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2.1.1我们到底能承担多大的风险
2007年资本市场所凸显的赚钱效应使风险承受能力成了贸然入市的投资者最容易忽视或遗忘的因素。在一片死了都不卖和死了都要卖的对立声中,你是否仔细衡量过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你是否清楚什么样的理财方式最适合自己?你是否想知道,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到底可以赚多少?又或者,你知不知道,有多少钱可以重来?
1、风险能力测试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的投资工具也应该与自己相适应。只有适合自己的,才不会造成负担,才会坚持下去,把投资理财变成是一件快乐的事。
试想一个厌恶风险的人,纵使给了他一只绝佳的牛股,轻微的振荡就让他心惊胆战,他又怎么去坚持到最后?而一个风险偏好很强的人,你让他稳舰稳舰再稳健,面对寥寥无几的收益率,他又怎么提得起兴趣?
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投资工具也不同。低风险的银行储蓄、货币基金、国债等产品就比较适合保守型理财者;中风险的平衡基金、信托、房产就比较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而股票基金、股票、贵金属及期货就比较适合激进投资者。
任何投资工具没有好坏之分,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因此每个人都需要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确认自己的投资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你知道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吗?
以下的测试或许会为你提供一份参考。
(1)你要去赶一班飞机,赶上了就可获得一张赚钱的合同,赶不上就可能会赔掉老本。偏偏你在高速公路上碰到塞车,只有在很危险的路段上前进才赶得上飞机。你会这么做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2)你有机会看到一些密件,里面的资料对你日后工作前途很有价值,但是若被人知道你看了这些资料,你会被炒鱿鱼,名誉也会扫地。你会看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3)你正想存钱做生意,有个好朋友靠不正当手段发了一笔财,想给你机会也捞一笔,酬劳是20万元,只要你肯出4万元。你会做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4)在公司最成功的部门中,你的职位既高又安全,有一天你的老板给你机会,让你接任另一个部门的副总经理。不过,这个部门情况很糟,一年之内已经换了两个副总。你会不会接下新职?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5)你去看表演,舞台上的催眠师征求自愿者上台合作,你会上去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6)你有个表弟古怪又聪明,他发明了一个古怪的茶壶,烧开水比普通茶壶省一半的时间。他需5万元把它正式做好并申请专利,你会拿钱支持他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7)你终于存够了钱要实现梦想:到世界各地旅游一年。但就在你出发之前,有人给你一个工作机会,可以让你一辈子过得相当舒服,但你必须立刻答应并上班。你仍会去旅游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8)听过一名著名的经济学家演讲后,你有问题想发问,但这名经济学家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难堪。你会发问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9)你得到一组内线消息,对你公司的股票会有重大影响。而做内线交易是违法的,但很多人都这么做,而且你会因此而大赚一笔,你会做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0)你在公司要升迁,唯一的办法就是暴露公司中的一名比你强的人的缺点,但他注定会展开反击,你会开火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1)你在公司某部门工作,你有新的想法可以改善部门的效益,但这种想法已为管理阶层拒绝,你想考虑把建议告诉更高阶层,但你知道管理阶层必定会不高兴。你会做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2)你和几位做鲨鱼研究的朋友一起度周末,准备游水作乐。你们发现附近有鲨鱼出现,你想要留在船上,但你朋友却邀你下水,说只要遵守几项简单的原则,就不会有危险。你会下水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3)你在荒郊野外,风刮得很大,你看到一个路口,看起来是个捷径,但路口没有指标,地图上也未写明,你会不会走这条“捷径”?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4)你暗恋你的一位同事,但没有人知道。现在你的同事必须到另一个城市去谋求更好的工作,你考虑要表达帮他(她)整理行李的心意,你会说出口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5)一家博物馆即将开张,很多明星都会到场,场面非常热烈。但博物馆属私人性质,只有会员才能参加。你正好有合适的服饰穿起来像个大人物,可以蒙混进去,但你可能会被守门人识破,吃闭门羹。你会试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6)假设你和老板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商展,你和老板在赌场赌钱,你赌轮盘赌赢了少许,突然你有一种感觉,如果把赢来的钱统统压红色,你会赢;但如果输了,却会让老板对你产生错误印象,你会押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7)你仍然单身,并在报上看到一则征友启事,各种条件似乎都很适合你,你以往从未想到对这种启事有所行动,这次会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8)在一群有影响力的人面前高谈阔论,也许会令他们不悦,但在一件你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上,他们的论调你实在不能苟同,你会说出来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19)假如你有台烘干机,有一天你发觉烘干机不动了,可能开关有毛病,你看到开关上只有两颗螺丝钉,也许可以旋开螺丝钉看看自己能不能修,你会这样做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20)你到国外旅行,那个地方的人多数不会说中文和英文,当然,你在旅馆吃牛排、马铃薯没有语言问题;如果上当地馆子吃带有异国风味的食物,语言可能会有麻烦,你会上街吃吗?
免谈!
我不可能加以考虑。
如果有人鼓励,我会试试。
我可能会做。
我绝对会做。
选答案一为1分;
选答案二为2分;
选答案三为3分;
选答案四为4分;
选答案五为5分。
81分或以上:你敢于冒险投资,对任何有赚钱机会的项目都会勇于参与,喜欢追寻冒险的刺激感;
61-80分:你属于进取型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项目有信心,能够接受较高水平的风险;
41-60分:你属于稳健型投资者,可以接受一般程度的风险,主要目的是获取稳健可靠的收益;
21-40分:你是属于保守型投资者,接纳风险的程度比一般人低,投资时不喜欢碰运气,也不愿意冒风险;
20分以下:你属于典型的无风险型投资者,不愿意接受任何风险,愿意做无风险的投资。
2.1.2放在桌上的现金——货币的时间价值
“放在桌上的现金”(CashontheTable),是西方经济学家最常使用的隐喻,它通常指人们错过获利的机会。
用中国人的话讲,“放在桌上的现金”就是“压在床板下的钱”,之所以说它错过了获利机会,是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TVM),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也就是说,今天的10万元比10年后的10万元值钱。
到底值多少呢?如果这笔钱压在床板下,10年来,平均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相对于目前的购买力水平,你10年后只能购买到相当于目前价值68000多元的物品,相当于平白损失了32000多元。
如果这笔钱放在银行,假定每年的利率为4.14%,则10年后总值为141400元;如果存5年定期,年利率为5.85%,5年后本利再存5年,年利率不变,则总值为167056元。
如果这笔钱投资某类基金,如股票类价值成长型基金,年平均回报率为8%(在过去20年,美国基金的年平均回报为12%,以中国GDP最近几年增长一般在8%左右计,该类基金年平均回报率有望达到8%),则10年后你的10万元总价值达215892元。
所以,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①货币可用于投资,获得红利、利息,从而在将来拥有更多的货币量;
②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
③一般来说,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中国老百姓其实很明白这个道理,2007年一季度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比上年一季度增长势头已有所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基金、信托等理财产品热销,另一方面是由于负利率直接导致储蓄存款分流。另有消息显示,股民持仓量超过85%。看来,“放在桌上的现金”越来越少,人们正在寻求更高的投资价值。)
2.1.3“72法则”财富增长的魔术师
你想要知道自己的投资项目在几年之内可以增长一倍吗?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也就是金融界常提到的“72法则”。
“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数”,这个“期数”时间因子是整个公式的关键因素,一年又一年(或一月一月)地相乘下来,数值当然会愈来愈大。
所谓“72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息,经过72年以后,你的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这个法则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能翻一番;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6年左右(72\/12)。
因此,如果你手中有1万元,运用了报酬率15%的投资工具,经过约4.8年,1万元就会变成2万元;同样的道理,若是你希望在10年内将50万元变成100万元,应该找到至少报酬率为7.2%以上的投资工具才能达成目标。
记住简单的“72法则”,虽然没有那么精确,但很管用。
2.1.4留足应急现金
投资固然有收益,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不得不错过一些获利的机会而放弃获得更高收益的投资,而“放一笔钱在桌子上”以应对不时之需。预期收入存在的不确定性会使得人们丧失抵御生活中闪失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准备一些应急现金,以比较小的机会成本,来防止因中断投资或无法收回现金而带来的损失。
一个客户是股票大户,某个周末突然生病,因缺乏现金而延误抢救,失去了生命。那个时刻,股票账户里未持股部分的钱与现金的差别,竟然就是阴阳之间的差别。所以,中外理财专家普遍认为,一个人或家庭应“放在桌上的现金”数额,约相当于3-6个月的收入。拿在手里的钱、存在活期账户上可以用卡支取的钱,还有信用卡中储备的钱,或者授信可以随时支取的钱,都可以作为应急现金而存在,这些钱的特点就是可以随时支取,可以通称为“放在桌上的现金”。至于定期存款,则与债券、股票、基金等一起归属于理财规划中的投资,它们需要获得时间价值,以满足一生的财务需求。
2.1.5生命周期财务规划
俗话说:“老来还校”“老”是对“斜的回归,这是一个生命周期。虽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但在人的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上,其多寡不同、状态不同,所受的对待也自然不同。
如何安排好这些个“不同”,是我们不受“身外之物”所累的关键。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的理财目标、理财方式、理财心态都各不相同。明确了这些需求,我们“按图索骥”,到市场上去寻找合适自己的理财方式和品种来满足需求。
因此,理财不能短视,而要有远见,对人生的远见,对未来的安排。这正是国内居民所缺乏的,同时市场也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不过,基于生命周期的理财理念和理财市场,在国内已经开始出现。
女妖斯芬克司问:“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这是什么动物?”
在俄狄浦斯回答出是“人”之前,猜不中的人无不遭殃。
斯芬克司之谜强调的是生命周期各阶段人呈现出的形态差异,事实上,巨大的财务差异也存在于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收入和消费状况大相径庭,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人的一生需要什么样的财务规划?
从经济学角度看,人生完全可以视为一个人力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尽管每个人的情况迥异,但多数人的生命周期会呈现为青年时期、成家立业时期、中年时期和退休时期的财务阶段。
从风险承受能力来看,不同的阶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个人的生命周期不尽相同,生活环境不同,成长的轨迹不同,对于家庭的责任也不同。年轻时,我们没有负担,自然潇洒,喜欢激进,喜欢冒险。相应的,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就强。而中年时,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责任加重,理财需要稳健,要攻守兼备,风险偏好趋于中庸。而年迈时,任何剧烈的波动,都会影响我们幸福的晚年生活,因为我们几乎没有更多的能力去创造财富,所以我们更需要保值,风险偏好趋于保守。
以生命周期为客户量身定做人生财务规划对外资银行来说早不是新鲜事,但于国内金融机构来说却是全新领域,目前还只有少数银行依据生命周期这条主线兼顾个人的财富状况将其服务对象细分为五类群体,推出和人生命周期相关联的金融理财计划。
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在需求上相似性特别多,而不同的人生阶段对金融需求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
对于多半刚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年龄在18~25岁的未婚男女来说,经济收入比较低,钱似乎永远也不够花,风险承受力较低,投资活动较少。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多的理财需求是转账、汇款,通过电子渠道办理金融业务,也有助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需求。
对于年龄处于23~30岁的未婚或结婚未育男女来说,经济收入开始增加,生活也逐渐趋向稳定,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增加,注重投资收益,资产增值愿望迫切,信用卡消费频繁,汽车消费信贷和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强烈。
在这个阶段若养成投资习惯,在经济方面应该不是什么坏事,比如25岁的你决定每月拿出200元投资于股票型基金,不考虑通胀因素,它的年回报率8%,那么到65岁时,你就会拥有价值70多万元的资产,而你实际投入的现金则不到10万元。
当人们步入28~45岁这一阶段时,经济上、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对未来的生活安排和人生目标也日渐清晰,很多人不仅需要养孩子也要照顾老人,这一阶段的人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品种多样化。他们会考虑买房,将房子转化为长期储蓄的一种形式,也会着手准备子女教育的资金,为他们的教育准备一个稳健的投资增值计划,或许还会买一份保险以防不测……
人生之路行至天命之年,往往是子女已长大成人,家庭处于成熟期,自身的工作能力、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这一阶段的人们,投资风格成熟稳健,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但更加注重投资风险,他们会进行外汇买卖,在债券和货币市场进行直接投资,或者直接投资股票,并进行二次置业,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保险支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寿保险的费用会变得更高。
55岁以后通常是人们退休后享受一生耕耘成果的时候,多数人会从已有的资产取出钱来补贴开销,这一阶段的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注重投资风险,以温和保守型投资风格为主。最多的理财需求可能是将大部分闲钱存银行,投资组合中债券的比例可以增加一点,也可以尝试买点开放式基金,追求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收益。
作为“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个人财富累积已相当可观,只是多数人均倾向于“短期获利,落袋为安”,“大有一年太长,只争朝夕之势”,对自己的中长期财务目标进行规划的人少之又少。不过,短期暴富的人群毕竟寥若晨星,从长期看,根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财务打理似乎更为可行。
事实上,仅从投资收益角度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做长期财务规划还是相当可观的,按照投资界著名的“72原则”(即用72除以年利率),如果你有5万元人民币,假设你投资的产品的年利率为8%,那么大致9年,5万元就会变成10万元。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许,及早对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财务规划就是企及幸福的重要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