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表演艺术(5)
山德斯·乔治
(1906~1972)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圣彼得堡。父母是英国人。俄国革命时全家回英国,曾先后就读于布赖顿学院和曼彻斯特技术学院,之后经营纺织品、烟草等生意。30年代初他第一次登台演剧;30年代中期在英国从影。1936年去好莱坞拍片,经常扮演阿谀奉承、行为不端的反面人物,不久成为好莱坞重要影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在影片《大破纳粹间谍网》(1939)、《猎人记》(1941)、《吾土吾民》(1943)中饰演纳粹分子。但在《圣徒和猎鹰》两部惊险片集中都扮演英雄人物。山德斯的第一个满意的角色是在《月亮和六便士》(1943,旧译《画圣奇迹》)一片中饰演玩世不恭的主人公。8年之后,他电影生涯的另一个里程碑是在影片《彗星美人》中饰演一个不友好的戏剧评论家,这个角色使他获得第23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60年代期间,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欧洲拍片。他的自传有《一个专业演员的回忆》。1972在巴塞罗那旅馆里发现他的尸体,他留下自绝书,提及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烦而服过量安眠药。
他在好莱坞主演和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四杰传》(1938)、《蝴蝶梦》(1940)、《国际情报网》(1940)、《怒火情焰》(1942)、《纽约奇谭》(1942)、《胭脂血》(1944)、《孽魂镜》(1945)、《疯狂艺人》(1945)、《盗宝偷香》(1946)、《生死恋》(1947)、《残花魔王》(1947)、《扇》(1949)、《理查王和十字军》(1954)、《明月舰队》(1955)、《流氓生涯》(1956)、《从地球到月球》(1958)、《所罗门和谢巴》(1959)、《天涯历险记》(1962)、《好时间》(1967)、《克里姆林信件》(1970)、《精神病》(1972)等。
沃夫·理查德
(1906~1966)美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生于马萨诸塞州温思罗普。15岁时辍学加入波士顿市的一家剧团,以后长期在舞台上从事表演工作,后兼任导演和布景设计师。1927年打入百老汇,30年代参加戏剧公会的演出。1934年曾参加影片《午夜》的拍摄;1940年迁居好莱坞,先后成为华纳和米高梅影片公司的合同演员。1944年成为电影导演,专门执导轻松的影片。1949年重回百老汇,在自己设计的一部舞台剧中饰演理查德三世,50年代一度作为导演再次短暂拍摄电影,后转向电视,执导了如《枪烟》、《大篷车队》等电视连续剧。
他的影片还有:作为演员——《半夜歌声》(1941)、《胜利之歌》(1942)、《铁窗鸳鸯》(1942)、《巨星的殒落》(1942)、《铁血军魂》(1943)、《抗战万岁》(1943)、《圣诞节日》(1944)等;作为导演——《瞽目神探》(1945)、《水手娶妻》(1946)、《银汉笙歌》(1946)、《它发生在布鲁克林》(1947)、《陌生的爱情》(1947)、《海上璇宫》(1948)、《恺撒的香槟酒》(1950)等;作为制片人——《燃烧的群山》(1956)、《B·52轰炸机》(1957)等。
曼·安东尼
(1906~1967)美国电影导演。生于圣迭戈。早年当过舞台经理、演员。1938年进好莱坞,先后任助理导演、试镜头导演、低成本片导演。1950年为环球影片公司导演了由詹姆斯·史都华主演的西部片《无敌连发枪》后受到重用,接着又导演了史都华主演的西部片《河湾》(1952)、《血泊飞车》(1953)、《遥远的家乡》(1955)、《血溅蛟江》(1958)以及《盖世英雄》(1958)等,成为50年代著名西部片导演。60年代他导演了历史片《万世英雄》(196l,美、意合拍)、《罗马帝国的覆灭》(1964)等片,也相当成功。1967年在英国导演《双重间谍》时去世,遗作由该片主角劳伦斯·哈维执导完成。
赖斯,欧文(Reis,Irving1906~1953)美国电影导演。生于纽约市。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他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广播研究室的创始人兼室主任。30年代中期,广播业务繁荣发展,他创作、制作并导演了300多部广播剧。他为编导兼演员奥森·威尔斯提供第一个广播就业机会。1938年赖斯进入电影界,在派拉蒙影片公司任电影编剧。1940年任雷电华影片公司导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兵役,回好莱坞后导演了一批优秀影片。
他导演的影片还有:《多事之夜》(1940)、《三人周末》(1941)、《福尔肯的约会》(1941)、《大街》,(1942)、《博物馆大劫案》(1946)、《鲁男子》(1947)、《儿女债》(1948)、《魅力》(1948)、《罗斯安娜·麦科伊》(1949)、《黑暗中跳舞》(1949)、《三个丈夫》(1950)、《新墨西哥》(1951)、《四张广告》(1952)等。
范戴克·威拉德
(1906~)美国纪录片导演。生于科罗拉多州丹佛。曾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当过银行职员、保险推销员、X光技师,又是静物摄影师。1937年他与另外两位摄影师联合拍出佩尔·洛伦茨写的著名纪录片《河》,从此开始从事电影工作。两年后,他初次与拉尔夫·斯坦纳合作导演《城市》,这是一部关于都市设计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战时情报局海外电影部办公室的制片人。1945年,他拍了《旧金山》,是纪录联合国成立的官方影片。战后他为电视台、美国新闻署、工业界以及各种基金会拍了不少纪录片。1965到1973年,他任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部导演。他担任过电影资料国际联合会主席。
他导演的主要影片还有:《萨拉·劳伦斯》(1940)、《桥》(1942)、《太平洋西北》(1944)、《探究医药之行》(1946)、《摄影者》(1947)、《维隆山》(1949)、《纽约大学》(1952)、《工作和游戏有益于健康》(1954)、《童年回忆》(1954)、《霉菌的生活》(1957)、《摩天大厦》(1958)、《阿萨姆帮猎虎》(1958)、《爱尔兰——眼沔和微笑》(1960)《瑞典》(1960)、《稻米》(1`964)、《马明及湄公河》(1965)、《农夫——丰年或灾年》)1965、《前线摄影机动性935~1965》(1965)、《未来电影的模式》(1968等)
克勒林·汉斯
(1906~)共和国电影演员。生于柏林。当过工人,后参加左翼演员剧团,又从事过绘制招贴画工作。1931年移居苏联,先在舞台上演出,后来主要是电影演员,共参加了二十九部影片的演出,同时还从事美术工作。1945年回到德国,参加德发电影制片厂的组建工作,是该厂创办者之一。后来主要当电影演员,扮演一些主角和配角。曾获得劳动旗手的称号。
他演出的主要影片有:《边区》(1933,苏联)、《肖尔斯》(1939、苏联)、《契卡洛夫》(1939,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42,苏联)《虹》(1944,苏联)、《早霞矿山》(1948)、《彩色格子布》(1949)、《台尔曼传》(上集,1954)、《山中魔鬼变石头》(1955)、《我渴》(1956)、《波罗尼亚快车》(1957)、《皇宫与茅屋》(1957)、《蝙蝠飞行队》(1958)、《炎热的夏天》(1959)、《生活开始了》(1960)、《意大利随想曲》(1961)、《星期六的舞蹈》(1962)、《人与兽》(1962,与苏联合拍)、《号手之歌》(1964)、《告别》(1968)、《被窃取的战斗》(1972,与捷克斯洛伐克合拍)、《刽子手的兄弟》(1979)等。
邓诺克·米尔德里德
(1906~)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巴尔的摩,就学于哥伦比亚太学。1931年登上百老汇舞台。1940年在《春风化雨》一剧中扮演威尔士教师一角获得成功。1945年,她在根据该剧改编拍摄的同名影片中再次扮演这一角色,为蓓蒂·黛维丝作配角,这是她首次上银幕。她曾因影片《推销员之死》(1951)和《玩偶女婴》(1956)中优秀表演两次获得最佳女配角金像奖的提名。
推销员之死,1951她主演或参加演出的影片还有;《死吻》(1947),《我要你》(1951)、《萨巴达万岁》(1952)、《白衣少女》(1952)、《爵士歌星》(1953)、《狼狈为奸》(1953)、《哈里的纠纷》(1955)、《温柔地爱我》(1956)、《佩顿广场》(1957)、《艳尼传》(1959)、《第一页上的故事》(1960)、《青楼艳妓》(1960)、《野性的东西》(1961)、《青春的恋人》(1962)、《注意灰房子》(1964)、《血气方刚的霍克》(1964)、《七个女人》(1965)、《艾丽丝大妈到底出了什么事?》(1969)、《一个夏天的恋情》(即《蜻蜓》,1976)等。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肖斯塔科维奇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母均从事音乐工作,母亲曾在音乐学院专门学过钢琴,他就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钢琴的。他暂时性地在格拉泽尔音乐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然后在13岁时就入圣彼得堡(后来的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深造。肖斯塔科维奇在所有方面都是一个杰出的学生,他以《第1交响曲》作为毕业作品。这部作品马上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这么年轻就以创作而闻名,终于使他在到底成为一位钢琴演奏家还是职业作曲家之间作出了抉择(他参加了1927年度的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荣誉奖)。不过他后来的夫子自道说明他对放弃钢琴演奏仍有些惋惜:“如果要我说实话的话,我真希望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此后的几年间,肖斯塔科维奇在苏联政权许可的自由范围内(在当时,俄罗斯的先锋姿态是指政治上和社会上的“正确”),借鉴令他非常兴奋的巴托克、贝尔格、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家的创作观念,进行大胆的音乐实验。他创作于1927年和1929年的第2和第3交响曲,反映出他对创新音乐理念的极大兴趣,同时也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革命热情。在作品的高氵朝段,他采用单纯的合唱来唤起取得无产阶级集体主义胜利的苏联精神。肖斯塔科维奇罕见的音乐天赋、他的年轻和热情使他成为当时最受宠的苏联作曲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对苏联胜利的欢呼,同时也是对作曲家本人才华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