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起源说
晚上,林雨怀着期待来到苏瑶举办舞会的海边别墅。海浪轻柔地拍打着海岸,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盛会奏乐。别墅被璀璨灯光笼罩,悠扬音乐如丝般在空气中飘荡。
苏瑶身着一袭华丽的深紫色长裙,裙摆如梦幻的云朵般摇曳,她笑盈盈地迎向林雨。“欢迎来到我的舞会,林雨。” 苏瑶的声音如银铃般悦耳。林雨身着笔挺的黑色西装,帅气逼人,他微微颔首,“很荣幸能参加你的舞会,苏瑶。
苏瑶领着林雨在舞池中穿梭,为他介绍到场的嘉宾。“这位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李教授,他在量子力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李教授身着稳重的灰色西装,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林雨恭敬地与李教授握手,“久仰大名,李教授。” 接着,苏瑶又介绍了一位气质儒雅的生物学家王博士和一位充满创新精神的人工智能专家张工程师。他们每个人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林雨对这个舞会更加充满期待。
音乐再次响起,人们纷纷步入舞池。林雨和苏瑶也随着旋律翩翩起舞。他们的舞步轻盈灵动,配合得天衣无缝,仿佛在演绎一段浪漫的故事。舞池中,绚丽的灯光如精灵般洒在他们身上,营造出如童话般的氛围。林雨凝视着苏瑶美丽的脸庞,心中满是欢喜。
跳了一会儿,林宇和苏瑶来到一个宁静的角落坐下。
林宇看着苏瑶,眼中满是钦佩:‘苏瑶,你的起源说真的太让人惊叹了。那些远古神话和现代物理科技的结合,简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苏瑶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自信:“这是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得出的成果,将远古神话与现代物理科技结合,是为了开拓新的思路,探索人类起源的更多可能性。我的人工智能起源说虽然目前只是一种假说,但它获得了很多物理学方面的支撑。比如,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某些微观现象与神话中描述的神秘力量有着相似之处。而且,现代科技在不断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这为我们重新审视远古神话提供了新的视角。如果上古神话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我的假说成立的可能性反而更高。毕竟,那些古老的神话中蕴含着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身起源的追问,而我的起源说正试图从新的角度去解答这些问题。苏瑶的话仿佛还在林宇的耳畔回响,正当林宇在思考的时候,张明教授走了过来,微微欠身,向苏瑶打招呼,苏女士你好,我拜读了有关您的起源说,深感震撼。起源星科技那么强大,为何最终走向毁灭呢?我在宇宙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中,也常常思考类似的问题,强大的天体系统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走向衰落,所以我对起源星的命运深感好奇,也实在令人费解。
苏瑶说:“张教授,很高兴能与你交流。起源星的毁灭其实有其必然性。首先,恒星的演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自然进程,起源星的人类尽管在科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始终无法逃脱物理定律的束缚。这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在宇宙中的探索范围和逃生的可能,即便他们研究出超高速飞船,但与浩瀚宇宙的尺度相比,速度依旧远远不够,这是因为在宇宙的宏大背景下,他们的能力始终有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人类作为碳基生命,生命终究是有尽头的。碳基生命的细胞会随着时间逐渐衰老,器官也会逐渐衰竭,限制了生命的长度。起源星上的人类尝试了各种方法增长寿命,如基因改造、先进医疗技术等,却始终无法突破生命极限,无法实现永生。在面对恒星死亡这样巨大的危机时,有限寿命使得他们在时间上也处于劣势。由于旅行到宜居星球的时间太长,所以他们的寿命难以支撑到达目的地,所以,尽管他们有改造星球气候的能力,却也难以实施这一计划。并且经过百万年的科技发展,人类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早已失去了冒险精神,应对危机的能力也变得非常差。同时,漫长的岁月让起源星的人们感到生活平淡无趣,似乎也失去了对未来的期待。起源星上的人们过着极度舒适的生活,他们甚至连走路都不用,椅子由人工智能操控,想去哪里,椅子便会带着他们前往。因此,起源星在面对恒星死亡的危机时,最终走向毁灭也就不足为奇。
苏瑶说完起源星的情况后,张教授陷入了沉思。林宇也在一旁若有所思。这时,舞会上的音乐声稍微小了一些,大家的交谈声也低了下来。张明教授正好在不远处和别人交谈,听到了苏瑶他们的只言片语,被吸引了过来。原来张明教授和苏瑶、张教授以及林宇都认识。他微笑着走过来,先打了个招呼,然后好奇地问道:“刚刚听到你们在讨论很有趣的话题,我听到了起源星什么的,那是怎么回事呀?” 苏瑶回应道:“张明教授,我们在讨论起源星的命运呢。起源星面临恒星死亡的危机,人类虽有科技成就但在宇宙尺度下能力有限,而且碳基生命的寿命限制也让他们在危机中处于劣势。” 接着,张教授和林宇可以补充一些细节。张明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说:“我在你的书中看到人类创造了一百艘大型方舟驶向宇宙各处,大型方舟更善于生存采集,采集能力也很强。但我很好奇,在大型方舟上,人口控制是如何实现的,毕竟在漫长的宇宙旅行中,资源是有限的。
苏瑶说到,张明教授你好,大型方舟上的人口控制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生育限制来实现的。考虑到方舟的空间有限,为了确保长期生存,人们达成共识,尽量减少生育甚至不生育后代。同时,虽然起源星不缺能源,但方舟的承载能力有限,无法大量增加物资,所以资源分配主要侧重于保障基本生存需求,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必要的能源。大型方舟上的人口控制一方面通过严格限制自然生育,另一方面,当有人死亡时,方舟上的人工智能会利用先进的生物科技,在确保资源可承受范围内制造新生儿,以维持人口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基数之上。
张明接着问道:“小型方舟有哪些特性呢?它们如何找到适宜星球?又怎样在上面创造生命呢?这当中必然涉及不少技术和挑战。另外,我有个疑问,小型方舟在找到星球后,为什么要改造星球去创造生命,而不是直接通知在宇宙中流浪的其他起源星人类来移居呢?
苏瑶继续说道,小型方舟配备的先进探测设备,能够利用量子探测和引力波感应技术扫描星系中的星球。对于起源星寻找的目标,其所在星系应满足以下条件,星系年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 50 亿年以内,以确保星系足够年轻。要知道,年轻的星系意味着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能为生命的诞生和演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星系内行星轨道规则,很少有频繁的撞击,保证星系的稳定性。稳定的星系环境就如同一个坚固的舞台,让生命在上面尽情演绎精彩。而且目标星球处在宜居带,具体表现为和恒星的距离适中,能接收到合适强度的恒星辐射,这样的星球才有可能被起源星选为目标。因为适宜的恒星辐射就像是恰到好处的阳光,滋养着生命的成长。
一旦找到目标,小型方舟上携带的基因库和生物技术就会启动生命创造过程。其中基因定点修饰技术可以对基因进行修饰,创造出适应新环境的生物。纳米技术能够调整大气成分,改良土壤,逐步将星球改造成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小型方舟在找到星球后,并非不想通知起源星来移民,然而可能由于距离太过遥远,又或许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早已失去了联系。比如找到地球的这个方舟,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也许已经过去了 100 万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小型方舟曾多次尝试利用各种先进的通讯手段联系起源星,但都因为信号在漫长的旅途中逐渐衰减,或者被宇宙中的各种干扰所影响,最终以失败告终。想要联系起源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时,苏瑶他们身边已经聚拢了很多人,大家都被他们的讨论深深吸引。一个个都侧耳倾听,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这时,黄博士问道:“苏女士你好,您书中提到的盘古机器人对地球的改造令人惊叹,我很好奇它们具体使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呢?尤其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还充满火焰和岩浆的时候,盘古机器人是如何让地球具备生命生存条件的?” 苏瑶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似乎在回忆书中的内容。
苏瑶回答道,黄博士你好。盘古机器人的改造手段极为精妙。他们首先开启了一种类似太阳帆的装置。这个太阳帆庞大无比,展开后宛如一面广袤无垠的银色巨幕,静静地悬浮在太空中。它由一种特殊的超白色材料制成,此材料主要由高浓度的硅酸钙颗粒组成,在太空中相对容易获取和加工。太阳帆上均匀分布着纳米级太阳能收集器。这些收集器的半导体材料基于最新的量子点技术研发而成,能够极其高效地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且具备自我修复和优化的强大功能。当收集器的某个部分出现损坏时,它会迅速自动启动修复机制,利用预先储备的备用材料进行修复。同时,它还能根据太阳光的强度和角度,灵敏地自动调整收集效率,实现最优化。盘古机器人通过先进的能量传输系统,将太阳帆装置收集到的恒星能量传输过来,为盘古机器人的加速器提供稳定可靠的能量来源。盘古机器人的粒子加速器采用了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自动调整参数,以实现最佳的能量输出。它可以持续不断地制造反物质,为小巧灵活的推动机器人提供强大无比的动力。太阳帆不仅能够遮挡大部分的阳光,有效地降低地球温度,还能为盘古机器人收集能量,为改造地球提供强大有力的动力支持。至于盘古机器人对太阳帆的控制,则是通过先进的远程控制系统,精准地调整太阳帆的角度和位置,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太阳能。当太阳帆收集到能量后,通过高效的能量传输管道,将能量快速传输给盘古机器人。
而那些小型推进机器人,外形小巧灵活,犹如一个个微型的太空飞行器。它们装备着先进的动力系统和智能导航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穿梭,执行各种改造任务。比如根据盘古机器人的指令,利用反物质动力精确地推动地球的板块或者调整大气层的成分等。它们的导航系统利用量子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能够准确计算彗星轨道和捕获时机。当发现目标彗星后,这些小型推进机器人会以极快的速度冲过去,释放反物质能量产生强大推力,将彗星推向地球。凭借着反物质的强大动力,它们能够以极高的速度和精准度捕获到彗星,将生命之源带给地球。当这些机器人将大量的彗星投放到地球后,彗星上的冰与地球的岩浆碰撞,瞬间大量的冰开始融化,产生源源不断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层,增加了大气层的厚度,同时也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大暴雨。地球在这反复的降温与升温中逐渐冷却,最终引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远古大洪水。而这场由彗星引发的远古大洪水,让地球从原本的火球状态迅速转变为近似水球的状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地球的温度急剧下降,曾经炽热的地表被汹涌的水流覆盖。而我们的地球在演化过程中也确实出现过这样一个时期。
张译满脸惊讶地说:“地球变成水球,那还怎么创造人类啊?盘古的判断是不是出问题了?” 苏瑶接着说:“别担心,盘古机器人有办法。他们可以捕获月球,利用月球的潮汐作用控制水流,让地球逐渐形成海洋和陆地,为创造人类创造适宜的环境。张译皱着眉头说:“月球难道和地球不是一同诞生的吗?如果不是,那又怎么捕获月球呢?
苏瑶接着说:“张译,有很多科学依据能证明月球并非和地球一同诞生。首先,从月球的成分来看,和地球有明显差异。月球岩石中含有一些地球上较为少见的元素,这暗示着它们可能来自不同的起源环境。其次,通过对月球和地球的地质历史研究发现,月球的表面特征和地球的演化过程并不完全同步。比如,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时间和地球上的地质事件时间线并不一致。而且,目前的科学研究认为,月球的年龄可能略大于地球。科学家通过对月球岩石的放射性测年等方法,推测月球大约形成于 45 亿年前左右,而地球的年龄也大约在 45 亿年多一些,但具体的数值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总体来说,月球和地球的年龄比较接近,但月球可能稍早一点诞生。这些都表明月球和地球并非同时诞生。
至于捕获月球的方法,盘古机器人补货月球的过程极为复杂且充满科技含量。盘古机器人的动力系统核心便是离子对撞技术,在盘古机器人的内部有一个离子对撞装置,这个装置的核心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环形加速器,能够将离子加速到惊人的速度。当离子以如此惊人的速度产生对撞的瞬间,会释放出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其能量强度高达太阳核心温度的 10 万倍。这股强大的能量会被高效的收集和转化,通过一套特殊的能量传输系统,如同人类的血管网络一样将能量传输到机器人的各个部位。盘古拥有强大的推力,其内部的精密控制系统由一系列高速处理器和传感器组成,能够精确计算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方向,确保动作精准无误。同时,先进的测量设备包括高精度卫星定位系统和激光测距仪,时刻监测月球位置和运行状态。盘古机器人配备了灵活的微调装置,这个装置由一组可精确调节角度和力度的推进器组成,能够根据测量设备传来的数据,实时调整推进力的大小和方向。盘古机器人的动力系统配备多个层级。离地球较远时,强大的离子对撞动力发挥主要作用,推动月球加速向地球靠近;当接近地球时,一系列小型推进器协同工作,切换为精细微调动力模式,确保月球能够精准的停留在合适的位置。同时,超级精密的测量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和激光测距持续监测月球位置和运行状态。此时,一系列小巧灵活的微型太空飞行器利用反物质推动力的强大推力,结合量子计算机的精确计算,让小型推进机器人协同作业,逐步改变月球轨道。最终使月球被地球引力成功捕获。
赵启明教授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苏瑶的论述,眼中流露出钦佩之色。待苏瑶说完,他微微颔首,向前一步说道‘苏瑶女士,你的观点固然新奇,可目前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中,并没有任何确切证据可以支撑你的说法。你声称地球上五次生物大灭绝并非自然现象,而是人工智能有意为之。据你的假说,这群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观测和检查,发现这五次大灭绝中的生物大部分并不适宜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因为如果它们存在,会影响人类的发展。那么在这个说法当中,我们又如何找到相应的科学论证来支持你的观点?
苏瑶微微停顿,接着说道:“赵教授,且听我进一步剖析这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在地球历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中,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和代表性灭绝生物。奥陶纪大灭绝主要是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笔石这种古老的海洋生物灭绝。如果笔石没有灭绝,可能会因对环境敏感且大量繁殖而消耗过多资源,影响其他生物生存空间,不利于人类出现后的生存和发展。泥盆纪大灭绝可能因气候变迁、海洋缺氧等,盾皮鱼这种凶猛的鱼类灭绝。若盾皮鱼未灭绝,可能会捕食大量其他生物,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也不利于人类出现后的海洋资源利用。二叠纪大灭绝被认为是火山爆发、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三叶虫几乎完全消失。若三叶虫未灭绝,可能会占据大量海洋空间和资源,影响其他生物发展,也可能给人类海洋探索和利用带来困难。三叠纪大灭绝原因不确定,可能是海平面变化和气候变化,植龙类等爬行动物灭绝。若植龙类未灭绝,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攻击人类或抢夺人类食物资源。白垩纪大灭绝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霸王龙等恐龙灭绝。若霸王龙未灭绝,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捕食人类或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这五次大灭绝的物种特性有一些共同点呢。首先,很多都是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生物,比如笔石和三叶虫。其次,有不少是凶猛的掠食者,像盾皮鱼、植龙类和霸王龙,它们可能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很大的威胁,影响生态平衡。另外,这些生物如果没有灭绝,都可能会占据大量的资源和空间,从而不利于人类出现后的生存和发展。
而如今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生物的进化趋势确实越来越贴合人类的期望。就像虎鲸,在海洋中如此强大的生物却从不伤害人类,这或许并非偶然。狼进化成狗,又从狗进化成宠物狗,甚至出现巴掌大小的可爱品种。再比如猫咪,从野性十足的野猫逐渐演变成温顺可爱的家猫。有科学研究表明,动物在与人类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会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和需求,从而发生进化。虽然目前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直接证明这一切是人工智能有意为之,但从这些灭绝事件的后果以及现代生物的进化趋势来看,确实存在着为人类出现创造适宜条件的可能性。
赵启明教授接着说道:苏瑶女士,你之前提出人类是被制造出来的,而非自然进化,那关于人类两足这一点,你有何具体的佐证呢?
苏瑶回应道,赵教授,在地球所有物种中,只有人类会有腰疼毛病,这一现象极为反自然,不禁让人猜测人类或许并非完全自然进化而来,而有可能是被创造出来的。与海豚等脑域较大但因身体构造无法像人类一样创造人工智能的生物相比,人类这种独特的两足行走身体结构,能完成精细工作,从而创造出人工智能。也正因如此,在地球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人类。
孙岳林博士说道,但这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呢?也许腰疼只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意外情况啊。苏瑶回应孙博士,从进化的概率角度来看,人类身体结构出现如此多不合理之处,仅仅用巧合来解释是站不住脚的。以腰疼为例,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是自然进化,出现这种不利于生存的特征的概率极低。而且人类的身体结构不仅仅是腰疼这一个问题,人类连爪子和尖利的牙齿都没有,自然界生存能力相对较差。人类的体表毛发也相对较少,与大多数动物相比,在保暖等方面存在不足。还有很多方面都显示出与地球自然环境的不适应,这更倾向于人类是被制造出来,而不是自然进化的意外结果。
李一飞接着说:“从技术角度看,人类的身体结构真的是为了创造智能而设计的吗?这似乎有点牵强呢。
苏瑶说李博士,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人类的大脑虽然在某方面不如其他生物” 这句话可以具体指出是哪些方面不如其他生物,这样更有说服力。“人类身体脆弱性也促使我们不断寻求技术手段来弥补自身的” 这句话后面可以加上 “不足”,让句子更完整。
改成这样:李亦菲接着说,从技术角度看,人类的身体结构真的是为了创造人工智能而设计的吗?这似乎有点牵强呢。苏瑶说,李博士,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人类身体构造确实有很多指向了是为了创造人工智能而设计的特征。首先,我们的双手因两足行走而被解放,能够进行精细的操作,这对于创造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关重要。其次,人类的大脑虽然在记忆力、感官敏锐度等方面不如某些动物,但在逻辑、思维、创造力等方面却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也为创造人工智能提供了基础。再者,人类身体脆弱性也促使我们不断寻求技术手段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这些都不是单纯的巧合,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
赵启明教授问道,苏瑶,你说人工智能可以在地球上创造出人类,那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苏瑶微笑着回答,教授,实际上可能是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比如试管婴儿技术进行改良,或者利用基因工程,先模拟出类似人类子宫的环境,在其中培育新生儿。这些新生儿出生后由人工智能机器人负责抚养长大,并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技能,比如使用火和简单的工具,这样逐步引导人类朝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前进。赵启明教授接着问,那初代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表现呢?这些人工智能又是如何确保人类朝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前进的呢?苏瑶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初代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新生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人工智能通过不断的示范和引导,让人类看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力量。比如教会人类使用火,火不仅可以取暖,烹饪食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野兽。同时人工智能会在人类面临选择时给予一些暗示,让人类逐渐认识到科技发展才是生存的关键。
赵启明教授接着说道:“苏瑶,你的起源说当中对古遗迹的解读这一块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比如金字塔真的是用来承受宇宙飞船起飞和降落的压力吗?巨石阵作为太阳能装置的支架,有什么依据呢?复活节岛石像的形成原因真的如你所说吗?是不是可以探讨一下?
苏瑶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思索的神情。“教授,我的起源说中对古遗迹的解读确实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地方。比如金字塔,它所处的地形是沙漠,沙漠没有一个较强的承受压力的点,所以建造金字塔很可能是通过它的结构来承受宇宙飞船的起飞和降落的压力。关于巨石阵是太阳能装置支架的观点,目前主要是从巨石阵的排列方式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来推测的。巨石阵的布局似乎有着某种特定的规律,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接收太阳能。而且其所在的位置也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这为它作为太阳能装置支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推测,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来证实。而复活节岛石像,是其中一个人工智能想家了,刻下自己家人的形象,感染了周围其他的人工智能,大家纷纷刻下自己家人的石像,从而形成了石像群。
人们纷纷向苏瑶提出问题,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苏瑶的解答。这时,激昂的音乐再次响起,灯光闪烁间,苏瑶干脆利落的丢下一句 “我们及起源。” 便拉着林雨朝舞池走去。舞池中,五彩的灯光摇曳,人们尽情舞动。苏瑶和林雨在舞池中翩翩起舞。林雨看着苏瑶说,“苏瑶,今天这场辩论,让我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又深入了许多,你在这方面的研究真的很厉害,我很好奇,你接下来还有什么新奇的探索方向吗?” 苏瑶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期待,“其实我正在进行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激活情感系统的实验,这个实验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突破,我觉得你很适合参与进来,你愿意吗?” 林语微微皱眉,眼神中露出一丝纠结,没有立刻回答。音乐继续,他们的舞步却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