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胤礽和胤禔吵吵闹闹,那边康熙帝也听侍卫说完了全部过程。他自诩洞察朝野,把控人心,今日却在琢磨大儿子这条道上翻了车,思来想去都有些迷茫,完全搞不懂胤禔是怎么回事。
康熙挥手示意侍卫退下,给自己留了块清净地思考人生。他在御案前呆坐半响,而后起身又在东暖阁里转了一圈,最后忍不住走出殿门,立在廊下吹吹风醒醒脑子。
康熙帝久久无语,满宫的太监婢女更是屏气凝神,唯恐惊扰到皇上思考。
梁九功跟在后头,垂首敛容,心下咋舌不已,这回大皇子真真是给皇上留下深刻印象。
不但给自己添了个汉人身份,而且还混入队伍中办案。别说是那传信侍卫惊得目瞪口呆,梁九功确信这事儿要是传开,定然会在前朝后宫引发轩然大波。
“保清莫非……”半响,康熙帝喃喃。
康熙帝声音听上去平静,但就梁九功的经验怕是藏着万丈波澜,梁九功已做好准备,待皇上一开口就立马点人去太医院里唤御医,再为大皇子瞧一瞧。
“是个天才!!!”
“……???”梁九功思绪险些打结,愣是没控制好面上表情,惊愕地抬眸看向站在前方的康熙帝。
康熙帝并未注意到他的神色,越想越觉得自个儿的想法很是正确。
他心下振奋,背着手又在廊下转了几个圈,自言自语着:“朕原以为保清在习武的天赋已是数一数二,没想到啊没想到。”
“好好好好好好。”
“不愧是朕的儿子!”
康熙帝自己得意过了不说,还美滋滋地赶赴慈宁宫,特意把这事禀告给皇太后。
什么?大皇子出事前破了案?
什么?大皇子跟着太子去刑部,结果又破了案?
皇太后一把年纪,久居深宫无聊得很,唯有的趣事便是拉着太妃,还有苏麻喇姑等人一道看看各种戏剧,最常看的当属《包公案百家公案》,对里头包公的形象那是熟得不能再熟。
“好好好,咱们保清是个好孩子。”
如今她听皇帝说起大皇子轻松破案,抓住杀人凶手,还受害者一个公道的事儿,那是激动得合不拢嘴,竟是站起身来,在屋里转悠两圈,恨不得胤禔能立马出现在眼前,好让她夸上几句。
坐在下首的嫔妃们见状,交换了个眼色,也接二连三的夸赞起来。
“没错没错。”康熙帝听着,眉飞色舞,那些话就像是夸在他心尖上,教他心情舒畅得很。
“皇帝啊。”皇太后想着那戏剧里的包青天,想着那些个感激涕零的百姓,忍不住唏嘘道:“保清做的事,对天下老百姓是桩好事,他爱做你就让他做罢!”
话语一出,嫔妃们下意识屏住呼吸,像是荣妃平妃更是忍不住,偷偷瞥了眼脸上带笑,巍然端坐,神色间不带半点担忧的惠妃。
皇太后许是无意说出这话,可这些年皇太子与皇长子之间关系紧张不说,皇长子的野心更是遮不住。
无论前朝后宫,都晓得大皇子剑指兵部,而康熙帝也有意把兵权回收,年龄能力都合适的皇长子无疑是最佳人选。
这下,这下……
嫔妃们屏住呼吸,或是窥视康熙帝与皇太后,又或是偷偷瞥向惠妃。
惠妃端着茶盏,慢条斯理地抿了口,垂眸掩住震颤的瞳孔,压根没把心思分给康熙帝、皇太后乃至满宫的嫔妃同僚们。
她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啊?这事儿真是我儿子能干出来的?
啊?原来上次不是意外啊?
啊?原来我儿子真能办案……真的假的?
我儿子这么牛逼的!?
我去,我儿子,好牛逼!
惠妃感动得不要不要,完全没注意嫔妃们瞅她的眼神已经变得越来越奇怪。
康熙环视一圈周遭,最后目光停留在皇太后身上。他从容不迫,微微一笑:“皇额娘,这件事还要看胤禔自己的想法。”
“那是那是。”皇太后连连点头,“两孩子还没回来?”
“说是在回来路上了。”康熙帝上前两步,亲手搀着皇太后坐回榻上,再细细问起皇太后的饮食起居。
皇太后乐得回答,顺带说起身边的趣事儿,比如五皇子胤祺的汉文说得越来越好,眼瞅着将来定然能成为个大才子。
谁?大才子?胤祺?
康熙帝听罢,扯了扯嘴角,胤祺时下已十岁了,汉文还是磕磕绊绊,抄写课本的作业一页能有一半错别字。
康熙帝心里急,又怕教皇太后担心,选择把压力交给授课谙达,急得对方口角生疮,前两日还来谢罪。
就这,未来还大才子呢!
康熙帝瞅着对五皇子明显有八百米滤镜的皇太后,又扫了眼坐在下首的宜妃,那是欲言又止。
宜妃对上康熙帝的眼神,险些没直接钻地里去,饶是她平日性子爽快,笑口常开,听到这话题也是笑不出来。
谁不晓得五皇子的成绩惨不忍睹啊?也就皇太后能昧着良心硬夸。
康熙帝与忧愁的宜妃想得一样,要他说,只怕在皇太后眼里,只要是孙辈,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各个都是天才罢?
完全没想过自己刚刚还在猜测胤禔是天才的康熙帝暗暗摇头,嗯嗯啊啊敷衍过去。
皇太后没注意康熙帝和嫔妃的神色,转而又说起十二皇子胤祹:“那孩子长得壮实,往后定然是当巴图鲁的苗子。”
宜妃悄然松了口气,附和着:“是皇太后和苏麻喇姑养得好,瞧瞧胤祺康健,小十二也是个健壮,再瞧瞧胤禌……嗐,妾身都不知是哪儿出的问题。”
十一皇子胤禌比小十二大半岁,结果还是后者长得壮实,前者出生时还好好的,这几年是接连生病,连御医都寻不出个所以然。
皇太后一手将五皇子养大,对宜妃也是分外亲厚,闻言拍了拍胸膛:“你要是舍得,就教小十一到我这里住段时间,有小十二带着说不准真能好些呢!”
宜妃:“……”
她原是想转移话题,顺便最好能得到皇上的注意,没真的想让小十一也搬到慈宁宫来。
可现在皇太后一开口,那真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宜妃暗暗叫苦,面上却是喜盈盈的,特意起身福了福:“皇太后说的是,明儿个妾身就叫人把小十一挪到慈宁宫去!”
“好好好。”皇太后一把年纪,就喜欢瞧着蹦蹦跳跳,闹闹腾腾的崽子。她闻言便乐得合不拢嘴,连忙点了嬷嬷去安排十一皇子的住所:“我瞧着,就让小十一和小十二住在一块,两孩子也好亲近亲近。”
宜妃能说什么,一应都说好。
周遭嫔妃瞧着,尤其是以德妃为主的主位娘娘纷纷拿起帕子,遮住微微上翘的嘴角。
唯一动也不动的是惠妃,她从震撼中醒过神来就看到众人偷笑的景象,有些不明所以,下意识附和道:“皇太后说的是。”
一句话,把众人都干沉默了。
惠妃看了圈同僚们的表情,后知后觉地发现自个儿说错话了。不等她给自己补上两句,屋外太监一路小跑进了殿,说是太子和大皇子都到了。
惠妃瞬间把这事抛到脑后,探身往门口瞧去,很快瞧着胤礽和胤禔一前一后的进来。
胤禔刚回宫,别说抱着大格格和二格格逗趣逗趣,就连洗漱更衣都没弄呢就见着等候多时的太监,得知康熙帝教他与胤礽一道去慈宁宫请安的事。
胤禔起初还有点紧张,等更衣洗漱好那些情绪也消散得差不多。
毕竟这也是总归要遇上的事,今日不去请安他明日也要去,倒不如直接了断干了这事。
再说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胤禔自觉对前身记忆也了解得差不多,不能说和前身性子一模一样,也能大差不差,瞧见的次数最多的胤礽也没怀疑过嘛(胤礽:?)。
胤禔盘算清楚,放平心态,登时走路生风,昂首挺胸地迈入慈宁宫,请安问候行云流水,像是回到自家家般清闲自在。
就如胤禔想得那样,皇太后和嫔妃们都没觉得大皇子有何变化,看着还是过去那骄傲矜持。
还是胤礽,没忍住多瞅了他两眼。
皇太后见着两孩子,赶紧教他们两到跟前来说话:“保清,皇玛嬷听说你去刑部半天就破了个案子?”
胤禔瞪圆了眼,惊讶:“皇玛嬷怎么知道的——”
下一秒,他猛地转身瞧康熙帝:“汗阿玛,您怎么连这个都说?”
胤禔早就知道他捏假名,混入刑部队伍办案的事会被传到康熙帝跟前,却是没想到康熙帝竟是这般大嘴巴,事儿都没焐热就放出去,比起刑部食堂那帮八卦的衙役,他也没好到哪里去!
顶着儿子幽幽的目光,饶是康熙帝也有些承受不起。
康熙帝是会心虚的类型吗?他当然不是!康熙帝清了清嗓子,板起脸来反将一军:“你还好意思说,朕都还没找你算账。”
“又是给自己起个汉人假名,又是混入刑部队伍,你到底要做什么?要去刑部的话也不是这么去的,哪有皇子做这些事的?也不怕朝臣上奏弹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