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领导自我修炼(5)
它或大同小异、或跟着叫好,没有新意,毫无创新精神,不能在一定时间内以最经济的语言手段来输出最大的信息量。同时,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讲,简单的多次的机械刺激,易使人产生疲劳、烦躁情绪,所以它是一种不良的讲话习惯。
因此,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讲话效率,就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快,切中要害,注意逻辑思维的条理性,充分展现领导的精明强干,挥洒自如的将帅风度,切不可拖沓烦杂,啰啰唆唆。
3生动性
有些领导者往往愿意使用一些现代的“时髦词”,或者的浒的套话。把这些东西生拼硬凑在一起,乍听起来挺“新鲜”,实际上仔细回味起来,有些是的“生吞活剥”、“消化不良”;有的是似曾相识,改头换面;有的似是而非,很不准确。这些语言不仅不能给自己的语言增色,反而更加逊色。
一般来说,一篇好的讲话稿,更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当然,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讲话的风格应该不同。正式场合应该庄重、认真、严谨;非正式场合可以带有风趣、幽默的语言。这就要求领导用词准确、精当,善于使用成语、典故、名人警句、谚语等等。领导要善于抓住听者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总之,领导讲话不能杂乱无章,漫天撒,或者照本宣科,死气沉沉,叫人听了乏味和昏昏欲睡。
4感召性
领导者的语言信赖度大,号召性强,具有突出鼓动性和感召力。有为的领导者总是善于利用人有感召力的语言艺术去工作,或用富于哲理的语言,或用奔放的语言,或用火热的语言,或用激励的语言,扣人心弦,励人斗志,激起群众的热情,增强群众的信心。
《三国演义》中曹操使属下“望梅止渴”就是一个成功的典故。而且,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人的情感,因而也日益要求领导者运用情感的影响力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许多领导者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在运用语言时善于以情感人,增强语言中的感召力。作报告或演讲时,语言朴实无华,亲工入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能博得群众的喜爱;在交谈中或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与人为善,入情入理,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感化人、催化人,具有说得“石人落泪”和化冰消雪的功夫。
5针对性
有针对性即指看人说话。它并非“看人下菜碟”、搞实用主义那一套,而是说领导讲话不应千篇一律、“一锅煮”,要有针对性。不同听众、不同场合、不同目的,说话的语气、用词、角度、时间长短等等也应该不同。在鼓动听众时,要在全篇中充满希望;在说服听众时,要从理解的角度出发,多用亲近、同情的语言,取得听众的好感;在要求听众时,要多讲提要求的理由,使听众认识到它的合理性;在拒绝听众时,要多用婉转的语言,不使对方感到沮丧,得到应有的谅解;在赞美别人的时候,要多用事实说话或第三者的口吻,不要过多地运用浮华的语言;在批评别人时,要一分为二,不能因出了问题就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或言谈中带尖刻、挖苦的话,让人难下“台阶”……总之,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因人制宜,看人说话,根据听众的不同情况,相机行事,采用不贩说话技巧。
6“实质”性
此处的“实质”意指言之有物,切忌套话。
有的领导讲话好讲套话。套话,即客套话,不是开门见山讲实话,而是先来一个开场白,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屑子话,敲一下边鼓。然后书归正传,其实多此一举,没有必要的。
常见的客套话表现为:
一是“礼谦式”客套话。它往往出现在讲话的首尾两处。开头总是冠以“由于水平不高,研究不够,恐怕讲不好”之类;结尾则常以“讲的不好,浪费了大家宝贵时间,请给予批评指正”云云
二是“圆滑式”客套话。常见之于一些阅历较“深”的领导干部,讲话伊始,往往客套一番:“近几天工作太忙,始终抽不出时间,加之身体欠佳,没有什么准备,讲不好,请大家原谅”。等等。
三是“公式化”客套话。讲话之前,先纵谈国际国内形势,从中央到地方,泛泛空谈,漫无边际,不联系实际,不正视现实,言之无物。
对于这些言之无物,空洞虚泛的客套话,叶圣陶行生曾做过这样的批判:“这些话在说出来之前,演讲者未免少了一点思考。你说不曾准备,没有什么可说的,那么为什么要踏上演讲台去呢?你说随便说说,没有什么意思,那么刚才的一本正经是不是逢场作戏呢?自己相信不过的话,却来说给大家听,又算什么品德尼?”叶老的这一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套话的虚伪性。
所以领导者应走出套话的误区,注重讲话内容。既有时代气息,也有真实料,关键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听者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
那么,怎样说话才能说得贴切、简洁、巧妙,艺术性地表达思想情感呢?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博学、多思、实践。没有这个前提,“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口才是智慧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智慧的获取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来实现。正如《颜氏家训》所说的:“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这考验的正是一个人积蓄起来的言谈风度,所谓言由心声,通过言谈就可以大概地了解一个人的智慧、知识与思想,因此,卓越的领导若想在言谈中棋高一着,那么增强腹内诗书”是必经之途。
想要增加及扩大词汇储存量的人,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接受文学的洗礼。林肯使用这个方法,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可以把柏恩斯、拜论、勃朗宁的诗集整本背育出来。当他进入白宫之后,内战的悲剧负担消磨了他的精力,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这时他仍然经常抽空拿本英国诗人胡德的诗集躺在床上翻阅。有时候他在深夜醒来,随手翻开这本广场集,会凑巧看到给他以特别启示或令感到高兴的一些诗。他在白宫时,也会抽空重读他早已背熟了的莎士比亚名著。罗宾林在他的著作《林肯的文学修养》一书中写道:“这位自修成国的人物,用真正的文化修养把他的思想包扎起来。可以称之为天才。这个方法是他永不停止地研究与学习。”
也因此林肯的演说常常吸引到广大的听众。它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富有极大的感召性,这一定程度上是积累知识的成果,有了渊博的学识,领导就可以援引、采用大量准确的并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运用博引艺术可以使讲话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效地吸引听众。通过生动的事例、有趣的典故、富有哲理的警句名言,既可以使讲话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又可以拉近与听众、与现实的距离,增强讲话的现场效果,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激发听众的兴趣,达到认真听讲的目的。博引艺术可以有效地说服听众。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寓言故事,可以将一些不容易理解或讲清的道理,通俗、形象直观地道出,便于听众加深理解讲话意图,自觉接受你的观点。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白门楼斩吕布”的故事。吕布被曹操所擒,曹操考虑到吕布本领高强,故有意饶其不死,留下为己所用。为此,他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担心吕布归顺曹操后,不利于日后自己称雄天下,希望曹操处死吕布。这时,刘备本可以列举品布的很多劣迹恶行,但他仅选择了吕布心狠手辣、恩将仇报,亲手杀死义父的典型事例来说服曹操。刘备只说了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一句话,提醒曹操想到吕布反复无常,很难成为心腹,弄不好就成为吕布的刀下鬼。于是,曹操下决心,立斩吕布。曹操非等闲辈,刘备只所以能说服曹操,关键是抓住了致命的典型事例,点到了要害之处,彻底改变了曹操原来的打算。
除此以外,博引以众多例子为论述观点的支撑,也能够加强论辩的说服力。比如江泽民主席在一次讲话中为了强调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他列举了一系列的实例: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是38岁。牛顿和菜布尼茨发明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我看过牛顿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写出这本书时才43岁。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时是22岁,后来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是29岁,发明电灯时是31岁。贝尔发明是电话时是29岁。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时是31岁,由此得了诺贝尔奖,后来又由于发现钋和镭,并提炼出纯镭,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时年44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2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时是37岁。……
自然科学是如此,许多杰出的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杰出功出也大都是在年轻时期就基本创立了《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共产党〉序言》,也不过41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毛泽东同志是28岁;陈独秀当选党的中央局书记,是42岁,此前他早就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了。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同志也只有56岁,邓小平同志是45岁。再说,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学士,也都是在青春韶华之时就已功成名遂。西汉的贾谊死时32岁,毛泽东同志称赞他的《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王勃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文采与意境都是杰出的。我读书时,古文老师讲王勃写这篇文章时只有十几岁,那是说太年戏了。他是在去南方探望父亲途经南昌时作的此文,后在途中溺水身亡,死时才27岁。
这段话分别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列举了众多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的重要发明和成功大都是在年轻时代,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人才,特别是靠大批年轻英才的道理,让人深信不疑。
最后再来谈谈幽默的语言如何改变你身边的人际交往,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润滑剂,幽默以一种愉悦的方式让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幽默的力量不止于博人一笑,它能润滑公众关系,祛除忧虑愁闷,针砭社会弊端,吸引公众意识,因此是领导语言中的高级艺术。例如:
有一次,一位西方记者在招待会上突然问陈毅:“中国最近打下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是用什么武器?是导弹吗?”遇到这样涉及机密的提问,一般都用“无可奉告”来回答,但陈毅却不。他举起双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动作,告诉记者说:“我们用竿把它摘下来的呀!”——结果一阵哄堂大笑,记者们在笑声中被折服了。
幽默法主要是否定式、岔道式和双关式三种类型。否定式幽默法,是甲乙两种对立的事物,从肯定甲事物出发,随之以加入乙事物内容而达到否定甲事物为归宿的领导者公关语言方法。一顾客在饭店吃饭,米饭中砂子很多,他不得不把它们吐在桌子上。服务员见此情景很不安,抱歉地说:“尽是砂子吧!”顾客微笑摇摇头:“不,也有米饭。”顿时,俩人都笑了。岔道都笑了。岔道式幽默法,是通过反逻辑的方式造成笑料的领导者公关语言方法。如:一位年轻的记者要里根总统谈谈对联邦政府预算赤子问题的看法,里根回答说:“我并不担心,因为你们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子”。说完,两人会心地笑了。双关式幽默法,是利用一个词的语音或语义同时关联两种不同的意义进行曲解的领导者宣传语言方法。如:
问:你怎样对待老大难问题?
答: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去抓就下难。
另外,幽默的语言有时也能使局使、尴尬的场面变得轻松、和缓,使人的拘谨或不安立即消失掉,它还能调解小小的矛盾。如老舍先生曾经举例子:一个小孩见到一个生人,长着很大的鼻子,马上叫出:“大鼻子!”假若这位生人没有幽默感,就不会高兴,而孩子的父母也会感到难为情。假若他幽默地说:“就叫大鼻子叔叔吧!”这样大家一笑不就解决问题了么?
幽默的话语,具有使人愉悦、美感的作用。所以列宁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在适当的场合,以幽默的谈吐来增强交际的生动性和亲切感,已被看做是一个人的优点。国外把“有幽默感”作为评价大学教师教学好坏标准之一。可见语言具有幽默感是何等的重要。
总的来说,语言作为领导必须掌握的一门有利工具,何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在于使用的人。它不仅需要领导在社交圈中不断地砺兵秣马,积累讲话技巧,更需要领导从自身丰富讲话的内容,于知识中培养一股浑然天成的气度风范,形成个人的语言特色,这才够得上卓越领导“人物风流语自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