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上巳节春宴
晏康元年三月的头一天,罗延之、罗双蓉兄妹二人率领大军返回京城,诸葛忆荪派人相迎,在洛园行宫举行了接风洗尘的宴会。
又下旨晋升罗延之为淮南道都督,赐爵位乐平侯,晋升罗双蓉为金吾卫三品内将军,赐爵位为信都侯,也让罗双蓉成为了大黎第一个女侯爷,谢恺因为抓住了北桓的细作,从细作的口中盘问出了北桓的策略,立下了大功,诸葛忆荪也擢升谢恺为四品壮武将军、棠溪伯,免除了谢氏满门的贱籍身份,容许谢恺仍旧存活于世的亲属家眷们返回旧籍居住。
罗延之、罗双蓉、谢恺等人也称谢不已。
上巳节之时,诸葛忆荪问过了四公主嘉荣的心意,正式将四公主嘉荣许配给谢恺为妻,谢恺又成了驸马都尉,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诸葛忆荪知道,这武将之间势力的平衡,与文臣之间的平衡同样重要。
这罗延之曾经是易峣安的部下,如今已经官至从二品都督,可易峣安仍旧只是个虎贲将军,心胸再宽广的人,心里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诸葛忆荪心想,易峣安看自己今时今日的地位被自己昔日的部下超越,易峣安心中哪里会心服呢?自己的弟弟易峣全也就罢了,毕竟他一直为元淮效力,平定渤海之乱也不曾出力,可易峣安一向对诸葛忆荪忠心耿耿,平叛之时也没少出力,落到今日这样的田地,自己脸上无光,难免心生怨恨。
况且,诸葛忆荪也知道,自己因为易峣安的弟弟是元淮的心腹,连带的对易峣安也无法完全信任,因此许多领兵作战之事都不曾交给易峣安去做,实在有些冷待于他。
于是在上巳节之时,诸葛忆荪特意将许多宗室女子召入宫中,诸葛忆荪与皇族众人举行过祭祀仪式,便让人在景泽池前举行宴会,让受邀的宗室亲贵、世家公卿一席出席,易峣安身为虎贲将军,也是武人世家出身,自然也在其列。
宫宴之上,诸葛忆荪特意让从北桓凯旋而归的将士们舞剑,太乐署的舞姬们伴舞,嫔妃公主女官们有的看舞剑、有的在流觞曲水嬉戏,
在宫宴之上,诸葛忆荪看着滕王的小女儿——貌美多情的临泗郡主,无心看将士们舞剑、舞姬们献舞,眼神时不时地瞥面庞忧郁的虎贲将军易峣安,看易峣安去池边吹风,临泗郡主借口裙子被几个公主戏水之时弄湿了,要去换个裙子,也走到了池边,在一棵翠芽初绽的柳树下与易峣安说话,诸葛忆荪远远地看着在池边说话的两人,也觉察出临泗郡主的心思,
用过午膳,女官、宫女们在景泽池边对歌,十分热闹,诸葛忆荪将临泗郡主叫到了一边,边沿着景泽池散步,边问临泗郡主的心意,
诸葛忆荪刚一提到易峣安,临泗郡主的面颊便红了,如同刚刚绽放的山桃花,
“这易将军已经有过妻室,不过发妻早亡,也没有给他留下过一儿半女,他是军旅之人,这些年南征北讨,不曾有个归宿,若是嫁给了他,你不担心要独守空闺吗?”
“不怕皇后娘娘笑话,小女心中仰慕英雄,易将军便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既然是大英雄就如同良马,驰骋于广阔天地之间,若是他整日流连于闺阁,与妻妾风流缠绵,小女反倒看不到这样的人,小女听易将军的口气,虽然是军旅之人,可是心思并不粗放,小女喜欢这样的人。”临泗郡主爽朗地说道。
“你这丫头,当着我的面,倒是一点都不避讳,有什么便说什么,这样的话,寻常的皇族女子可是万万都不敢说的。”诸葛忆荪笑着说道。
“娘娘莫怪小女唐突便好,不瞒皇后娘娘,小女的母亲是西羌人,小女身上也留着羌人的血液,小女的母亲曾说,羌人不像黎人,有什么便说什么,喜欢什么便去追求什么,不必藏着掩着的,白白苦了自己,或许是从小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十二岁才被接到了京城,说话像母亲,有些口无遮拦罢了。”
“你这样口无遮拦,在西羌西越之地倒是没什么,在京城的宗室之中是要吃苦头的。”
“可不是嘛!怪不得父王与王妃每每要为小女说亲,说了这几年,一个成的都没有,要么是嫌弃小女母亲的卑贱出身,要么是嫌弃小女这说话不遮不掩的样子,一来二去,小女如今已经二十有五,仍旧是孑然一身,不过也好,既然他们相不中我,我一个女孩儿家,难道只等着他们来相看不成?不如自己去找,只要对方是英雄,是个顶天立地之人,不拘于他丧妻与否,不拘于世人如何评说他,我都喜欢。”
“也好,如今春回大地,本宫正好想做媒呢。”诸葛忆荪说着,拉着临泗郡主往宫宴方向走去。
到了下午,诸葛忆荪对着前来与会的宗室亲贵、世家公卿说道,“今日乃上巳节,上午已经祭天祈福,祈求今岁五谷丰登,只是京城百姓如今多有贫瘠无依者,咱在此欢聚畅饮之时,或许有许多城中的老病妇孺、寻常白丁苦于生计艰难,如今还饿着肚子、没有衣物蔽体暖身呢!正好孟先生、严先生、姚先生、江先生刚用客船带来了一些南国的丝绸布匹、茶叶盐巴、稻米粮食、桔柚香蕉、蕈菇水产,宫中如今陛下抱病,嫔妃也不多、皇子们年幼,实在消受不了这许多,积压在仓廪之中,白白地搁置坏了,因此本宫决定,与朱雀大街上光设十二处赈济棚,用这些东西,周济百姓,还有位于京城各坊市的十二处赈济碰空着,不知在座的亲贵公卿,有谁愿意跟随本宫,一同用府中富余之物,周济百姓吗?”诸葛忆荪说道。
话音刚落,就看莒王府、滕王府、临淄王府、彭城王府的人出面说道,“娘娘慈心,社稷之福,我等愿追随娘娘,开仓赈济百姓,惟愿我大黎子民永无饥馁,共创太平。”
这四个王府每人承接了一个位于东市的赈济棚,
紧接着,中书令陶铮府上、庆国公府上、皇甫容诫的府上都站了出来,说自己愿意承接西市的一个赈济棚,
其余有能力承接赈济棚的宗室公卿,只是面面相觑,他们知道一个赈济棚要消耗不少财力,实在是不舍得出手,便面面相觑着,一时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