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爷爷的传奇一生
孙妍爷爷的一生,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艰辛与坎坷。
而这一切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初那暗无天日的岁月。
那是一个被战争阴霾笼罩的年代,日本人如恶魔般入侵,无情地践踏这片土地。
爷爷的父亲,为保护家族中一位返家的共产党员以及院子里家人的安全,不幸惨死在日本人罪恶的枪口之下。
那一刻,年仅30岁的爷爷,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与杀父之痛。
愤怒的火焰在他的胸腔中熊熊燃烧,似乎要将他吞噬。
然而,家中尚有年迈的老母需要他的照顾,还有妻儿等待他的庇护。
在血与泪的挣扎中,爷爷只能将泪水与怒火深埋心底。
他强忍着悲痛,扛起了养活一家六口的担子,用自己的脊梁撑起这个几近破碎的家。
当家之初,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为了让家人活下去,孙妍的爷爷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土地上。
他对待农作物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观察其生长态势,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
在不断摸索下,他种的庄稼越来越好。
不仅如此,他还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其他村民,带出了好几个种地能手,由此被村里的人赞为“种地行家”。
孙妍爷爷一家的生活状况也渐渐好转,从最初与他人合用牛耕,慢慢发展到后来共同买了骡子。
然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安稳的生活宛如泡影。
在一个秋意渐浓的午后,爷爷带着年幼的孙妍爸爸和二爷在地里割谷子。
突然,对面山上出现日军身影。
仇恨与警觉瞬间充斥爷爷的脑海,但他更清醒地知道,此刻必须保护好孩子。
这时,年幼的孙妍爸爸也看到了对面山上的日本人,颤抖着声音喊道:“爹,快看,日本人来了,我怕。”
爷爷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声音坚定地说:“有爹在,别怕,咱们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
他们转身向相反的方向跑去,但半路上又遭遇迎面而来的日军。
二爷因为身强体壮,很快摆脱了日本人。
孙妍爷爷为了年幼的孩子,没有逃跑,而是被日本人抓去当了壮丁,为他们放羊。
被抓的日子里,孙妍的爷爷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孩子的安危与家中的亲人,他从未放弃逃跑的决心。
每一次放羊,他都在心底默默规划着逃跑路线,等待合适时机。
他无数次在心底呐喊:“我一定要逃出去!”
终于,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了离村不远的地方。
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无比熟悉,地形更是错综复杂,像一座天然的迷宫。
借助羊群的掩护,孙妍爷爷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视线,沿着一条隐蔽的小径快速行进。
此时,他的心跳加速,那不是恐惧的颤抖,而是对即将重获自由的激动。
他小心翼翼地穿梭这片熟悉的土地,对自由的渴望和家人的思念,成为他前行的动力,最终成功逃脱。
实际上,这是他第二次成功逃离敌手。
孙妍的爷爷曾两次被日本人抓走,又两次依靠自己的冷静、机智和坚强的意志逃脱,书写了一段传奇。
爷爷被抓走后,年仅八岁的爸爸极度恐慌混乱。
他慌不择路,吓得四处逃窜,到处寻找逃难的家人,期间又被日本鬼子打了一枪。
枪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恐惧中,求生的本能促使他不敢停下奔跑的脚步。
他泪眼婆娑,边哭边跑,心里不停地呼唤:“娘啊,娘,你在哪儿啊?”
最终,他在一片混乱中遇到了同样避难的村民,才使得害怕、紧张和恐惧的心情得到些许安慰。
在那样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他们不仅要躲避日军的袭击,还要在艰难的困境中挣扎求生。
尽管生活充满挑战,孙妍的爷爷并没有放弃希望。
他利用家乡独特的地理位置,开始尝试着开展一些小规模的商业活动。
家乡所在的村庄位于县城西北边缘,那里曾经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古官道,很早以前就有许多商人来此做买卖。
孙妍的爷爷赶着骡子,沿着这条古官道,将家乡生产的用于铺设铁轨的枕木运出去。
同时,将农村所需的食盐、烟草、西瓜和布匹等物资运回来,进行买卖。
每一次出行都满载而归,实现双向收益,利润得到最大化。
此外,他还换卖骡马,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孙妍的爷爷便赶着骡子,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启程出发。
那骡子驮着沉甸甸的货物,哒哒哒的马蹄声,有节奏地敲响。
爷爷则在一旁紧紧跟随,手中的鞭子在空中有力地挥舞,发出清脆的响声。
“驾!” 那响亮的吆喝声,冲破了清晨的宁静,在山谷中久久回响,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他们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古老的画卷,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骡蹄扬起的细小尘埃在晨光中飞舞,和着这节奏,成为这奋斗之路上特殊的音符。
到了集市,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而孙妍的爷爷却无心欣赏这热闹的繁华,在喧闹的吆喝声中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商机。
有时候,一走便是好多天。
风餐露宿,吃不好睡不好,可他从未有过怨言。
家中,奶奶满心牵挂。
每一个夜晚,她都翘首期盼爷爷平安归来,并为他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
除此之外,她还会悉心地给牲畜喂草、饮水。
看着奶奶的忙碌身影,爷爷的眼中满是怜惜和心疼。
他深知,没有奶奶的全力支持,他的生意和这个家都无法正常运转。
靠着爷爷的勤劳、智慧和奶奶的勤俭持家,几年下来,爷爷有了自己的粮囤,还积攒下一些钱,置办了不少房屋和田地,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然而,当生活刚刚展现出一丝曙光,灾难却如暴风雨般骤然而至。
孙妍的奶奶在36岁那年,因分娩难产,永远离开了人世。
那一年,孙妍的爸爸15岁,二叔12岁,尚在襁褓中的三叔只有1岁多。
爸爸因伤心过度大病一场,差点丢掉性命。
二叔每天郁郁寡欢,刚刚1岁多的三叔,嗷嗷待哺,更是哭闹不止。
那稚嫩而又凄厉的哭声,声声揪心,让人心碎。
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天塌地陷,曾经温暖的家,只剩下无尽的哀伤与凄凉。
孙妍的爷爷强忍悲痛,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他深知自己不能倒下,这个家还得靠他来支撑。
他默默地收起伤心的泪水,将所有的苦楚深埋心底。
从此,他既当爹又当娘。
白天,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在外面劳碌奔波。
夜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还要照顾三个年幼孩子的生活起居。
洗衣、做饭,哄孩子入睡,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每一步走得都无比艰难。
可爷爷分身乏术,很多时候无法周全,满心都是对孩子们的愧疚。
昏暗的油灯下,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庞,爷爷的心中满是酸楚。
他想起了离世的妻子,想起她一生省吃俭用为了这个家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但他很快擦干了眼泪。
他知道,为了孩子们,为了这个家,自己必须坚强。
见爷爷独自承担着生活的重压,周围人纷纷劝他再找个妻子,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
爷爷也深知孩子们需要母爱的滋养,家庭也需要女人的细心呵护。
但他又满心忧虑,害怕新来的妻子不能像亲生母亲那样疼爱孩子,也担心孩子们会对新母亲产生抵触。
在矛盾与纠结中,爷爷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有一年春节,孙妍的爸爸和二叔带着年幼的三叔到娘舅家拜年。
当时只有三岁的三叔,拜完年后,不愿意立刻跟他们一起回家,在娘舅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后,逐渐融入了那个家庭。
爷爷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可他也明白,孩子娘舅家条件优越,且膝下无子,这对孩子而言或许是更好的归宿。
历经长时间的挣扎与思考后,爷爷最终决定听从周围人的建议,为孩子们,也为这个家,他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决定再给生活一次希望。
幸运的是,命运似乎也不忍再继续为难这个饱经沧桑的家庭。
孙妍的爷爷真的找到了一个好女人。
她勤劳善良,勤俭持家,对待孩子们更是如同己出。
她的出现,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为这个曾被绝望笼罩的家庭注入了新的希望。
在爷爷和新奶奶的共同努力下,家里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爷爷依然每天早出晚归赶着牲口做着买卖,新奶奶帮着爷爷操持家务,分担劳作。
在他们的庇护下,孩子们茁壮成长。
孙妍的爸爸上了大学,二叔中学毕业后也考上了中专。后来都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随着孙妍姐弟的出生,因爸爸在外地工作,爷爷主动帮着家里挑水拾柴,照顾孙妍家人。
时光匆匆,岁月不居。
从战乱年代的艰难求存到田间地头的辛勤耕作,再到集市上的奔波劳累,爷爷的一生充满了不易。
尽管遭受过发妻离世的沉重打击,但在新老伴的陪伴下,他享受到了家庭温暖与子女孝顺的美好时光。
即便是在病痛的折磨下,爷爷依然坚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守护着这个家。
临终前,爷爷将新奶奶托付给孙妍的爸爸。
他紧紧握住儿子的手,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用微弱的声音叮嘱道:“我走之后,你一定要照顾好你娘,还有这个家。”
孙妍的爸爸泪眼朦胧,用力地点点头,说道:“爹,你放心吧。”
他知道,这是爹最后的牵挂,重于泰山。
在岁月的长河中,孙妍的爷爷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撑起了家庭的重担,更在家人心中种下了坚韧与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