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这水稻产量有三四石,李世民激动坏了
本来李世民就是随口一问,就像是没话找话聊的一样。
结果还真给他问出了点东西来,关键是林安这话说的是云里雾里的,整的他心里跟猫抓的似的,迫不及待的想要问问林安所谓的“宝贝”,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着急的问:“林老弟,你就别跟我卖关子了,跟我说说到底是什么宝贝。”
其实以前的李世民是非常能沉得住气的,可自从跟林安接触久了,各种新鲜玩意就这么吊着他的胃口,直接就把他给整成了好奇宝宝。
看着李世民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林安张了张嘴,最后想了想,索性就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这样,你跟我来吧,保证能让你大吃一惊。”
李世民点了点头,接着便站了起来,随着林安往后院走去。
林安的后院很大,二人七拐八绕之后,来到了东北角一个用篱笆围起来的四方地。
“这里就是我买来的宝贝,已经种下去了。”
林安平时的闲暇时间比较多,加上动手能力强,索性就把这块地方给改造成了一片水田。
按理说这是非常难实现的,但林安还就是办到了。
没办法,毕竟这京城算是北方,要是不利用一点非常手段,根本就没有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
李世民站在边上,看着林安搞出来的“水田”,整个人都懵了。
这都是什么玩意啊?
水田他当然是知道的,毕竟是大唐的天子,了解到的东西自然比一般人多的多。
在南方地区就有很多水田,在保证水分和土壤都能提供营养的情况下,能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不过因为粮食作物本身就没有多大的产量,所以即便条件再合适,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
可林安老弟特意的搞出来这么一小块地方,莫非种植的是大唐所没有的产物?
他是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天,愣是没研究出来是什么玩意。
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其实这也不怪他,毕竟林安播种下去也没多长时间,加上就那么几根苗,除非是对这玩意非常熟悉的,否则看起来也就是几根野草。
是,他是大唐天子,可问题他并不是农业专家啊。
哪怕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来了,都未必看得出所以然。
“林老弟,你种植的这是什么东西?能跟老哥我说说吗?”
听李世民主动询问,林安点了点头,蹲下来指着其中的一株秧苗。
“这个东西叫做“占城稻”,是一种粮食作物,在南方的一些国家被广泛种植,是他们的主要粮食来源。”
听林安说道了“粮食”二字,李世民瞬间就来了兴趣,摆出一副认真聆听的姿态,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所谓民以食为天,对于天子来说,能让百姓吃饱饭这比什么都重要。
作为大唐的一代明君,李世民是真正的吧百姓放在心里,所以他想要真正实现百姓们能吃饱,能有余粮。
“这占城稻产量很高吗?”
“南方那些小国也没多少人吧?靠着这玩意养活一家子也没什么好说的吧?”
林安翻了翻白眼,“是,你说的没错,南方的小国人口确实是不多,但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玩意的产量。”
“你说说这大唐最肥沃的土地,一年的产量是多少?”
李世民回忆了一下才说:“关中一带一亩地的产量大约是在一石,最多不会超过两石。”
林安默默的点了点头,还别说,老李这个做生意的,对农业倒还真上心,说的一点都没错。
按照大唐的计量单位来计算,一石相当于三百斤上下,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但这是在风调雨顺,什么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
而且还必须要是关中比较肥沃的土地。
这些条件看似并不苛刻,可实际上在那个年代想要实现,真的很难。
“你说的不错,关中肥沃的土地一年的产量确实是在这个数。”
“可你知道这种占城稻一年产量是多少吗?”
李世民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不知道,大概也就是两石吧。”
林安摆了摆手,否定了他的猜测。
“行了,我就不吊你胃口了。”
“这种占城稻一年能够收获两三次。”
“每一次的亩产都能达到一石半到两石之间,那么就按两次算,就是三石到四石。”
听到这话,李世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瞬间站直了身子。
他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林安,过了许久方才开口道:“林老弟,此话当真?”
“这玩意的产量真有这么高?”
这也不怪李世民会如此吃惊,毕竟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炸裂了。
身为天子,能知道林安这句话的含金量。
别看只是提高了两倍的产量,可是这两倍的产量带来的变化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能让大唐所有的百姓都种植这种占城稻的话,那一年下来国库会增加多少粮食?
一年如此,那么两年,三年,五年呢?
长此以往的积累下去,大唐岂不是会国富民强?越来越强?
到时候只怕真的会出现粮仓不够用的现象。
现在大唐每年都会有地方受到自然灾害的波及,往往需要朝廷开仓赈粮,可是朝廷的粮食过去实在是太久了,这就导致很多百姓等不到赈灾粮就会饿死。
再加上什么突厥人,吐蕃人,这些家伙时不时的就会到边境抢一次,百姓们真是苦不堪言啊。
可如果粮食充足了,就可以在全国各地建造粮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拨粮草。
不仅是能解决了赈灾的问题,到时候打起仗来,也就不用为粮草的调配发愁了。
看着李世民那满怀期待的眼神,林安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摆了摆手。
这可把李世民看懵了。
什么意思?
怎么又是点头又是摆手的?
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林安笑了笑,“老李,我说的这个还只是初代的产量,随随便便都能达到的,是下限,不是上限。”
“可是种植这种东西的条件也比较多,首先第一点就是要保证足够的水份,还有气候一定要炎热,因为这玩意不耐寒。”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年三次的收获,否则一年只能收获两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