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从春到冬谈养生 > 第35章 二十四节气养生谈(6)

第35章 二十四节气养生谈(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由于气温较低,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气血通畅。只有气血畅运,才能保证机体的各项活动顺利运行,倘若气血淤滞或停止,就会加速人的衰老进程。要想让气血通畅,除了服用一些进补药品、食品之外,运动是保证气血通畅的主要方式。

这里的运动不是那种出大力、流大汗的运动项目,而是那些简单易行的运动。例如晚饭后全家人一起去散散步,早晨起床后练练“五禽戏”,打打太极拳,晚饭后和爱人一起去跳跳舞等,都属于运动的范畴。《红炉点雪》说:“歌咏所以养性情,舞蹈所以养血脉。”认识到由于潮湿之地,使人气机郁滞,筋骨瑟缩而不畅达,宜用舞蹈的方法来宣散疏导之。主要原因就在于舞蹈可舒筋活络,通畅气血,使血脉和畅。

舞蹈的种类很多,有中西之别,传统与现在之分,各人可根据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舞蹈。如华佗的“五禽戏”,其一中的“戏就有舞蹈的内容。即便是不会跳舞的人,听一首节奏明快、悦耳动听的乐曲,会使人拂去心中的不快,乐而忘忧,此时,体内的神经体液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调和内外、协调气血运行的效果;威武雄壮、高昂激越的乐曲,可使热血沸腾、激情满怀,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而哀怨缠绵的乐曲,则会令人愁肠百结、伤心落泪。因而老人在欣赏音乐时,应该选择那些高雅、曲调优美、节奏轻快舒缓的音乐,以达到消乏、怡情、养性的目的。

闲暇之时,也要动静结合,不妨练练书法,看看书或看看球赛等。养生不易做激烈运动,即使对年轻人也是如此。中医强调“大汗亡阳”。如果运动超过正常的生理承受范围,出汗过多,就会导致耗伤阳气,减少寿命。

年节中的养生法

过年过节,这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日子。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按各个节日的特点而做好了各种节日准备。但节日过后,往往容易出现种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年节中的养生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这里对年节中的“节日综合征”把脉问诊,以便让更多的朋友们有个预防。

春节

大年夜里,家家团聚,户户欢乐。然而,部分中年人“乐极生悲”,往往因忽视年节保健而发生不测之事。例如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仅春节前后1个月中风发病率就占全年l/4以上,其中中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年节保健不可忽视。如何吃好年饭,过好节日呢?

首先,保持营养均衡,远离年节中的“美味综合征”。平时,很多人都会比较在意自己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养成,只是一到过年,欢乐气氛下容易忽视营养均衡。要保证过年不忘养生,须制定好节日食谱。忙碌一年,全家团聚,也应该好好安排伙食,每天吃什么,怎么吃,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安排,按照主食和副食的适当比例、营养平衡原则,精心调剂好节日食谱。在广泛征求家庭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看人下菜,量米下锅”,做到每天不重样,餐餐有特色,顿顿吃得香。

春节期间,人们常有走亲访友、赴宴做客之事,若不注意卫生保健,常常因乐得祸。有的人还会因过食荤腻厚味而发生头昏脑胀、心慌气短、心律脉搏加快、恶心、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即为“美味综合征”。年节过食动物蛋白、脂肪、甜食等丰盛食物,这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的原因之一,这些食物也造成肝、肾、大脑的负担。因此,春节期间要忌大吃大喝。赴宴做客,美味佳肴满桌,劝酒夹菜频繁,此时如无节制,常会吃喝过量,轻则喝得大醉,损神伤胃;重则导致胰腺炎、酒精中毒等疾病。因此,走亲访友吃饭一定要有节制,筷下留情。家庭中最好也要移风易俗,吃些素食、鱼、杂粮、豆制品。患病体弱的中年人要防“食复”,即《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对特异体质者,要防止中医称的“发物”,如鱼、虾、蟹等食物,特别虾、蟹含胆固醇很高,不能随意多进食。同时,不要带病做客。有病本来就该静养,何况有些疾病如肝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为传染病,会通过走亲访友而传播开来。所以,病者不宜做客,患传染病的病人即使有朋友上门,也应有所回避,只要说明,会取得谅解的。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喝一点酒乃人之常情,但不能饮酒过度,甚至酗酒。喝酒过量,败胃伤肝,丧心损寿,而且容易失态出事。俗话说“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适量饮酒也能使人舒畅心志,因为酒是酸性食物,饮酒同时吃些碱性食物,就可以中和酸性,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所以,喝酒时,要多吃一些淡水鱼、鸡肉、豆腐和发酵的豆制品、水果,这样既可以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害,但应力戒空腹饮酒。

其次,娱乐要适度。春节期间,电视节目丰富,社交活动频繁,人们常因看电视节目时间过长或客人来访,忙于应酬而搞得精疲力竭,此时要尽可能多休息,以防劳累致疲。

年节期间,与家人团聚,下下棋,打打牌,跳跳舞,看看电视或电j影,是有益的,但应有所节制,要严禁变相赌博,文娱活动不可通宵达旦,避免过于疲劳而损害身心健康或导致旧病复发。

再次,情绪勿过激,远离高血压。保持心理健康,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开朗,忌为琐事而着急、生气、烦躁,绝不能因事不称心而大发雷霆,大多数心肌梗死、中风患者发病前常有情绪激动表现。

注意血压变化,忌有病停药。高血压是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据统计,收缩压超过25千帕,舒张压超过15千帕时,出现脑出血危险性增加5—6倍,而收缩压低于7千帕时,产生脑供血不足,易出现脑血栓,血压不稳定时也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测血压,并按病情需要坚持服药,避免因节日停药而发病。

因此,只要年节重视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就可以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使您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幸福、愉快、健康的佳节。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花灯节、“灯夕”。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和春节相接,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古以来一直是个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所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是一年当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天晚上,天上一轮明月高悬,地上万家团圆。因此古人又把元宵佳节叫做团圆节。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必须要合家团聚的,以预示一年的幸福圆满,不分不离。

吃元宵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项目。元宵在南方称做“汤圆”、“水圆”;在宋人陈元靓的《岁时广记》里称为“元子”;在周密的《乾淳岁时记》中称为“乳糖元子”;在明代《大明统一赋》中称为“糖元”,都是取全家团圆美满的意思。以元宵为礼物送人,则表示对团圆的祝福。真可谓团圆月下团圆人,团圆人前团圆子。又有宋人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元宵是用糯米裹糖、芝麻、果仁馅的一种食品,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康乐幸福。主要原料是糯米粉。糯米性平味甘,能补虚调血、开胃健脾、益气止泻。若配以不同的馅,则有不同的食疗功效,是老少咸宜、滋养保健的上佳食品。如黑芝麻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可治脱发、须发早白、腰膝酸软、便秘;核桃润肺益胃、补血养神,能养颜、健脑、乌发,可治肾虚遗精、产后体弱、慢性咳嗽;玫瑰理气解郁、活血散府,可治肝胃气滞、风寒痹证、吐血、咯血及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红豆沙能利水除湿、活血排脓、解毒消肿,可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痈肿。人们可根据各自口味和身体状况选择自己喜欢的馅料。

不过,从超市购买的元宵多是糯米面作皮,芝麻、枣泥等加糖、油脂作馅,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元宵既难以消化,又高糖高脂,所以老人、儿童、糖尿病者、高脂血症者、胃病者等都不宜多吃元宵。如能自己动手,制作元宵,不妨将元宵的馅料“改良”一下,把蔬菜汁、绿茶汁、水果汁等和人糯米面中,馅改为绿豆、红豆、红薯、胡萝卜、一水果等,并且不用糖、油脂拌馅。这样做出的元宵,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最主要是健康,即使是有糖尿病、高血脂或胃病的人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同时,也可从中体会到动手的乐趣,更可放心地吃到健康美味。

但元宵不宜与酒、浓茶和油炸物一起食用。因为酒、浓茶和油炸之物会使元宵的黏性增大,淀粉、蛋白质凝固,还会使人体的消化液渗透减慢,导致食物滞留在肠胃之内,不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端午,也叫做“端五”或“重五”。“端”是开始的意思。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一年十二个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五”。因为在农历中五月的别名称为“午月”,所以“端午”也就专指五月五日了。

相传端午节吃粽,是以此纪念屈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这是最早的粽子了。今天的粽子有很多的口味,满足了各种人群的口味和爱好。南方多以豆沙、枣泥、鲜肉、火腿等为馅,北方则以北京江米小枣粽为佳,馅心多为小枣及各种果脯。如今,粽子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也是独具风格的方便食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