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年鉴之1903 > 第10章 科技之光(5)

第10章 科技之光(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长崎原子弹、氢弹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中,冯诺伊曼也起着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在长崎原子弹研制上,冯诺伊曼通过仔细的数字计算,计算出起爆的内向爆炸方法所需要的程序。在氢弹研制上,他负责全力利用最先进计算机的关键性工作。50年代初,他是美国(用赫伯特·约克的话来说)“核导弹技术的首席顾问”,并设法通过了一项关于ICBM发展的应急方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他的身体垮掉为止这个时期内,在核武器技术革新的竞赛中(这场竞赛中美国走在苏联的前面),他积极地从事着科技和政治方面的工作。晚年,他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专职委员,但他仍然花了许多业余时间来整理他论述计算机和人脑的相似与差别的手稿。

同事们用各种方式描述了冯诺伊曼那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智慧。我们引述乌根那·魏格纳的话说:

“只有一种非凡的头脑能够对科学作出象冯诺伊曼那样不同寻常的贡献。也许,他那精确的逻辑是他智慧的最关键特征。人们会记得那样一种完美的设备,这种设备的齿轮用机床加工成千分之一英寸的精度。假如一个人听说过冯诺伊曼,他就会懂得人的心灵应该怎样工作”。这是我们的一位有深刻观察力的同事的意见。对冯诺伊曼来说,才华横溢是第二位的,更重要的是智慧的天资。这种性质在他15岁时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他的记性很好。正是他的特殊记忆力使他有可能去追求科学以外的大量业余爱好。他是一位业余历史学家,他像任何专业历史学家一样对历史的长河十分熟悉。他能很流利地讲5种语言……他读过并且记得无数的书籍……”(《对称与反省》1967年)

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间,他对武器发展的迷恋暴露了他那阿基里斯式的足踵。

贝时璋

(1903~)中国生物学家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人。早年留学德国。1928年获蒂宾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50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实验生物所所长、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从第三届起任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还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分编委会主任。

贝时璋从20年代起,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研究工作。研究细胞的常数、再生、分裂、转变等活动规律,获显著成就。提出细胞重建观点:在生物体内,除细胞分裂外,以某种物质为基础,他可一步步形成完整细胞。这一重大发现,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有极其重要意义。

贝时璋和其助手对细胞重建问题进行过反复研究,证明鸡胚早期发育中,胚盘本身的细胞内卵黄颗粒也能进行细胞核和细胞重建。还研究半年虫性转变中生殖细胞重建,通过实验观察到在半年虫生殖腺和生殖导管之间,生长中卵母细胞可进行核重建和细胞重建,且多半通过多核体中间阶段。

贝时璋研究过线虫生活史、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现象、染色体结构和行为;甲壳类动物(小虾)色素细胞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眼柄激素影响下的活动情况;双翅目昆虫摇蚊幼虫变态过程中咽侧体结构和功能变化;环节动物再生、再生与自然分裂关系、不同温度下分裂与解体关系等。

贝时璋从30年代起,长期担任科学界和教育界各种领导工作,为培养科技人才做出重大贡献。

斯内尔

(1903~)美国免疫学家、遗传学家生于马萨诸塞州哈佛希尔。1926年获达特默思学院理学士学位,1928年获哈佛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3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29~1933年先后任达特默思学院、布朗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讲师。1933年任华盛顿大学副教授。1935年后任缅因州杰克逊实验所研究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遗传学家协会会员。

斯内尔主要研究组织移植遗传学与免疫学。从40年代起,开始观察异体器官移植组织“排异”现象。经过长期对家鼠进行组织移植的实验研究,发现鼠体内免疫系统通过对外来组织细胞的一组特殊抗原系统识别异己,抗原的形成受细胞核内特殊染色体的一些基因控制。斯内尔把这种特殊抗原系统称为H-2系统,证实用不同H-2系统进行组织移植会产生“排异”现象。揭开组织“排异”秘密,给器官移植手术带来希望,开辟出新的医学研究领域。1980年斯内尔与贝纳塞拉夫、多塞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斯内尔对放射遗传学和免疫遗传学也有研究。

埃克尔斯

(1903~)澳大利亚生理学家生于墨尔本。1925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29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墨尔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获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7~1934年在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34~1937年任马格达莱纳学院讲师。1937~1943年任悉尼医院病理研究所所长。1944~1951年任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生理学教授。1951~1966年任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1966年后到美国芝加哥生物医学研究所工作。194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957~1961年任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美国生理学会会员。1963年,因研究神经系统功能成就显著,与艾伦·奇霍金、安德鲁·赫胥黎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埃克尔斯曾获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奖章。

埃克尔斯广泛研究神经系统的生理和功能。研究神经元突触的性质、生理现象及化学传导器,取得显著成果。出版过许多重要著作,其中有:《脊髓反射活动》(1932,与他人合著)、《心脏的神经生理学基础》(1935)、《神经生理学原理》(1935)、《神经细胞生理学》(1957)、《神经元突触生理学》(1964)、《小脑是神经原机器》(1968,与他人合著)、《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小径》(1968)等。

鲍威尔

(1903~1969)英国物理学家生于肯特郡的汤布里奇。192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还获德国柏林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8年到布里斯托尔大学任助教,1948年升任教授,1964年任副校长。1961~1963年任欧洲核研究中心科学政策委员会委员。194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曾获该会休斯奖章和皇家奖章。还是苏联科学院院士。

鲍威尔主要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将照相法用于研究原子核的变化过程;发现π介子,并研究它的产生。由于这些贡献,于195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鲍威尔的重要工作还有:1935年参加英国皇家学会与殖民部组织的考察队,到英属西印度蒙特塞拉特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活动性;1952~1961年组织欧洲探险队,在意大利完成了高空气球飞行。

鲍威尔主要著作有:《用照片研究核物理学》(1947)、《用照相法研究基本粒子》(1959)等,均与他人合著。

瓦耳顿

(1903~)爱尔兰物理学家生于沃特福德。毕业于都柏林大学,1926年获文学士学位,192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工作,1946年任自然与实验哲学教授。1952~1960年任都柏林高级研究院宇宙物理研究部主任。1958年后任爱尔兰与美国学者交换委员会委员。是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物理学会会员。

瓦耳顿和考克饶夫共同研究粒子物理学。他们所建立的粒子加速器被称为考克饶夫-瓦耳顿粒子加速器。通过该加速器产生了快速粒子,证明锂和其他轻元素可用快质子轰击而蜕变。由于这一贡献,他们于1951年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瓦耳顿还获英国皇家学会休斯奖章等。

纳塔

(1903~1979)意大利化学家生于因佩里亚。毕业于米兰工业学院,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还曾获一些学校名誉学位。先后任帕维亚大学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讲师。罗马大学物理化学教授,都灵大学和米兰工业学院工业化学教授。是林嗣科学院院士,还是其他一些国家化学学会会员。

纳塔于1954年提出立体有择聚合理论,大大促进立体有选择的催化和立体正规聚合物的研究。由于这一贡献,1963年纳塔与德国化学家齐格勒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纳塔还研制成热塑树脂,发现许多大分子化合物,发明在压力下合成甲基醇方法及生产乙醛与合成橡胶新技术等。

昂萨格

(1903~1976)美国化学家生于挪威奥斯陆。1925年毕业于诺基斯高等技术学校,获化学工程师称号。还曾获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布朗大学哲学博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28年去美国,1945年入美国籍。1928年任霍普金斯大学副教授,1933年任布朗大学化学教授。1945年后任耶鲁大学理论化学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挪威皇家科学院、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哲学会、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化学会、挪威化学会会员。

布特南特

(1903~)德国生物化学家生于不来梅港。1927年毕业于格廷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还曾获格拉茨大学、蒂宾根大学、慕尼黑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马德里大学名誉学位。1931~1933年任格廷根大学生物化学讲师,1933~1936年任但泽高等技术学校有机化学教授。1936~1945年任柏林凯撒·威廉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1945~1956年任蒂宾根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兼蒂宾根大学教授。1956年后任慕尼黑布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兼慕尼黑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朗克学会会长。是纽约科学院、巴伐利亚科学院、格廷根科学院院士。

布特南特以研究激素著名。1929年,首先发现和分离出雌酮,并详尽阐述其形状、成因和化学反应。1931年和1934年先后分离出雄酮和孕酮。1936年后布特南特进一步探讨性激素及昆虫生物活性物的化学结构,取得新成果。还研究过植物杀虫剂等。

布特南特因对性激素研究的卓越贡献,1939年与卢齐卡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泰奥雷尔

(1903~1982)瑞典生物化学家生于林彻平。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加罗林学院,193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还曾获索邦大学、巴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卢万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30~1932年任加罗林学院生物化学讲师。1933~1935年在柏林凯撒·威廉生理研究所与瓦尔堡一起工作。1937年后任诺贝尔医学院教授兼生物化学系主任。195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瑞典科学院、瑞典工程科学院、丹麦皇家科学院、挪威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典内科医师和外科医师协会(1957~1958年任会长)、瑞典医学研究学会、瑞典化学家协会、美国哲学会会员。

泰奥雷尔主要研究细胞呼吸氧化酶。1933年,利用渗析和电泳法分离酶中无色蛋白质及其辅基,再按一定比例重新结合,恢复酶的特性。这个可逆性实验进一步揭示酶的结构,证明蛋白质是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泰奥雷尔还首次获得肌红蛋白结晶,并研究醇脱氢酶等。

泰奥雷尔因研究氧化酶成就显著,195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阿纳托利·亚历山德罗夫

(1903~)苏联物理学家生于基辅。1930年毕业于基辅大学。毕业后曾在苏联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列宁格勒物理工程研究所工作。1943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3年成为院士。1946~1955年任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1955~1960年任苏联科学院副院长,1960年任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所长,1960~1975年任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75年任院长。曾当选第五、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亚历山德罗夫主要从事电介质物理和高分子化合物特性研究。提出固体强度的统计理论。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研究防止船舶受鱼雷袭击的方法。1946年后,为建立原子能发电站的核反应堆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亚历山德罗夫于1954和1960年2次获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于1942年、1949年、1951年和1953年4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9年获列宁奖金。还获6枚列宁勋章,以及其他一些勋章和奖章。

1903年在罗马举行国际科学史会议。

罗素〔英〕发现集合论中的罗素悖论,引起了数学史上的所谓第三次数学危机。

罗素〔英〕出版《数学原理》。

弗利特荷姆〔典〕建立线性积分方程的基本理论,是解决数学物理问题的数学工具,并为建立泛函分析做了准备。

惠特克〔英〕创造了合流超几何函数,对这种函数已经发现有许多用途。

沃格特〔挪〕提出岩浆的溶液理论。

李希霍芬〔德〕提出了东亚地体的构造理论。

戴利〔美〕独立地提出了岩浆顶蚀的理论,这种作用使熔融岩浆穿过地壳上升,将周围岩石震裂,但并不溶化它们,这些岩石因为比岩浆密度大而下沉,给岩浆让出上升的位置。这个理论有助于解释许多火成岩地层的构造。

巴甫洛夫〔俄〕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国际医学大会”上作了题为“动物的实验心理学及心理病理学”的报告,首次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埃因托芬〔荷〕发明第一台弦线电流计——埃因托芬氏电流计,用以测量心肌收缩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并将其结果记录成图形,创“心电图”一词,后因此而获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约翰逊〔丹〕发表《纯系学说》一文,提出遗传学中的“纯系学说”。

布莱克斯利〔美〕初步明确了藻类的生活史。

齐格蒙第〔瑞〕发明观察胶体粒子运动的超显微镜,它也是观察平衡涨落的直观仪器。

塔曼〔俄〕研究金属混合物(包括合金的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能),并揭示合金的性能在许多情况下像混合晶体,化合价关系对此类金屑化合物的晶体是不适用的;此外还发明热分析法,即从混合物的冷却曲线确定化学组成,以解释混合晶体体系。

拉姆塞〔英〕、索迪〔英〕确认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特征。

勒纳德〔德〕提出原子的动态模型。

洛伦兹〔荷〕发现长波的黑体辐射法则。

汤森〔英〕提出气体中电子碰撞的电离理论和气体放电的击穿理论。

亚伯拉罕〔德〕提出运动电子的刚球模型理论(刚体电子假说),推得电子质量随速度而变的公式,后来同相对论公式存在长期的争论。

卢瑟福〔英〕认为α粒子是带正电的氦原子,β射线是近于光速的电子。

威尔逊〔英〕用云室实验揭示电子的荷电量。

汤姆森〔英〕在耶鲁大学西利曼讲座上对自然现象中关于亚原子粒子性状的问题,作了论述,并提出光的不连续理论。这一假说预示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阿斯顿〔英〕用电流通过充气管来产生x射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