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听童谣元淮生狠心
元淮听罢,怒目圆睁地看着一侧的太史令荀伏,他自小在宫中长大,太清楚宫中的尔虞我诈、明枪暗箭,宫中的嫔妃、皇子、公主、太监、女官、宫女们为了获得权力,会使出何等下作的手段来打击对方,这样的事元淮都是经历过的。
尤其如今诸葛忆荪乃掌管后宫大小事务之人,有多少人盯着她的位子,就会有多少个潜在的敌人对着她射出冷箭,以求取而代之,因此元淮不得不警惕方才太史令荀伏所言,毕竟荀伏或许也是后宫之中潜藏在暗处的某一人的棋子。
荀伏看元淮正色看着他,摄于皇帝之威,他心中惊惧交加,只是面上也不敢露怯,也微微抬头,看着元淮的颌骨,眼神中并无丝毫迟疑,十分坚定的样子。
他不能不坚定,若是让元淮看出来他在撒谎,还诬陷皇妃,不止是他,连他一家都性命难保。
元淮冷冷地说道,“长河渐落,银汉迢迢,爱卿可看得仔细?”
“绝无错漏。”荀伏作揖说道,“秘书省诸位博士同僚皆在,其中不乏通晓天象之人,陛下若是不信,不妨问问他们。”
元淮一一问过,众人所说与荀伏所言尽数吻合,只有几个狡猾的,说自己老眼昏花,看不清了,不过是不想置身与宫闱内斗的是是非非之中,故而含混了过去。
与太史令一个鼻孔说话的,还有秘书郎唐仲允说道,“回禀陛下,依微臣观测,这帝星紫微,虽然明亮,却有虚空之象,勾陈之星,如今其星芒虽然不及帝星紫微,可暗藏幽光,有冉冉上升之气势。”
“回禀陛下,微臣与秘书郎看法不二,”太史令荀伏说道。“若陛下存疑,不妨亲自展目观之。”
元淮听几人都是如此说,有关系到军政之事,自古星象与上苍之意相连,历代君王行军布阵,皆会听星象之言,顺天而行,因此太史令的话不可轻忽,于是问道,“即便星象如此,可有破解之法?”
荀伏说道,“回禀陛下,破解之法容易,勾陈乃陛下后宫所在,外臣不好置喙,只是若要消解勾陈星芒,必要破其威势,如此帝星紫微困局可解。”
“如何破其威势?”元淮看着天际上的满天星斗问道。
“或废或杀,全凭陛下。”
“不可。”元淮厉色说道。
“微臣失言,望陛下恕罪。”荀伏说道,“除此之外,或将其迁徙至去国两千里之地,皆是勾陈暗淡,紫薇垣危机可解,也可免除此患。”
“迁徙至相距国都两千里之地……”元淮口中喃喃自语道。
诸葛忆荪距离临盆之期不过一月有余,可这些日子元淮并未到鸣鸾阁来探望,只与朝廷显贵陪同各国使臣在京郊游历。
这一日,元淮陪同五国使臣现在曲阳别宫用过膳,又去了乐游原一带观赏大黎的风土人情,顺着曲江池,元淮率领着使臣与亲贵众臣乘坐着御船过黄渠,到了终南山脚下,在终南别苑歇息。下午酉时,元淮看夕阳甚美,于是让汤哲庸、易峣全、康裕等人陪同着微服出巡,一同往山野中走走,往视野开阔之处去,登高望远,观赏夕阳。
不曾想元淮等人越走越远,刚走到一处台原之上,就听到有几个临近村庄的儿童正在戏耍,口中还唱着一首童谣。
易峣全本想带着人上前将几个村童驱赶开,可元淮看着这几个孩童天真无邪、憨态可掬,因此不曾让人上前驱赶,元淮看着远处夕光逐渐引入群山,不远处的孩童执手嬉戏,欢声笑语之中还有孩童歌谣之声,也是他这个久居九重深宫之中的帝王难得一见的盛景。
元淮看着远处的夕阳,又看着不远处的少陵原,也是汉宣帝少陵所在,口中不禁念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一旁的汤哲庸故意装作不解其意,在一旁说道,”陛下的诗情比文人骚客还精妙许多,可惜陛下对牛弹琴,老奴只是听着郎朗上口,实在不知此意,若是宫中的娘娘们侍奉在侧,或许还能与陛下说上几句。可惜咱们此次郊行,走得匆忙,并未召幸后宫嫔妃同行。”
“无妨,即便是朕说的你不知此意,那孩童唱的童谣你该懂得,你只听他们唱的便是。”元淮说道。
元淮说完,只仔细听着听那几个儿童口中唱到,“勾陈兴,紫薇衰,鸾凤鸣,游龙哀。”
元淮越听越觉得这童谣古怪,又联想昨日太史令荀伏的星象卜辞,越发觉得眼前的童谣所指之人,正是诸葛忆荪。
而这样的山野村童的童谣,往常会有“九尺之台、始于微末”之效,若是一传十、十传百,只怕会左右民心,乱了大黎的江山社稷。
这微弱的童谣传至元淮的耳中,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元淮震耳欲聋,元淮看着远处的夕光,山间笼罩着一层薄雾,让元淮心中不禁想到,自己的江山是否也如同这远处沉入夜幕之中的夕阳一般,将丧于妇人之首。
山间有凉风猛地袭来,元淮只觉得眼前一阵漆黑,眼前黑星频频,一阵晕眩,险些没有站稳,跌在地上。
一旁的汤哲庸与易峣全连忙上前搀扶,元淮平静了片刻,将二人推开,独步走到台原之上,眺望着远处的宫城,心中的不忍终于被担心江山易主的恐惧消磨干净,眼神中萌生出的,是他二十岁刚登上皇位之时的那股狠心与杀意,像是一只老虎要守护住他的山林。
“陛下,天色渐晚,还是回终南别苑去吧,”汤哲庸劝道。
“也好。”元淮说道。
汤哲庸知道元淮有疾在身,于是示意一旁的康裕上前搀扶。
可元淮将康裕的手推开,将手背在身后,看着不远处、口中唱着歌谣的孩童,对康裕、康祝二人吩咐道,“给这些孩子们拿些果子,散给他们吃。”
“是,”康裕应道。
元淮又对康祝说道,“你送他们回家去,给他们家中几两银子,给孩子们买些像样的衣裳,再嘱咐他们的爹娘,看好自己的儿女,为了他们一家人的安危着想,这样的童谣往后切勿再传唱了。”
“是,奴才明白。”康祝应着,也走到孩童们的一侧,等村童们拿上果子,康祝领着他们往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