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东方朔:大隐于朝廷的另类奇才(2)
为什么东方朔就猜出来了呢?这个还真说不清楚。汉武帝又放了一些东西在盆下,结果东方朔全部猜中。这时,有一个叫郭舍人的不服气了,说东方朔是蒙对的,不能算是猜对。郭舍人说他找个东西让东方朔来猜,如果东方朔猜对了,他情愿挨一百大板,若猜不对,请皇上也赏他绢帛。这个郭舍人是谁,他实际上是汉武帝的一个宠臣。此人,早就看不惯东方朔的狂妄了,总想找机会让东方朔出丑。
这郭舍人挺用心的,他在树上找了一个长有菌芝的树叶让东方朔猜。有意思的是,东方朔又猜对了。汉武帝也无话可说,立刻叫人打了郭舍人一百大板。东方朔在一旁乐得屁颠屁颠的。郭舍人捂着疼痛的屁股还不服气,出了个谜语,东方朔不假思索地又猜对了。众人不得不叹服,说东方朔真乃神人,厉害厉害!汉武帝呢?他也十分高兴,看来这东方朔是真的很厉害。于是,这次又给东方朔加官,官至常侍郎。
东方朔以他的无比才学,可谓官运亨通。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让他丢了官。
是什么事呢?原来,有一次,东方朔喝醉了酒,居然在皇帝的朝堂上撒了一泡尿。你说,这东方朔也真不识相,简直是胆大包天。皇帝的朝堂是什么地啊,是能够去撒尿的吗?简直没把皇帝放在眼里,汉武帝这次是真的发大火了,东方朔就这样丢了官。
有人就问东方朔,你为什么要在朝堂上撒尿,你是不是有病啊?东方朔笑笑而答,说你别看我平时放荡不羁,别人都以为我是疯子,他们都不了解我。我是一个在朝廷中避世逍遥的人。所不同的是,别人是选择在山中避世,我是选择在朝中。
东方朔为什么要这样,可能还是因为过不了苦日子。避世说的容易,可是真的什么都要自己动手,说不准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呢。万一遇到什么山洪暴发,一命呜呼也说不定。
按理说,东方朔这次犯了这样大的罪,汉武帝为什么也只是撤了他的官职而已。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汉武帝觉得自己真的很沉闷,国事家事一大堆,哪件不让他操心。他需要释放心中的苦闷,需要快乐。这种快乐,那帮大臣给不了他,唯有东方朔能够给他快乐。
这样一来,东方朔就成了汉武帝的开心果了。你说,不该东方朔牛皮吗?汉武帝是高兴了,同时,东方朔也得到了他想要的衣食无忧。问题是,东方朔内心真的高兴吗?或者说他真的如愿以偿了吗?这样一个罕见的另类奇才,他真的甘心做一无厘头的老大?他那样的海吹自己,入朝为官,到底为哪般?
据《史记》记载,东方朔确实是曾想过就这样隐居于朝野。在一次酒宴上,东方朔曾作了一首歌,名叫《据地歌》,歌词如下:
险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在这首歌里,东方朔就明确提到了避世。如何避世?自从东方朔进入仕途,与汉武帝相处,他们君臣之间,无处不洋溢着快乐。东方朔没有把朝廷看成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也没有把汉武帝看成是那样的不容接触。他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获得了汉武帝的喜爱,可以说的上是要什么有什么,他要的实在,要的有水平,要的有时机。
东方朔没有汲黯般的鸡蛋里挑骨头,也没有商汤般的固执、不通情理。东方朔只是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在对抗他内心的无奈。那么,这种无奈到底是什么?
6.
越是试图让人记住一个人的某种形象,可能这其中越是有隐情。东方朔也不例外。有这样三件事,可以让我们窥测出一些端倪。
第一件事。建元三年(前138)的时候,18岁的汉武帝想大规模地扩建上林苑。这个上林苑实际上在秦朝时就有了,只是在那个时候,规模比较小,不过是秦朝时的一个皇家猎场而已。
一个小小的上林苑为何出了名?原来,秦始皇喜欢的一个女人叫阿房,他们当初的爱情让人只羡鸳鸯不羡仙。秦始皇是一个内心感情较为丰富的人,为她在上林苑修建了阿房宫。后来,秦朝朝政腐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各地起义不断出现。那个西楚霸王可能是太妒忌人家了,也可能是破坏欲太强,硬是一把火烧了阿房宫。说实在的,这哪是在烧阿房宫啊!烧的是数不尽的钱财,还有那里面动人的爱情故事。好在,秦朝被推翻了,汉高祖刘邦在高祖十二年(前195),开放了上林苑,从此,上林苑从皇家的地位下放到农民手中,成为一块普通的耕地。
汉武帝又为什么对这个上林苑感兴趣呢?原来他刚即位不久,手中权力也没多少,那些实权还握在窦太后手里。所以汉武帝闲着没事干,也是无能为力。那窦老太婆可厉害着呢,一出手就震动朝野,她罢免了窦婴和田蚡,重新任命臣相和御史大夫。这样一来,他儿子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没有烧起来,推行新政的事就只能搁浅了。汉武帝也是拿他母亲没办法,他只能等待,等待时机。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都说等待是难熬的,更是无聊的。
汉武帝没事可做,那就找事做,但不能做得很出格。因此,从建元三年(前138)开始,年轻的汉武帝就只能四处游荡——出巡。
皇帝出巡得讲排场,最终吃亏的却是老百姓。汉武帝也不例外,他自称是平阳侯。一干精锐的期门军骑着马跟在汉武帝后面也是威风凛凛,出尽了风头。这帮打猎者,给老百姓带来的损失可不小,他们不但践踏庄稼,还夜出晨归,老百姓都睡着了,他们却弄出大动静,弄得老百姓担惊受怕的。庄稼收成减少不说,还吃不好睡不好,老百姓自然怨声载道。甚至有人直接骂他们是土匪。
很多地方官员也是有苦难言,但谁敢得罪这个不可一世的平阳侯啊!不过,也有不怕死的。有个姓杜的县令接到老百姓的告状,就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个让很多人头疼的平阳侯,到底是何方神圣。平阳侯的那帮随从硬是阻拦,不把他当一回事。这个杜县令忍不住发火了,不但痛斥他们,还下令将他们抓起来。这下,这帮依仗权势的汉武帝的随从可是碰到硬汉了,没有办法,只好出示皇家用品,自曝身份。杜县令看了过后,顿时大惊,立刻放行。回到衙门,才发现自己的背心都湿透了。
但汉武帝出巡也并非次次顺利,皇帝出巡一般是以微服出巡的形式进行的。也就是说他不能轻易暴露身份,这样一来,不就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么。有一次,汉武帝想走远一点,便与一干骠骑来到一个叫柏谷的地方。他们当时所在的地盘就是如今的河南灵宝西南一带,由于路途遥远,不用说,早就饥肠辘辘了。
可能是饿得发慌,也可能是不可一世。总之,这个自称平阳侯的汉武帝说话很不礼貌。刚进一家小店就问老板有什么吃的。那老板或许是受了老板娘的气,心里正憋着一肚子火呢。见对方用这样的口气说话,也没好气地说没有。一旁的老板娘估计是走过江湖的,一看对方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心里咯噔了一下,看来此人并非泛泛之辈,说不定大有来头,不可鲁莽行事。何况对方还是一行人,锦衣着身呢!但老板可不依,坚持认为对方是江湖大盗,得找人收拾他们才行,要不,小店难保。老板娘拿自己的老公没办法,只能将其灌醉,然后捆起来,另外招来的一大群帮手也立刻遣散,并杀鸡做饭,好吃好喝给奉上。汉武帝一帮人酒足饭饱后,便离开了。路上,汉武帝说,这回可真惊险啊!要不是那老板娘,我们可要吃亏了,我得好好奖赏她。
这开店的两口子时来运转了,也可以说是因施得福。汉武帝回到宫中后,立刻决定召见那老板娘,赏了她千金,又任命她老公为羽林郎,也就是皇宫的禁卫军。
虽然这次出行有惊无险,但窦太后知道后,大为恼火。再加上王太后也颇有微词,汉武帝也不敢走得太远了,也有所禁忌了。这样一来,汉武帝就不能玩得尽兴,心里自然不爽。汉武帝就想招儿,干脆自己修建猎场,这样就不用远行打猎了。
正是出于以上的这些原因,汉武帝才下令大规模地扩建上林苑。扩建上林苑,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还要迁徙不少农民,并迫使他们另垦荒地。如此耗民耗财又失民心的事,少不了怨声载道。但因为不敢得罪汉武帝,很多大臣都是嘴巴紧闭着不敢说话。唯有东方朔,这次一反以往日作风,硬是跟汉武帝有板有眼地杠上了。
东方朔反对扩建上林苑的理由很充分。他说农民失去土地,那国家就得不到税收,毁坏百姓的墓地、住宅,这是让人很悲痛的事。再者,皇上飞车奔驰,一旦发生车祸,这可是后果相当严重的事。
无论从公还是从私,东方朔的这些理由,都是说得相当有力度、有情感。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东方朔在处理与皇帝的关系上,做得十分精妙与稳当。那汉武帝听取了他的意见了吗?
汉武帝并不反对东方朔的这些意见,而且还说他提的意见好,并擢升了他为太中大夫,赏了黄金一百斤。但汉武帝,听归听,上林苑还得建。汉武帝有他的盘算,他要麻痹那些不支持他的人,比如窦太后。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东方朔作为一个文人起家的朝内官员,他其实也希望能为民做点事。他并不是表现出来的、大家以为的那样玩世不恭,他也有他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如果说劝说汉武帝不要扩建上林苑是牛刀小试,那下面这件事可是一件大事。汉武帝有个外甥叫昭平君。这个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做老婆。要说这昭平君可真是一位牛人。为什么说他是牛人,他不仅是隆虑公主的独生子,而且他的舅舅也是岳父就是当今圣上。有这两棵大树罩着,他还不牛上天?此人,牛就算了,谁叫他是皇亲国戚呢?但他偏又专横跋扈,着实让人讨厌,搞得很多人都从心眼里恨死他。他的母亲隆虑公主临死前,很不放心的就是她的这个独苗苗。她想了个法子,因为当时,有这样一条法令,就是可以赎死罪。也就是说一个人若犯死罪,可以用钱财来摆平。于是,隆虑公主就把自己所攒下来的积蓄给交了出来,若有一天,他的儿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可以用这笔钱消灾免死。汉武帝出于亲情考虑,就答应了她的要求。
昭平君的老妈死了之后,昭平君更是有恃无恐。还怕什么,他有免死牌啊!一次,他喝醉了酒,也不知道是发酒疯,还是对那人有仇,她竟然把夷安公主,也就是他老婆的傅母给杀死了。要说这傅母也不容易啊!人家辛苦、尽责地辅导子女,也是功臣呢,居然遭到这样不明不白的杀害!按照当时的法律,杀人必须偿命,这是高祖刘邦定下的。廷尉走后,大臣们都认为,昭平君的老妈临死前已经替她儿子交了赎罪钱,应该免于死罪。按规矩来,汉武帝也无话可说,就答应了。
但汉武帝心中也是很矛盾的。矛盾什么呢?无外乎情与法。一方面,隆虑公主死得早,只留下这昭平君一人,现在,我如果要杀他,又怎对得起死去的妹妹。另一方面,如果不杀昭平君,那律法何在,何况这还是高祖亲自制定的。我若是因为不杀昭平君而无视法律的效力,那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更何况,该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以后怎么严明法纪?
汉武帝是明君,所以他才考虑左了又考虑右。而且,这里面还有一层更为隐秘的伤痛,只是汉武帝深埋在心里,这就是,如果将昭平君处死,那自己的女儿夷安公主就得成为寡妇。于心何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