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计划经济试点疏
第二日是朝日,古时一般逢初一和十五便上朝听政,重大节日、聚会和祭祀也上朝,其他时间皇帝一般只在御书房办公,当然临时通知上朝和紧急事务召开朝会也是有的。
南唐也不例外,今天朝会诸大臣也没有什么奏议,只是户部提出因为大旱金陵附近一些县村发了大火烧了不少民房寺庙需要修缮,工部提出一些水利工程需要趁着天晴修复等几件涉及民生的事情。
李璟听得有点不耐烦,这不都是要钱吗?朕上哪给你们找这么多钱,一年收上来的税还不够拿来打仗呢。要是没钱打仗,谁来保卫国家,怎么开疆拓土,不开疆拓土,怎么收更多的税?这班大臣连这点道理都不懂,白养你们了。
这战事刚平息了一点,个个就来伸手要钱。弄得李璟觉得头都大了,草草议了一下就退了朝。见时间还早,拉了几个大臣到御书房喝喝茶赏赏画聊聊新词,也可打发些时间,这才是帝王生活嘛。
进得御书房,李璟刚到书桌边想拿幅新收集到的名家画作,便看到桌面摆着本折子,随手拿起来打开,只见上面开头写着“计划经济试点疏”几个字,再看却是“儿臣李从嘉谨奏”。
计划经济?试点?这用词倒是新鲜直白,李璟微微产生了点性趣,坐下继续看起里边的内容来。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李煜的折子一开头就用《尚书》里边的一句话,提出了百姓的重要性。
李璟点点头,这话引经据典说得不错。
“夫民之大事在农,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一段论述也强调了百姓务农的重要性,若是不耕种,哪来的收获,没有收获自然生活不下去了。
李璟不置可否,继续看吧,就不信这六皇儿能说出花来?
“务农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这句话里面提出了几条建议,就是要发展农业生产,少收点税,多养些牲畜,修些水利,农民尽心尽力劳作有收成了,那国家就富裕了。
这也不是不行,只是少收点税嘛?李璟摇了摇头。
“此番赈灾,儿臣欲以常、庐、濠、楚四州试点,行计划经济,聚合其劳力,平均其田地,调节其轻重,使百货通流。恳请陛下钦准。”提到关键的地方了,李煜要拿这四个州做试点,推行计划经济,把百姓聚集到一起劳动,把土地都给平分了,然后由政府调节物资分配。
李璟心中也拿不定主意,他对经济一向不感冒,若是其他人的折子,有可能被他丢一边去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没钱就多加点税,压力大了,百姓自然就会去发展生产了,要不吃什么。只是这是自己儿子呈上来的,若是做得好,也有些政绩,日后……想得远些了。反正这事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抬头看了一眼几个大臣,道:“众位爱卿过来看看这本奏折。”
左朴射冯延巳、右朴射孙忌、枢密使陈觉和大司徒周宗这几个宰相一级的人物均在场,只是众人都不是一路的。冯延巳与陈觉较亲密,都被称为南唐五鬼,与周宗没什么太大矛盾,与孙忌却是对立关系。李璟也喜欢手下不是一条心,比较容易控制,只是却时常被手下蒙在鼓里而不自知。
陈觉便是那日李煜来汇报时站在李璟身边的青衣文士,文学素养也高,善于逢迎见风使舵,魏岑便是他手下,李璟重用这班人,南唐哪能不垮?
几人轮番看了李煜的折子,脸色各有不同。
“不知众爱卿以为此疏所议之事如何?”李璟看到各人都看完了却不说话,只能发话。
“微臣以为此事乃是利国利民之事,如疏上所言:民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殿下大才,是我南唐之福。”冯延巳当先开口,脸上带有点喜色,心想这回李煜是自寻死路了,当真是纸上谈兵,均田地岂是那么好做的,里面盘根错节的关系多着呢,这回不死也要脱层皮。
孙忌看着冯延巳倒是有点疑惑,这老家伙不是一向和郑王殿下不对付的吗?自己还想着要怎么拍个马赞一下的,倒被抢了先了。转而想到什么,一时默不作声。
“此事恐怕不易实行,百姓私有农田岂愿均分呢?劳力聚集却还可行,只是人众则难以控制。调节货流也很麻烦。”周宗把几个弊端提出来,也有点心急了,这郑王殿下也不告诉自己一声,商量一下,现在难扳得回来了。
“殿下有此雄心壮志,正可趁着赈灾施展一番,微臣认为不须太过顾忌。”陈觉也开口了,他也是太子一党的,自然要帮衬冯延巳,而且郑王搞得不好的话,这次是大难临头了,改革岂是那么容易进行的,历史上因为改革死的人多了去了。
“若是陛下认为尚不成熟,也可削减一些州县。”孙忌看得出李璟是同意的,只是还拿不定主意,权衡了一下,还是两头讨好为妙。
“孙爱卿所言正和朕意,那濠、楚两州却是军畿重地,容不得他胡来。”李璟说着拿起朱批,先把那薄赋敛三字划去,然后把濠、楚两州也划掉,才写了个准字。
办完正事,几人才开始喝茶赏画,谈笑风生,只有周宗略有些顾虑,不过想到就算搞不好,李璟应该也会担着点,倒稍微放下心来。暗想这殿下悟性很高,吃了回亏就学会了汇报。
李煜此时却是在收拾行装。
“这把弯刀就不用拿了吧?很重的,再说有慧方在,又有那么多士兵,安全着呢。”李煜苦着个脸看着小乔在帮他打了个大大的包裹,连肖眉古锋送的那把弯刀也插进去。
“这一路上殿下可要保重,出门在外多加防范总是不错的。”小乔可不管重不重,反正什么都要带上。想到要有一两个月见不着李煜,眼眶都泛红了。
“好吧好吧,我一定会注意的。”李煜也感到有点伤感,唉,有些事还是不得不做啊,要是整天混吃等死,无所作为,估计也没几年好活。
磨磨噌噌时间也近中午了,李煜正在吃着午饭,安公公就把折子给转回来了。看着上面删掉的内容和大大的准字,李煜却不觉得太意外。这时代的人怎么会懂得计划经济的神威啊。
李煜骑着混血大宛马出了金陵城,身边只带着慧方、史苗疆以及曾经见过的两个侍卫魏军和邱宁,这次去赈灾,时间紧任务重,能省的都省了,要是什么都带上,一天也赶不了多少路程。
“踏、踏、踏、踏”前方也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李煜抬眼一看,却是一个身着翠绿色劲装背着紫色长剑的女子骑着匹黑色的骏马向金陵城急驰而来,长得柳眉杏目瓜子脸儿,一股勃勃的英气扑面而来,心下暗赞:好一个俊俏的女侠!
那女子目不斜视,快速擦肩而过,只留下一阵灰尘飞扬。
李煜摸了摸鼻子,这是到南唐后第一次见到女侠啊!民风果然彪悍。
来到城郊外三四里地,只见前边笙旗招展,长枪林立,约有两三千士兵肃立在官道两旁,隐隐有股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过往行客均小心翼翼,不敢出声吐气。
郭廷谓见到李煜,立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高声喊道:“臣郭廷谓率濠州定远军二千将士参见郑王殿下!”一旁侍立的士兵齐刷刷跪下:“参见郑王殿下。”喊声直冲云霄,路旁的林中小鸟都被惊得飞了起来。
李煜坐在马上,看着这群士兵,有的还有些稚气,但是动作整齐划一刚劲有力,眼神中都流露着一种坚决果敢的锐气,看来也是经过沙场磨炼的精锐之师。心中也很是感慨,这些都是南唐最可爱的人,只是古来征战几人回?此番赈灾,还望一路平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