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学类(1)
埃切加赖
1904年获文学奖,时年72岁。1832年4月9日生于西班牙的马德里,1916年9月14日死于西班牙的马德里,享年84岁。国籍:西班牙。教育:1853年毕业于马德里土木工程学校。双亲:父,何塞·埃切加赖·伊·拉科斯塔(Jose Echegary y Lacosta);母,曼努爱娜(Manuela Eizaguirre Chaler)。配偶:安娜(Anna Perfecta Estrada),1857年结婚。后裔:一个女儿,其他不详。经历:1853~1869年任马德里土木工程学校数学教员;1869~1872年任国家土木建筑工程总负责人;1872~1874年担任西班牙财政大臣;1874年退出政界,从此埋头创作。其他获奖介绍:1892年获西班牙Corrina奖;1904年获AlfonsoⅫ大十字奖章;1907年获皇家科学院奖等。
主要著作:第一部剧本《支票簿》,1874。剧本《复仇者的妻子》(La Esposadel Vengador),1874。剧本《在剑柄里》(En el puno de ja Espada),1875。剧本《火柱与十字架》(Enel pilary en la Cruz),1878。剧本《疯子或圣人》(O Locura O Santidad,Drama en Tres Actos yen Drosa),Madrid:J.M.Duneazeal,1877(Madam or Saint,Tr.by H.Lynch,Boston:L.Wolfe,1895)。著名剧本《大帆船》(El Gran Galeoto,Drama en Tres Actos en Verso,Precedido de un Dialogo en Prosa),Madrid:J.Rodrignes,1881(此剧本有刘启分的中译本,《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3卷,1~252)。剧本《两个宗教狂热主义者》(Dos Fanatismos),1887。剧本《玛丽亚娜》(Mariana),1892。剧本《怀疑》(La Duda),1898。剧本《疯狂的神》(El Loco Dios:Drama enCuatro Actos,en Prosa),Madrid:Velasco,1900(The Madam Divine,a Prose Drama in Four Acts,Tr.by Elizabeth H.West,Boston:Poet Lore,1908)。剧本《痣》(El Estigma),1900。剧本《擦洗污点》(Mancha que Limpia),1900。剧本《死于唇上》(La Muerte en Los Labios),1905。科学论文集《通俗科学》(Ciencia Popular),1905。剧本《伟大的牵线人》,沈石岩译,漓江出版社。
参考文献:J.康普:“埃切加赖及其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3卷,253~271。J.埃切加赖:《回忆录》(Recuerdos),1917。《牛津西班牙文学手册》(Oxford Companion to Spanish Literature),Oxford:Clarendon Press,1978,176。J.Matias:《埃切加赖》(Echegaray-Su Vida y Obra),Madrid:E.P.S.A,1970。
评述:埃切加赖“因为他那具有独特、新颖风格的丰富而又杰出的作品,恢复了西班牙戏剧的伟大传统”,与法国作家米斯特拉尔分享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埃切加赖是西班牙剧作家,他还当过数学教授、工程师和财政部长。他一生写下了60多部剧本,在西班牙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早期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到后期在易卜生等人的影响下,写了不少问题剧。他的剧本,由于风格独特新颖、结构严谨、剧情冲突迭起,加之形象生动、典型,语言又切合时代特点,故强烈地吸引着广大观众。他被公认为是西班牙后期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人物和同时代杰出的剧作家。
米斯特拉尔
1904年获文学奖,时年74岁。1830年9月8日生于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地区的玛亚纳城(Maillane),1914年3月25日死于法国玛亚纳,享年84岁。国籍:法国。教育:1851年毕业于法国艾克思大学,取得律师执照。双亲:父,弗朗索瓦·米斯特拉尔(Francois Mistral);母,阿德莱德(Adelaide Poulinet Mistral)。配偶:玛丽娅(Maria Riviere),1876年结婚。后裔:无。经历:一生专司写作。其他获奖介绍:1861年获法国科学院奖;还获得过法国Reynaud奖。
主要著作:史诗《米瑞伊》(Mireio,Potms Provencau de Frederic Mistral),Avignon,France:J.Roumanille,1859(此诗作有许文堂的中译本,《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1卷,1~422)。长篇史诗《日历》(Calendau),Avignon,France:J.Roumanille,1867。诗集《黄金岛》(Lislsclo d’or),1876(此书有罗国林的中译本,漓江出版社)。《七诗人南方语言宝库》(Lou Tresor d’ou Felibridge ou Dictionaire Provencal-Francais),Aix-en Provence,France:Veue Remondet-Aubin,1879~1887。历史叙事诗《涅托》(Nerte,Nouvelle Provencale),Paris:Hachette,1884。抒情历史悲剧《雅娜皇后》(La Reinc Jeanne:Tragedie Provencale en Cinq Actes),Paris:A.Lemerre,1879。著名叙事诗《罗纳河之歌》(Le Poeme du Rhone,xii Chanes:Texte,Provencal et Traduction Francaise),Paris:A.Lemerre,1897(The Poem of the Rhone,Tr.byM.B.Jones,Claremont,CA:Claremont College Press,1914)。叙事诗集《橄榄的收获》(Lis Oulivado),1912。
参考文献:“米斯特拉尔及其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1卷,435~422。米斯特拉尔:《回忆录》(Mes Origines,Memoires et Recits),1906(Memoirs of Mistral,Tr.byC.Maud,London:K.Arnold,1907)。C.Downer:《米斯特拉尔传》(Frederic Mistral),New York:Columbia U.Press,1901。《1000~1900年欧洲作者》,641~642。《储贝尔文学奖要介》,91~99。
评述:米斯特拉尔“因为他的诗作的新颖的独创性和真正灵感,忠实地反映了自然景色及其人民的乡土感情,此外,还有他作为普罗旺斯语言学家的重大成就”,与埃切加赖分享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米斯特拉尔是法国诗人和语言学家,从青年时期起,立志复兴中世纪普罗旺斯的文化传统,始终坚持用古老的奥克语从事诗歌创作。1851~1859年写出了普罗旺斯的史诗《米瑞伊》。这部诗作充满浪漫的激情,受到广泛的赞扬,他也因而建立了世界性声望。后来剧作家古诺将它改编成剧本上演。他用心血浇灌的《七诗人南方语言宝库》更是稀世珍宝,被后人称为“奥克语文学流派的宝藏”。
拉齐斯
维里斯·丹尼索维奇·拉齐斯(1904~1966),拉脱维亚作家,曾获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的“拉脱维亚人民作家”的称号。
拉齐斯是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城郊的米尔格勒维斯地方的人,出身于码头工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拉脱维亚被德国军队占领,拉齐斯一家逃难到了俄国西伯利亚西部的巴尔纳乌尔;在这里,他进了师范学校,并利用课余时间,贪婪地遍读了普希金、果戈里、列·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库普林及高尔基等大作家的名篇,从而大大丰富和提高了他的文学素养,激发了他对文学创作的兴趣。还不满十五岁的时候,拉齐斯就开始在西伯利亚的拉脱维亚文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诗歌、特写和短篇小说。
1921年苏联国内战争结束后,拉齐斯回到了当时还处于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祖国拉脱维亚。因为家境困逼,他不得已中断学习去寻找工作。在此期间,拉齐斯当过码头搬运工、渔夫、轮船上的司炉工等,并随远洋轮船到过德国、法国、丹麦、比利时、英国,有机会目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罪恶和各国工人的苦难生活,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较深厚的生活基础。
1930年,他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写成的短篇小说《女人》和长篇幻想小说《解放了的野兽》,先后在拉脱维亚大型文学杂志《思想》上发表。这些作品虽然在技巧上还带有明显的稚气,但它们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善和恶的对立,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境遇的同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幽默风趣的叙述风格,曾经引起了当时拉脱维亚一些进步文学家的注意。
拉齐斯早在1928年就同拉脱维亚地下共产党组织建立了联系,从此他曾不止一次地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革命任务。1931~1939年,他一面认真自学马列主义理论,同时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搞文学创作。在此期间,他写了几十部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其中以《没有翅膀的鸟儿》(1931~1933)和《渔夫的儿子》(1933~1934)最著名。
卡斯珀·维拉
(1904~)美国女小说家,电影剧作家。生于芝加哥。早先是自由撰稿入,在杂志上发表小说与论文,其后任《舞蹈》杂志编辑。她撰写的小说很多被搬上银幕,最著名的有《罗兰秘记》,被《每日电影》评选为1944年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她的小说摄成影片的还有:《六一三之夜》(1932)、《危险的女人们》(1934)、《丑闻街》(1938,合写故事)、《比德莉亚》(1946,英同,兼改编)、《三个丈夫》(1951,兼合作改编)、《天堂的单身汉》(1961)等。由她改编的电影剧本有:《我永远爱你》(1935)、《来自路易斯安那的贵妇》(1941)、《三妻艳史》(1949)、《克劳迪亚和戴维》(1974)等。
1904年11月25日
巴金诞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是日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翻译家。“五四”时期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发起组织“均社”,并任《平民之声》主编。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读书。1925年翻译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等著作。1927年赴巴黎学习,翌年创作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自1931年文学创作进入旺盛期,写出长篇小说《激流》(即《家》)等10部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6部散文集。1934年11月化名“黎德瑞”去日本,次年8月归国,后与靳以编辑《文学季刊》、《文季月刊》,并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负责编辑《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译文丛书》。出版短篇集《将军》、《沉默》等。1936年11月与鲁迅、郭沫若等21人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辗转于香港、广州、汉口、桂林和大西南的昆明、重庆等地。出版《春》、《秋》、《憩园》等长篇小说和《还魂草》等短篇集。抗战胜利后,出版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国际笔会主席,《收获》主编等职。1982年4月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5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辑有《巴金文集》、《巴金全集》。
卡拉斯拉沃夫
格奥尔吉·卡拉斯拉沃夫(1904~1980),保加利亚当代作家。他的创作在反法西斯斗争年代为推动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卡拉斯拉沃夫生于波里索夫城的德贝尔村。曾在索菲亚等地的邮电学校和师范学校读过书。学生时代受高尔基《母亲》等作品的影响,积极参加共产主义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参加共产党所领导的反政府的九月起义。翌年加人共产党,起义失败后参与恢复和重建党的工作。1925年在故乡担任教师时,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校方辞退,转而就学于索菲亚大学农学系,在此又因组织罢课被开除学籍。不久他便去布拉格继续学业,靠勤工俭学,作泥水匠为生,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0年回到祖国,曾担任《舵》、《观察》、《烈焰》等刊物的编辑,并任《回音》报党组书记和索菲亚区党委书记。
卡拉斯拉沃夫的作品很多,有诗歌、小说、戏剧、杂文、文学评论、政论等,主要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他最初发表的短篇小说集《街头沦落人》(1926)表现的是底层人民,特别是流浪儿的悲苦命运。次年发表的《牧笛鸣咽》再现了九月起义失败后血泪斑斑的现实,但基调有些低沉,并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在《他们没有墓》、《丹柳》、《在肖像前》、《37号牢房》等作品中,读者透过那尸横遍野的背幕,可以窥见希望的火花:那里有哀悼亡子时幡然觉悟的父老;不能期待壮士生还,对现实深恶痛绝的村民;还有身陷囹圄,痛定思痛,不甘屈服的囚徒……不过这些人物还缺乏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在艺术上,这些作品感情浓郁,带有散文诗的特色。
三十年代中期,随着保加利亚无产阶级文学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向前发展,卡拉斯拉沃夫的创作也开始更为深刻地反映现实,明显地闪耀出革命浪漫主义的光彩。短篇集《在岗位上》(1932)和《两个阵线》(1934)中的不少作品,标志着卡拉斯拉沃夫在创作上的进一步成熟。这些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斗争,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化过程。革命者、共产党人,时代的正面人物形象已活跃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大力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英雄业绩:昔日的雇农成长为革命战士,为掩护地下工作者英勇地献出生命(《在岗位上》);青年农民敢于冒犯区长,被害身死,显示了共产党人巨大的精神力量(《渴》);葡萄园看守忠于党的事业,出生入死,受到人民保护(《敌人》);地方官巧取豪夺,鱼肉乡民,引起民怨沸腾,人心思变(《斗争》)……在这些作品中,崇高的英雄形象和残酷的阶级搏斗场面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幅可歌可泣、鲜明生动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