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卓越领导的11项修炼 > 第37章 领导沟通(5)

第37章 领导沟通(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有所佐证的,D·卡内基在著作《打动人心》中认为,领导者不是用权力和金钱,而是从心理上去打动职工。书中自始至终贯彻了“会说一定还要会听”。想积极地打动人心,那么,领导者就要热情地去聆听别人的意见。而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把自己的经营艺术概括为“细心倾听他人意见”。聆听与雄辩的讲话、深刻的谈吐相比朴质无华,但领导者却从中受益。

1倾听、用沉默打动人心

作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必须经常花相当多的时间,和他的伙伴及上司作面对面的沟通。这时,最常被运用到的两项能力:一是洗耳恭听,另一项能力则是能说善道。

我们常说“洗耳恭听”,所要说的就是“倾听”的能力,这是迈向沟通成功的第一步。至于“能说善道”,则是“说服”的能力。当别人来跟你做当面的沟通,或者你主动与别人进行面对面的晤谈,争取伙伴支持你的计划并争取他们的通力合作时,你是否善于运用“倾听”与“说话”的艺术、功夫,来达到你的目的呢?在谈到这些原则、技巧之前,你不妨反复思考一位受人敬重的政治家丘吉尔的一句金玉良言:

“站起来发言需要勇气,而坐下来倾听,需要的也是勇气。”

提高倾听技巧,是沟通成功的原始出发点。

“上帝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他赐予我们的都是一根舌头,两只耳朵”,所以我们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可能比我们说出的话多两倍。希腊圣哲这句话的用意,就是告诉我们要多听少说。因此倾听也是领导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必须思考、接收、理解,并作出必要的反馈。同时,倾听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包含理解别人的语言、手势和面部表情等。在此过程中,我们决不能闭上眼睛倾听别人的发声,而且还要注意别人的眼神及感情表达方式。这样的倾听才能对沟通行之有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倾听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善于倾听的人能及时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创造条件让其积极性得以发挥作用。倾听本身也是一种鼓励方式,能提高对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因而也就激发了对方的工作热情与负责精神。美国最成功的企业界人士之一的玛丽·凯·阿什是玛丽·凯化妆公司的创始人。现在她的公司已拥有20万职工,但她仍要求管理者记住倾听是最优先的事,而且每个员工都可以直接向她陈述困难。她也专门抽出时间来聆听下属的讲述,并作仔细记录。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十分重视,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答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沟通了彼此的感情,倾诉者要求被重视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在很多情况下,倾诉者的目的就是倾诉,“一吐为快”,或许他们并没有更多的要求。日本、英、美等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常常在工作之余与下属职员一起喝几杯咖啡,就是让部下有一个倾诉的机会。

(2)积极倾听能够集中众人智慧,开阔眼界和思路。尤其是在信息高速、频繁流动的今天,面对众多的不确定性,领导很难单抢匹马独挑责任因此,集思广益可以使管理者作出正确决策,对缺乏经验的管理者,倾听可以减少错误。日本松下幸之助先生创业之初公司只有3个,因为注意征询意见,随时改进产品,确立发展目标,才使松下电器达到今天的规模。

(3)倾听也是获得消息的重要方式之一。报刊、文献资料是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受时效限制,而倾听却可以得到最新信息。交谈中有很多有价值的消息,有时它们常常是说话人一时的灵感,而自己又没意识到,对听者来说却有启发。实际上就某事的评论、玩笑、交换的意见、交流的信息、各地的需求消息,都是最快的消息,这些消息不积极倾听是不可能抓住的。所以有人说,一个随时都在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人,在与别人的闲谈中就可能成为一个信息的富翁。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4)注意倾听是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有效方式之一。许多人不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就是因为他不注意听别人讲话。心理观察显示,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戴尔·卡内基曾举过一例:在一个宴会上,他坐在一位植物学家身旁,专注地听着植物学家跟他谈论各种有关植物的趣事,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分手时那位植物学家却对别人说,卡内基先生是一个最有发展前途的谈话家,此人会有大的作为。学会倾听,实际上已踏上了成功之路。

2耳听八方选取重点

然而,根据调查,一个普通人每天与人交谈无数次,无论在电话中,或是面对面,平均被听错或被误解的几率有百分之五十;有一种是说者说得正确,而听者听错了,结果当然是错的;另一种是说者“心里”想着正确的事,而声音却不听使唤,说错了,却不自知,而听者很忠实地把“错话”听进去,结果自然也是错误;有些人惯性地说错话而浑然不觉,或许,经过好友、同事数度指出才发觉有些问题。

倾听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关于“说者”我们在前一节已经具体谈到,此处谈谈听者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首先,要处理好“直接听”与“间接听”之间的度。作为领导,既不能事必躬亲,每件事都亲自听;也不能浮在上边,每件事都由别人提供情况。处理好这个度,就要做到这几点:重要的事情亲自听,容易出现大偏差的事情亲自听,例如,人事问题,重大决策问题,涉及范围较广的问题,容易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长期争论的问题等等;反之,其它非主要的、日常的工作问题则可以采取“间接听”的方式。

其次就是要综合运用“听一方”与“听多方”的长处,也就是在尊重一方面意见的同时,应尽量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忠实贯彻群众路线。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领导者要努力做到“兼听”,避免“偏听”,多一点全面性、科学性,少一点片面性、盲目性。

三、调整自我,提高倾听的效果

在这个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的过程中,领导扮演起倾听者的角色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要避免“听错话”的尴尬,这主要取决于倾听者的理解能力和态度。

(1)倾听者的理解能力

交谈时要注意与对方进行有效地沟通,听讲人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职业特征及生活阅历往往与他本身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不同理解能力的倾听者必然会有不同的倾听效果。正因为如此,倾听者的理解能力也构成倾听中的障碍。“对牛弹琴”便是如此。

(2)倾听者的态度

除了倾听者的理解能力之外,倾听者的态度也构成倾听中的障碍。这些态度主要有:

①排斥异议

有些人喜欢听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讲话,偏心于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这种拒绝倾听不同意见的人,不仅拒绝了许多通过交流获得信息的的机会,而且在倾听的过程中就不可能集中在讲逆耳之言的人身上,也不可能和任何人都交谈得愉快。

②用心不专

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是这种情况的典型表现。虽然倾听者身在现场,而且表面上似乎在用心努力地听讲,但倾听者本人要么心有另思,要么心不在焉,所以倾听的信息完全未或部分未进入倾听者的头脑中,这种倾听的效果肯定不好。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即如此。

急于发言

人们都有喜欢自己发言的倾向。发言在商场上尤其被视为主动的行为,而倾听则是被动的。前美国参议员S1Hayakawa曾说:“我们都倾向于把他人的讲话视为打乱我们思维的烦人的东西。”在这种思维习惯下,人们容易在他人还未说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对方,或者心里早已不耐烦了,往往不可能把对方的意思听懂、听全。

这也意味着听到声音并不表示听清楚了,听清楚了不表示听明白了、听明白了也不等于有效的倾听。

(1)先坚定自己听话的欲望

许多人之所以“没有听懂”,纯粹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想去听。有的领导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积习难改之外。他们认为只有不停地说,才有让人了解的安全感,以及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更重要的是,他们只听到自己想听的事物,因此别人要想中途加入发表看法是难如登天。

那好好地听别人说话会有哪些好处?首先,可以得到最新资料,躲开话多是非。它可以增加领导说话的自信与分量。这也是谈判优势、权力与影响力之所系。最后领导的人缘将因此大为改善。所以下这样的决心是给自己和别人的一份大礼。

采取开明的态度

除了决心之外,我们应当对新的信息与新的潮流采取开明的态度。正如同好的医生会善用他的听诊器搜集病人体内的各种情况,我们也应该重视不同意见,使自己能做进

(3)明确倾听目的

你对你要倾听的目的越明确,就越能够掌握它。事先为此次谈话进行了大量的准备,这样可以促使我们对谈话可能的问题或意外有个解决的思路;同时可以围绕主题进行讨论,你的记忆将会更加深刻,感受更加丰富。这就是目的越明确,效果越显著。

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进行倾听

领导的日常行程一般都安排得十分紧密,会谈、应酬、决策等,因此常常身心疲累,在倾听他人谈话时常感力不从心。领导应该将倾听时间安排在精力充沛时,而非在情绪低落和烦躁不安时听取别人谈话,这样的效果决不会太好。随时提醒自己交谈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听话时应保持与谈话者的眼神接触,但对时间长短应适当把握,如果没有语言上的呼应,只是长时间盯着对方,那会使双方都感到局促不安。另外,要努力维持大脑的警觉,保持身体警觉则有助于使大脑处十兴奋状态,专心地倾听不仅要求健康的体质,而且要使躯干、四肢和头处于适当的位置。比如有的人习惯把头稍偏一点,这样有助于集中精神。全神贯注,意味着不仅用耳朵,而且用整个身体去听对方说话,所有这些都提醒倾听者自己现在的角色,不要走神。

(5)倾听事实之余,也要注意对方的感觉利行为动作。

肢体语言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洛吉斯指出,要医好病人除了妙手回春的医术之外,医生必须让病人认为他真的关心他。了解他,比如通过观察对方的外表动作,语调语气,明白他的暗示,意会一些他难以启齿的问题,尤其是他此刻的内心感受。

(6)注意找出背景因素

任何话语和感觉必然有它的背景因素。找出背景因素才不会出现对牛弹琴的情形。

例如,张三向领导表示他还无法下决心买下某栋房子,真正原因可能出在他的职位岌岌可危,随时准备卷铺盖走路。如果领导人试着找出这个重点,很可能会就房子的屋龄与状况和他说上半天。这不仅是闹笑话,也会带给对方重大的挫折感。

适时适度的提问

在倾听过程中,恰当地提出问题,往往有助于相互沟通。沟通目的是为获得信息,是为了知道彼此在想什么,要做什么,通过提问的内容可获得信息,同时也从对方回答的内容、方式、态度、情绪等其他方面获得信息。提问中要注问题的。

数量要少而精,太多的问题会打断讲话的思路和情绪,改变谈话的主题。但恰当的提问往往有助于双方的交流。因此,掌握提问的时机和度是至关重要的。

要紧紧围绕谈话内容,不应漫无边际提一些随意而不相关的问题。这很容易分散谈话者的注意力,导致交流的中断。

在倾听过程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情绪同步,与讲述者在感情上“同甘共苦”,才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使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就是常说的“情感移入式”倾听。

例如,倾听一个循规蹈矩、不苟言笑讲话,领导就应该表现得严肃点,认真点;而和一个比较随和、爱开玩笑的人聊天,不妨表现得轻松一点,开朗一点。这样,你和对方的情绪就是同步的,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被理解、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觉。否则,就会让对方产生反感,因为你的情绪是对对方的否定。情绪不同步,将使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拉大。例如,有人在安慰因遭遇不幸而伤心的人时,故意说一些开心事,以为这样能冲淡对方的情绪。殊不知,这种反差反而会加重对方的伤心。与其这样,还不如讲一件自己遭遇过的类似的伤心事。这样,情绪一同步,对方便窥到宽慰,使他感受到你的支持。在别人向你诉苦时,你偶尔插入一句:“我真的能理解你心中的感受。我曾经也处于这样的境地而且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会让讲述者有同病相怜的感觉,对你产生亲近感;或在别人向你描述他刚取得的成绩时,你不妨说:“我为你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那是你辛苦努力结下的成果,”如此,讲述者视你为同路人,甚或志同道合者,当然会更乐于与你交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