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佛修与道修2
4
修性炼神作为修行者的核心追求,历来被各大宗派所重视。其中,唯识宗以其对心性认知的深刻剖析,成为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它不仅将人的心识层次细致地划分为八识,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阿赖耶识的深邃奥秘,为修行者揭示了一条通往内在清净与智慧的道路。
一眼识,是视觉感知的源头,它让我们得以领略世界的五彩斑斓。二耳识,则是听觉的门户,使我们能够聆听世间的万千声音。三鼻识,关乎嗅觉,它让我们嗅到世间百味。四舌识,是味觉的体现,它让我们品尝到酸甜苦辣。五身识,则是对身体触觉的感知,让我们感受到冷热痛痒等种种触觉体验。这前五识,作为人类与世界接触的直接通道,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初步认知。
然而,真正深入人心的,是第六识——意识。它不仅是前五识的集合与加工者,更是我们思维、判断、记忆与情感的主要载体。意识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指挥官,在心灵深处指挥着我们的言行举止。然而,正是这位指挥官,有时也会成为我们修行路上的绊脚石。因为意识中的执念、妄想与杂念,往往会阻碍我们看清真相,导致我们在轮回中迷失方向。
在六识之后,唯识宗进一步揭示了更为深层次的心识——七末那识与八阿赖耶识。末那识,又称“我执识”,它执着于“我”的观念,将一切与“我”相关的经验、情感与认知都视为自己的私有物。这种执着,正是我们产生分别心、妄想与痛苦的根源。而阿赖耶识,则如同一个无尽的宝库,它储存着我们生生世世的业力与记忆。在这个宝库中,既有染污的部分,也有清净的本源。
阿赖耶识的染污部分,是我们修行路上的障碍。它源于我们的执着、妄想与杂念,这些负面的心理能量在阿赖耶识中沉积,形成了轮回的动力。然而,在阿赖耶识的深处,却隐藏着一份清净的本性。这份本性,如同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它不受时间、空间与因果的束缚,始终保持着恒常不变的状态。这份清净的本性,正是我们修行所要追求的目标。
在唯识宗看来,转识成智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将前七识中的执着与妄想转化为智慧与慈悲。当我们的心识达到清净无染的状态时,阿赖耶识中的染污部分也会被逐渐清除,露出其清净的本源。这时,我们便能真正领悟到“如来藏”的奥秘——那个在轮回中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个众生皆具的佛性。
禅宗作为佛教的另一大宗派,对如来藏也有着独到的见解。禅宗认为,如来藏就是众生内心深处的那份清净与智慧。它无需外求,只需通过修行,打破内心的执着与妄想,便能直接领悟到这份本性。因此,禅宗强调“见性成佛”,即通过直观自心,认识到自己的佛性,从而成就佛道。
然而,在南传佛教中,对如来藏的看法却有所不同。南传佛教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并没有所谓的第九识阿摩罗识。他们认为,轮回并没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主体,所轮回的,只是我们的执念与细微的第六识。这些执念与第六识在阿赖耶识中沉积,形成了轮回的动力。因此,南传佛教强调通过修行,破除这些执念与妄想,从而达到解脱的目的。
若用八识理论来解释南传佛教的观点,可以认为他们更侧重于破除末那识的执着以及末那识在阿赖耶识中的污染。通过修行,他们希望清除这些污染,使阿赖耶识恢复其清净的本源。虽然南传佛教并不承认如来藏的存在,但他们的修行目标,与唯识宗追求转识成智、领悟如来藏的本质是相通的。
5
归根曰静复命曰常。
常:生命之常态,宇宙之法则
“常”,在道家思想中,是指宇宙万物运行不变的规律,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状态。它超越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换,是万物生灭循环背后的不变法则。《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常道”,便是指那超越言语与概念,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理。将“常”应用于人性,则是指人内在那份不受外界干扰,始终如一的纯真本性。这种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是生命最纯粹、最本质的状态,它引导我们回归自然,顺应天道,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归根曰静:回归本源,宁静致远
“归根曰静”,源自《道德经》第十六章,意指万物最终都将回归其根源,达到一种静谧、平和的状态。对于人来说,这个根源便是我们的先天本性,是未被后天欲望与杂念所污染的纯净之心。当心灵回归这份静谧,我们便能洞察生命的真谛,明了宇宙的运行规律。静,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一种内在力量的凝聚,一种对外界纷扰的超脱。在静中,我们得以反思自我,净化心灵,从而恢复生命的活力与智慧。
复命曰常:重生之本,回归常态
“复命曰常”,意即恢复生命的本真状态,是回归“常”的过程。在道家看来,人的生命由“道”赋予,而“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清静无欲。因此,真正的生命常态,应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不为外物所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修炼身心,去除后天形成的贪嗔痴慢疑等习性,我们便能逐步恢复到生命的原始状态,即“常”的状态。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维护,更是对心灵深处那份纯真与智慧的唤醒。
先天一灵:生命之源,宇宙之灵
“先天一灵”,是对人内在精神本质的另一种表述。在中医理论中,人的生命力源于先天之精,这股精气不仅是身体发育的基础,也是精神活动的源泉。先天一灵,便是这股精气中最纯粹、最活跃的部分,它超越了肉体的限制,与宇宙万物相通相连。它既是生命的,也是生命的归宿,是连接个体与宇宙、物质与精神的桥梁。通过修炼先天一灵,我们可以提升自我,达到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神得一以灵:精神之升华,智慧之光
“神得一以灵”,这里的“一”指的是“道”,即宇宙的根本原理;“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得一”,即是指人的精神与宇宙之道相合,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精神得以升华,智慧得以开启,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领悟生命的真谛。灵,是智慧的象征,是精神力量的极致表现。当人的精神与宇宙之道相合,便能产生无穷的智慧与创造力,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道家修炼的实践路径
要实现上述理念,道家提供了一系列修炼身心的方法,如静坐冥想、呼吸吐纳、内观自省、太极拳、道引术等。这些修炼方法,旨在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等方式,帮助人们逐步去除杂念,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修炼过程中,人们不仅能够改善身体状况,提升免疫力,还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与宽广的胸怀。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修炼,人们能够逐渐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实现自我超越,达到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6
从欲界禅到色界四禅,乃至无色界四定的逐步精进过程,不仅是修行者心灵逐步净化与超越的见证,更是对佛家“识”理论深刻理解的实践体现。欲界禅,作为修行的,是初步调伏身心,减少欲望与烦恼的阶段。此时,修行者虽仍身处欲界,但通过禅定,已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物质与感官的束缚,开始触及心灵的深层。
随着修行的深入,修行者进入色界四禅。在这一阶段,通过进一步地观想与内省,修行者逐渐超越了色身及色界的种种束缚,达到了一种更为纯粹与宁静的心灵状态。四禅天中,从初禅的离生喜乐,到二禅的定生喜乐,再到三禅的离喜妙乐,直至四禅的舍念清净,每一步都是对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逐步退却与超越。六识,作为感知外界的主要工具,其活动在四禅中逐渐被淡化,修行者的心灵得以更加专注于内在的宁静与智慧。
然而,四禅虽已达到了对六识的深刻超越,却仍未触及到更深层次的“识”——末那识。末那识,又称我执识或意根,是执着于自我存在的根本识。在四禅之后,修行者需进一步深入无色界四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以进一步超越物质的束缚,探索心灵的更深层次。在这一过程中,末那识逐渐显露其真容,修行者开始意识到自我存在的虚幻与执着,并通过持续的修行与内省,逐渐削弱这种执着。
非想非非想处定,作为无色界四定的最高境界,是修行者接近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关键一步。在这一阶段,修行者已能超越一切有形的想象与概念,达到一种近乎于空无的境界。然而,此时的第八识仍被第七识(末那识)所污染,未能完全显现其清净本性。唯有通过更为深入的修行,达到灭尽定,才能真正触及阿赖耶识的深处,见到本性,找到如来藏。
灭尽定,是一种极为殊胜的禅定境界,它标志着修行者已能短暂地舍弃意识与末那识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越一切有限存在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修行者能够直接体验到本性的清净与光明,感受到如来藏的无限潜能。然而,由于身体尚存,出定后六识与第七识依然会重新显现,修行者的心灵仍需不断修炼与提升。
对于南传佛教而言,灭尽定被视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大解脱、成就阿罗汉果的标志。然而,汉传佛教则对此持有更为开放与深邃的见解。在汉传佛教中,修行者并不满足于仅仅达到灭尽定的境界,而是追求更进一步,通过转识成智,实现彻底的解脱与觉悟。这一过程中,修行者需将八识转化为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从而成就佛果,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
禅宗则更为直接地指出了自性的清净与如来藏的本来具足。在禅宗看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通过修行,尤其是顿悟的方式,修行者可以直接洞察到自性的清净与光明,体验到如来藏的无限力量。这种体验,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最高肯定,更是对众生皆具佛性的深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