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精明者管人更要识人(1)
聪明的管理者会本着求贤若渴、诚心诚意、唯才是举的态度,千方百计为企业发现、培养和寻求急需的人才,有心的管理者是可以随时随地发现人才的。有时候考察和识别人才,光靠领导者个人智慧和少数“伯乐”的眼光及个人喜好,难免有片面性和局限性。领导者要想对人才的思想、品质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必须做到充分了解。要客观、全面、用发展的眼光来识别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重情义者可重用
俗话说“情义无价”,一个人能爱己、爱人、爱国,是为“情”;能知恩图报,勇于献身,是为“义”。无论在任何时候,有情有义的人都会受到重视。
情和义都是无价之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企业中,只有有情有义的员工才会有责任感,才会忠心耿耿,努力工作。故领导者要考察一个人,观其情义即可。
人们交友,爱交重情义之人,用人亦是如此。用有情有义之人,他们会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同时他们为报知遇之恩,也会鞠躬尽瘁。手下有一大批有情的员工,攻城不怕城不破,办事不怕事不成。这些人一旦被领导予以重任,便会脚踏实地跟随于你,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要想振兴企业,创造辉煌,做领导的一定要对那些无情无义的人敬而远之,比如,那些无爱人之心的人就不能重用。
人性本善,爱人之心本应有之,但往往有一些薄情寡义的人,他们为一己之私,爱人之心尽无,没有一点情义。没有爱人之心又何谈助人,故领导者识才应注意人的品性。古时有“举孝廉”,只要是孝顺父母、品德高尚就可以被选入官,因为他们有一颗爱母之心,用这样的人领导放心。反之,如果没有爱人之心,则处处只为自己着想而不管别人如何,这样的人不会很好地与同事协作,不会与员工处好关系。而爱人之心则使员工深知他人难处,主动与他人合作,他们还会时时地去关心集体的情况,因为他们知道有了集体的繁荣才有自己的繁荣。
有情才能有义,无情者无义。有情有义的人应该得到信任和赏识,重用有爱心之人是国家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领导用人最应注意,切忌用奸邪之人,即使他们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不应重用他们。明英宗用人就很注意下属是否有一颗爱人之心。都指挥使马良受英宗赏识,他的妻子死了,皇帝便去安慰他,恰巧遇上他已数日不出门。旁人说:“马良正在办喜事,新娶了一个妻子。”于是英宗心想:“这个家伙对前妻如此无情无义,又怎会忠心于我。”于是从此疏远了马良。事实也是这样,一个连爱妻之心都没有的人,又何谈爱人?更无须谈爱国忠君了。这样的人又怎么能重用呢?
英明的领导者善于用有德有义之人,尤其是那些肯为大义舍小义的人,这种人做事从整体利益出发,重用他们,他们必会忠心耿耿,以报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便由此而来。有了他们,国家才会兴旺;有了他们,企业才能发达。领导事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们的慧眼识人和善于用人。
在古代,侠义之士最受人们的爱戴,“义”一直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行为准则。即使在现代,“义”仍为人们所追求。现实中常常有疾恶如仇、伸张正义之人,有不计名利给他人以帮助之人,也有大义灭亲之人,这些我们都称之为“义”。能以“义”待人处事,实在难得,而要为大义舍小义更是不易,这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还需要有颗伟大的心。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的这块热土上,许多英雄豪杰为了国家民族这一大义,他们舍弃了许多。也正因为领导者重用了这些有情有义之人,才赢得了最重大的胜利。
有时为了“义”也要付出代价,深明大义的人知道以大局为重。抗日战争时期,马本斋组织回民支队打得日寇闻风丧胆。于是日寇烧掠马本斋的家乡,并把马本斋的老母抓去。日寇威胁说,如果马本斋不投降就杀死他的老母。马本斋为了民族大义继续指挥部队英勇地和日军作战,马母也深明大义,绝食而死。正是由于有这样一大批仁人志士,中华民族最终才取得胜利。也正是领导者对这一批人委以重任,才有革命的胜利。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使海外的科学家们欣喜不已,他们知道报国有望了。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的发展,一大批科学家冲破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中央领导极其重视,把他们分配到重要的岗位上。在这百废待兴的时候,条件极其艰苦,他们还是以顽强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1998年,长江、松花江洪水肆虐,抗洪期间,人民子弟兵和基层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站在抗洪第一线,为抗洪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为大义舍小义的精神。事后,一大批在抗洪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被上级领导提拔重用。毫无疑问,他们在新岗位上也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他们有情有义。
重情义之人在一个企业里应该受到重用,这样的企业才会有良好的氛围。员工有情有义才有责任感,才会忠心于你,也才会努力完成你交付的任务。反之,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一个只懂得爱自己、不愿意多付出一点的人,是永远不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的。
识人才能用好人
在企业中,有些人之所以桀骜不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者对其不了解,没有给他安排施展才华的位置,没能让其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是无法发挥其才能。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类型的人才都是可用的,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关键是看管理者对人是否了解,是否根据其特点把人放在正确的地方,把人放错了地方,是金子你也会感觉他像石头。
清代有位将军认为,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特长,所有人都能在军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他说瞎子听觉好,可以伏在阵地前听敌军动静;哑巴可以用来传递密信;瘸子可以来镇守炮台等。这种看法不无夸张,但是也反映出要量才而用的原则。
如何对员工进行管理,这里有一个因人而异、量才而用的问题。掌握员工的特点是关键,首先就是要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十个员工十个样:有的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的则非常谨慎小心;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人却喜欢独自埋头在统计资料里默默工作。
假如一个人特别具备战略才能,你却让他主要从事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他就可能有意见。如果改变思路,让他做一些规划性、研究性的工作,或许他很喜欢,也能够发挥好。而在现实中,有很多管理者对下属更多地是“使唤”而不是用人,安排下属做什么,最看重的是下属是否很听话地完成,而不管这个事情本身是否适合让这个下属去做。下属只要一不听话,就被认为是桀骜不驯,就要进行打压,这是—个误区。关键是根据其特点,把人才用到合适的地方、合适的岗位上,也就是人才要与职位、工作相匹配,因势利导,才能使人才价值最大化。
管理要因人而异,不能用同样的标准衡量所有员工。对于只求速度、做事马虎的员工,管理者若要求他事事精确,毫无差错,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有此种做事态度的员工,你就不能要求他既迅速又正确。可是,许多管理者明知这个事实,却仍性情急躁地要求他们达到不可能有的工作效率,这是十分失败的。
在各公司的人事考核表上,都印有很多有关处理事务的正确性、速度等评估项目,能够取得满分者才称得上是一位优秀职员,事实上这种考核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各自特点,这种做法可以更人性化一些。有颇多的管理者就死守着这些评估项目,把它作为人事考核的依据。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万能的职员,古人说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同时也都有不足的地方,所谓满分者,不过是暂时的表现而已。
假使要让工作的正确度更高,那么必须花费许多时间增加磋商的次数,而不得不牺牲速度。沟通带来的好处是最多的,有些员工为力求快速而省去许多磋商机会,偶或顺利,纯属侥幸,或是因为身具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对于这些,许多管理者往往不多加考虑,仅依据一张人事考核表,就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对员工妄下断言。
实际上,在人事考核表上观察一个人的工作情形,合计各项评估的分数,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你只是在拿一种标准衡量员工。管理者应该通过实际的观察,结合他们的长处给予适当的工作,再从他们的工作过程中观察他们的处事态度、速度、准确性、成果,只有这样才可真正测试出下属的潜能。唯有如此,管理者才能灵活、有效、成功地调动、管理他手下的员工,促使业务蒸蒸日上。
管理者对员工有了明确的了解之后,才能妥善地分配工作,委以重任。使员工在某一方面极大地发挥潜在的能力,既提高了员工的自信心,又发展了事业。比如,一件需要迅速处理的工作,可以交给反应敏捷、动作快速的人,然后再由那些做事谨慎的人加以审核;相反,若有充裕的工作时间,就可以交给谨慎型的人,以求做到尽善尽美。
饮一瓢而知河
人的品位能够在平时的动作中得以体现,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见出其学识修养。同样,通过研究某人具体的设计用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也能品析出其人的胸怀韬略。
识才者得天下。要想得到人才,就得先会识别人才,了解他的真实面目。识别人才的方法之多,数不胜数。但从细微之处来识别一个人的品性才华,无疑是一种准确、快捷且低成本的办法。因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最能体现人的意志和自身的修养,而这恰恰会决定一个人日后的成就。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故丛林禅院的一天,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有一天清晨,丛林禅院的住持方丈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寺里刚好传来阵阵悠扬深沉的钟声,走廊两边木樨花瓣上的露珠纷纷坠落,整个空气仿佛都跟钟声发生着共鸣。禅师凝神侧耳聆听良久,待钟声一停,忍不住召唤侍者,询问道:“今天早晨敲钟的人是谁?”
侍者如实回答道:“报告方丈,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小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将这小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敲钟呢?”
小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忐忑不安地回答道:“没什么特别心情,只是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道:“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只有正心诚意的人,才会敲出这种深沉博大的钟声。”
小沙弥想了又想,然后说道:“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平常听您教导说,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犹如人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敲钟,就是这样而已。”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提醒道:“往后处理事务时,都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将来你的成就不可限量!”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管是否愿意,敲钟是一个和尚的必修课。但看似简单又平常的敲钟,奕尚禅师却能用心聆听,读懂了敲钟人的心思意念,发现此人绝非泛泛之辈。
人才无处不在,有时候就在你身边。作为现代的管理者应该深思:自己是否具有奕尚禅师的洞察力,能否从敲钟这样的小事情中发现人才。纵观历史,善于从细微之处观察人的领导者确不在少数。
晋国重臣文子,有一次因为被案情牵连,匆忙逃命,在慌乱中逃到了京师外的一个小镇。
跟随他逃亡的侍从建议说:“统领此镇的官吏,曾经出入大人您的府邸,可视作亲信,不如我等先到他家略事休息,待行李到来,再行赶路如何?”
“不可,此人不可信赖。”
“何故?他曾亲密地追随过大人……”
“唔!此人知我喜好音乐,即赠我名琴;知我喜好珍宝,即赠我玉石。像这种不用忠告方式而以宝物博取别人欢心的人,如我前去投靠,必被他献给君王以邀功无疑。”于是文子不敢稍作停留,连行李都顾不上带,继续赶路。
文子的看法果然不错,后来此人把文子的两车行李拦截下来,献给君王邀功,文子也因看人准而躲过一难。
战国时,鲁国重臣孟孙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命家臣秦西巴用车子把小鹿带回,在回去的途中,一直有一只母鹿跟在车后哀鸣。秦西巴觉得十分可怜,就把小鹿放了。
待孟孙返回家中,知道了缘由,极为生气,于是把秦西巴幽禁起来。
但是,3个月之后,孟孙不但赦免了秦西巴的罪,并且任命他担当辅佐自己儿子的任务,近侍惊讶地问:“前些时候,您刚刚处罚了他,如今却又委他以重任,这是为什么?”
孟孙回答说:“他连小鹿都不忍捉回,将其放掉,对待我儿子也一定会很仁慈的。”
孟孙能如此选人用人,实为知人之明。
也是在战国时,魏国将军乐羊率兵攻打中山国。其时,乐羊之子正栖身中山国,于是中山国国王将乐羊之子杀死,并做成肉汤,送到围在城外的乐羊军队阵营之中。乐羊面不改色地将肉汤喝光,表示自己一定会打下中山国。
魏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动地说:“乐羊竟然为我吃下自己儿子的肉!”
后来乐羊打败中山国凯旋,魏王虽然犒赏他的战功,但从此不再重用他。他说:“一个连自己儿子的肉都敢吃的人,还有谁的肉不敢吃呢?”
落一叶而知秋,饮一瓢而知河。识人的不二法门就是时时睁大双眼,从自己身边,从别人不留意的细微之处来考察、辨别一个人是否是人才。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
让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他就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做出更好的成绩。“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说的是用人的长处和优势,而不勉强人的短处和劣势。用其所长,还应抑其所短,护短的同时还要抑短,这就是使用人才的辩证法。
在用人方面,胡雪岩有着一套自己的办法。作为清代商界名流,胡雪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他延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功匹前敌。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此后,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
胡雪岩身边的许多人,在别人眼中都是“败家子”,但他们在胡雪岩的手下,一个个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不可多得的人才,用起来得心应手。这正是胡雪岩“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用人观的最好体现。
早年间,陈世龙原是一个整天混迹于赌场的“混混”,胡雪岩却把他带在身边。胡雪岩看到了他的长处:一是灵活,与人结交从不露怯,打得开场面;二是不吃里扒外,不出卖朋友;三是说话算数,有血性。由于胡雪岩从这个人身上发现了这些优点,才将他调教成为自己经商跑江湖的得力助手,在后来的日子里做出很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