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面对繁多的财务数据和高深的财务报表,你是否也感到头疼?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与财务报表到底有何奥秘?怎样才能在这些数据中分析出利润?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夫子是后人对他的爱称。这位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学问家、道德家……不仅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具有很深造诣的会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评选出人类历史上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位居榜首;1988年1月,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宣言》,称“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1)孔子也是会计出身。
孔子年轻时,便与会计打上了交道,成了会计的老行尊。当时,在鲁国执政的大贵族是季氏,孔子就是在季氏的手下当上了一名主管仓库会计的小官吏——委吏,一个小小的专管财物收支记录的官职,每个月拿到的钱粮很有限,只能够养家糊口。那时候的会计没有分工牵制、岗位轮换一说,孔子凡事都得自己动手。由于当时没有笔墨纸砚,孔子只能用刀和竹片“记账”。
(2)孔子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孔子的一生,把“礼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即凡不合乎礼制的东西,你连看也不要去看它;凡不合乎礼制的言论,你连听也不要去听它;凡不合乎礼制的话,你无论如何也不要去讲。他认为会计亦在礼帛约束之列,一切收支事项务必以礼制为准绳。当收则收,既不许少收,也不可超过规定的标准多收;当用则用,既不可因少用而违礼,亦不可违反财务制度滥用无度。这种思想好比现代会计中所说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3)孔子的谨慎性原则。
那时候的会计工作虽然简单,但孔子却很投入。他终日守在库房里,数着数码,划着记号,监督着仓库的财物出入。他谨慎地(好比现代会计所说的谨慎性原则)记录着财物的出入事项,即在竹简上刻画、登记,力求使每一笔“账目”都正确无误。现代会计工作,同样是一项繁琐的事。会计人员要把企业每天发生的交易和事项逐日逐笔地做好记录,反映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上,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都必须有相应的会计资料作为证据,以待查证。在处理以上会计交易和事项的同时,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可靠,我们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谨慎性原则”,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处理会计业务时要保持认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还要求我们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必须谨慎,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
(4)孔子的真实性、独立性原则。
孔子也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他15岁时便立志于学,研究问题总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最后总要追究出一个结果,他对待仓库会计这项工作的态度亦如此。做会计的关键是什么呢?孔子每每想到这个问题,便琢磨不已,日子久了,他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一次,他语重心长地对旁人说:“会计,当而已矣。”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刻,高度凝练。
会计工作的要害在于“当”字,即真实性与中立性,一个“当”字,也是对现代会计的“真实性原则”和审计中的“独立性原则”的高度概括。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独立性原则要求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必须处于中立的条件下,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客观地判断企业会计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
(5)孔子也做纳税筹划。
在财税方面,孔子反对聚敛;在开支方面,提倡节用。他在《论语》中说:“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孔子认为,做事应敬业,讲信用,节约开支,富有爱心;重要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公平的原则。他反对贫富差距过度,主张“仁治”。孔子虽然未在他的语录中提及诸如“纳税筹划”、“税收筹划”、“避税筹划”、“节税筹划”等方面的词语,但其思想中已包含了人们应通过安排、筹划自身行为,以达到减少支出目的的节俭观念。他主张国家不应横征暴敛,而应该颁布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以激励人们努力做好自身工作。我们今天所说的“纳税筹划”、“节税筹划”等概念,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合理安排和筹划,充分运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做到不多交一分税,也不少交一分税,从而达到节俭税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孔子作为中华民族的“圣人”,其历史功绩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孔子几千年前提出的许多做人、行事的道理至今仍广为流传,有的甚至传到国外。孔夫子的会计之道也同样被后人所借鉴。对于从事会计工作和准备从事会计工作的现代人来说,都应时时回溯会计第一人——孔子。是他,给这个领地播撒了文明的种子,注入了思想的精髓。虽然,“仲尼不出”未必是万古如长夜,但仲尼不出,中华文化肯定要丧失许多光彩,孔子对包括会计文明在内的中华文化的影响古今中外无人能及。
1.会计的基本假设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会计界多数人公认的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有以下四个。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界定。组织核算工作首先应明确为谁核算的问题,这是因为会计的各种要素,例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都是同特定的经济实体,即会计主体相联系的,一切核算工作都是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立场上进行的。如果主体不明确,资产和负债就难以界定,收入和费用便无法衡量,以划清经济责任为准绳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便无从谈起。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必须将该主体所有者的财务活动、其他经济实体的财务活动与该主体自身的财务活动严格区分开,会计核算的对象应是该主体自身的财务活动。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一个概念。作为一个法人,其经济上必然是独立的,因而法人一般应该是会计主体,但是构成会计主体的并不一定都是法人。 比如,从法律上看,独资及合伙企业所有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应视为所有者个人财产延伸的一部分,独资及合伙企业在业务上的种种行为仍视其为个人行为,企业的利益与行为和个人的利益与行为是一致的,因此独资与合伙企业都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独资、合伙企业都是经济实体、会计主体,在会计处理上都要把企业的财务活动与所有者个人的财务活动分开。例如,企业在经营中得到的收入不应计为其所有者的收入,发生的支出和损失,也不应计为其所有者的支出和损失,只有按照规定的账务处理程序转到所有者名下,才能算其收益或损失。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很大,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会计处理。 比如,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是设定企业在正常的情况下运用它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偿付其所负担的各种债务,否则,就不能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法进行计价。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缩减经营规模乃至停业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此,往往要求定期对企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断。一旦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又称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
根据持续经营前提,一个企业要按当前的规模和状况继续经营下去。要最终确定企业的经营成果,只能等到一个企业在若干年后歇业的时候核算一次盈亏。但是,经营活动和财务经营决策要求及时得到有关信息,不能等到歇业时一次性地核算盈亏。为此,就要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成一个个相等的期间,分期核算和反映。会计分期对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这样的会计方法。
最常见的会计期间是一年,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报表称为年报。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也要求企业按短于一年的期间编制财务报告,如要求股份有限公司每半年提供中期报告。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此,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量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企业的经济活动都最终体现为货币量,所以也有可能采用货币这个统一尺度进行会计核算。当然,统一采用货币尺度也有不利之处,许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并不是都能用货币来计量的,比如,企业经营战略,在消费者当中的信誉度,企业的地理位置,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等等。为了弥补货币量度的局限性,企业需要采用一些非货币指标作为财务报表的补充。
在我国,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是对货币计量这一会计前提的具体化。考虑到一些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多地涉及外币,因此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当然,提供给境内使用者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