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对王之王
回到屋里,我一边喝着茶,一边回想着老神算方才所说的话,道底会是什么劫呢,不会是桃花劫吧。呵呵,不是我不怕,只是有老神仙的锦囊妙计在手,心里也有了底气,就差站到门口大声喊一嗓子“让劫难来得更猛烈些吧。”
再有就是那“往生树”了,想必也一定是在那晚我初到大宋的那小树林子里了,有空得去看一下,虽然可能还没发芽。
想着想着就想到这庄子上来,毕竟这大宋与家里相差太大了,一时半会有些接受不了,得给它改造改造才行。至少得把那茅厕整一整,再打上两口井。还有什么呢?对了,再弄副麻将来打打就堪称完美了。
于是去找淑贞商量,小丫头现在对我是言听计从,对于我的提议,更是一百个支持。尤其是说道麻将时,一听说是有好玩的,真恨不得立马能见到才过瘾。
“哪有那么快,得先画出样纸来,再让人去做。”
书案边,淑贞指着一张二筒问道:“宋哥,你画得这是什么玩艺儿?”
“胸罩。哈哈。”
“凶兆?为什么叫这么个不吉利的名儿?”
“胸罩不吉利吗?我咋没觉着?”哦,想了半天我终于理解了淑贞所说的凶兆了。呵呵,看来还是有代沟的。“傻站着做什么?快拿一边晾着去。”我递了一张刚画好的四筒交给淑贞。
“哦,画了那么多张,还有多少?”
“多着呢。一共四十多张。”
“那么多?那屋里不是得晾满了。”
“这就叫多了?这只是图样,做的时候每张还得刻四份。”
“那得占多大地方啊。”
“笨了不是?我这是给画大了,做时也就这么点儿大,方方正正的,摞起来也不过就凳面这么一大快。”我用手比划了一下麻将的大小。
“那,这么多凶兆得多少个人玩?”
“呵呵,刚跟你说笑来着,这可不都叫胸罩,只有那张画着两个饼子的才这么叫。每一张的叫法都不一样,所有的这些合起来就得叫麻将。一共四个人玩。”
“四个?四个人玩这么多?”
“自然有它的玩法,等弄好了就明白了。哎,愣着做甚,晾了去。”
“哦。”淑贞接过我的幺鸡,屁颠屁颠地跑去晾了。
“大功告成!”我大吼一声,将笔掷于案上,颇有唐伯虎的风范。看着满屋里晾满了一张张的麻将。心中不由地生出一股满足感。从今往后,这国粹可就得姓宋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淑贞:“这里可有烧瓷器的?”
“有,就在不远的另一个庄子上,听说是有个瓷窑场子,老板好像姓周。”
“那就好,明日里让兰丫头去将那人找来。顺便再找个铁匠来。”
正说着春兰,竟听到她在门外:“大小姐,钱帐房回来了,将你的衣物也带来了。”
“知道了,你给我放起来便是。”
“李管家也来了,在下边想见见大小姐,还有还有宋先生。”
“李管家?他怎么知道宋先生的?”
“这这奴家也不知道。”淑贞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行了,一定是昨日里那帮看热闹的杀才。看明个不收拾他们,行了,你去和李管家说我们这就下去。”
“是。”春兰闻言退出房去。掩门下了二楼。
“呵呵,看来我的知名度不小啊。”
“还笑,这李管家可不比家里普通的佣人。在我家府上干了好些个年头了。我爹可器重他了。他知道你了,也就是我爹知道你了。”
“那又如何,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嘛。”
一听我这么说,淑贞脸上瞬时飞出一片红晕,“你就贫吧你,李管家可是个有学问的人,不说是学富五车,也能称得上是才高八斗了。要知道你做了我的老师,一定会考你的。看你一会儿怎么应对。”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话虽这样说,可心里真的没底,如果真的考起我来,我就跟他瞎胡话,但凭我比他这多了一千年的见识,还不信混不过去。”
“那要是他问你原籍何处你如何作答?”
“这,我,误入桃花源之日我年纪尚幼,祖籍何处还真不记得了。”
“这样吧。你就说你原籍舒州便是。”
“这样能行?”
“能行,舒州那地方常年灾祸,多少人背景离乡,多少人尸骨无存。户籍上管理混乱得很,就连当地官府也说不清当地有多少人。老丁就是那里发水灾逃出来的。你跟他说你们是老乡他一准相信。咯咯。”
“小丫头,鬼精鬼精的。”
“还不都是为了你好,省得人家猜疑。”
楼下大堂里,一中年男子背手而立,身材清瘦,但却让人觉得硬朗。白面长须,双目炯炯有神。仿佛一眼就能将人看穿似地。
见淑贞后微一弯腰行了个礼,礼节恰到好处,不卑不亢。又转向我,用一种高人一等地眼神打量了我数眼,才一拱手道:“不知这位先生是”
“本人姓宋名风,还没请教”
还没说完,李管家手中纸扇一开,“哎?不用请教,本管家原藉东京,现为李府首席大管家,手执白纸扇!你是哪里人氏?”
心中暗想,怎么古代的管家师爷之类的都这副德行。明明来时就打听过我,现在还在这里装腔作势,分明是想试探我。
呵呵,不知道小哥哥我是演戏出身的吧,这么经典的台词我能不熟?“小的原籍舒州,现任李府执教宋先生,门前一对双花十字大红棍。”
听我想也未想便脱口而出,李管家不由面露惊异之色。但眼神中却明显透露着一些不服气。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接着道:“我们李府可是名门旺族,这点想来先生也是早已知晓了吧。要想做我李家千金大小姐的先生,可不是识些个字,读过点书就成的?如若先生没有那份才学,我看还不如早日离开,也免得自取其辱。”
“不行!”还没等我回答,淑贞先已叫了起来。
“小姐?”李管家看了一她眼,“求学可不是件闹着玩的事,从师则更要慎重,万不可为身份不明之人凭一些花言巧语,雕虫小技而已。行了,大小姐这事就不用再多言了,老夫今日就替您作主了。”
转而又转向我:“那不知这位宋先生有没有兴趣接受老夫讨教一二?”
“呵,那还请李管家赐教。”我尽量做出和气的表情,但内心争强好胜的情绪却被调动起来。
“不知宋先生平日里都对呤诗作对哪一方面擅长?”
“都一样,在我看来这呤诗跟作对一样简单。”
“好!那老夫今日就献丑了。”李管家不屑地看了我一眼,好似在取笑我太过轻狂。“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这就开考了吗?听得李管家出得是这一上联,心中不由一喜,背台词?我强项啊!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宋先生真行啊,好厉害。”一旁的淑贞为我欢呼,满脸竟是惊喜的神色。
李管家一眼望来。露出一丝轻鄙。接着念道:“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淑贞!”呵呵,再看淑贞,羞怯地低下头去。
李管家仍不服气,啪地一声合起纸扇,“南通前,北通前,南北通前通南北!”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我神色自若。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塘,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我从容应对,再看那李管家,面色已有些难看,仿佛是吃进了一口陈醋似的。
但他并没有退却的意思,张口又出一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都苦过苦年!”我依旧笑而做答。
一口气对下了这么多,我面不改色,从容潇洒,当然了,电影里都演过的,我怎能不知晓。
倒是那李管家,额头上已渗出了密密的汗珠。但仍不服气。接着又扔出了一旷世绝联,“此木成柴山山出”哈,看来已是强弩之末。用出杀手锏了吧。
这条上联可是有来头的,据说很久以前有个好事之人偶得此上联,便如获至宝,凭此联寻遍九洲无人能对。
此联乍看平常,实则暗藏玄机,联中“此木成柴”,“柴”字便是由“此”“木”二字组成,而“山山出”中,两个“山”字又合成个“出”字,更可贵的是此联前半句和后半句结合得毫无牵强之意,语意贴切,堪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见我迟迟未作答,李管家的面色才有些好转,脸上划过一丝得意的笑容。再看淑贞,小拳头握得紧紧的,仿佛对不出下联的是她一样,是在紧张我吗?呵呵。
我朝李管家一拱手道,佩服佩服,李兄不愧是学识渊博,连这道早已失传的绝联也知道。这条上联,怕是李兄也对不出下联来吧。
李管家的脸再次阴沉下来,想不到竟会被我一语点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淑贞那里倒是显得轻松了些,长长地舒了口气。
李管家见事以至此,便也再顾不得什么颜面,反而故作镇静状,宋先生果然也是见多识广。
“不错,此联是为绝联,不过也没人说过绝联就不可有对啊。如果先生能把此联也对出。那我李某人自当是佩服地五体投地。说完面带笑容,不怀好意地看着我。”
我心中暗笑道,笑吧笑吧。一会让你哭得比谁都难看。三A在手,混身不抖。肚里有货,心中有底,自然举止从容。
其实对联这东西哪是我这等没有文化的无名小辈能触及的东西,只是身为演员的我在记忆台词这方面有着超人的能力罢了,平日里网上偶尔无事看过的对子,不说是过目不忘,也能记他个八九不离十了。关于这条上联,后人早就有了答案,毕竟在这才人倍出的年代里,群众的智慧还是不可小嘘的。
我故作沉思状,慢腾腾地迈着二五八万步,背着手缓缓地转身朝门走去,哎,要是手里再有把折扇就更摇摆了。当我慢悠悠地踱到门前,猛地双手一拍,大叫一声:“有了!”这一声无异于晴天霹雳,惊得李管家混身一抖,但随即又马上恢复了镇静,想来他是不信这旷世绝联竟被我这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在五步之内对出。但又不敢确定,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我心中好笑,指着远处一座农家小院里升起的袅袅炊烟说:“李兄来看,这夕阳之下,几许炊烟袅袅,好一副田园农家风光。”
“这这又于作对何干?”
“李兄此言差已,但凡呤诗作对,讲究的是借物言志,触景生情,正所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小弟不才,方才却是在这一派田园农家的美景之中,找到了下联。”
“这这怎么可能。”
“这有何不可能,李兄的上联是‘此木成柴山山出’,小弟的下联便是‘因火生烟夕夕多’。不知可否,还请李兄赐教。”
一语言罢,连淑贞也拍着小手为我欢呼起来。我回头一笑,冲她做了个“V”字的手势。
“这”
“这有何难,不巧又有了,白水作泉日日昌。”我又作一对,微笑着他。
“我”
“江鸟为鸿只只双!”
“你”
“门口作问口口回”,“山丘化岳木木林”,“林木为森火火炎”。此后,不等开他再开口我又一气说出几条下联。
“这这”李管家也一时语塞,吱唔了半天,料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一绝联竟会让我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对出了那么多下联。
只见他原本白皙的脸庞已被涨得通红。猛地一弯腰,朝我施了个大礼,“宋先生不愧为青年才俊,学识过人。李某自愧不如啊!”
我忙上前扶住李管家。“李兄何出此言,小弟愧不敢当啊。”
李管家直起身来,从又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遍。“想不到宋先生满腹经纶,竟也如此地低调,毫无张扬,愚兄今日受教了。”
“哪里,李兄言重了。”
“不不不,单凭宋先生的学识,这普天之下又有几人可比。不想今日竟能在此有缘相见,想来真是三生有幸啊。只是不知先生如此博学,李某人却怎么从未听闻得有先生的名号呢?”
“哦,是这样的,小弟我自幼误入一处与世隔绝之地,叫作“桃花源”,不知李兄可曾听过?”
李管家闻言,面色一惊,道:“宋先生所说的可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
话一出口,淑贞抢着答道:“正是正是,原来李管家也知道天下有此一处神奇之地啊?”
“呵呵,”我接过话道:“李兄果然是博览群书啊。在下所言正是此桃花源。”
“哎呀,”李管家更是一惊,“没想到,没想到啊,天下竟真此地啊。那先生可知如何前往?”
“这”我面作难色,“在下也在想如何回去啊。我自幼误入桃花源,便再未复出,不想前日里走出后就再也不得复返。唉”
李管家听我一说,也随着我低声叹息起来,“看来陶渊明所记据为所实啊。宋先生这等学识,想来也是在桃花源所学吧。”
“惭愧,在下也只是在桃源时跟随先生读过几年书而已。”
“啊?几年便能有此修为?想来这桃花源真乃世间佳地,人间仙境啊。先生自幼能得入此人间佳境,想来也是有了仙缘。”
我笑而不答,因为我实在不知说什么好?看来古人都有搞盲目个人崇拜的习惯啊。再看淑贞,也是一脸羡慕之意。
“淑贞大小姐,”李管家也转身对淑贞说道:“这位宋先生可是有大学问之人,你能得他指点,可是你的福份。往后可得多向先生请教才是。”
言罢又转向我说:“宋先生,我家府上李老爷并无子嗣,唯其一位千金,但也天资聪慧。先生即已收了大小姐为门生,李家自是荣幸之至。我这里就先替我家老爷谢过了。
老爷这几日有些琐事须亲自处理,去了东京,改日回到府上我便去报告他这喜讯,想来老爷也定会亲自前来道谢。”
“李兄言重了,在下与淑贞妹妹脾性很是相投,算来也是有缘吧。今日李兄不弃,更是自形惭愧。改日李老爷回府时,我自当亲自前往拜见,哪敢劳烦李老爷亲自前来。”
“那好,改日老爷回府时李某定当亲自前来迎接宋先生。这几日就先请先生屈就于此。”
“哪里,这庄子背山面水,景色甚好,在下在此也未感有何不便。”回到屋里,我一边喝着茶,一边回想着老神算方才所说的话,道底会是什么劫呢,不会是桃花劫吧。呵呵,不是我不怕,只是有老神仙的锦囊妙计在手,心里也有了底气,就差站到门口大声喊一嗓子“让劫难来得更猛烈些吧。”
再有就是那“往生树”了,想必也一定是在那晚我初到大宋的那小树林子里了,有空得去看一下,虽然可能还没发芽。
想着想着就想到这庄子上来,毕竟这大宋与家里相差太大了,一时半会有些接受不了,得给它改造改造才行。至少得把那茅厕整一整,再打上两口井。还有什么呢?对了,再弄副麻将来打打就堪称完美了。
于是去找淑贞商量,小丫头现在对我是言听计从,对于我的提议,更是一百个支持。尤其是说道麻将时,一听说是有好玩的,真恨不得立马能见到才过瘾。
“哪有那么快,得先画出样纸来,再让人去做。”
书案边,淑贞指着一张二筒问道:“宋哥,你画得这是什么玩艺儿?”
“胸罩。哈哈。”
“凶兆?为什么叫这么个不吉利的名儿?”
“胸罩不吉利吗?我咋没觉着?”哦,想了半天我终于理解了淑贞所说的凶兆了。呵呵,看来还是有代沟的。“傻站着做什么?快拿一边晾着去。”我递了一张刚画好的四筒交给淑贞。
“哦,画了那么多张,还有多少?”
“多着呢。一共四十多张。”
“那么多?那屋里不是得晾满了。”
“这就叫多了?这只是图样,做的时候每张还得刻四份。”
“那得占多大地方啊。”
“笨了不是?我这是给画大了,做时也就这么点儿大,方方正正的,摞起来也不过就凳面这么一大快。”我用手比划了一下麻将的大小。
“那,这么多凶兆得多少个人玩?”
“呵呵,刚跟你说笑来着,这可不都叫胸罩,只有那张画着两个饼子的才这么叫。每一张的叫法都不一样,所有的这些合起来就得叫麻将。一共四个人玩。”
“四个?四个人玩这么多?”
“自然有它的玩法,等弄好了就明白了。哎,愣着做甚,晾了去。”
“哦。”淑贞接过我的幺鸡,屁颠屁颠地跑去晾了。
“大功告成!”我大吼一声,将笔掷于案上,颇有唐伯虎的风范。看着满屋里晾满了一张张的麻将。心中不由地生出一股满足感。从今往后,这国粹可就得姓宋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淑贞:“这里可有烧瓷器的?”
“有,就在不远的另一个庄子上,听说是有个瓷窑场子,老板好像姓周。”
“那就好,明日里让兰丫头去将那人找来。顺便再找个铁匠来。”
正说着春兰,竟听到她在门外:“大小姐,钱帐房回来了,将你的衣物也带来了。”
“知道了,你给我放起来便是。”
“李管家也来了,在下边想见见大小姐,还有还有宋先生。”
“李管家?他怎么知道宋先生的?”
“这这奴家也不知道。”淑贞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行了,一定是昨日里那帮看热闹的杀才。看明个不收拾他们,行了,你去和李管家说我们这就下去。”
“是。”春兰闻言退出房去。掩门下了二楼。
“呵呵,看来我的知名度不小啊。”
“还笑,这李管家可不比家里普通的佣人。在我家府上干了好些个年头了。我爹可器重他了。他知道你了,也就是我爹知道你了。”
“那又如何,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嘛。”
一听我这么说,淑贞脸上瞬时飞出一片红晕,“你就贫吧你,李管家可是个有学问的人,不说是学富五车,也能称得上是才高八斗了。要知道你做了我的老师,一定会考你的。看你一会儿怎么应对。”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话虽这样说,可心里真的没底,如果真的考起我来,我就跟他瞎胡话,但凭我比他这多了一千年的见识,还不信混不过去。”
“那要是他问你原籍何处你如何作答?”
“这,我,误入桃花源之日我年纪尚幼,祖籍何处还真不记得了。”
“这样吧。你就说你原籍舒州便是。”
“这样能行?”
“能行,舒州那地方常年灾祸,多少人背景离乡,多少人尸骨无存。户籍上管理混乱得很,就连当地官府也说不清当地有多少人。老丁就是那里发水灾逃出来的。你跟他说你们是老乡他一准相信。咯咯。”
“小丫头,鬼精鬼精的。”
“还不都是为了你好,省得人家猜疑。”
楼下大堂里,一中年男子背手而立,身材清瘦,但却让人觉得硬朗。白面长须,双目炯炯有神。仿佛一眼就能将人看穿似地。
见淑贞后微一弯腰行了个礼,礼节恰到好处,不卑不亢。又转向我,用一种高人一等地眼神打量了我数眼,才一拱手道:“不知这位先生是”
“本人姓宋名风,还没请教”
还没说完,李管家手中纸扇一开,“哎?不用请教,本管家原藉东京,现为李府首席大管家,手执白纸扇!你是哪里人氏?”
心中暗想,怎么古代的管家师爷之类的都这副德行。明明来时就打听过我,现在还在这里装腔作势,分明是想试探我。
呵呵,不知道小哥哥我是演戏出身的吧,这么经典的台词我能不熟?“小的原籍舒州,现任李府执教宋先生,门前一对双花十字大红棍。”
听我想也未想便脱口而出,李管家不由面露惊异之色。但眼神中却明显透露着一些不服气。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接着道:“我们李府可是名门旺族,这点想来先生也是早已知晓了吧。要想做我李家千金大小姐的先生,可不是识些个字,读过点书就成的?如若先生没有那份才学,我看还不如早日离开,也免得自取其辱。”
“不行!”还没等我回答,淑贞先已叫了起来。
“小姐?”李管家看了一她眼,“求学可不是件闹着玩的事,从师则更要慎重,万不可为身份不明之人凭一些花言巧语,雕虫小技而已。行了,大小姐这事就不用再多言了,老夫今日就替您作主了。”
转而又转向我:“那不知这位宋先生有没有兴趣接受老夫讨教一二?”
“呵,那还请李管家赐教。”我尽量做出和气的表情,但内心争强好胜的情绪却被调动起来。
“不知宋先生平日里都对呤诗作对哪一方面擅长?”
“都一样,在我看来这呤诗跟作对一样简单。”
“好!那老夫今日就献丑了。”李管家不屑地看了我一眼,好似在取笑我太过轻狂。“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这就开考了吗?听得李管家出得是这一上联,心中不由一喜,背台词?我强项啊!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宋先生真行啊,好厉害。”一旁的淑贞为我欢呼,满脸竟是惊喜的神色。
李管家一眼望来。露出一丝轻鄙。接着念道:“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淑贞!”呵呵,再看淑贞,羞怯地低下头去。
李管家仍不服气,啪地一声合起纸扇,“南通前,北通前,南北通前通南北!”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我神色自若。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塘,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我从容应对,再看那李管家,面色已有些难看,仿佛是吃进了一口陈醋似的。
但他并没有退却的意思,张口又出一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都苦过苦年!”我依旧笑而做答。
一口气对下了这么多,我面不改色,从容潇洒,当然了,电影里都演过的,我怎能不知晓。
倒是那李管家,额头上已渗出了密密的汗珠。但仍不服气。接着又扔出了一旷世绝联,“此木成柴山山出”哈,看来已是强弩之末。用出杀手锏了吧。
这条上联可是有来头的,据说很久以前有个好事之人偶得此上联,便如获至宝,凭此联寻遍九洲无人能对。
此联乍看平常,实则暗藏玄机,联中“此木成柴”,“柴”字便是由“此”“木”二字组成,而“山山出”中,两个“山”字又合成个“出”字,更可贵的是此联前半句和后半句结合得毫无牵强之意,语意贴切,堪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见我迟迟未作答,李管家的面色才有些好转,脸上划过一丝得意的笑容。再看淑贞,小拳头握得紧紧的,仿佛对不出下联的是她一样,是在紧张我吗?呵呵。
我朝李管家一拱手道,佩服佩服,李兄不愧是学识渊博,连这道早已失传的绝联也知道。这条上联,怕是李兄也对不出下联来吧。
李管家的脸再次阴沉下来,想不到竟会被我一语点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淑贞那里倒是显得轻松了些,长长地舒了口气。
李管家见事以至此,便也再顾不得什么颜面,反而故作镇静状,宋先生果然也是见多识广。
“不错,此联是为绝联,不过也没人说过绝联就不可有对啊。如果先生能把此联也对出。那我李某人自当是佩服地五体投地。说完面带笑容,不怀好意地看着我。”
我心中暗笑道,笑吧笑吧。一会让你哭得比谁都难看。三A在手,混身不抖。肚里有货,心中有底,自然举止从容。
其实对联这东西哪是我这等没有文化的无名小辈能触及的东西,只是身为演员的我在记忆台词这方面有着超人的能力罢了,平日里网上偶尔无事看过的对子,不说是过目不忘,也能记他个八九不离十了。关于这条上联,后人早就有了答案,毕竟在这才人倍出的年代里,群众的智慧还是不可小嘘的。
我故作沉思状,慢腾腾地迈着二五八万步,背着手缓缓地转身朝门走去,哎,要是手里再有把折扇就更摇摆了。当我慢悠悠地踱到门前,猛地双手一拍,大叫一声:“有了!”这一声无异于晴天霹雳,惊得李管家混身一抖,但随即又马上恢复了镇静,想来他是不信这旷世绝联竟被我这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在五步之内对出。但又不敢确定,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我心中好笑,指着远处一座农家小院里升起的袅袅炊烟说:“李兄来看,这夕阳之下,几许炊烟袅袅,好一副田园农家风光。”
“这这又于作对何干?”
“李兄此言差已,但凡呤诗作对,讲究的是借物言志,触景生情,正所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小弟不才,方才却是在这一派田园农家的美景之中,找到了下联。”
“这这怎么可能。”
“这有何不可能,李兄的上联是‘此木成柴山山出’,小弟的下联便是‘因火生烟夕夕多’。不知可否,还请李兄赐教。”
一语言罢,连淑贞也拍着小手为我欢呼起来。我回头一笑,冲她做了个“V”字的手势。
“这”
“这有何难,不巧又有了,白水作泉日日昌。”我又作一对,微笑着他。
“我”
“江鸟为鸿只只双!”
“你”
“门口作问口口回”,“山丘化岳木木林”,“林木为森火火炎”。此后,不等开他再开口我又一气说出几条下联。
“这这”李管家也一时语塞,吱唔了半天,料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一绝联竟会让我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对出了那么多下联。
只见他原本白皙的脸庞已被涨得通红。猛地一弯腰,朝我施了个大礼,“宋先生不愧为青年才俊,学识过人。李某自愧不如啊!”
我忙上前扶住李管家。“李兄何出此言,小弟愧不敢当啊。”
李管家直起身来,从又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遍。“想不到宋先生满腹经纶,竟也如此地低调,毫无张扬,愚兄今日受教了。”
“哪里,李兄言重了。”
“不不不,单凭宋先生的学识,这普天之下又有几人可比。不想今日竟能在此有缘相见,想来真是三生有幸啊。只是不知先生如此博学,李某人却怎么从未听闻得有先生的名号呢?”
“哦,是这样的,小弟我自幼误入一处与世隔绝之地,叫作“桃花源”,不知李兄可曾听过?”
李管家闻言,面色一惊,道:“宋先生所说的可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
话一出口,淑贞抢着答道:“正是正是,原来李管家也知道天下有此一处神奇之地啊?”
“呵呵,”我接过话道:“李兄果然是博览群书啊。在下所言正是此桃花源。”
“哎呀,”李管家更是一惊,“没想到,没想到啊,天下竟真此地啊。那先生可知如何前往?”
“这”我面作难色,“在下也在想如何回去啊。我自幼误入桃花源,便再未复出,不想前日里走出后就再也不得复返。唉”
李管家听我一说,也随着我低声叹息起来,“看来陶渊明所记据为所实啊。宋先生这等学识,想来也是在桃花源所学吧。”
“惭愧,在下也只是在桃源时跟随先生读过几年书而已。”
“啊?几年便能有此修为?想来这桃花源真乃世间佳地,人间仙境啊。先生自幼能得入此人间佳境,想来也是有了仙缘。”
我笑而不答,因为我实在不知说什么好?看来古人都有搞盲目个人崇拜的习惯啊。再看淑贞,也是一脸羡慕之意。
“淑贞大小姐,”李管家也转身对淑贞说道:“这位宋先生可是有大学问之人,你能得他指点,可是你的福份。往后可得多向先生请教才是。”
言罢又转向我说:“宋先生,我家府上李老爷并无子嗣,唯其一位千金,但也天资聪慧。先生即已收了大小姐为门生,李家自是荣幸之至。我这里就先替我家老爷谢过了。
老爷这几日有些琐事须亲自处理,去了东京,改日回到府上我便去报告他这喜讯,想来老爷也定会亲自前来道谢。”
“李兄言重了,在下与淑贞妹妹脾性很是相投,算来也是有缘吧。今日李兄不弃,更是自形惭愧。改日李老爷回府时,我自当亲自前往拜见,哪敢劳烦李老爷亲自前来。”
“那好,改日老爷回府时李某定当亲自前来迎接宋先生。这几日就先请先生屈就于此。”
“哪里,这庄子背山面水,景色甚好,在下在此也未感有何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