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许多父母,特别是那些缺乏耐性的父母,十分反感孩子顶嘴。他们认为,孩子顶嘴就是不听大人的教导,就是向父母提出挑战,往往十分恼火,除了对孩子呵斥外,有的还会痛打孩子一顿。其实,父母没有必要对顶嘴的孩子大动肝火,因为孩子顶嘴还有些积极的意义。
如外婆来,外孙女就要陪外婆看电视。晚上9点多时,做母亲的说:“快去睡觉,都差不多10点钟了!”外婆说:“我难得来一次,今晚又是星期六,就让她多看一会儿电视吧!”但妈妈仍不同意,女儿只好不情愿地去了卧室。这时,母亲又说:“好女儿要听妈妈的话,脸色不要这么难看!”女儿听到这话,马上回了一句:“妈妈,人人都要听妈妈的话吗?”母亲说:“那当然!”女儿笑了:“那你怎么不听妈妈的话?外婆叫我多看会儿,你偏不让我看!”
孩子顶嘴,说明孩子有个性、有主见、有活力、勇敢等,否则,孩子对父母的“不合理”要求只会忍气吞声。孩子的顶嘴,是他们对大人“不合理”要求的公开抗争,也是一种心理宣泄,这样的孩子不会有畏缩心理、压抑心理及懦弱、保守、逆来顺受的性格。顶嘴能使他们保持心理的平衡,能起到保护身心健康的作用。
当孩子顶嘴时,父母应以一种十分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生活中,听话的乖孩子最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喜欢,而“顶嘴”、“拗性”的孩子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训斥,甚至被剥夺辩解说明的权利。
专家表示:父母的这种专制作风,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危害:
(1)产生逆反心理。
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理很正常,也是孩子鼓足了勇气才这样做的。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狙击”,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的这种“蛮横”做法,孩子虽不敢言,但心不服,以后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定势,父母的批评他就根本无法接受,把训斥当耳边风。
(2)形成认识障碍。
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而与父母争辩。而这时父母简单粗暴地不给孩子争辩的机会,不让其通过“辩”来分清是非,根本性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由此,孩子的认识就会逐渐产生偏差。
(3)扼杀新思想。
一个想“顶嘴辩解”的孩子,往往能将是非善恶权衡在自己的评判标准上,显示了不唯命是从、求是明理的思想特质。许多孩子正是在有所听和有所不听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父母“不许顶嘴”的高压使孩子产生了唯唯诺诺的心理,这让他们以后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他们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顶嘴也随之而来,这让许多家长感到棘手,是顺从孩子的意愿,还是与他们针尖对麦芒地较量,还是用“武力”制止?
(1)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顶嘴多半是由于他们还没学会恰当地表达,家长没必要因此发火,更不能借题发挥,甚至因为自己遇到不痛快的事而迁怒于孩子。没办法有效地让孩子停止顶嘴的家长,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处理方法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
(2)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顶嘴实际上意味着孩子心理的成长,他们开始逐渐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作为父母也必须明白,孩子的自我意识是相当不完整的,这表现在他们不知道用何种方法来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顶嘴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
许多父母在无意中纵容了孩子的顶嘴,要么哄着,要么顺着,这是十分糟糕的。因为这等于告诉孩子,顶嘴是有效的心情表达方式。以后,孩子不仅会在家里频繁地使用这个武器,而且会把顶嘴发展到幼儿园和学校。如果不想看到孩子成为一个一不满意就顶撞大人的没家教的小家伙,就要明确地告诉他,顶嘴是错误的表达方法。
家长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家长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3)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顶嘴的理由。
孩子表达的情绪很简单,如果父母和他们站在一起,窥探一下他们的心理,就会感到那些顶撞甚至是脏话原来都有情可原。孩子的感情是相当脆弱的,他们在顶嘴的时候也害怕家长斥责,大一些的孩子还怕家长不理解自己。因此,对待孩子的顶嘴,家长要从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入手。
总之,请父母们少些“权威教育”吧!善待孩子的“顶嘴”,把他们的思辩和不讲礼貌分别开来,让他们在争辩中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对与错,从而更坚定自己的正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