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现代编辑六艺(6)
自从电脑技术引人我国图书出版领域,出现了作者交来以磁盘为载体的原稿和编辑人员在电脑屏幕上审稿加工的新生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同志出于对现代校对前途、命运的关心,作出了各种不同的预测,有人认为,校对功能将弱化和缩小,以至连上述仅剩下来的校异同功能,也将无用武之地;有人却认为,校对功能不但不会弱化和缩小,反倒要强化和拓宽;还有人认为,校对功能将融入编辑功能,实行“编校合一”。不同的预测,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极大地影响着现代校对业的发展。而这些不同的预测,又无不源自对现代校对功能的不同认识。
(1)两个原生的校对功能
校异同和校是非,是目前我国校对界公认的现代校对的两个基本功能。前者指消灭原稿复制中录排差错的功能,后者指发现和协助编辑消灭原稿差错的功能。现代校对的这两个基本功能,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主要根据是: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世上不能没有图书,图书的出版不能没有著作者的原稿,也不能没有编辑对原稿的审读和加工修改。在这样的出版过程中,一方面,原稿受《著作权法》保护,必须保证其完整,不能损坏丢失;一方面,编辑在征得著作者的同意下,必须对原稿进行一些必要的改动、增删。为了兼顾这两个方面,传统的做法一般是:从著作者手里接受纸质原稿一编辑对原稿审读和加工修改后形成“齐清定”的发排稿一工厂依据发排稿排版后打出校样一校对人员依据发排稿对照校样以校异同,或者通读校样以校是非……在当前电脑介入图书生产的条件下,比较可行又稳妥的做法一般是:从著作者那里接受以磁盘为载体的原稿一依据原稿复制出纸质打印稿→编辑在打印稿上进行审读和加工修改以形成“齐清定”的发排稿一依据发排稿在电脑上进行修改以形成磁盘定稿一依据磁盘定稿打印出纸质校样一依据纸质发排稿对照纸质校样以校异同,或者通读纸质样和磁盘(在屏幕上)以校是非一磁盘最后定稿出软片,必要时再以此软片对照纸质校样以校异同。
有人认为在电脑时代,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这两个校对功能必将一个弱化,一个强化。当然,即使校异同功能可能弱化,也不会导致校异同功能消失,更不会导致校异同的方法的消失。
校异同作为方法,可大致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类。狭义的就是以校样对照原稿的对校法。广义的又可分为:①用一个本子通读,以其上下前后对照异同的“本校法”;②用两个不同品种的本子对异同的“他校法”;③以电脑“他书”(字词库软件)与本书对照异同的“电脑校法”。依此而论,校异同功能即使可能弱化,但校异同方法特别是广义的校异同方法,不但不能弱化,反而会随着校是非功能的强化而强化。
(2)三个次生的或派生的校对功能
①校对监检功能。这里的监检,专指校对对编辑的监督和检查。校对监检功能,为校是非功能所派生,也可以说是校是非功能的扩大和延伸。它是一个早已萌生、仍在发展中、尚不成熟的校对功能。
有些同志长期囿于“校对是编辑的助手”之说,不能正视或认识不到专职校对人员在成书之前是能够纠编辑之“谬”的现成力量,是能够对编辑发挥监检功能的现成力量。今天我国的出版实践和需要还没能使这种监检功能发挥出来,校对监检基本上尚处在一种自发的、潜隐的状态。但是,我们确已看到,现在,这一切在不少专职校对能手那里,已经初露锋芒。他们通过在校异同基础上的校是非,向编辑部门提出许许多多校对质疑,这些质疑全部或绝大部分被肯定和采纳。这不但纠正了原稿留下的各种“谬”,保证了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而且在编辑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那些被质疑的编辑,实际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监检。他们的心态尽管不相同,但有所震动却是共同的。可见,实施校对监检是紧密结合着校对质疑、也是校是非进行的,无需另起炉灶。可以说,校对质疑是实施校对监检的基本方法。校对质疑的提出,就是校对监检的启动;它的被证实,就是校对监检功能的实现和完成。
有人认为,编辑审读加工中出现的错漏,可以依靠由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辑构成的编辑整体内部的自我监检来解决,校对人员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进行这种监检。当然编辑自我监检诚然很重要,也很必要,对此谁也不会持异议;但只靠这种监检还很不够,还难免常有疏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编辑自我监检留下的疏漏,必然使原稿中埋下的“定时炸弹”随出版物进入社会,伤害读者,或被读者所引爆,这就必然出现读者和社会的事后监检。目前我国有不少这样的专职校对人员,他们在知识的博杂、操作技艺的熟巧、心性的耐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弥补编辑的不足。当然,就我国目前的专职校对队伍的整体水平看,要他们把这种校对监检的任务全部胜任、愉快承担下来,还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校对监检,关键是从知识上和从实践上强化并扩大校是非功能,使校对质疑行为通过理论化和制度化,转变为校对监检行为。这就需要一方面在认识上把校对监检作为校对功能之一,从校是非功能中分化出来,并加以理论化;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把校对监检作为校对职责之一,从发现并协助编辑人员消灭原稿差错的职责中分化出来,并加以制度化。这样,就把校对质疑和校对监检结合起来,并且可以在不增员或少增员的前提下使两者高度结合,相得益彰。
②校对学习功能。校对学习功能,即“校学相长”功能,主要指从校对质疑中学习的功能,因而它也是校是非功能的派生物。校对学习不是从一般的阅读中学习,而是从挑错、灭错中学习,它的核心就是校对质疑。校对中遇到困惑、困难,作为疑问提出,然后经过释疑、排疑,学到新知,这就是校对质疑的基本含义,也是寓学于校、“校学相长”的机理所在。
为了在更大范围更好地发挥校对学习功能,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需要有关的决策人和管理者通过建章立制来组织、引导,为专职校对人员的“校学相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氛围;另一方面,更需要专职校对人员的觉悟和意志力,特别是需要对“校对质疑”的得失有全面的、辩证的认识。校对质疑所提的疑问有对的也有不对的,但只要勤于动脑,都会收到“校学相长”之效。疑问提对了,经过释疑,纠正了原稿差错,结果是“校”有成绩,同时印证、巩固或扩大了旧知,结果使“学”也有成绩。疑问提得不对,经过释疑,证明原稿无错,结果是“校”无成绩,而且空耗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工作进度,但同时却能够消除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误区和盲点,填补其间的空白,并获得新知,结果是“学”大有成绩,并有益于今后的“校”。
③校对审美功能。校对审美不是指校对中的阅读欣赏,而是特指校对者对自己校对挑错、灭错的欣赏。校对审美客体不是所挑、所灭的错本身,而是这种挑错、灭错的成功的行为,是校对行为美和与之相表里的校对心灵美。换句话说,我们所说的校对审美,就是校对主体把自己成功的校对行为对象化为审美客体而予以审美的观照,即欣赏。在这种审美中,校对主体转化为审美主体,成功的校对行为转化为审美客体即校对美。校对审美功能,直接体现为产生精神愉悦一一美感,进而升华为乐业爱岗精神。这种功能,源于校对挑错、灭错,是校异同和校是非的功能所派生的。
出版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精神产品。美,是出版物的生命,是出版物赖以存在和得以传播的价值前提。人与出版物的审美关系不仅存在于作者的创作、修改阶段及读者的阅读、欣赏阶段,也存在于出版物的出版过程中。校对的查错、纠错和质疑就是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是一种不断求真、求善、求美的创造性劳动。
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家波瓦洛说:“只有真才美、只有真可爱”。黑格尔也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美也是如此。一种审美对象若要取得一定的美的属性,就应该符合有关的规律,否则就是虚假、病态、畸形、错误。出版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假如一部出版物违背了必须遵循的规律,背离了“合乎规律的真”,必然会是错字迭出,语病连篇,“惨不忍睹”,哪里还有什么美可言?因而,“合乎规律的真”,是出版物取得美的属性的必要条件。高水平的校对人员能查错、纠错和质疑,消灭与原稿整体美不协调的“假”与“丑”,使校样回复美的属性,是为校对的“求真”。
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美学原理认为“合目的性的善”也是审美对象取得美的属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校对活动中,高水平的审美主体在面对未能“尽善”的审美对象时,理应竭尽全力查找出错漏及失误,提出质疑,以使全书尽善尽美,是为校对的“求善”。
真和善是美的基础,任何违背客观规律和人生目的审美对象都不可能是美的。校对活动是一种求真、求善、求美的审美活动,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掌握客观规律的真,实现合自身目的的善,从而达到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
直接体现校对审美功能的美感,通常是成功感、胜利感、满足感和自豪感等等情感的交织和融合。这种美感表现的“一丝窃喜”或“一股惊喜”,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似乎“不假思索”,可遇而不可求。实际上,它的发生是有规律的,我们是可以遵循这种规律求得的。
作为校对审美客体的校对行为美,看来既无自然美的风光,也无艺术美的浪漫,它究竟美在哪里呢?概括的回答是:它是通过校异同为出版物去“异”以保“真”,通过校是非为出版物去非以增“善”,实现了化假恶丑为真善美,并同时赋予了自己的这种校对行为以美的属性,使之成为校对审美客体。也可以说,校异同创造了真之美,校是非创造了善之美;而创造这些美的校对行为便成为一种可供欣赏的社会美。
校对审美美感,是专职校对者独特的、最高层次的、最难能可贵的情感,它包含理性,是情与理相统一的高级精神活动。它所包含的理性,也就是它的思想基础,那就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和统一。人们常以“耐得寂寞”来称赞专职校对人员,“耐得寂寞”诚然难能可贵,但它毕竟还停留在“寂寞”的层次上,只能耐得住却摆脱不了那种单调、枯燥、被动等“校对苦”的困扰,是被动的。而校对审美美感,则把校对主体的情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使主体的心态由耐心上升到舒心,使主体对校对工作从勉强从事上升到乐于奉献。
校对审美美感产生的契机或关节所在,就是对成功的校对行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和统一的领悟。仅仅领悟到客体的个人价值还远远不够:因为那样会使自己封闭在个人狭隘功利的小圈子里,不能超越自我,致使想象力达不到读者、作者、编辑、出版社同仁以至更大范围的人们身上,意识不到自己成功的校对行为在他们那里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从而也就领悟不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和统一。不能超越自我,就不能超越时空,而没有超越,就不能思接千载、心系众人,最多只能为个人狭隘功利的满足而得到暂时的快感,而不会产生真正的美感——一种高尚的精神愉悦。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又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校对审美的关键是校对美的观念的形成和介入。而校对美的观念并非高不可攀,它是在平时的业务实践和学习以及一般的职业道德修养中就可以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