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品世子爷 > 第374章 借钱送礼

第374章 借钱送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怕梁大人去了西南,那风沙苦寒之地贫瘠,你我就再也没有饮酒欢歌的机会。”

梁横江眼角的青筋跳了跳。

好家伙,你这是咒我死呢!

但是偏偏苏哲情真意切,梁横江也不好发作:“若有机会,梁某定然和世子举杯共饮,奈何时不我待,如有来日苏世子来西南道游历,定净街扫榻相迎。”

“西南道虽苦寒,而我等为朝廷尽忠,所思所求不就是让废土成良田,荒贫化沃土。”

虽然被贬到了西南三省,但是并不影响梁横江在此刷一波声望。

这话说的虚伪,众多官员上前宏伟,贺喜,说着什么“肱骨之臣”,“名臣表率”这样的虚浮之词,最后还是女帝拍了板,将此事彻底结束。

紧接着,又是琐碎的各项汇报,苏哲哈欠连天,竟就这么靠着养心殿的朱红大柱睡着了,周围的朝臣已经见怪不怪,躲到一边。

直至最后,杨崇少上前扯了扯他的衣袍,苏哲才悠然醒来。

“世子爷,醒一醒。”

苏哲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又伸了个懒腰:“原来是杨大人当下,可是朝会结束了?”

“正是。”杨崇山身后,

偌大的养心殿中已经没了多少人的踪迹,苏哲可算恢复了些许神志,锤了捶肩膀:“竟然睡了这么久,难怪肩膀这么痛。”

杨崇山颇为无奈,敢在此地明目张胆睡大觉的,这大晋上下,估计也就只有这位爷了。

正欲离开,苏哲又见杨崇山立在原地,踌躇不决,欲言又止的模样很是拘谨。

苏哲驻足,好奇问道:“杨大人寻我可是有事?”

杨崇山摸摸脑袋,憨厚的汉子脸上露出一抹为难:“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有些羞于开口,不知世子爷可有兴趣听一听,若是没空就算了······”

一看你杨崇山就和其他官员不一样,求人办事扭扭捏捏,好似女儿姿态,已经当了这么久的三品大员,该是没适应这大晋官场。

“杨大人有什么事可以直说,只要不过分,吾不会袖手旁观。”苏哲淡淡开口说道。

杨崇山环顾左右,确认周围无人关注自己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声音细若蚊吟:“世子爷,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囊中羞涩,想向您借点银钱,待吾发了俸禄,定给你补足。”

搞了半天,竟然是借钱?

苏哲上

下打量着杨崇山,官服轻薄,对着太阳还能透着丝丝亮光,明显不是什么名贵料子,袖口处还打着几块不甚明显的补丁。

虽然知道杨崇山生活清苦,从不行铺张之举,这家伙如今贵为正三品朝廷大员,堂堂工部侍郎,只要勾勾手,整个京城不知道商贾巨富排着队给他送钱,怎么混成这个鸟样子。

“多少?”苏哲将手伸进袖口中,并未拒绝:“我这里数量不多。”

仔细数了一下,大概还有一千多两银钱,再多他也要去钱庄取了。

苏哲一向对钱财之物不看重,借钱从不问缘由,直问多少。

杨崇山连忙伸出一个手掌:“自是不敢贪图过多,吾只要这个数就行了。”

“五千两?”苏哲眯着眼睛:“什么时候要?”

杨崇山涨红了脸,像是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急忙将手掌用力地摆了摆:“不不不,世子爷您误会了,不是五千两,太多了,五千两实在是太多了。”

工部侍郎,一年俸禄只有三百二十两白银,这五千两白银就算是他十年不吃不喝都凑不够,更不必说其他的了。

“五百两?”苏哲伸手就要掏

银票,却又被杨崇山拦住。

“五十两,吾只要五十两就够了。”杨崇山一把按住苏哲的手。

这一下轮到苏哲整不会了,脸皮抽了抽:“你瞧不起我?还是在耍我?”

借钱可以,但是借五十两,你是瞧不起谁呢?本世子身上最小面额的银票都得是一百两的,求到本世子头上,就为借这么点钱?

这感觉,就像前世面有机会对面接触国家最高领导人,请他帮忙联系军队,把家门口的两根狗尾巴草给拔了这么荒谬。

“这······”杨崇山摸摸脑袋,还以为苏哲不愿意借钱,赔笑说道:是“如若世子爷为难的话,吾再去想想其他办法。”

为难?我看你瞧不起我苏某人!

“借!必须借!”苏哲一把抽出两张银钱,塞进杨崇山手里:“小爷身上不带零钱,这二百两你且拿着,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给也行。”

杨崇山攥着银钱:“太多了,用不上。”

“多的就给你家里人多换两套衣服,再把府邸重新修缮一下。”苏哲漫不经意道:“你闺女身上的衣服都穿了多久,快洗白了。”

“好歹是一方大员,总是这么寒

酸,外人见了还以为我大晋朝廷穷得养不起官了。”

二百两巨款落入怀中,杨崇山迟钝的神经并没有反应过来,苏哲为什么对自家闺女穿衣都这么了解。

“多了,实在是太多了。”杨崇山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我最多只能接受一百两,我如今升了官,俸禄上涨,日子比从前好过了许多,只是京城米贵,耗费比之以往甚巨,这一百两吾还能还得上,再多些怕是填补不上。”

都说到这份上了,苏哲只能收回一张银票:“既然如此,那本世子就收回来。”

总不能强买强卖,搞得像是高利贷。

银票入手,杨崇山的表情可算是缓和了一些:“倒也不敢瞒着世子爷,我今日借钱,并非用于私人享受,是尚书令李元杰大人即将致仕,在今日设宴邀请挚友百官共来见证。”

“实不相瞒,我曾就读于岚山书院,李大人年轻时曾任书长,于吾有教化之恩,故想赠其一份厚礼,以全往日恩义情分。”

“前些日子在青云斋看上了一方歙砚,品相极佳,可惜价值高昂已非我可以承受,这才出此下撤,求世子施以援手。”

原来是借钱送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