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女人的说话尺度、办事分寸全书 > 第6章 充分享受和朋友交往的乐趣(1)

第6章 充分享受和朋友交往的乐趣(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自古以来朋友间的友谊就为人们所称道,孔子举人生三大乐事之一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之间的情谊也被人们所重视。曾子的日三省其身之一就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对女性来说,在生活中没有关系密切的朋友,就缺少了真情,缺少了帮助,缺少了爱,生活中也就缺少了很多乐趣。然而,和朋友轻松、愉快地进行交往,也是需要经常费些心思、把握好分寸的。

热心帮助朋友才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友谊

和朋友交往是最需要费心思的。为了在平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机会的时候,应该尽量为朋友帮忙。

面对日益加重的下岗压力,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感觉要做的事很多。上班时忙,下班时也忙;单位忙,家里也忙。孩子的学习如能自觉些,似乎还能省点事,但自己的学习充电也挺忙。所以,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忙!”但正因为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才需要寻求朋友的帮助。有了朋友的帮助,我们会感觉好些,朋友也一样。如果你经常对朋友推说“我很忙”,那是拒绝朋友的请求,同时也断了自己的后路。

总对朋友说“我很忙”就是对朋友的拒绝,也是对自己的封闭。星期天,朋友邀请你去逛商场,你因为要辅导小孩作业而推说“我很忙”;晚上,朋友因为伤心事想找你聊天,你因为要看电视推说“我很忙”。几次下来,朋友会很知趣地对你敬而远之。而当你需要朋友的时候,你会发现朋友也学着你的样子拒绝你。

总对别人说“我很忙”,似乎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有时候你确实有很多事要做,但并不是每件事都非常重要,也不是每一件事都得立即完成。而此时,朋友有事请你帮忙,虽然那样会耽误你的时间,但如果你想着朋友需要你,想着你应该帮助朋友,那么你会把一些自己不太重要的事先放一边。相反,如果只想到自己,那么就会以很简单而又挺有面子的一句“我很忙”加以拒绝,有时也会假惺惺地加上一句“对不起”。不管朋友的事大小如何,如果把对朋友的帮助放在最后一位,放在自己所有小事之后,那么可以想象朋友在你心里的位置。当然,如果朋友请你去吃饭,你可能会笑眯眯地说“我一定去”,而不是“我很忙”。

有时候,推说“我很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有的人头脑里塞满了各色各样的事,当朋友有事相求时,虽有心相助,但自己弄不清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事,不知道哪件事重要,哪件事紧急,所以,只能无奈地对朋友说声“我很忙”。如果是领导吩咐的事,聪明的人会安排好自己手头的事,尽可能抽空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而无能的人面对自己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事,只能对这个表现自我的机遇说“我很忙”。

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尽量少说“我很忙”。首先要能热心帮助朋友,满足他人的愿望。要知道,尽可能地帮助他人,也一定能得到他人无私的帮助,而我们很多事情光靠自己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

当然,我们要能清醒地分清事情的大小,安排好先后。如果自己的事情既重要,也紧急需完成,而朋友的事又不太急,你当然可以另外安排时间。而如果自己的事和朋友的事都重要,也紧急,那么应该诚恳地说明原因,当然最好能帮朋友出个主意,相信朋友会理解你的难处的。

对朋友和对自己都要怀有合理的期望

小莉聪明又勤奋,她在所学的科技专业得了个博士不算,近几年来忽然对心理学和哲学等大感兴趣,修炼得益发智慧博学,满腹经纶。她遍读有关书籍,对透视人的灵性、分析人的心理、解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有理论又有根据,能够言简意赅,一语道破,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眼光之锐利,观察之深刻。

因小莉本身条件优越,对别人的标准便也定得偏高,求真求善之心炽热。任何人在她的显微镜下一照,都不免原形毕露,性格上的瑕疵、语言内的涵藏、意愿中的企图、心灵里的黑暗,皆无所隐遁地明摆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么一来,世界就变成荒芜一片,简直无人值得交,无人可信赖,无人不是一身毛病。

普天之下本无完人,连人们崇拜的神都自认不是十全十美,何况平凡的你我?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至今无定论,事实上也下不了定论,可能是因为人性中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而这正是人为什么是人,不是神或兽的原因。

人有善恶两面,有性格和习惯上的优、缺之处,可怜人并不一定自知,能做到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的,在今天的世界上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至于一般人,只是遵循轨迹在生活,并非每说句话或做件事都含有什么意义和象征。事实上,人也不必活得那么认真,对别人怀有过高的期望。否则,不但容易失望,也难于与人相处,弄得自己吃苦,别人也跟着闷闷不乐。为了对朋友、对自己怀有合理的期望,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要认识到“人无完人”

比如,有个女孩,她虽然成绩好,口齿伶俐,但不等于一好百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她总有她的弱点,即使在她的长处方面,也总有比她强的人。她与人争辩、吵架经常赢,偶然输一次,本是生活中一件正常的事。她却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一次偶然的失败,就导致心理失衡,情绪一落千丈,出现明显的担心、害怕、惶惶不安等不良情绪。这样对自己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中,要认识到“人无完人”,既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又允许自己偶尔失败,才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对别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千万不可求全责备,提出超越对方能力的要求。

2.要“得理让人”

别人把她驳得说不出话来,她是那样气、那样恨别人,将心比心,她次次把人逼得无话可说,别人会不恨她?所以,她在同学中的对立面太多,以致她出现不良情绪后,没有人同情她、帮助她,反而乘机攻击她,使她“没有任何朋友”。她的教训告诉人们,与人发生争论、冲突时,只要占到了理,就应主动给人台阶下,给别人留点面子,这样你不仅在道理上战胜了别人,更会在情感上战胜别人,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别人就会主动帮助你。

3.要“宽容别人”

生活中经常听人说:“我恨死×××了!”这种憎恨心理是最要不得的。一方面,你在憎恨别人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因此容易被一种失望、莫名烦躁的情绪所困扰;另一方面,你在憎恨别人时,由于疏远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言语上贬低别人,行动上敌视别人,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以致树敌为仇。而且,今天记恨这个,明天记恨那个,结果朋友越来越少,对立面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成为“孤家寡人”。这样一来,不仅负性生活事件越来越多,而且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差,社会支持自然会不断减少。

可见,憎恨别人,就如同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粒苦果,不断伤害着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如己所愿地伤害被自己所憎恨的人。所以,在别人伤害了你,心里憎恨别人时,不妨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假如你自己处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也会如此?当你感觉到朋友伤害了你时,想想他往日在学习或生活中对你的帮助和关怀,以及他对你的一切好处。这样,心中的火气、怨气就会大减,就能以宽容的态度谅解别人的过错,或消除相互之间的误会,化解矛盾,和好如初。从而使自己始终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心情舒畅地学习与工作。这样,宽容的是别人,受益的却是自己。

通过积极倾听朋友的心声来表达关爱

在家庭中,总有一些不太安全的话题,不是钱,就是孩子,或是婆婆或岳母。一个女人不会对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亲戚谈起她曾堕胎的事。同样,一个女人如果担心丈夫伤心或生气,甚至不愿去想那种可能,就不会对他谈到如果他们分床,她可能会睡得更好些。而如果丈夫担心说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妻子会回应一些批评和不想要的建议,他就不会对她谈工作中的麻烦。他不愿谈经济担忧(或共同作出决策),可能是不想给她增加负担。尽管很多家庭都有一些秘密,但这并不一定是个保留秘密的问题。而是,如果你告诉一个人所有的事,你很难和他生活在一起。但是,女人和朋友之间,很少有话题受到限制。

朋友之间的交流,有一点小小误会在中断接触的间歇就可以过去,或是淡忘。而同样的分歧,如果发生在生活在一起的人们之间,就很难忽略或是淡忘。

朋友之间的关系是自愿的,也是随意的;如果你想,你就可以离开,因此要坦诚和冒险都比较安全。你可以谈起一些痛苦和尴尬的话题,揭示你的自我疑虑,尝试你自己不同的一面,而仍保持着你自己。

人们通过倾听的质量显示他们的兴趣、关爱和尊重。有朋友倾听,使我们感觉自己很风趣,而他们的兴趣会鼓舞我们说更多有趣的事。他们的接受是具有变革力量的:通过专心地倾听,朋友让我们感到自己更伟大,更有活力。这就是友情的魅力。

对一个亲密的朋友,几乎可以谈起所有的事。有这样的朋友,我们可以轮流做彼此的自身客体,即愿意暂时忘掉自己,专为对方而存在的专注的倾听者。友情因为相互的坦白而产生,我们也随之成长。当朋友倾听我们的成就和忧虑时,朋友之间所共享的激情和共鸣发掘了我们,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让我们感觉我们不再孤独——也帮助我们理解和接受我们自己。

和朋友在一起是轻松的。但悲哀的是,并不总能轻松地为友情找到时间。当一位心理学家问起人们,最为妨碍他们和朋友一起倾诉和倾听的是什么时,得到的最为常见的答案是:“我太忙了。”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要顾及到太多的责任,常常挤掉了所有可以任意选择的事,比如花些时间和朋友在一起。但是,即便现今很多人都有太多的操心事,削弱友谊的却不止是缺乏时间。

学会倾听是一种福,是一种至高的学习。学会倾听生命的乐章,让其成为源远流长的金曲。学会倾听朋友的心声吧,它是一种成长的必须。

任何一个希望通过沟通增进人际关系的人都应该明白,和你进行沟通的那个人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而倾听则是打开这座宝藏的金钥匙。如果当他人向你倾诉的时候,你正在处理其他事务,那么,你应该暂时停止手上的工作,把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谈话上来。这样既可以表示你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你的兴趣,有助于理解对方的意思和主题。如果你认为此时的场合不适合你们的沟通,你还可以把交谈的地点选择在相对私密的公园或者咖啡厅,你也可以告诉其他人尽量不要干扰你们的对话,或者把房间的门关上,以免让你们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分神。

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沟通环境,既可以放松谈话者的神经,让他可以畅所欲言,又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保证你在沟通过程中集中精神。耐下心来,仔细聆听,这对你来说也许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你会很快发现,这是增进沟通的有效途径。

绝不能全然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我们虽然不为别人而生存。但也绝不是只为伤害别人而生存,如果一个人一味要争取最有利于己的东西,而全然不顾及是否伤害了别人,那是品格低下的。

有这样两个朋友,其中一个看中了另一个身上的服装,便硬要人家跟她对调,另外一个虽然不大愿意,但是为了避免争吵,便让给她穿了。那个争人家服装穿的就是只顾着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却完全不理会别人会不会不开心。既然嫌自己身上那件不够漂亮,为什么要给别人穿?那只是讨人厌的。

有些女人自命很有性格,于是便连礼貌和修养都没有了。情绪好时便跟人又谈又笑;情绪不好时便人家跟她打招呼也不理睬。理由是她是人,她是有情绪的。那么别人呢?别人不也是人吗?别人没有情绪吗?没来由只可以别人看她脸色,她却不理会别人的死活。给人一个很和善的微笑,并不费什么工夫,对人微笑不是虚伪,而是体念别人,做人有修养而已。

有些人很有性格,但是他们不会牺牲别人去突出自己的性格,总是会顾念一下别人;也不会万事以自己为先,不肯吃亏而只是勇于占便宜。

有些人说:“我没空理会别人。”然而,既然没空理会别人,怎么又有空去伤害别人?同是望一个人一眼,冷漠的望法和善意的望法所费的时间都是一秒钟,与有空没空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喜欢说:“我从不理会别人的看法。”不错,我们不用经常理会别人的看法。但是,当我们做错了事的时候,自私的时候,是否一句“我从不理会别人的看法”,便可以解释一切呢?没有一个人永远是对的,所以,有时我们不能不理会一下别人的意见。绝对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只是自以为是,并不等于这样便有性格。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如果你彻底奉行“己所不欲者,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不忘施于人”的原则,就一定能够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学会设身处地地替朋友着想

宗教家康庇斯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很少人会以衡量自己的天平,来衡量别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别人的过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么。当我们做了一件令自己觉得羞愧的事,使自我心像缩小到一文不值时,我们总会找到一个代罪羔羊——我们责备自己的良心。我们会说:“我的良心在折磨我。”然后我们很快就宽恕了自己。

但是当别人犯了错误或表示愤恨时,我们总是那么快地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更可笑的是,我们抓住了别人的一次谎言,而忘了自己曾经说过无数次的谎言。

我们应该了解,每一个人都会犯错,我们是善良与邪恶、成功与失败、信心与失望、友情与孤独、勇气与恐惧的混合体。人之所以相同,在于他们一生中有伟大的时候,也有渺小的时候,因时而异。唯有经由宽恕,我们才能发现,在我们一生当中,伟大的一面占了绝大部分的时光。

英国小说家理德有一本书名为《设身处地》。

如果你能使这四个字成为你的生活习惯,进而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一定会是快乐的人。光说无益,而要实际去做到这四个字,使你更臻于成熟并寻到自我。因为当你批评与你意见相左的人时,他也会像你支持自己一样,尽量维护他本身的权益,因此你必须三思而后行。

当你被疑虑与缺乏自信所征服时,被侵略与恐惧所征服,你就受到了压力。你要抨击他人时,不妨先自问:“要是我在他的处境之下,我会怎么做?”如果必要的话,为你自己的权益而战,但是不要为仇恨、报复而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迫切地需要友情,而友情发射的第一道光和热,是在你失去理性时,犹能自问:“要是我在他的处境,我会怎么做?”

我们只有学会了理解和宽恕,才能够成功地生活。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也一定要退一步设身处地地想,不要因为一个错误而苛责自己,也不要因为一个错误而苛责朋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