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喀喇昆仑山脉的那些山谷、雪地、冰川间埋葬了多少调查分析局的优秀情报特工,在那片白皑皑之间,多少情报人员血染边境线,可是无论这条边境线上埋葬了多少优秀的情报人员,印度情报部门都没有放弃过在这里翻越边境的尝试。
此时,五百名伞降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的士兵们正在艰难而行着,他们前行得很是艰难,如果不是夏尔巴人向导带路,他们在伞降完成之后,是决定翻越不了山谷的。虽然在印度人眼里,夏尔巴人并不是那么值得信任的,可是现如今,他们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四架美制“C-17 全球霸王”运输机由于担心遭到中国空军战斗机的截击,所以竟然在偏离空降地点的地方,将这些印藏士兵空投了下来。
迷失了方向的印藏士兵们只能临时找了一个夏尔巴人居住的村庄,试图找一个向导。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自己所在的方向其实在中国西藏普兰县的对面,在尼泊尔的格尔比扬东北三十公里的地方。
夏尔巴人,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Sherpa在藏语中表示“来自东方的人”,相传先祖来自中国甘孜地区。是一个散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玛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操藏语族夏尔巴语,但无文字,书面使用藏语。这个“尼泊尔和印度锡金邦的山居民族”的人由于人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常人,所以从20世纪20年代起,夏尔巴人就为登山者充当向导和挑夫,他们体质好、抗缺氧能力强,吃苦耐劳。每年攀登珠峰时,最大的登山队就以“盟主”的身份召集各国队伍,出钱、出物,请夏尔巴人先行上山修“路”。夏尔巴人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架设全长达7000米至8000米的安全绳。他们随身携带路绳爬到高处,将绳端用冰锥固定进千年岩冰,垂下的绳子,就可以起到导路、辅助攀爬和一定程度上保障队员安全的作用。于是他们也就以“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称。印度人找寻他们做向导,简直是太合适不过了。
之所以适合,是因为夏尔巴商人一般都须翻山越岭把稻米运到西藏,换取食盐。所以他们很熟悉进入中国的道路,而他们本身又很适合在这条边境线上活动,譬如尼泊尔著名登山家,人称“雪山之虎,珠穆朗玛峰的征服者”的丹增-诺盖就是夏尔巴人。出生于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索鲁昆布地区的丹增-诺盖,自小梦想登顶珠穆朗玛峰,从18岁开始为各国登山队服务,屡次创造新的攀登纪录,以至于被称为“有三个肺的奇人”,而他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后,也终于在1953年,被选为英国登山队的向导,与新西兰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一同登上珠峰顶峰。这是夏尔巴人的光荣,自然也是夏尔巴人身体条件的证明。
现在找寻了那些夏尔巴人做向导,的确是很合适,只是……这里距离阿里地区实在太远了,甚至就连“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第2战斗群的这些士兵们也不知道自己还要走多久。
指挥官丹增旺错中校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部队不再前往阿里地区,而是折向西北,或许这样,还能够遇到一些车,或许这样还能够有一些希望不错过这场战争,否则不知道在这漫漫冰川之间还要走多久,才能够赶上这场战争,才能够不错过这场战争。丹增旺错不知道,可是指挥部门也不知道,负责整个行动的鹰司真希也不知道,所有人都失去了和这支分队的联系。
鹰司真希显得有些焦躁,她不知道为什么第2战斗群会突然失去联系。而阿盖尔公爵同样对印军如此的指挥方式感到不解,这让在场的印度高官们感到很是不安。因为某种程度来说,鹰司真希和阿盖尔公爵所代表着的正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代表着的是整个欧洲。而这两位“客人”如此这样的表达不满,也着实让所有人都感到难堪,那是一种很没有面子样的难堪。
国防部长南德拉乔格、空军参谋长-克里希纳斯瓦米上将和陆军参谋长-普拉密达上将等人彼此大眼瞪小眼,作为全印度最有毁灭能力的人,三军战略部队司令部指挥官阿维纳什-德奥达塔空军中将坐不住了。
“想尽一切办法联系上他们!”脸色铁青的阿维纳什-德奥达塔空军中将看着桌案前的显示屏幕,愤怒的说道。在他的身边的甘地总理和国防部长南德拉乔格同样脸上很难看。
一直以来印度把扩充军事实力当成争当世界一流大国的重要标志,而新德里的那些政客们也的确是在带着印度往着一个“大国”的梦想而前进,他们始终致力于称霸南亚、直接控制印度洋,并将跻身世界军事强国行列是印度国家战略的终极目标。而要到这些印度的历任总理和政府都深信,军事实力是取得大国地位的必要基础,而所谓的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后盾,军事必须以外交为补充,军事力量不仅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机构、军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支持,印度导弹之父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宣称:“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必须强大”。可是怎么样去做,却是印度一直以来所面临的的一个尴尬问题,当初为实现“直接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长期的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这其中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 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可是花费了再多的钱又怎么样,陆海空三军在中国人的铁拳下是那样的不堪一击,甚至就连此时,无线电通讯都成了问题。
“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直接控制弱小邻国,遏制东北部邻国,排挤其它大国对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干涉,巩固其在南亚及印度洋的既得利益,积极争当世界军事强国。”印度的军事战略目标的确很宏伟,而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军政当局所制定的“适当控制数量,重点加强质量,进一步提高战斗力”方针,“积极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大力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的作为此时都成了空洞。
所有的一切现在都是那样的不堪,和“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第2战斗群的联系中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总部直接外派和指挥的情报员在中国境内将等待不到第2战斗群,如果过久的在阿里地区活动,这个总部直接外派的特工将很有可能暴露,遭到逮捕,那么一切到时候都将完了。印度人很清楚这个时候的危机,所以他们才会如此那样的觉得要迅速和“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第2战斗群取得联系。
可是要和“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第2战斗群取得联系是那样的艰难,甚至就连印度人都不知道第2战斗群现在的位置在哪里。
现在必须要迅速的派部队去实施作战,去消灭中国人的指挥所。孤注一掷的印度政府高层决定立即出动第3战斗群,出动那一千五百名“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的士兵,去给与中国人以重创。
这个时候的局面已经开始混乱了起来,现在“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第1战斗群和第53装甲步兵营、第103装甲团等印军残部都已经被肃清了,中国陆军近卫集团军第196旅、第82旅的主力现在正在迅速西进,配合该集团军第85师和第182师主力围歼印度陆军第9军的第26步兵师和第29步兵师,现在新德里的官员们很清楚局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如果第26步兵师和第29步兵师被围歼,那么情况也就将会……
十架俄制“安-12”幼狐式运输机和四架美制“C-17全球霸王Ⅲ”式运输机满载着1500名士兵再一次的出发了,向着一个未知的前途而去。
究竟前方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在等待着他们,没有人知道,当这些飞机腾空而起的时候,这些印藏士兵的命运就已经不再被他们自己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