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叫白洁
米金丹已经报了驾校,还找好了学修车的地方,根本不考虑来上海。
李勇强的思路则很奇葩,一句话堵得林跃说不出话。
“手机那么贵,万一修坏了,我可赔不起!”
林跃太了解他这个哥们了,三思而后行是对的,可是也会错失机会。
为了让李勇强把心放肚里,林跃学着卢俊晨的样子回复道:“修坏了我赔!”
李勇强犹豫了几秒,显然动心了,又问:“真的?”
林跃语气毫不含糊:“我叔在上海就做这个生意,办公室在大酒店里,大卖场有他柜台,出了什么事有他兜底,你怕啥?”
经过林跃的一番“包装”,李勇强终于决定也来上海,爽快应道:“行!我去!”
卢俊晨一视同仁,也给李勇强订了机票。
而在见到李勇强之前,林跃先见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那天,他刚上完店长培训课,从大楼里走出来,身后有人拍了拍他肩膀,他回头看去,是张陌生又似曾相识的脸,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女孩年龄看起来和林跃差不多,随意扎了个马尾在脑后,穿着白色毛衫配短裙,脚上穿了双黑色皮鞋搭配到膝盖的半截黑袜,看起来青春又热情,新潮又时尚。
看到林跃一脸茫然的样子,女孩倒不介意,笑着问:“林跃,你不认识我了?”
女孩的声音让林跃想起来,既难以置信又激动不已,声调不由得提高,问:“你是许女士……你和她……”
看到林跃终于想起来,女孩欢快笑起来,银铃悦耳的笑声传进林跃耳中,林跃竟然莫名有些难为情。
女孩大方伸手,并自我介绍:“我叫白洁,许女士是我妈妈,再次感谢你那天帮我们!”
林跃不好意思的,草草和白洁握了握手。
白洁微微蹙眉,却没说什么,问:“你怎么来上海了?”
林跃把自己的事简单给白洁介绍了一下,白洁赞同地点头,说:“未来的通讯行业肯定有大发展,你选这行没错。”紧接着又热情地拽住林跃的胳膊说:“你难得来上海,更难得我们能遇到,我必须请你吃饭!”
林跃推辞,白洁生气地嘟起嘴,娇嗔地瞪着他问:“不给面子?”
这么一问,反倒让林跃觉得自己扭捏,顿时不好意思起来,于是不再推辞,跟着白洁朝弄堂里走去。
林跃跟着白洁走进弄堂里的一家饭馆,店面很小,人却不少,已经没有空位,老板娘一番张罗,才让同桌的客人腾挪出两个位置,安排白洁和林跃坐下。
白洁说:“别看这家店面不起眼,是老字号的,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很地道的!”
白洁也不看菜单,说要让林跃吃几道只有上海才能吃到的菜,点了道排骨年糕,点了份熏鱼,又点了两份蟹黄面。
不一会儿,菜和面就用精制的碗盘端了上来,很有滋味。
林跃祖籍虽然是上海的,但是奶奶是江苏人,母亲是安徽人,她们如今做饭也大多按新疆本地做饭的风格来,蒸馒头、包饺子、干面条、拉拉条子都不在话下,上海菜吃得极少。
所以白洁给林跃夹了一筷子熏鱼,林跃放在口中咀嚼,那味道还在口中适应了一下,才品出其中特别的滋味。
看到林跃吃熏鱼时皱眉的表情,白洁被逗得笑起来,娇俏的脸上,一双眼睛如星星般明亮。
林跃越发不好意思,却不生气。
待一顿饭吃完,嘴上不由得感慨:“这味道真特别,新疆确实吃不到。”心里却默默感慨:“可惜太少,不够塞牙缝的。”
等李勇强来的时候,林跃就和李勇强白天上培训班,晚上被白洁带着去逛城隍庙和外滩。
白洁性格活泼开朗,又爱吃爱玩,带着林跃和李勇强见识了很多新奇的东西。
林跃还没见识够车水马龙光怪陆离的大上海,半个月的培训期就已经结束了。
和来时不同,卢俊晨和林跃、李勇强一起回去的,他要把店装修打理好,才能放心的交给林跃和李勇强,毕竟这家店,他投了不少钱。
在飞机上,一贯沉稳的卢俊晨也忍不住八卦地问林跃:“阿跃,你和那个叫白洁的小姑娘,是不是有点意思?”
卢俊晨一开口问,李勇强就忍不住笑起来,他早就觉得林跃和白洁之间有点什么,有时还拿他们俩打趣,可惜林跃这木头疙瘩,不知道顺杆爬,一副对美色无动于衷的样子。
果然,林跃连忙挥手打住:“叔,别瞎说,我和白洁只是朋友。”
听了林跃的回答,卢俊晨点点头,而后诚恳地认同:“上海小姑娘嘛,眼光高的嘞,你和她不可能的,就别想那些没用的了,好好赚钱才是要紧。”
来了上海以后,卢俊晨渐渐和上海人一样,实事求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尤其对待自家人,更加没有必要说些虚头巴脑的。却没有注意,林跃那份难为情的表情僵在脸上。
林跃装作不以为意的样子看向窗外的白云,心里沉重得透不过气。
怎么会不喜欢呢?
她热情开朗又青春明媚,笑起来那么好看,见识那么多,却丝毫没有瞧不起他这个外地人。
而他正是青春年少。
她与他认识的所有女孩都不同,大方,爽朗。看到她,他就不自觉想笑。
可是……窗户上印出林跃的影子,林跃自嘲地笑笑,问自己:“你配吗?”
他不会自不量力,更不会自取其辱。
一段只有林跃心底泛起涟漪的插曲,就此揭过。
卢俊晨和林跃只在芳草湖住了一晚,第二天就直奔昌吉找店铺、租店面、装修店面,忙得脚不沾地。林跃和李勇强也跟着忙前忙后,等店铺装修好,卢俊晨认真选了日子,要赶在春节前开张,趁着春节大家置办年货的时候,好好赚一笔。
而在开张前,卢俊晨郑重其事地把林跃和李勇强喊来坐下,又把几份合作协议放在他们面前。
认真地说:“合作就要入股,年底拿分红。不入股就只能拿工资,算打工的,你们自己选!”
上海人就是这样的,做事之前先谈钱,钱谈好了好做事。
到了谈钱的这一步,亲兄弟也要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