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柱子当兵
经历了那次枪击事件后,马光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夏云精心地照料着他。给他打针、喂药。隔三差五地弄一点好吃的,调剂一下马光的胃口。闲下来的时候,给他讲讲老战友们的情况,说说外面发生的新鲜事。总之,尽量地逗他开心,让他快乐。现在,农场里已经成立了革委会,陆政委和她都没有进班子。不让他们这些老家伙管事了,夏云也就落了个清闲,有更多的时间来陪马光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马光提出到外面去走走。夏云把马光扶上轮椅,在后面推着他,他
们出了门,来到大街上。好多认识他们的人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马光微笑地摆摆手。他们穿过大街,走过小巷,来到农场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这里鲜花盛开,翠绿的青草散发着清香。从这里往左手方向看去,是农场一望无际的大牧场,牧场是那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马群在牧场里奔跑,领头的是一匹银鬃马,它摸样英俊,高高的扬着脖子,伸长腰身,快得简直像阵风。往右手方向看去,是农场的千亩沃田,水渠纵横,稻花飘香,是名符其实的塞上江南。这些凝聚着他们多少的心血啊!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看到这些,马光的心情豁然开朗。他轻声地对夏云说道:“我死后,就把我埋在这里吧!我要看着这里发生的变化。”
他们回到了家里,之后几天,马光的病情急剧恶化,身体每况日下。一天,他把夏云叫到跟前,说道:“我恐怕不行了,你把秀秀和柱子叫来,我有话说。”夏云急忙喊来母子俩,柱子站在马光的床前,叫了声:“伯伯!”
马光拉着他的手,说道:“柱子,今天你叫我一声爹吧。你爸爸走后,我一直把你当作亲儿子看待的。”
秀秀在一边哭着说:“叫吧,柱子!伯伯对我们恩重如山,没有他和夏阿姨,就没有我们母子的今天啊!”
“爹!”柱子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
“好,儿子。记住我的话:我死后,你一定要去当兵!继承你爸爸和我的意愿,把红旗扛到底!把我们的事业传承下去!”马光的声音越来越弱了。
“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去做的。”柱子回答道。听到柱子的回答,马光的眼睛放出异彩,一会儿,他平静地合上了双眼。
马光走了!走得很安详。夏云欲哭无泪,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悲伤。因为她知道,马光是没有一点牵挂走的,他想要说的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他终于可以瞑目了!有夏云在他的身边,守候着他,送他上路,他是死而无怨了。马光也不希望她太过悲伤,希望她保重身体,去完成他最后的夙愿。
马光的追悼会在农场礼堂举行。陆政委、黄副场长等农场老领导们都来了,他们要送老战友最后一程。石花镇上的小战友们来了,他们为尊敬的领导和大哥,鞠了深深地三躬,在心里祈祷马光一路走好。建场的第一批老职工来了,他们为老场长的去世表示了沉重的哀悼,缅怀老场长的丰功伟绩。兵团老领导们也派人来了,向马光献上一支肃穆的花篮,表示崇高的敬意。还有农场的其他干部和职工,马光生前友好等一千多人,都来到这里悼念马光,寄托哀思。
马光被安葬在他生前喜欢的山坡上,墓前摆满了鲜花。
叶柱去当兵的事情遇到了难题。
按年龄,按身体,柱子是没有问题的。按政治条件,他也是合格的,叶子龙是烈士。问题在于,农场没有当兵的名额。夏云到处奔走,找人、托关系,也没有办法搞到名额。怎么办呢?夏云想到了陆政委。她来到陆政委的住处,请他出山,想想办法。陆政委想了想,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有了!原来他有个老战友在农3师图木舒克市工作,市里名额可能多点。他立刻拨通了老战友的电话,他讲了叶柱的基本情况,也讲了马光老场长临终前的遗愿,最后他说道:“我不管你怎么操作,你一定要解决。要不你把名额转一个给我,要不我让人去你那里体检,从你那里走人。二者占其一,你选吧。”他哪里是在和别人商量哟,简直是在咄咄逼人!那边也没有法,都是多年的老战友了,只好应承下来。
问题解决了,夏云欢喜地往回走。
在回来的路上,她就遇到了柱子,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并且告诉他在家里休息几天,等她的通知。这几天帮妈妈干些事,说说话,这一走,还不知在哪儿地方当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一次。‘儿走千里母担忧’,多为母亲分点忧吧。
一连三天,柱子待在家里,那里都没有去。
第一天,他把家里墙角里的一堆粉煤铲到院子的空地上,用水搅拌均匀,干湿适度,找来脚踩煤球机,脱掉上衣,甩开膀子干了起来。中午,秀秀回来,看到满地的煤球,心疼地上前给儿子擦汗。劝他干活悠着点。
第二天,他又借来一把斧子,给母亲劈了一大堆柴禾,让她生火时好用,结果又忙了整整一天。到了晚上全身都是疼的,但他在母亲面前没有吭一声。
第三天,柱子又开始抹桌子,擦窗户,把家里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秀秀回来后,看到家里的景象,心里乐开了花。
晚上,秀秀有点纳闷了:这几天柱子怎么了?他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她问柱子,“你这几天怎么不去工地干活了?”柱子学校停课了,他就在工地上找点临时活干。
“妈妈,我不想去干了。”柱子向妈妈说道。
“为什么呢?你不是干得挺好的吗?”秀秀知道柱子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想多陪陪你。夏阿姨说的。”柱子望着妈妈,说道。
“傻孩子,我们不是天天都在一起吗?”当兵没有名额,秀秀是知道的。她一个普通女人,是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
“妈妈,我就是想多陪你一会儿。”这么大的孩子,还撒娇!秀秀咕都着几句。
一大早,门外响起了锣鼓声。苏秀秀一听,就在自己家门口,连忙去开了门。原来是送喜报的来了。“我们家有什么喜事呀?”秀秀正在纳闷,武装部长进来,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进门就说:“贺喜呀,贺喜!你家叶柱被批准参军了!”
秀秀连忙拿过通知书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叶柱同志:你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为保卫毛主席,保卫毛泽东思想,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保卫祖国,积极响应征召,现经图木舒克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武装部审查,批准你光荣入伍。希接通知后,于十月十七日在石花镇集中。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最后是两个鲜红的图木舒克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武装部的大印。
秀秀这才明白儿子这几天的行为。柱子要去当兵了!夏云这时也走了进来,并且送来了牙膏、洗衣粉、肥皂和笔记本。祝贺柱子当上了兵。“终于实现了马光和叶子龙的愿望了!”夏云眼里闪着泪花。
火车像一头老黄牛,“咣当咣当”的在豫北山地行走。车头上冒着浓浓的黑烟,扑哧扑哧地喘着气。叶柱坐在窗户边,无聊地望着光秃秃的田野。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脸上被煤烟弄得黑呼呼的,眼睛也画上了一道黑眼圈。看上去,整个人就像一只营养不良的大熊猫。到了一个小站,叶柱急忙下车跑到有水管处,赶紧抹了一把脸,又急急忙忙上了车。
满载着新兵的军用列车终于在一个小站停了下来,已经是晚上大半夜了。天上没有一颗星星,四周黑蒙蒙的,一点亮光都没有。倒是寒风在呼啸,吹得没有树叶的枯枝吱吱作响。
新兵班长低声招呼大家拿上自己的背包、物品,不要讲话,跟他走。大家呼呼地忙着下车,有人不慎跌到了,有人的口缸掉在地上,声音格外地响。叶柱的心情也格外的紧张,拿着东西,紧紧地跟着队伍,生怕掉了队。队伍成一路队形,沿着一条小路,穿过一个偶尔能听到狗叫的村庄,向一个大操场走去。
新兵开始点名。点到一个,就被领去站到一边。原来这是在分新兵。叶柱又上了汽车。大风仍在呼叫,人冷得发抖,已经有十个小时没有吃饭了,肚子也在咕咕地叫,汽车在沙地里行走,速度很慢。大概走了十几里,汽车走不动了,司机下来一看,车轮被陷在沙地里。班长喊大家下来推车。一、二、三,车子纹丝不动,司机说,把沙子刨开。又找来铁锹,大家动手刨沙。忙乎了好半天,车子才从沙坑里出来,又开始向前开去。
事后叶柱才知道,他分在了工程兵三九团十一连。这个连完全是人工连,连机械装备都没有,全凭双手去修工事,凭力气去干活,穿的是抗美援朝剩下来的军服,那布都是朽的,一不小心就挂掉一大块。一个冬天下来,那就像叫花子一样,根本都补不住,而且也没有什么旧布来补。吃的是杂粮,二米饭,呆的地方是黄河故道,风沙大的很,盛一碗稀饭,下面尽是沙子。发的枪尽是些旧枪,淘汰下来的旧装备,什么“汉阳造”、老套筒、三八大盖、水连珠等,你想想,工程兵给你配好枪,有什么用!
门外一阵喧闹。原来是几个新兵在发牢骚,甚至有人哭泣起来。过了一会儿,有人进来通知叶柱到外边野地里去开个会。
叶柱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叶柱去了一看,全是一起来的几个老乡,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叫起苦来,说着说着,情绪就激动起来,开始有人提议,不干了,回家算了。沉默了一会儿,开始有人附和,渐渐的,话语也尖锐极端起来,最后有人说,今晚一起跑吧。叶柱站在那里,始终没有发言,默默无语。
这时,有人说,叶柱脑袋瓜好使,想个主意吧。叶柱心里是同样难受,可是无论如何不能走逃跑的路哇!那叫什么呀?逃兵!逃兵回去有好果子吃吗?
叶柱定下心来,说:“我也没有想到来到这个鬼地方当兵啊,算我们倒霉,当了这个兵。不但技术没有学到,而且条件还怎么艰苦,不过,我认了!这里再差,我准备干几年再走。不想当逃兵。”
停了停,见大家都不吱声,叶柱接着说:“你们想一想,我们是怎么来的?家里人敲锣打鼓送我们来的,我们的亲人送我们来的,回去怎么交待?说我们怕吃苦,怕受累,逃跑回来的?我们还有脸面在家里混吗?你们不怕连累家人吗?我是这样想的,干它几年,能适应就多干几年,不能适应,就干完义务期回去。难道这几年坚持不了吗?那还叫男人吗?”见叶柱怎么一说,大家的情绪也就慢慢地稳定下来,不少人点头称是。
大家一致约定,今后再不提这件事了。最后大家慢慢地散去了。
叶柱上班的第一天,就是往山上背石头。一般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往山上背石头呢,山上没有石头吗?对,山上就是没有石头,因为这座山是人工造的“山”,它是一座大型的“三防”阵地。有一百多米高,方圆四里地。石头是由太行山里运来的,再和沙子,钢筋,水泥混合在一起,堆砌一座人造的“大山”。这座“山”里三层、外三层,里面弹药、粮食、水、坦克、大炮,什么都有。连原子弹都摧毁不了,更不用说飞机、大炮了。你想想,它牢固吗,它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啊!同样的阵地,在郑州附近有两座,当时是为保护郑州这个交通枢纽而施工的。
背石头时,背上先放一个木板,用两根绳子套在两个肩膀上。石头放在板子上,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山上爬。山又高又陡,几十斤的石头压在身上,背一趟就觉得累的不行,更何况要背一天呢,叶柱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受过这样的累!他只好咬着牙坚持着,一步一步的,拼命地朝山上挪动,他想起了西藏的农奴们朝布达拉宫背东西的情形,他和农奴是多么的相似!问题是,农奴是被迫地在为农奴主干活,而我们是志愿的为国防事业献身。农奴身后有监工,拿着鞭子。而我们是自觉地、竭尽全力地,为着人民的幸福,为着保卫祖国而奋斗。
一天下来,叶柱几乎瘫了。躺在硬硬的木板床上,望着潮湿的洞顶,他的两眼发涩,身体在发抖。
一个星期过去了,他坚持了下来。第二个星期是下车皮。整列车的水泥,没日没夜地下。下水泥时,外面穿个雨衣,戴个口罩,不管你个头多大多小,一包一百斤,轮着扛,根本偷不着懒。一扛就是一天。整天灰头灰脸的,人们在弥漫着呛人的水泥味、身体散发的汗臭味中度过。“钢铁是这样练成的”,在这里,叶柱找到了保尔、柯察金的感觉。
伤痛、疾病无情地向叶柱袭来。先是石头砸伤了他的右手。
有一天,叶柱正在搬一块大石头,往工事上砌。石头太大,一下子砸在他的手上,顿时鲜血直流。卫生员连忙跑来,把血止住了,说是骨折了。叶柱让卫生员包扎了一下,还是继续去劳动。大石头搬不动,就搬小一点的。
后来,连小的也搬不动了,就去扛木头、抬木头。放木头时,由于动作慢了一点,木头倒地时,又震坏了他的左手。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怎么办?连里让他去休息,他不肯。他又找到炊事班,要求去挑水、给工地送水。开水站离工地大约有一里地,先在连队挑一担凉水,到开水站用热气泵冲开,再挑到工地上去。天气热,战友们水又喝的多,一上午要跑好几趟呢。
叶柱他发烧了,而且烧的很厉害。卫生员用冷水打湿毛巾,敷在头上,一会儿就热了。打了好几针,都不见效。一量体温,41度。他一个人迷迷糊糊地躺在那里,一直躺了三天,没有吃一点东西。卫生员慌了,说是不行了。连里赶忙派人把他送到卫生队。
好在叶柱的命大,慢慢地烧退了,身体慢慢地恢复了,连长说,你吓死我们了。
这天,干完活,叶柱累得不行,脸都不想洗,回到班里倒头就睡。班长关心地喊吃饭,叶柱都懒得动弹。外面风刮得很大,只听见树枝发出嗖嗖的声音。
忽然,听见有人在叫,一会儿又听见集合的哨音。叶柱马上咕咚起来,起身向外跑去。队伍已经集合好,连长简单地说道:“发现前面一个村子起火了,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救火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火光就是命令!出发!”队伍向起火的方向跑去。
来到这里一看,原来是一个轧花厂起火了。殃及四周的房屋也燃起来了,又刮着大风,真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势,火势很大,让人拢不了身。大人小孩在拼命地喊叫。看见部队的人来了,连忙求救,有的人还给战士们跪下了。有一间屋子里还有人在里面,亲人们在呼天唤地的叫,连长组织了几次人员想冲进去,都被大火挡住了。
连长大叫:“敢死队!”
叶柱说:“连长,让我上!”
连长说:“好!”
叶柱让战友找了一床被子,顶在头上,战友们又泼了一盆水,叶柱觉得,只有动作快点,才能冲进去。于是,他看好路径,迅速地跑了进去,刚进门口,一团火焰冒了出来。他的身上都是火,他当时愣了一下,但还是冲了进去,他也顾不得扑打身上的火,急着到处寻找人员。在一个墙角里,一个大娘卷曲在那里,已经昏迷。叶柱拉过她的胳膊,背在背上,就向外跑去。大娘终于得救了!
战友们为叶柱的英勇举动所感染,也学着他的样子,向火海里冲去
老乡们都得救了,大火也慢慢地熄灭了,叶柱他们也筋疲力尽地回到了营房。
叶柱的连队接到了到农场试种水稻的任务,部队杂粮供应太多了,好多战士受不了,影响部队的战斗力。部队首长让他们搞试验,若搞成功了,既解决了部队的问题,也减轻了地方上的负担。
在这黄河岸边种水稻,那真是不容易。就说土壤吧。主要是由沙土构成的。沙土容易沉淀,南方插秧,用手指往土里一插,,把秧苗往里面一放,再一挤,秧就插好了。这里,用手指捣个洞,秧苗放进去,挤不住。水一浪,秧苗全漂上来了。一上午连长组织大家好不容易插了几亩地,中午大风一吹,全漂起来了。气得连长真骂娘。
中午吃饭时,连长和技术员一商量,决定控制水量。让水浅一点,秧苗扎住根后再灌水。连长让叶柱去通知上游的水站,下闸限水。
叶柱跑出村子,向水站奔去。
这里离水站有七、八里路。来到岸边,可以看到远处水站的房子。这里视野开阔,没有大的遮蔽物,只有荒地里长着一些芦苇。
叶柱传令心切,没有走弯弯曲曲的小路,而是顺直走去。他想这样可能要快些。走着,走着,忽然脚下一软,两只脚陷了进去。他刚想挣扎,就陷到了腿小肚子,他急了,用劲拔脚。谁知,水涌上来了,身体直往下沉。
怎么办?这样下去水会慢慢地上来,叶柱的身体会慢慢地沉下去。
“难道我就这样完蛋了?就这样牺牲了?这样还没有人知道呢,连里找不到尸体,连个烈士都不是,只能算个失踪!叶柱啊,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下场!”叶柱心里这样在想。
水已经到了大腿上边了,怎么办?人到了绝望的时候,要冷静,叶柱突然想到了初中时老师讲过的面积与浮力的关系。面积大,浮力也大。他赶紧向后躺下,两手伸开,身体尽量向后倒下去。这样人的重心就不在两条腿上了,下沉的速度慢了下来。
叶柱慢慢地用手解开裤带,衣扣,两脚慢慢向上挪腾,然后,又将整个身子慢慢地向后移。一寸、一寸,感觉到背后地面硬了,叶柱急忙一个翻身,爬了起来。他又慢慢用手把衣服拽过来。穿上衣服,也顾不得脸上有多脏,赶忙沿着小路飞一般的向水站跑去。
这一天,叶柱正在连部里办黑板报。
郭副指导员从工地上回来,见到他,神秘兮兮地把叶柱拉在一旁,悄悄地告诉叶柱,他刚才得到一个重要消息:“团里准备推荐你去上大学了。”叶柱听了,感到十分惊讶。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真是太突然了!
郭副指导员说,“听说团里已经考察了好几个月了,在全团三千多人中选来选去,上级给团里只有二个名额,最后选中了教导队的文书戴民和你两个人。”
他告诉叶柱,“你可不要告诉别人,我也是听说来的,作为战友,我恭喜你了,这可是个大喜事!你心里有数,静等团里正式通知吧。”
果然,正式通知来了,叶柱就要离开连队了,离开了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打下深刻烙印的地方,离开他的朝夕相处的战友们。那天,大雪在漫天飞舞,天地一片灰白,田野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大家送了他一程又一程,叮嘱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这才分手。
战友李襄执意还要送一送,他拿着叶柱的背包,走过布满各种工事的田野,走过亲手开挖的护城河后,才恋恋不舍地和叶柱告别。叶柱走出了好远,回头再望,他依然站在那里向叶柱挥手。
四年后叶柱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了五十四军。军部驻地在河南新乡市。当时原部队也去军区要人,军区答复说,野战军更需要人,你们工程兵发扬一下风格吧。就这样,叶柱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部队了。
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叶柱回到了马光曾经战斗过的部队。
54军的前身是红军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政府警卫团,即著名的"瑞金团"。长征前夕扩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就是著名的“奴隶将军”罗炳辉。
在长征中,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就是该军团为迷惑调动敌军,掩护主力顺利突破重围而实施的。后来奉中央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改编为红三十二军,与红二、六军团一起组成红二方面军,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陕北。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后编为警备第一旅,驻守陕甘宁解放区的关中分区。
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编为热辽纵队,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黄永胜任司令,邱会作任政委,是东北解放战争中冀热辽战区我军头号主力。组建不久,以弱胜强,取得辽西三战三捷,赢得秋季攻势的胜利。
在天津战役中,第135师首先一举突破民权门,与第38军胜利会师金汤桥,将天津南北守敌一举割裂,赢得战役全胜。
南下以后,在衡宝战役中,135师大胆插入敌后拖住敌军主力,为全歼桂系四个主力师起了关键作用,被刘伯承元帅称为“腰斩七军”。
到了军部,叶柱被分配到了军侦察连。成了侦察连的第十班的班长。从大学校园来到军营里的基层的连队,从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到重新过一个士兵的生活,而且是陌生的、野战式的特种兵生活,这个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既然入了侦察兵的门,叶柱决心当好侦察兵。他积极报名参加了侦察集训队。
集训队设在焦作市郊的太行山脚下。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穿着棉衣棉裤也还觉得寒气逼人。侦察兵的训练科目是没有室内作业的,全是在野外进行。
射击,一天到晚趴在地上,战壕里,从一、二、三基础练习开始,到活动目标射击,夜间射击,搜索抵进射击,还有各种武器的射击,如半自动步枪,轻机枪,重机枪,火箭筒等,轻武器中最难掌握的是手枪射击,叶柱虚心地向有经验的士兵学习,不耻下问,终于掌握了射击要领,取得了优秀的训练成绩。
侦察兵单兵战术训练开始了!天空飘着雪花,慢慢地融化成了雨水,田野里一片泥泞。班长一声口令:全体卧倒!匍匐前进!通过铁丝网!验收标准是,15秒钟通过20米宽、20公分高的铁丝网。要求动作迅速,不得触及铁丝网。一次通不过,重来!衣服被刮破了,膝盖、肘子都磨出了血,文处长在一旁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他豁出去了,终于过关了!
接着是利用地形地物,利用地形就是利用地形的特点,掩护自己,跳跃前进,比如低洼地、弹坑、土包、战壕、开阔地等,利用地物就是利用门、窗、墙角、屋顶、堆积物等,躲过敌人的射击,接近敌人。就是这些最基本的训练,使叶柱日后在越南战场上有了用场,得以保全性命,完成战斗任务。
军事地形学训练,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什么等高线,比例尺,方位物,江河、湖泊、道路,甚至一个大树、一个坟包,都能在一张比例为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显示出来,“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上留”,叶柱知道了为什么侦察兵能在敌后摸清敌人的阵地位置,给炮兵指示坐标,摧毁敌人的指挥所等,就是军事地形学学的好。集训队训练验收时,就是在图上指定一个点,让你一个人晚上出发,不准带手电筒,只发一包火柴,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这个点,你才算完成任务。
训练的科目还有攀登、武装泅渡、排雷破网、军兵种知识、外军知识、小组战术,等等。三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大圈。可身体结实了,技能熟悉了,叶柱心里也踏实了。
训练一结束,叶柱就接到命令,调到军部工作。
来到军部没有休息几天,侦察处就要进行侦察分队干部集训了。
处长考虑到叶柱刚回来,还没有休息过来,不让他去参加。叶柱想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好好熟悉分队干部的训练,今后对分队的指挥和工作指导是大有好处的。至少不是瞎指挥吧。机遇不能错过,他再三请求,处长终于答应了。
这次训练基地改在太行山下。先是图上作业,然后是现地演练。训练科目主要是,侦察班、排袭击捕俘,伏击捕俘,侦察连敌后侦察。而学习的内容就多了。外军知识,包括外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外军军队编制装备,武器性能,作战特点等,我军军兵种知识,包括装备的战斗性能,协同作战原则等,还有侦察器材的使用,如指北针的使用,方位、距离的测定,破坏钳、通讯器材的运用,探雷器的使用,还有红外线雷达、热成像仪的使用,等等。图上作业主要是在地图上研究战术行动,行进路线,协调配合,可能出现的情况处置,现地演练就是要预先做好行动准备,现地推演战斗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处置,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讨论的很热烈。叶柱的看法和情况处置措施经常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训练是艰苦的,心情是快乐的。休息的时候,爬上太行山顶,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俯视着山下的村庄和田野,想象着当年革命老前辈们和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浴血奋战的战斗情景,叶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明白了现在刻苦训练的意义,一定要做好他们的合格接班人,用生命、用鲜血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掌握好手中的武器,练习好熟练的技能,去勇敢地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他深深地感到,现在所受的苦没有什么,其中还有一丝丝的甜意呢。
军部是高级军事机关,能在这里工作的,那都是从部队里挑选出来的尖子。有一个参谋,别看其貌不扬,字写得特别漂亮,而且双手同时写字,你说厉害不。还有一个参谋,看着一幅幅漫画,就能脱口说出一串串诗词,那真是文思敏捷。
军里组织参谋集训队,叶柱刚从侦察干部集训队结束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忐忑不安,他不敢贸然去报名。
文处长知道了他的心思,笑着问他,“怎么胆怯了?你不是一直是很积极的吗?我告诉你,邢参谋刚来时和你一样的心情,可人家有决心,有志气,晚上在被窝里,还在偷偷地练字呢。现在邢参谋可是军部里写字一流的哟。”哈,叶柱知道了他的用意,在用激将法激他呢!他立刻去报了名,很快通知就下来了。
参谋集训队学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一场战斗打下来,从头到尾,你应该做些什么。比如,标图作业,战前敌我兵力部署,要了解清楚,标示在图上,让首长了解敌我态势,好下决心呀。战斗中,要根据战斗进行情况,及时标示敌我位置和战场情况变化。战场情况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战斗残酷激烈,在一张地图上要做到让首长一目了然,那是很不容易的。还有战斗文书,首长口述,你得根据文书规范拟定战斗命令。要快、要准,表述准确,地点、方位、时间、兵力部署,主、助攻方向、突破地段等,不能有丝毫误差和失误。在集训队里,别的同志白天工作,训练,晚上可以休息。可叶柱还在没日没夜地写呀、画呀,背呀,记呀,比如各种火炮的性能,射程多远,你不熟悉,怎么给首长提供炮兵配置的位置呢。三个月训练下来,叶柱的各科成绩都达到了优良以上。
在军司令部里,叶柱还慢慢地迷上了外军研究。
李军长要带头讲外军课,让叶柱为他准备材料。叶柱不仅为他写了材料,还为他准备幻灯片。那都是他一张一张地画出来的。
李军长讲课那天,军部大礼堂里座无虚席,他走上台,行了军礼,活脱脱的一个李云龙的形象。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放牛娃出身,参了军,作战勇敢,很快当上了爆破队长。现在他在台上讲,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叶柱在大屏幕前,躲在一个讲台后面,半躺着放幻灯片,配合着他的讲课内容。两个小时下来,叶柱已是浑身酸痛,疲惫不堪。军长的课讲得很成功,台下不断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叶柱建议处里搞敌情态势图。他跑到军区情报部汇报,得到了军区的大力支持。他们给了叶柱需要的各种资料,还给了50万份之一的大比例地图。回来后叶柱找了木匠、电工等,就动起手来。安滑道,制展板、做图标,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侦察处电动敌情图就搞好了。苏军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战略导弹部队驻地,导弹到达我国境内各大城市的时间、距离等,看了一目了然。还有苏军可能的进攻方向、路线等,都用图标和箭头标示的清清楚楚。军首长们都来看了,首长们看了都非常满意,表扬叶柱能干。
那一段时间,叶柱还撰写了不少理论文章。如《苏联军事战略和战争初期的作战思想》,《苏联侵华战争初期可能的作战行动》,《苏军入侵华北地区的作战行动及特点》,《苏军武器装备近况及其发展趋势》,《苏军战区战略性战役的组织与实施》,《对苏联战争潜力的初步估算》,等等。这些文章,不仅在军里做报告,受到欢迎,而且呈报到军区,也受到重视。有些材料还送到了北京总参情报部,作为研究资料发表在《外军研究》杂志上。
有些观点颇有新意,首长们很欣赏。
比如:苏军始终把欧洲作为兵力部署重点。在欧洲,苏联面对北约集团,集中部署了总兵力的四分之三,共三百二十万人。其特点是兵力数量多,武器装备好,战备程度高,在部署上采取前出的进攻态势。特别驻东欧的三十一个陆军师,全部为精锐满员师,坦克师的比重高达百分之五十,直接威胁着西欧的心脏地区。
而在亚洲,苏军是逐步加强亚洲地区的军事部署。无论在数量、质量或装备程度上,亚洲兵力都比驻欧部队要少。很明显,苏军依靠现有兵力,还不足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近两年来,苏联采取了一些加强东线部署的措施。例如,建立新的战区指挥机构,增加驻蒙苏军和驻日本北方四岛的兵力,更新武器装备,大力加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继续部署中程导弹和“逆火式”轰炸机。它支持越南反华,乘机在越取得了海空军事基地。所有这些,一方面对我造成南北夹击之势;另一方面威胁美日从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战略航道。大力加强南下军事扩张活动。
苏在目前东西两线不易突破的情况下,加紧进行南下扩张活动。迄今,苏在这个地区已同一些国家签订了军事性的“友好条约”,取得了四十多个可以使用的海空军基地,并向地中海和印度洋派驻了分舰队。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进而威胁伊朗和巴基斯坦,就是它南下印度洋、逼近波斯湾的—个重要步骤。苏联在这个地区的战略企图就是逐步扩大势力范围,抢占战略要地,以威胁西方战略原料的供应和海上交通,并把苏联在欧亚两线的军事部署联结起来。南下扩张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苏联推进其全球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叶柱得出结论:判断苏联是否完成其战略部署,要看他今后能否在欧洲取得全面军事优势,能否在亚洲改善战略态势,能否实现南下的战略企图,控制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海峡和通道。如果苏联做到这些,它就可以在同美国的争夺和未来战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闲暇的时候,叶柱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夏云阿姨,想起了父亲和马光伯伯。他决心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
请看第三十章《水口关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