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年鉴之1910 > 第29章 国运纪事(10)

第29章 国运纪事(10)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6月3日。张钟鼎与军中哥老会头目盟誓联盟。陕西陆军混成协中的同盟会会员张钟鼎,为扩充同盟会在军中的实力,说服军中哥老会头目接受同盟会的各项主张,同意与同盟会联盟。双方在大雁塔举行盟誓仪式,称“三十六兄弟歃血联盟”。

6月4日。中国报界俱进会在南京成立。《时报》与《神州日报》联合全国43家报馆,发起组织中国报界俱进会。本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名报界代表,在南京劝业会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中国报界俱进会。成立大会由江苏报界代表郭宝书主持,民政部部郎朱师晦、江苏提学使李梅庵、南京劝业会代表陶宝南等到会祝贺。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指出了目前报界存在的利病,以及应当尽快进行改革的理由。次日会议决定:以各报馆为会员,其总理、主笔为代表;入会报馆资格,必须是中国人自办的报馆;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委托雷继兴起草区域设会法。6日,大会讨论通过《中国报界俱进会章程》,共16条。其基本精神是:俱进会由中国人自办的报馆组织而成,以“结合群力,联络声气,督促报界之进步”为宗旨。每年8月召开常会,以上海或南京、北京或天津、汉口、广东、东三省五处,作为轮流召开常会的地点。如果遇有紧急、重大问题,经两埠以上报馆提议,便可以在上海召开临时会议。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事务所,负责办理本会一切事务,并负责在各地设立通信处。本会设干事九人,其中四人常驻事务所,五人分驻各通信处。经费由各报馆量力分担。7日,大会议决六项议案:(一)陈请邮传部核减电费、寄费案;(二)议招殷实商家包销报纸案;(三)设立各地通信社案;(四)议联合设立造纸公司及议用中国纸印报案;(五)维持劝业会案;(六)欢迎美国游历团案。大会公布加入中国报界俱进会的各报馆名单,共有40余家。6月在上海召开特别大会,又有24家报馆入会。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报馆俱进会。

6月5日。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开幕。早在1908年年底,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端方为了促进工农业发展,奏请在江苏南京举办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建议由官府和商界联合试办。经清廷批准,随后在南京和上海分别设立南洋劝业会事务所。1909年3月,又成立江宁事务所,预定宣统二年四月一日(1910年5月9日)为开幕日期。为保证此次劝业会的成功,清廷责成两江所属创设物产会搜集农产品、工艺品、美术品、文教用品。并在各埠设立出品协会,广泛征集渔牧物产、机械、图书和各种新发明、新创造,令各省成立协赞会。八月底,清廷委派两江总督张人骏担任南洋劝业会会长。本日开幕式上,由审查总长侍郎杨士琦宣布清廷旨意,随后由会长、两江总督张人骏致开幕词,接着由董事会严义彬报告本会经费及工程概况,由坐办陈琪报告筹备执行情况。此次仅开放教育、工艺、器械、武备、卫生、农业六个展馆及直隶陈列馆,全部展品共分24部分、420类,号称100万件。劝业会开馆后,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当日第一号入场券由南洋华商梁炳农出银1万元购得,日、美等外国实业团也先后来馆参观。在六个月展期中,前来参观交流者超过20万人。这是中国举办的首届大型博览会。

6月6日。陈壁就赎回京汉铁路及大赔款担保款项等事奏请外务部出面协调。原邮传部尚书陈壁奏称:在赎回京汉铁路一事中,与比国公司之间就许多款项产生争议,经多次协商,仍无法解决,有理由怀疑比国公司是借故拖延交路日期。对此我方应坚持按原定时间(即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先行交接路权,再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各有关条款,随时议结。目前双方争议最大的是作为大赔款担保款项一事。庚子年,京汉铁路工程归比国公司管理,因此在大赔款问题上,比国公司也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比国公司拒不接受。另外,按原协议规定,大赔款担保款分39年付清。因为工程急需用款,经双方再次协商,决定先由比国政府垫付全部款额,以后按年扣还。现在比国公司要求中方赎回京汉铁路后,仍以该路各项权利作为还款担保。我方认为,路既然已经赎回,就没有再留下一段枝节以自我束缚的道理,所以,坚决予以拒绝。京汉铁路为防备不测,曾发行部分公愤,比国公司要求从中提取二成。我方认为此项要求违背合同规定。我方已按合同要求,将每年应还款项全部存入上海华比银行,铁路所得余利,也已另行付给比方酬费,比国公司不应该再从中索取任何提成。双方经过多次争辩,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不得不将此事提交外务部与比国驻京使臣协商解决。此次赎路实际交费376万英镑,支银13718578.62两,两项合计折合白银4605万两,成本比以前略有加重。但是,今后每年可以省去分给外国借款公司的二成余利,约30万两白银。更重要的是我方收回了该路一切管理权,掌握了全路规划的主动权。

6月7日。周树模奏报建立谷仓情况。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奏报,该省已在各地建立谷仓,即省城设有常平仓,呼兰、绥化、海伦三府及肇州、大通、青岗、拜泉各厅设立社仓。并在该省创办官报。

6月8日。锡良奏报将本溪湖煤矿收回。东三省总督锡良奏报,将本溪湖煤矿收回,由中、日合办。双方已签订合同,暂定股本为200万元,中、日双方各承担一半。

6月9日。湖北数团体集会欢迎梁祖禄一行。湖北请愿国会同志会、湖北谘议局、汉口商务总会、汉口各自治保安会、教育会等30多个团体,集会欢迎赴京请愿的南洋侨商梁祖禄一行七人。到会的5000多人,一致要求速开国会。

清廷授予游学毕业生职位。清廷召见参加廷试的游学毕业生项骧、陈、颜惠庆、魏宸组等130余人,并分别授予不同职位。

6月10日至25日。孙中山在日本开展革命活动。孙中山离美赴日本。在离开檀香山之前,函请在日同志与日本政府交涉有关入境问题。日本政府表示只有改名方可通融,孙中山遂化名多坎斯,于5月30日启程前往日本。本日,孙中山乘船抵达日本横滨。登岸后即与黄兴以及在日本的部分革命党人秘密会晤,就一些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并就未来方针大计取得一致看法。决定本年冬季前暂缓举行全面起义,等布思在美国筹集到更多捐款后,再采取行动。同日,清廷在日本的侦探查到孙中山赴日行踪,向日方提出交涉。经日本政府讨论,决定准予孙中山在日居留,但又不便公开表示同意,遂令横滨警长出面,劝孙中山到外地去。6月11日,孙中山化名阿拉汉,由横滨秘密潜往东京,隐居在小石川区原町引番地区宫崎寅藏的寓所。在此与黄兴、赵声、宋教仁、谭人凤等密商进行革命行动的具体方案。决定先在东京设立秘密机关,以便于联络和统一指挥各省革命团体的统一行动。同时决定,通知国内的同盟会会员,在年内中止一切不成熟的举动,在今后几个月里可以采取和平方式进行革命工作,并可通过各种途径为革命筹款。6月22日,孙中山自东京写信给纽约同盟会会员,指出长沙所发生的排外事件,纯属饥民自发举动,不是革命党所为,并说可能要离开日本。并函告布思,已将他的建议转告给各省,今年冬季以前不再举行起义。因清廷屡次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不准孙中山在日本居留。孙中山被迫于6月25日离开东京,经香港、槟榔屿,前往新加坡。

6月10日。中、法在天津签订《井陉煤矿抵押合同》。

6月12日。上海轮船招商局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大会在张园召开,到会者500余人,选举盛宣怀为总理,推派张志潜、李国杰为赴京代表,以敦促清廷将上海轮船局争回商办。

广东香山僧道为抗议政府征收庙捐聚众起事。广州香山县王进向县署请求承办全县的巫、道、僧、尼捐。经知县核准,王开始设局抽捐。本月7日,各僧、道等联合进行抵制,又派人到各乡与乡民商议对策。本日晚,各乡聚众拆毁该局。该区巡警弹压不住,副将马某率领数十名乡勇赶往支援,被众人用石块、砖头砸伤。乡勇朝天放枪示威,更加激起民愤,众人一拥而上,将马副将的坐轿打碎。巡警正局巡佐张某,也被飞石击伤,该局被拆毁。众人趁势拥进承办海防经费及僧捐的陈善余住宅,将其住宅拆毁,又放火将衣服、器具全部烧毁。接着,众人又拥到上基盐埠,埠内巡丁开枪抵抗,数名乡民被打伤。众人更加愤怒,放火将盐埠烧毁,并夺取大量食盐。第二天,上基一带商店全部闭门罢市。

清廷任命瑞澄为湖广总督,杨文鼎为湖南巡抚。

清廷禁止发行《官话筒字报》。学部认为《官话简字报》提倡的50音母、12喉音,有模仿汉字之意。为此,奏请清廷禁止其发行,获准。

6月14日。湖南常德发生严重水灾。湖南常德府自11日以来,连降暴雨,上游的贵州也久雨不停,造成江水下灌,内河水势骤涨。13日东、西大堤及沿河大坝同时崩溃,六座城门已关闭五座,门内筑起一丈多高的挡水墙,才勉强将水挡住。府城东南城墙根,由于连日浸泡在水中,内侧已坍陷10余丈。常德府后乡一带古挡堤、萧庄障、赵家挡、黄花障、连八障的大小围堤全部溃决,全境一片汪洋。田地、房屋、牲畜、所有物品全部被淹,淹死的人不计其数。湖广总督瑞澄、湖南巡抚杨文鼎急电奏报清廷。清廷即刻拨款二万两白银赈济灾民。

6月16~27日。各省谘议局等发起第二次速开国会请愿活动。此次齐聚督察院递交请愿书的共有10个社会团体、80余名代表,各团体及其首席代表分别是:各省谘议局议员代表孙洪伊,各省商会代表沈懋昭,苏州及上海商会代表杭祖良,南洋雪兰峨二十六埠中华商会代表兼澳洲华侨代表陆乃翔,直隶教育会代表雷奋,江苏教育总会代表姚文楞,各省政治团体代表余德元,直隶绅民及旗籍绅民代表李长生、文耀,东三省绅民代表乔占九。据称,此次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国民达30多万人。各省谘议局请愿书称:在现行制度中,资政院性质不明确,其组织与权限互不相融,既不便于人民,也不利于官吏。朝廷要想表明立宪决心,就必须先从废除资政院建立国会制开始。朝廷对于预备立宪缺少诚意,一味敷衍。近来民心涣散,时势危机,各省连续不断地发生兵变、民变,有些虽然一时被剿平,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加上连年受到灾荒、钱荒困扰,国家前途、命运实在令人担忧。朝廷如果不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从速召开国会,恐怕会更加失去民心,其后果不堪设想。各省政治团体请愿书提出:政府规定的九年筹备计划与召开国会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尽快制订宪法、议院法、选举法,并举行选举,才是真正与召开国会有关的工作,才是在正式召开国会前真正应进行筹备的事。而筹备这些事,有一年时间就已足够,为什么要浪费八年的时间去筹备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呢?各省商会请愿书指出:世界上凡是实行国会制的国家,都给商人带来种种利益,而中国因为没有国会,所以没有完备的法律,也不能制定出正确的商业政策,税收也不合理,进出口税也只对洋商有利,而不利于中国商人。因此,对于中国商业来说,其出路也在于速开国会。商会代表还声明:资政院中仅有10名钦选的纳税大户为议员,不足以代表全体商人,商界决不承认这些代表。南洋中华总商会和澳洲华侨的请愿书中说:速开国会也与华侨利益有很大关系,一来可以保护华侨的经济利益,帮助国内发展实业;二来可以增强华侨对国家的信心,清除革命党的影响;三可以得到华侨的帮助,使华侨能够参与国内要政。东三省请愿书强调指出:近年来东三省逐渐被日、俄等各列强瓜分,疆土流失,权力日渐消亡,财力日渐耗竭,人心日变,形势危机,不可能从容地等待九年立宪日期,19日,各省请愿速开国会代表推举数人,前往谒见各位王公大臣,再次阐述速开国会的必要性。大臣们对所递请愿书有两种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应请朝廷“严旨威吓”,另一部分则认为“仍须婉言对付,以免酿生意外节枝”。都察院于21日将请愿书上奏清廷。22日,请愿速开国会代表要求觐谒摄政王载沣,遭拒绝,并拒收请愿书。23日,代表们将请愿书交由邮局发送。25日,清廷命会议政务处大臣预备召见请愿速开国会代表。26日,会议政务处大臣阅看由都察院代奏的请愿书。请愿代表孙洪伊得到消息后,立即写信吁请会议政务处大臣鼎力支持速开国会的建议,并郑重声明:“政府既不授人民以立法之权利,人民即无遵守法律之义务。日后人民虽酿成大变,虽仇视政府,虽显有不法之举动,代表等亦无力可以导喻之,唯有束手以坐视宗社之虚耳。”27日,清廷颁布谕旨拒绝速开国会,称必需经过九年精心筹备,“再行降旨定期召集议院”。并命孙洪伊等人“毋得再行渎情”。第二次国会请愿失败。

6月17日。台湾恒春东南地区的海中发生七级地震。

6月21日。湖北沔阳械斗乡民与前往弹压的官兵发生冲突。湖北沔阳州芦林湖,上、下垸乡民,因为争水发生械斗。本日,驻扎在芦林湖的陆军四十一标二营管带罗某,派10余名官兵前往弹压,上垸乡民竟用土炮轰击官兵,炸死副目一名、士兵四名。罗管带立即带领全营兵士前往增援,乡民用土炮、土枪与官兵对抗,双方互有伤亡。湖广总督瑞澄接报后,当即命令督办天潜汉、沔阳赈务候补道盛春颐火速赶赴出事地,设法解散乡民,倘若有人抗拒,格杀勿论。又命令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率领精锐兵士赴该地区帮助防守。6月24日,盛春颐奉命率兵赶到沔阳下查埠,令区董劝解乡民。25日凌晨,区董派去做劝解工作的彭炳三,身受重伤返回营地报告称,各垸大都同意不再参加暴动,只有中湾和上湾不听劝解,中湾的彭启焕等聚众把他打成重伤。傍晚,罗管带也报告说,官军已与乡民交火,有一名士兵死亡,数名湖民受伤。后据队官李荣升报称,本日下午一时左右,忽然从上垸冲出两只载有十几个人的快船,将以前修好的横堤挖开一丈多长的决口。李队官带兵前去弹压,遭到湖民抵抗。200多名湖民分乘30余只快船赶来参战。双方交战三个时辰后,湖民退走。26日,湖民还在鸣鼓召集众人,试放号炮,并在湖内各关口都设卡检查过往行人,一些重要道路旁还架起土炮。当地民间拥有大量铜炮、铁炮,还有大抬枪,小枪。光绪三十四年,此地曾发生械斗,双方交战三昼夜。

6月22日。度支部制订兑换纸币则例。该则例共有19条,并限制官商行号发行纸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