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巨大的音爆声中,一群“飞豹”战斗轰炸机那从远处呼啸而来,和那些正翻滚着爬升上去的攻击机不同,这些飞豹战斗轰炸机所携带的弹药是“风修正弹药布撒器”和“集束炸弹”。
如果说那些“强-10”攻击机一上来就是接连而出的致命打击,那么这么这些“飞豹”则是一台压路机一样,直接碾压向“苏里耶兵团”的残部。当那些“风修正弹药布撒器”摇曳而下的时候,当那些集束炸弹拖着减速伞落下的时候,其实已经注定了印军的这个机动兵团将是要全军覆灭了。狭窄的公路,密集的车队和人员,屡屡遭到炮击,前有阻击,后有追兵,再遭到一轮轮空袭,印军的士气早就已经不在了。
就如同冰雹一样如下的那些集束炸弹和“风修正弹药布撒器”几乎就是一场钢雨洗礼了机动兵团的那些装甲部队和人员。随着绵密的空爆声,猛然在空中炸开的弹药骤风暴雨样的横扫而过,无数的子炸弹飞溅而下,就似同暴雨一样的破直接横扫,如同骤雨样的肆虐。浓烟滚滚、烟尘四起,在炸响成一片的爆炸声中,到处都是在燃烧着,那剧烈的爆炸声响彻成一片,跳动的钢铁带着火光将成片的地区覆盖,将一切点燃,阵地上成了一片熊熊燃烧着的火海。
死亡在接连的落下,不断地在装甲车辆中、在人群中炸开,一片如同蘑菇样的烟云将战场给笼罩在其中,而那巨大的爆炸则是一声接着一声的响起,噼哩叭啦的不断,像是节日里喜庆的鞭炮,而在浓烟之中,烈焰如浪样的此起彼伏而起,就像是一片火的海洋,似涛如波样的起伏着,被炸弹直接命中的战车,无论是轻装甲车还是主战坦克,都无一例外的是直接被炸回到了零件状态,在那钢铁的碎裂声中,往往是连带着乘员和周围四散逃生的士兵一起成为一堆燃烧着金属废骸,而那些落入在人群中的炸弹则是用破片和钢铁飞溅着,用烈焰灼烧着,杀伤范围内的一切生命转眼便死了个精光。
这一轮的空袭才结束,从远处盘旋飞返过来的攻击机又开始进场了,这些“强-10”攻击机在发射了第一轮所携带的空对地导弹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从远处盘旋而回,鱼贯进场,低空呼啸而过的攻击机与正在爬起的“飞豹”交叉飞过,几乎就在飞掠的同时,这些“坦克开罐器”开始去用机首下的30毫米口径机炮猛烈扫射着地面上那片燃烧着的战场。那里是“苏里耶”兵团的残部。
沿着公路,尖啸着掠过的攻击机开始进场攻击,他们在飞过印度人的头顶上,开始泼洒死亡,一溜烟的扫射出来的30毫米穿甲弹和穿甲燃烧弹在地面上迸溅出无数的死亡,将如雨样的炮弹如同一道道火的鞭子样,直接的抽掠而过。人体在这些30毫米炮弹的面前完全就是靶子,人体在炮弹爆炸的火光中,碎裂成块,浓烟之中,血肉飞洒。
暴露在公路上的那些步兵们如此倒霉,而那些坦克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是T-90S主战坦克的正面防护装甲再厚实,也抵挡不了那些30毫米穿甲弹的攻击,更何况薄薄的炮塔顶部装甲本来就是任何一种主战坦克的致命死穴所在,所以对于“强-10”攻击机的30毫米机炮来说,击毁那些主战坦克并不是什么难事。击中坦克的那些穿甲弹和穿甲燃烧弹会直接撕开薄薄的装甲防护,继而在战车的内舱内杀伤人员,因为一旦击中战车的装甲后,窜入车内的弹头会变形,而被撕开的装甲创口处,则是破散开无数的破片,混杂着那些弹片,继而形成可怕的金属射流,这种可怕的金属射流对于坦克乘员们来说,是极为致命的。
所以有些被击中的坦克只是瘫在那里,从表面看整辆坦克或许是完好无损,但其实车舱内已经是一片惨不忍睹的血腥之景,乘员被打死,座舱设备还在冒着火光和青烟。而那些发射的KD-11空对地导弹则是掺杂在火链之中,做精确点杀。在这轮攻击中,人们只听到爆炸的巨响一声接着一声,然后便是看到一片火光,不断有坦克、装甲车在巨大的爆炸声中,轰然的窜涌出火柱,浓烟与烈焰之中,炮塔被高高的掀飞出去,继而成为一堆篝火。
顶着那些可怜的印度人的各种口径武器的射击呼啸而下,这些“强-10”攻击机不断的用机首下的30毫米机炮泼洒着如雨样的炮弹,在轮番扫射一番之后,杀戮完毕的机群得意的抖了抖机翼,带着远去的轰鸣声渐渐消失在远处。
此时战场上已经是一片狼藉,那些集束炸弹纷飞的子母弹头将诺大一片地区炸的宛若月表一般,机动兵团的残部死伤无数。到处叠叠尸首和扔弃的武器装备,一辆辆战车的残骸还在滚着浓烟,东一堆、西一堆,整个战场都在燃烧,面目全非的尸体到处都是,而伤者那惨痛的哀嚎声更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和军队主要高层始终将自己看成是一支全球性的重要力量,或者至少在亚洲也算是一个强国。印度做出的大部分重大决策都可以归结于这种希望被当作大国看待的强烈欲望,希望引起世界的注意,但由于实力不足,总有一些自卑感。1990年代后,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度人自信心大增。过于自信便导致自大,特别是在与中国的交往当中印度精英常常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于是印度的自我认知和国际体系对其的认可之间存在冲突,如果决策者不能准确地评估国家的实力,其外加政策就显得很不实际,其目标当然就很难实现。但是对于印度来说,最糟糕的就是普通的军官也难以去认清形势。
此时的拉赫曼上校终于醒悟了,他看到了印度军队的“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破灭,所谓的“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是指海、空军、导弹部队对作战群提供强大的对地攻击、远程精确打击和破坏性火力支援,同时特种部队,包括空中突击部队、空降部队将袭占敌后方的战略要地、交通要通,阻断敌军的反击和后勤补给线,并迷惑敌人,制造恐慌。如果按照“冷启动”作战理论,印度空军和海军将扮演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角色。在作战群对敌实施进攻作战时,印度空军不仅要在战争开始阶段集中其所有的作战力量为作战群的作战行动夺取制空权,而且还要在作战过程的不同阶段为作战群提供近距离空中和对地攻击直接支援,此外,印度空军还需要指定部分作战部队参加印度本土的防空作战。而印度海军除担负其传统的海上控制、海上封锁等任务外,海军航空兵还将在空军作战力量不能覆盖的区域为作战群提供支援,同时海军陆战队还将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两栖作战,迫使敌军在三个战线作战,从而导致其抵抗彻底瘫痪。最重要的是,印度导弹部队不仅能远距离破坏敌人的“脆弱地区”和“脆弱点”,更重要的在于一旦遭遇恶劣天气,空军无法出动时,能及时有效地为作战群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可是现在,“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成了一句破灭的话语,空军丧失了制空权,部队遭到了中国人的频频空袭,部队损失极为惨重,而导弹部队,更别说支持了,连导弹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此时的拉赫曼上校觉得自己的心冰凉凉的,他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但是当他听到莫汉少校所指挥的突围部队所发生的那一切时,这个机动兵团的司令官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愚蠢的莫汉不仅仅导致了整个兵团的突围作战失败,而且拉赫曼知道,也许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因为莫汉的肆意妄为而形成开了。
但是拉赫曼不知道,在旁遮普的一些地方,由于情报人员和土邦王公以及锡克教上层导演的叛乱此时已经发生了,而机动兵团所发生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在后来成为了叛乱者提出的一个口实而已。尤其是莫汉少校指挥坦克部队用机枪和坦克炮攻击那些锡克教徒的时候,更是显然给与了叛乱者以最好的把柄。拉赫曼少校很是愤怒,他愤怒为什么莫汉要这样去做。但是上校也只能这样去愤怒而已,他没有办法去阻止,当然了,他的潜意识内也不想去阻止什么。他认为战争就是这样,但拉赫曼上校并不知道,其实战争并不是这样,只是他自己没有搞懂战争罢了。一场战争的胜败并不仅仅在军事上,更多的是在其他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