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故事之李严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少为郡吏,以才干称。
建安十八年,李严率部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刘备见李严颇具才能,且治军有方,心中大喜。遂赐李严宅邸一座,并封其为犍为太守。
李严感激涕零,发誓定当誓死追随刘备。此后,李严更加用心辅佐刘备,为其出谋划策,屡立战功。而刘备亦对李严越发信任,常与其商议军国大事。二人关系愈发密切,如鱼得水。章武二年,刘备伐吴惨败,退守白帝城。临终前,他将太子刘禅托付给李严和诸葛亮。李严受命辅政,与诸葛亮一同辅佐幼主。起初,两人尚能相互协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政见上的分歧逐渐显现。李严主张休养生息,而诸葛亮则坚持北伐,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李严在与诸葛亮的政治斗争中失利,被贬为庶民。尽管如此,他仍心系蜀汉,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朝堂,继续为国家效力。
章武二年,刘备伐吴失败,退至白帝城,李严被任命为尚书令。章武三年,刘备病危,临终前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李严深知这是刘备对他的莫大信任,决心不负所托。然而,此时蜀汉国内局势动荡,外敌虎视眈眈。
李严虽有心报国,但面对纷繁复杂的政治局面,一时也感到力不从心。就在李严忧心忡忡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
李严得知孟达谋反后,惊愕不已。他未曾料到,昔日同僚竟会背叛蜀汉。孟达本是刘璋部下,降蜀后备受重用,与李严私交甚笃。如今他却勾结魏兵,图谋攻打蜀国。李严深知形势严峻,立刻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予诸葛亮,告知此事。同时,他紧急调集兵马,镇守边境,以防孟达来袭。然孟达此番举事,筹划已久,魏军势如破竹,接连攻下数城。李严焦虑万分,苦思应对之策。他决定亲自率军出征,与孟达决一死战。临行前,他向刘禅上表,表明忠心与决心。刘禅读罢奏章,赐予李严宝剑一柄,鼓励他奋勇杀敌。
建兴元年,李严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建兴九年,诸葛亮北伐,李严负责督运粮草。因雨延误时日,李严为推卸责任,假传刘禅旨意,让诸葛亮退兵。
诸葛亮退兵后,李严又故作惊讶,说粮草充足,为何退兵。诸葛亮拿出李严的书信,李严无言以对,只得认罪。诸葛亮将李严贬为庶民,流放梓潼郡。
诸葛亮得知李严故意拖延粮草供应后,十分愤怒。他上表后主,弹劾李严。刘禅看后大怒,下令将李严革职流放。李严懊悔不已,但已无力回天。
他在流放途中,反思自己的过错,深感愧疚。几年后,李严病逝,终其一生未能再回朝堂。而蜀汉在诸葛亮的努力下,国力逐渐恢复,开始了新的征程。
建兴十二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起用自己了,于是发病而死。
李严病榻之上,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悔恨交加。他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过不可饶恕,却又心有不甘。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仿佛看到了诸葛亮的身影,听到了他的教诲。李严闭上双眼,泪水滑落,带着无尽的懊悔离世。
他的离去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只有少数人为之叹息。然而,他的故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警示着后人莫要重蹈覆辙。
李严的遗体被草草埋葬在了一个不知名的角落,他的名字也渐渐被人遗忘。然而,他的故事却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则警世寓言。
许多年后,蜀汉的一位年轻官员听闻了李严的故事,深受触动。他以此为鉴,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忠诚和谦逊,不忘初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蜀汉日益强大,那位年轻官员也因为其杰出的才干和品德得到了重用。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当他回首往事时,常常感慨若是当年的李严能够及时悔悟,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但历史无法重来,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