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读书之事,偷不得懒。
院试后这几日没有先生督促,王苍依然每日勤学苦读,每隔一两日还会吩咐小厮,把自己的课业送到先生家,请先生检查。
贺家的布铺开在东街上,王家的书童要去南街孙先生家,从东城门口进城后,要从贺家铺子门口过。
贺宁远今日用了早食,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溜达着去铺子里瞧瞧,今儿心情好,一路跟熟悉的街坊打招呼。
“周掌柜,今儿生意好啊,入秋后鱼肥了,你家饭庄的鱼可好卖?”
“李掌柜,可有新鲜的老鹰茶,我家只剩下一点了,待我下午家去了,给我包二两带走。”
“张娘子,你家酒坊昨日又烤酒了?”
卖茶的李掌柜正盯着伙计理货,看到贺宁远过来,笑着回了句:“贺掌柜,你家二郎考上秀才了,还是廪生,你家不办一办?”
贺宁远笑着摆摆手:“不办不办,一个秀才罢了,王家大郎得了小三元都不办呢。”
卖酒的张娘子凑趣儿:“各家有各家的打算嘛,你家二郎上私塾第一天都是哭着家去的,这些年为了读书更是没少挨打,现如今好不容易考上秀才,当然要庆贺庆贺,我们这些老邻居都等着你们家办酒。”
众位街坊顿时大笑起来。
贺宁远不嫌被取笑,轻哼一声:“不办不办,我家二郎以后前程大着呢,虽然比不上他大哥读书用心,以后也是不差的,有的是办酒的时候。”
周掌柜道:“说的对,我看你家二郎也不比你家大郎差,过了几年,一样考举人,考进士也不在话下。”
“哈哈哈,那就借周掌柜吉言了。”
贺宁远自己也觉得二郎这一二年里越发懂事了。
贺宁远刚走到自家铺子门口,看到王家的小厮捧着一个木盒过来,贺宁远叫住:“王连,上哪儿去?”
王连忙过来行礼:“见过贺老爷,小的去孙家给我家少爷送功课。”
“你家少爷勤学,前途无量啊。”贺宁远语气里的羡慕藏都藏不住。
王连笑着点点头:“贺老爷,您先忙着,小的这就去了。”
“去吧去吧。”
王连走后,贺宁远看了眼王连的背影。
旁边的李掌柜叹了声:“王家那小子真有韧劲儿,他家小厮见天往孙先生家去送功课,有这个恒心,做什么不成?”
贺宁远想到自家二郎,今日早晨还借口考中秀才辛苦,需要休息养养脑子。哼,在家混吃混喝,啥正事儿不干。
也没心思进铺子了,老鹰茶也不要了,贺宁远扭头就家去。
见贺宁远脚步急匆匆,张娘子笑道:“得,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贺二郎又要挨揍了。”
街坊们笑了一阵,都去忙事儿了。
贺宁远回家没有半盏茶的工夫,贺二郎就被打出家门了,身边还跟着贴身伺候的小厮贺升。
大门砰的一声关上,贺文嘉一边偷偷揉被揍的屁股一边抱怨:“我爹发什么疯,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好端端的,一会儿工夫又跑回来找我的茬,我招谁惹谁了?”
秋老虎晒人,看了眼热辣辣的太阳,贺二郎站大门口没动,然后就看看王苍的小厮王连从孙家过来,贺文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肯定是他爹看到王苍那小子勤学苦读,又看不上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了。
王连也看到贺文嘉了,忙上前行礼:“见过二爷。”
贺二郎苦着一张脸:“王苍这几日在家读什么书?”
“具体读什么书小的不知,小的只是听吩咐,隔一两日去孙先生家替我家少爷送功课给孙先生批阅。”
王连嘴巴一向紧,知道问不出什么,贺文嘉摆摆手叫他走。
主仆二人站在大门口,即使贴着大门站,太阳也已晒到大腿了,下半身被晒的暖烘烘的,浑身冒细汗。
贺升扭头看了眼大门,小声问主子:“二爷,咱们怎么办?”
“能怎么办?去孙先生家读书。”
贺文嘉打赌,要是不去先生家,他就算他蹲在家门口被晒晕了,他爹也不许人给他开门。
贺文嘉叹了口气,走吧,去孙家吧。
这时,大门旁的角门打开,管事贺全把书箱递给贺升,角门砰的一声关上。
贺文嘉又是叹气,决绝地往孙家去。
嗨,不就是读书么,爷又不是没读过。
贺文嘉到孙家后,熟门熟路地去书房。
孙浔正在读去年刚修订好的前朝史书,见贺文嘉进门,也没放下手中的书,只指了指对面的桌子,贺文嘉乖巧地坐到自己位置上去。
孙浔的性子不耐教蒙童,加之孙家,颇有家资,也不靠教书谋生,于是孙浔主要教导王苍、贺文嘉读书考科举。孙浔乃前朝最后一科进士,又以才学出众和愤世嫉俗扬名,他教学生科举考试,十分令人信服。
孙浔这里原来有十余个学生跟着他读书,这二三年里,其他几个资质有限的学生中,三个考中了童生,一个勉强考中秀才后,都不读了,如今只有王苍和贺二郎两人还跟着孙浔读书考科举,孙浔的书房里,也只常设三张书案。
贺文嘉枯坐了半晌,偷偷瞟了先生一眼,见先生专心看书,坐了会儿也觉得没意思,拿出书箱里的书,也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看进去了,也读出了趣味来。
不知道看了多久,看完一册后,贺文嘉才放开了书,回味着。
“可要喝茶?”
孙浔在茶桌旁泡茶,贺二郎麻溜儿地过去,嘿嘿笑道:“哪能让先生辛劳,该学生给先生泡茶才是。”
孙浔没接话,给他倒了杯茶,放在他面前。
茶水的热气蒸腾,闻着茶香,贺二郎抿了一口,清茶的滋味在口腔里弥漫,香。
饮完一杯茶,孙浔问他:“前朝的史书可看完了?”
贺二郎心虚:“看了大半。”
史书中的历史细节很多,若要论主要的,一句话概括:存续了一百三十六年后的前朝,被如今的马家王朝取代的过程。
元吉二年,当今皇上下令修史,花了十年时间,元吉十二年修好,又审核了一年,拖到今年上半年才交给书坊雕刻印刷,送到书铺售卖。
五月书铺有书售卖后,孙浔买了四套,给两个学生一人送了一套,渔娘给了一套,到今日也快四月有余。
“你可知王苍看了多少?”
“学生不知。”贺二郎听到王苍的名字就更心虚了。
“王苍已看第二遍了,他这几日使人送来的功课,皆是书上他未曾读明白的。”
闻言,贺二郎脑袋快低到胸前了。
孙浔眼角带笑,淡淡道:“你虽没有读完,到底读了大半了,我问你,你可看出什么来了?”
贺二郎试探着说:“前朝开国皇帝英明神武?世家争权夺利导致前朝灭亡?”
孙浔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不算胡说。”
被夸了,贺二郎的腰一下坐直了,脑袋也抬起来了。
孙浔慢慢道:“前朝建立之前,二百年间天下动乱,前后各地相继有二十余个割据王朝兴亡,前朝开国皇帝只凭他英明神武就建立了统一王朝吗?”
“有世家帮忙?”
“不错,前朝建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修了世家谱,由此可见前朝的建立各地世家出了大力。但,你读前朝开国皇帝篇章时,可读到了多少世家?”
倒是没有读到世家有多厉害,都在写开国皇帝如何英明神武了。
前朝开国皇帝厉害,第二代皇帝乃守成之君也不错。前朝前后一百三十六年,这俩长寿的父子就占了快一百年。后面三十余年,世家操纵之下,前朝共有六个皇帝先后上位又被罢黜。
前朝末年,皇帝昏庸,世家代皇帝治国,各家争权夺利,导致民不聊生皇朝灭亡,那叫一个乱。在史书里,世家的名声臭不可闻。
“前朝建立世家的功劳在史书上没留下几个字,前朝灭亡大都是世家的错。当今让史书就这么刊行天下,这是什么意思?”
还能是什么意思?打压世家呗。
孙浔笑道:“当今打压世家摆在明面上了大家都看得出来。你可看出其他东西了?”
贺二郎老实地摇摇头。
孙浔翻开史书第一页,指给他看:“主持编书的翰林院学士姓孔,排在下面的严任柳唐四人,两个出身世家末尾的小家族,两个出身寒门,两个小世家出身的官员甚至排在前头。”
“用重用世家了?”
重用么,谈不上。
这套史书是世家和皇帝的博弈。世家大族实力衰退,比不过皇权,小世家位列世家没得到多少好处反而被打压,在这场博弈中用修史做投名状,抛弃世家投奔皇帝,皇帝也接受了。
孙浔指点贺二郎:“王苍家,你家,也算是小家族,而且十多年前都已经分宗,你和王苍若是有一日进入朝堂,可选的就多了。”
贺二郎陷入沉思。
不对,贺二郎摇摇头醒来:“老师,想读书做官的是我大哥,我不行的,我就想将就着考个功名,以后过富家翁的好日子。”
贺文嘉的大哥贺文茂,如今在浙江东山书院读书,已有举人功名,就等着下一届去京城考进士。
孙浔瞪了眼这个不争气的学生,明明有读书的天赋,偏偏不肯努力。
孙浔没好气道:“别口出狂言,考举人考进士跟考秀才可不一样,你肚子里的这点墨水,要是再不努力,我看你举人都考不上。”
贺二郎乖乖低头挨骂。
孙浔瞪他:“人都有爱好,你爱好吃喝也不算什么大毛病,只一条,你要分得清轻重,该努力时就当努力。”
“先生教训的是。”
“院试后也休息了一段日子了,今日回去后好好读书,给你五天时间把书读完,随后跟王苍每日来我这儿,我再教你们。”
“学生知道了。”
挨骂归挨骂,挨完骂贺二郎就伺候着先生回后院用饭,必须蹭一顿饭再走。
于氏看到师生俩进来,她笑着叫俩人过来用饭。
“老师,您尝尝这个蒸鱼,看着真新鲜。”
“还有这个茄子,烧的真软。”
贺二郎一个劲儿地献殷勤,孙浔嫌他烦,用完午食,叫他滚回去看书。
“哎,学生知道了。”
“老师,明儿我还来啊。”
贺二郎背着书箱跑了,孙浔忍不住对妻子说:“二郎但凡有王苍八分努力,三年后考举人定能榜上有名。”
于氏安慰道:“孩子嘛,爱玩闹,你当先生的多督促。”
孙浔又说渔娘:“渔娘也是,这几月叫她读史,草草读了一遍,又去画她的地图了,这丫头读书也不认真。”
于氏笑道:“她一个姑娘家,又不考科举,她爱读什么书,你就教她什么书吧。”
孙浔当初求学时,曾拜师渔娘的爷爷梅平江,前朝末年战乱,梅平江去世,梅长湖一家分宗逃难到南溪县,孙浔夫妻俩也跟着来了。
梅家,孙家,两家关系亲密,从渔娘开蒙时,孙浔和妻子于氏就是渔娘的老师,夫妻俩都拿渔娘当亲生女儿一般。
孙浔嘴上抱怨一通,心里也舍不得逼迫渔娘做不喜欢的事,咬了咬牙后,只说,过两日要骂骂她。
于氏轻笑一声,当自己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