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4)
对于这样的分析可能有人会觉得很无意义,难道《魏略》的记载是错误的?首先,我们并没有否定《魏略》的记载,而是根据《魏略》的记载做出合理的分析与推论。其次,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也明确说了:“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不仅如此,诸葛亮在《黄陵庙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仆躬耕于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此外,东晋时候的史学家习凿齿所写的《襄阳记》也明确记载刘备拜访诸葛亮是因为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
在这里还补充说明一下,三顾茅庐并不等于说刘备去了三次,应该说刘备去了多次,因为古文里的“三”就是多的意思。刘备为什么去了多次,然后才让诸葛亮出山相助呢?我们来看这样几种情况:
⑴可能诸葛亮确实不在,刘备去的时候没有见到诸葛亮,然后刘备又去了几次,最终才见到诸葛亮。
⑵诸葛亮出去云游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去了多次,最后诸葛亮回来了,刘备恰好遇到他了。
⑶刘备去了多次,确实见到诸葛亮了,只不过诸葛亮想吊刘备的胃口,施展欲擒故纵之计。因为,如果轻易就被刘备请出山,那以后会得到刘备的珍惜吗?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刘备没见到诸葛亮,那他可以等,你刘备等上一些时间没有什么大碍吧!如果诸葛亮确实有事,那他办完事不就回来了吗?
第二种情况,诸葛亮出去云游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说诸葛亮出去云游,但以诸葛亮当时的处境来看,他是“躬耕于南阳”,过的是自给自足的农夫生活。而且,诸葛亮也是人吧,他不是神仙,他也要养家糊口,如果四处云游,不知所向,怎么可能,就算真的去云游了,也不可能走得太远。再者,如果诸葛亮真如他的门童所说“先生今早已出”,那诸葛亮云游还真是看了日子的,算定了刘备在什么时候要去找他。如果这一条成立的话,那我们再看第三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诸葛亮施展欲擒故纵之计。这种情况更符合当时的环境、诸葛亮的个性以及他的抱负。正如门童所说“先生今早已出,踪迹不定”,踪迹不定不就是让刘备心里琢磨不定么?到底是继续三顾茅庐,还是放弃呢?刘备当时内心肯定是做了盘算的。如果刘备就此放弃,那诸葛亮也太没眼光了,这不符合诸葛亮的智慧。因此,刘备肯定是去了多次,只不过诸葛亮想试探刘备的诚意到底有多少,所以,诸葛亮不在“茅庐”,至于干嘛去了,理由多的是,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以他如此之抱负,他岂能真的远走云游,归期不知?至于诸葛亮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都是他给自己戴的高帽子,有哪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只想到“苟全性命,不求闻达”的?
还有一点,仔细想一想诸葛亮的《隆中对》,这不正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吗?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分析了天下大势,你刘备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至于刘表和刘璋两人,诸葛亮都明确表明不可能去投靠他们。至于曹操,如果诸葛亮愿意,曹操还求之不得?可诸葛亮就是没有为此而行动。而孙权呢?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效力于他,做弟弟的想要到东吴谋份差事,我想,这并不难吧!但诸葛亮没有去效力于东吴。这样,就明确地表明他锁定刘备了。
诸葛亮既然认定了刘备,愿意出山相助,还要多次的折腾,弄出个三顾茅庐,理由只有一个,这就是欲擒故纵于刘备。
诸葛亮欲擒故纵之计的实例远不止这些,比如大家很熟悉的“七擒孟获”,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说了。总之,诸葛亮的智慧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大放光彩。
6.
诸葛亮跟刘备的关系我们都非常清楚,他是一心一意地帮助刘备打江山,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有三件事让我们觉得费解。第一件事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刘备伐吴?第二件事,刘备托孤说的那段话是真心话吗?第三件事,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这三件事我们细想起来,就会发现诸葛亮跟刘备的关系其实是很玄妙的。
第一件事,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刘备伐吴?按理说,刘备伐吴原本就是一个错误,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可能看不出来。可诸葛亮为什么不出面阻止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从刘备身上入手。刘备其实就是一个不知道“隔了多少辈的刘氏子弟”,但他到处宣称自己是“汉室正统”,一心要“光复汉室”,这其实都是他出于政治目的的策划和虚伪的表现。政治目的这个很好理解,从哪方面看出刘备很虚伪呢?有很多事都可以证明,比如,刘备在诸葛亮的谋略下攻取了刘璋的地盘益州,之后又北上取了汉中。当时,刘备的手下就要求刘备称“汉中王”。刘备说这怎么行呢?他还真会装,有个叫费诗的人居然没看出刘备是在装,实在是傻得很天真可爱。他还跟刘备说什么现在曹贼都没有被干掉,你刘备如果要称汉中王,恐怕会引起世人的猜忌吧!
费诗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就给自己带来麻烦了。刘备听了费诗的话,竟然将他的官职给贬低了。刘备的心里估计特气愤,滚你的蛋吧!你他妈的也太不识时务了。我刘备当汉中王怎么了,我还想当皇帝呢?要不我东征西讨干嘛?
刘备当了汉中王后,觉得当一个汉中王还不过瘾,应该称帝。但他又不能表现得太过于明显,所以尽管手下一再强烈要求,他还是推辞不已。这时,诸葛亮觉得自己应该出面说话了,如果自己还不出面,那刘备心里估计得记恨我诸葛亮了。说不准刘备做梦都在说:“军师呀!你怎么还不开口呢,我正望眼欲穿地等你的那一句话呢?”
诸葛亮是何等聪明,岂能不知刘备此时的心理。于是,诸葛亮也亲自劝说刘备应该称帝。此时的刘备正求之不得呢!既然军师都在劝我做皇帝,我要再不同意,那岂不是食古不化了。刘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诸葛亮提升为丞相。你看,这刘备多那个啊!刘备称帝自然是得益最多,其次就是诸葛亮。可见,诸葛亮实在是精明,他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话在什么时候说效果最好。比如,刘备喜欢法正,但法正也不是什么好鸟,诸葛亮完全可以处理他,但诸葛亮明白其中的玄妙,因此,诸葛亮对法正的态度还是蛮好的。
现在我们回到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刘备伐吴这个问题上。关羽丢掉荆州这块肥肉,之后又身亡,这让刘备对东吴是恨得咬牙切齿,发誓不报仇就不是刘备。当时,蜀汉政权跟东吴政权虽然还是兄弟伙,但兄弟伙之间出大问题了,那就要战场上刀剑见了。刘备要跟东吴大干一场,大部分人是反对的,只有少部分人为了贪功而支持刘备。比如,赵云就曾劝刘备,不要因小失大,主要的敌人是曹操那边。还有秦宓,态度更激烈,直接痛斥刘备,说这摆明了是百无一利的讨伐。刘备听了气得冒烟,直接将秦宓给办了。这样一来,再也没人敢去劝刘备了,谁的命不是命啊!
但让人费解的是诸葛亮,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意见,保持沉默,刘备呢,也没有去问他,没问他也就算了,至少应该带上诸葛亮一同伐吴吧!这就怪了,就算诸葛亮不想说,以刘备以往对诸葛亮的态度,至少应该去咨询一下吧。
我们先看诸葛亮保持沉默是为什么?
⑴诸葛亮太了解刘备,不想像费诗和秦宓一样好心没好报。有时刘备的虚伪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⑵连战功显赫,少有败仗的赵云去劝说都没用,诸葛亮不想自讨没趣。
⑶诸葛亮内心挺矛盾,心里既反对刘备伐吴,又带有一丝侥幸心理,万一刘备干掉了东吴,捞回荆州这块肥肉,那北伐曹操就方便多了。
⑷诸葛亮说只有法正能劝说刘备。换句话说,诸葛亮知道刘备已经不是以前的刘备了,如果还要贸然劝阻,岂不让他们之间的罅隙变得更大?
我们再看刘备这方面,做如下分析:
⑴很多人以为诸葛亮跟刘备的关系是好得不行那种,其实不然,特别是后期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隔阂,最主要的就是政治理想发生变化了。当初刘备说的是“兴复汉室”,当初请诸葛亮出山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刘备称帝后,他就不愿意再提“兴复汉室”了。原因很简单,如果真的兴复了汉室,刘备就做不成皇帝了。而诸葛亮一直都是以一统天下、兴复汉室为政治理想的,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政治理想的分歧。
⑵刘备在成功进入蜀地后,就不像以前那样信任诸葛亮了。当时刘备只带上了凤雏庞统,还有法正。凤雏在这次行动中不幸死亡,后来刘备给法正的官位相当高。
⑶刘备看出了诸葛亮是不赞同他伐吴的,即便是带上诸葛亮,担心诸葛亮也有所禁忌,因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效力于东吴。这一点,说到底还是不信任诸葛亮。
⑷刘备为自己留后路。刘备也对这次伐吴做了最坏的打算,胜了的话自然名利双收。万一败了,有诸葛亮坐镇四川,这就可以确保根基不倒,可以东山再起。
第二件事,刘备托孤说的那段话是真心话吗?正如那些劝刘备不要伐吴的人所说,刘备伐吴没有取得成功,反而败得很惨。刘备伐吴的兵力不足五万,这不免让人觉得奇怪,其实细想起来并不奇怪。上面第四点不是提到刘备为自己留后路吗?如果将自己的家当全部倾巢而出,那肯定不是上上之策,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刘备是心存侥幸心理,太轻视东吴了。刘备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能彻底将东吴给办了,那是最好不过了。即便不能办了,那至少可以讨回荆州。但是,事情偏偏不如刘备所愿,刘备这次出征不但没捞到好处,反而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了,最终因气郁而病死在白帝城。
刘备讨伐东吴失败的消息顷刻震惊朝野,蜀国境内发生了不小的骚动,一些地方势力乘机作乱,而后,蜀中大将马超也离开人世,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公元222年4月,刘备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正式召见群臣。宣布诏令“托孤于诸葛亮,上书令李严为副”,两人共同辅助太子刘禅。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对诸葛亮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讣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很多人都以为刘备的这段托孤之话是出于真心实意。那么,以刘备虚伪的个性来讲,此话到底蕴含了什么深层之意呢?刘备的这段话确实让人有很多捉摸不透的东西,所以历来有不少争议。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⑴按照《三国志》陈寿的观点,这是刘备大公无私的体现,“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陈寿说的这句话,显然是对刘备的大公无私推崇至备,认为刘备是着眼于大局。
⑵刘备说的是真心话,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确实不怎么样,与其让他人得之,还不如给诸葛亮。简而言之,即授贤。
⑶刘备对诸葛亮是肝胆相照,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猜疑。于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绝无丝毫隐瞒。
⑷刘备绝对相信诸葛亮,但他怕他的儿子刘禅不相信,因此,故意演了这出戏。意思是说,你看,连老爸都这么相信诸葛亮,你也应该像我一样倚重他。
⑸刘备压根就不相信诸葛亮,说这段话不过是为了逼诸葛亮表态,绝对效忠于刘禅。
⑹这个观点源自于晋朝的孙盛,孙盛是在痛斥刘备,说刘备说的那段话简直就是“诡伪之辞”。并指出刘备的这种托孤方式原本就是一个错误。你要么就信任诸葛亮,要么就不信任他,你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语,幸好是诸葛亮忠心耿耿,刘禅少不更事,要不,你这样的托孤方式实在是太过于危险。万一诸葛亮实打实地遵循你刘备的意见,你儿子刘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就取而代之,那岂不是辜负了这场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