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智斗(一)
通过那晚与夏云的谈话后,李延谦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气、神特别好。除了给人看病外,整天张罗着商会里的事情。如办理工商登记签证,代收捐税,处理商界权益纠纷等,忙得不亦乐乎。稍有空闲,他念念不忘夏云交付的事情。那就是夏云和他说过,要利用他在商会的关系,多和镇上的上层人物认识,接触。夏云的意图很明显,利用各种关系,摸清敌人的底细,掌握敌人的活动情况,为我军即将发动的进攻做好准备。此外,积极争取民族资本家和工商业者站在人民大众的上来
为古镇的解放,为今后的经济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夏云接识了不少商界人士,政界人士和军界人士,并和其中一些人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争取了像盐店“五福恒”的胡老板,金银首饰店“钟三圣”的五掌柜,百货店“广盛徳”的张老板,山货店“荣盛久”的宋老板等在石花街上有名气,有影响,的各界人物。这些人大都倾向于共产党,倾向于革命,对民国政府的做法深恶痛绝,对人民群众充满同情心,对国民党打内战嗤之以鼻,一致持反对态度,殷切希望国家安宁,人民安居乐业。民族早日复兴和强大起来。
昨天在“黄公顺”黄老板举行的宴会上,一位军官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位军官看上去有三十岁左右,身材高大魁梧,一张方形脸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操东北口音。在宴会上,他频频地和夏云碰杯,显得十分活跃和主动。酒过三巡,他又起身来到夏云身旁,向夏云敬酒。趁人不注意,把一张小纸条塞到夏云的手里。夏云不动声色地借口去洗手间。见四下无人,打开一看,上面写道:“约明天下午在秋韵茶楼一叙。”宴会散后,夏云立刻找到叶子龙,告诉他明天下午她要单独与一个人见面,让他带几个人在秋韵茶楼负责了望、放风,作好接应准备,以防不测。
第二天下午三时许,夏云打扮一番就出门了。出了西门桥,绕过狗腿湾,直
奔 秋韵茶楼。
秋韵茶楼是石花街上一个有名的茶楼。茶楼两边的对联耐人寻味。一边是:书亦香我无须花。一边是:茶能醉人何必酒。茶楼正面大厅墙上写着:荷花香来往人间途,滋味浓逍遥天上客。一看这两幅对联,就知道是个高雅、文静的去处。夏云来到茶楼外面,看见叶子龙等几个人已经就位。有装扮成小贩的,有吹糖人的,叶子龙则扮成跑堂的,在一楼大厅里来回吆喝。她会心一笑,像来喝茶的客人一样,随便打了个招呼,就径自走上了二楼。那位军官早已在此等候。
入座,上茶后,那位军官就急切地说道:“夏小姐,多有冒昧,请您出来,也是不得于而为之。”
夏云忙说,“不妨,不知你约我来这里,有何见教?”
那位军官连忙拿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他与一位老者的合影。夏云接过来一看,那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她在武汉中共中央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学习时的老师陈金声。是陈老师的谆谆教导,指引她走上革命道路,是她的革命引路人,并且还是她的入党介绍人。夏云正在疑惑之间,那军官笑着说:“你看我长得像他吗?”
夏云抬起头来,仔细端详着他,又看了看照片,惊喜地说道:“你们长得确实很像啊。”
那军官莞尔一笑,说,“那是我父亲。”
夏云也笑了。那军官接着介绍说:“我叫陈清华,我父亲在我面前经常提到你。夸你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向往光明,是个有志气的好青年。可惜的是,我那时在军队里服役,很少回家。在我的印象中,我只是在我家里见到过你一面!”。
陈清华的话勾起了夏云对当时情形的回忆。那时,培训班的几个青年人空余时间都爱往陈老师家里跑。在老师家里,他们海阔天空,畅所欲言,无所不及,当然议论最多的话题还是“粪土当年万户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探讨民族的兴衰,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前途等问题上,经常得到老师的指点。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受到革命真理的熏陶,思想也不断得到升华,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她隐约记起了有一次,老师向他们介绍刚从国民党部队回来探望父亲的儿子。夏云说道:“哦,我记起来了。当时你在我的印象中,是位循规蹈矩的国民党军官呀。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父亲现在怎么样?身体好吗?”
看到夏云那急切的样子,陈清华沉默了一会儿,悲痛地说道:“我父亲已经在武汉会战中,那场日寇轰炸武汉的浩劫中牺牲了。”说起那次轰炸,真是记忆犹新。几百架敌机飞临武汉上空,敌机上各式炸弹倾泻而下,武汉市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待敌机投弹后,再看市区,黑烟滚滚,房倒屋塌,断墙残壁,满目凄凉,死者血肉飞溅,尸体横野,伤者呼天叫地,当街呻吟,其景之惨,目不忍睹。“当时我父亲是为了掩护青年学生,才被日寇的炮弹片击中,临牺牲前还不忘学生的安危。”夏云的眼圈一阵发红,她不禁为敬重的老师的牺牲流下泪来。
片刻,夏云才恢复了平静。她擦干了眼泪,又问道:“你怎么到这个地方来了?”
陈清华叹了口气,说道:“我的老家在东北沈阳,市郊一个叫苏家屯的地方,后来随父亲到北平上了大学。日本人占领东三省后,一家**离子散,我当时报名参加了张学良张少帅的东北军,在卢沟桥附近驻防。后来张少帅被囚禁后,原来的东北军部队逐渐被蒋介石分散瓦解,我被分配到第四十五军。在南阳,新野一带阻击日军。蒋介石消极抗日,表面上喊全国抗战,实际上仍在下达不抵抗命令。日军一来,还没有交上火,就命令撤退。动员大量的民工修筑的工事、阵地,根本就没有用上排场,就扔给了日军。几年下来,完全是见了日军就跑,没有好好地打过一仗。大家感到窝火的很。对民国政府领导抗战很失望。”
陈清华呷了一口茶,接着说:“抗战刚刚结束,上面就下令去阻截新四军,消灭共产党。我们就被派到这里来了。”
陈清华见四周无人,低声说道:“我原来在四十五军,经人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部队匆匆地改编,人员都分散了,也就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他急切的目光里透着焦虑,说:“我仔细观察了你这一段时间的活动情况。联系到你在武汉时的表现,认为你肯定还在共产党内。所在就下了决心和你联系,我们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回到组织的怀抱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