炸串分别坐马车出发奔向各个酒楼,指定其中一位年老的师傅负责统筹安排,串串到达一定量的时候,就安排往各个酒楼配送,现场炸制。带着阎立德坐上马车,在皇城周边挨个巡查各个酒楼的售卖情况,遇到问题就指导一下工作。
初始由安排好的托儿用代金券去购买,逐渐就有百姓也跟着购买,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整个长安都轰动了。飞蝗腾达彻底火了,百姓们一边吃一边狠狠的咒骂,这该死的蝗虫吃了自己的庄稼。恩?这玩意这么美味的吗?我的老天,看来蝗灾不是灾,是天降祥瑞啊!赶紧捂住嘴,怕被金吾卫听去就坏菜啦。老实吃得了。
眼见着各个流程顺畅下来,阎立德不禁暗暗佩服,这管理水平真不一般啊,唉,白活了三十来年,还不如小老弟,这真的是天赋来着,没法比啊。
秦浩对每个售蝗点都交待饭点不休息,实行轮换制,饭食就是炸蝗串,管够吃,记录好账目就行。所有售卖点都嗷嗷直叫,那工作积极性让阎立德啧啧称奇。兄弟真是奇人也,能让人心甘情愿的为之卖命啊。
见差不多都能独立运行了,秦浩不打算干这耽误时间的活计了,让阎立德将自己送到尚书省,交待了几句注意事项,尤其交待晚间歇业后所有销售点要评选出前十名销售站点,负责人奖励50串,5名销售代表各奖励20串,都带回家给家人们品尝一下做为激励。阎立德只觉秦浩脑中计谋不断,心甘情愿的成了飞蝗腾达大总管,上任而去了。
照例和门子通报了下,一听是房相的徒弟来访,门子也都恭恭敬敬。进了大门,来到师父官署前,正巧遇到一官员刚刚进去向师父汇报工作。于是便静静站在门外等待,秦浩的耳力太好,想不听也不行,不是故意偷听的啊。
只听见师父沉声问道:“狄大人,如今赈灾钱粮与蝗灾之事,统计如何了?”
那官员道:“大人,赈灾之事,经过多方筹措,物资已将将足够,然受灾之地甚广,妥善安置还需时日,至于蝗灾,百姓奋力扑杀,虽难绝其患,然已大大改观,各地呈报的奏折均有言说。尤其是长安周边已近绝迹,好像是与少府监的计划有关联,属下听闻好像是大人的徒弟在负责此事。”
师父应该是在捋须心中夸赞我吧,嘿嘿。又听问道:“魏相现今到了哪里了?杜大人赎买儿童之事,可有新呈报?”
那官员回道:“魏相今日晚间应该可到长安了,听闻陛下下旨魏相回朝,魏相似有不甘,魏相还是那个老样子啊。杜大人不辞辛苦,至今已赎买儿童截止上报时已有近一万两千人。那些儿童暂得安置,然后交还父母之事在逐步进行当中,杜大人都已妥善规划了,均已上了奏折,陛下已批阅过,不过听闻杜大人病情加重,依然不肯停歇,还是亲自在一线指挥。陛下让尚书省安排一名太医前去照看杜大人。”
房玄龄道:“此事不仅关乎百姓,也关乎陛下声名,务必妥善处理,不可有半分懈怠。稍后你就派人护送太医马上出发吧。”那官员应道:“下官明白,定当全力以赴。这些是民部钱粮统计数据账目,其中包含制盐售卖,置换粮食,以及调拨的记录,各项还尚有结余,此次精盐立了大功啊,下官祝贺大人收得良徒啊。一并账目请大人稍后过目。下官尚有他事就先告退了。”
片刻之后,那官员从门中走出,抬眼瞧见秦浩立于门前,微微一怔,旋即展颜笑道:“公子此来,可是寻尊师?此次公子立下大功,实乃百姓之福,狄某在此代表百姓多谢公子了。”秦浩并不识得此人,见对方如此客气,还对自己一番夸赞,赶忙回礼道:“些许功劳,何足挂齿。敢问大人名讳?”“之前在两仪殿中,曾与公子有过一面之缘。老夫狄孝绪,现任尚书左丞之职。”秦浩闻言,心中一震,哇塞,这不是狄仁杰的爷爷吗?忙道:“久仰狄公大名!不知狄公有个孙儿可是叫狄仁杰?”狄孝绪面露惊奇之色,道:“仁杰乃是我五子知逊的长子,公子如何知晓仁杰之名?”秦浩一听,这是对上号了,忙又问道:“不知道现今年岁几何,身在何处啊?”狄孝绪有点懵,这什么情况就打听户口了呢?想了想道:孙儿今岁应是十四了,知逊上月迁官至郑州司兵参军,想是应该带着仁杰在身边,不过知逊调任前有书信传来,说是想让仁杰到长安呆一段时间,待安顿好后再归去郑州。公子对老夫家事为何如此了解啊?”
秦浩一想对啊,我是咋这么了解的呢,这没法解释啊?大脑光速转动搜索资料,答道:“我听闻仁杰自小就有“书痴”之称,故留意到了。”狄孝绪恍然。自家这个孙儿小时候曾有官兵到家盘问门人被害一事,众人都争相申辩,只有孙儿捧着一本书不为所动,当县吏问他原因时,他回答说“我正在和书中的圣贤对话,哪里有时间理你们这些世俗的官吏”。由此便在当地有了“书痴”的名声。想不到连秦公子都听说过,传播如此之广吗?想到还有要事,忙道:“原来如此,老夫还有要事,就不多叙了,公子快些进去吧。”
秦浩拱了拱手,与之告别,转身走进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