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总经理公关一本通 > 第24章 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公关环境(3)

第24章 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公关环境(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团购的重要合作伙伴--一票通CEO表示:“窝窝团忘了人不是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顺便说,我们绝不会和这样的企业做生意。”

在专家的眼里,徐茂栋更是自作聪明,本想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脑袋,却砸着了自己的脚:徐茂栋本来要羞辱的是对手,没想到其实他羞辱的是这些投奔者,还有窝窝团自己。因为这样不仅给这些投奔者脸上烙上了“叛节”的标签,更是赤裸裸地展示了窝窝团购没文化的企业文化。

他的这条微博下也跟了不少帖:上述被曝光姓名的几位被挖人员,你们的职业生涯估计就止步窝窝团了。一些媒体更是直截了当地用了以下标题:窝窝团拿员工当枪使员工职业前途尽毁。

还不止这些,络充分发挥了其信息挖掘机的功能,徐茂栋在分众无线通过“强奸”用户、发送垃圾短信被“3·15”晚会曝光等一大堆糗事也被一股脑儿翻了出来。

估计徐茂栋要是早知道这些,他恨不得把络给枪毙了。

微博已经改变了太多太多,但还不够多。如果企业总经理不善用微博,它会比想象得还要可怕。因为,微博中的活跃人群,所谓的意见领袖有几大特质:逼你说话,然后质疑你的话;渴望权威解释,又对权威不屑一顾;听发言人说话目的是为了自己说话有的放矢;处处围观,又到处发声,且无处不在,让你无处可逃。

【总结】络没有对与错,不管是Facebook,还是微博,不管是新闻站、论坛、即时通讯群,还是百度搜索的结果,其实说到底,也和传统的媒体一样,只是传播手段。手段发达了,不再好控制了,但内容是可以控制的。

所以,想说什么很重要,不能随便说,要想好再说。

当然,话说回来,这已经是个没有秘密的时代,远古通讯靠吼的时代,尚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人肉”已经成为一种互联精神的如今,企业的一言一行,最好经得起考验,保证做过的事是拿得出手的,说过的话是听得过去的。

二、络媒体的不可控性

络媒体“掌权”以来,很多以前不被媒体关注的组织或组织领导人,突然发现,自己也被暴露在媒体一线了。而且,络媒体来势汹汹,基本都是奔负面新闻来的。于是,一些基层政府官员、二线企业领导人,或一线企业不太耀眼的事件,都一一被抖落出来了。

很多人惶恐地惊呼:互联来了。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把钥匙,能够关住络这个洪水猛兽。那么,我们试着来找找,有没有这样一把钥匙。

1络媒体就应该是不可控的

很多人怀念以前的媒体环境,觉得那时有序、简单,不容易挨批,即使有风险,也往往事先知道风声,再通过组织程序或同志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下,在媒体上公开挨批,是绝少的事,除非事情真的很严重,或者在圈里人际关系真的很不好。

现在,这一切都不管用了,抽根好烟也被报道,戴个好表也要罢官,检查工作有人打个伞也不行,这也太不让人过了。

媒体似乎管得太宽了。

但是,那时的媒体环境,也不是正常的媒体环境。可以说得严重点,凡是可控的媒体环境,都是变态的媒体环境,不是常态。

因此,与之相对应,总想媒体环境可控的,也是病态环境培养出来的病态心理。如果媒体环境一切都是可控的,那和共同贫穷一样,虽然看起来美丽,但却是事实上的落后和可耻。

虽然媒体并不可控,但是,要和媒体友好相处,其实也并不困难。改变观念,开放心态,实事求是,媒体也不是真的洪水猛兽。

新媒体条件下最大的改变,就是改变了一言堂,不再是一个声音,不再有文过饰非,一个新闻事件的正面和反面、主干和支流,都能一一地呈现出来。因此,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躲藏和谎言,早晚都要露馅。

因此,总体上讲,络时代,一言堂让位于群体声音;集体无意识让位于群体觉醒意识;新闻的片面真实让位于接近绝对真实。

于是,企业总经理们也没必要想着怎么去控制媒体,只需按媒体的要求出牌,在媒体梳理之前做好事。这才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必备心态。

2 络媒体为什么“不可控”

(1)络的信息量由有限变为海量

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电台、电视台,受版面或时长的影响,其内容总是一定的。虽然报纸不停地扩版,电视台不停地裂变和细分,但相对于络的海量信息来说,每天100个版面或栏目,也还是十分有限的。海量信息让络信息的触角,伸得更远,报道范围更广。以前必须是特别典型,才可能登上媒体的版面,现在一般典型意义的信息,也能上。

(2)络媒体的喉舌意识弱化

传统媒体的主流意识更强,其对负面新闻的报道,相对严谨和保守,特别是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批评报道,十分罕见。而新媒体身在江湖,江湖气息十足,对政府、龙头企业的“尊重”显然少了不少,报道起其负面新闻来,更是不留情面。

(3)海量的信息发布者

记者早已不是什么无冕之王了,因为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是记者。在络的自由海洋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自由发布信息,而且如果你的信息有价值,一样能登上新闻门户的首页,不管你是以博客形式表的,还是在论坛里发帖子。

(4)络信息的累积性

平面媒体的批评报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渐渐淡忘,若干月或若干年后,即使有人想去翻故纸堆,也比较麻烦。但络时代强大的搜索功能,能让人在举手之间,让你的伤疤重新显形。

(5)络信息传递的神速

杂志无新闻,因为太慢了。报纸可以了吧,日报隔天就是新闻,但比起电视和电台的直播,报纸就太慢了。到如今,电视也慢了,因为电视要审核,也只有一个平台,而且还有播出量的限制。络太快了,可以即时更新,一分钟出N多条新闻。而且,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有更多的人在同时进行新闻的二次创作--评论,以及同样很多的人在同时进行新闻的二次发布--转发。络新闻几乎在新闻频道、论坛、群组、博客、微博等各个阵地同时开花。你还没反应过来,那边已经遍地开花了。

(6)不再有潜在公众

任何利益相关方,都会轻易地被络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坊间谈论所唤醒。 詹姆斯·格鲁尼格把公关的对象分为四种: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激进公众。安妮·格里高利在《公共关系规划与管理》一书中还对这四种对象进行了具体阐释:非公众--跟企业根本不沾边,也没有利益联系的公众;潜在公众--有利益关系,但没觉醒或不能获得信息的公众;知晓公众--已经认识到问题存在的公众;激进公众--对问题采取行动的公众。

在络时代,这一理论已需要修订。

首先,非公众往往不为利益,而为“公义”、“公理”挺身而出,奋力一战。

其次,潜在公众因为络传播的地毯式蔓延而基本没地儿可潜,基本都成为了知晓公众。

最后,因为激进公众的行动能在媒体的无影灯下充分曝光,所以知晓公众仅仅知晓而无动于衷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在络时代,除了少量的利益无关者无动于衷外,公众基本上都成为激进公众和跟进公众了。

因此,才会有人惊呼,互联上站满了“道德民兵”和“络暴民”。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跟自己没关系,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必关心的,他们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至少也送上一声怒吼--声援。哪里都战斗着他们无畏的声影。你还想怎么控?

所以,在不可控的络环境下,总经理们要尽量让自己的企业少犯错,少触动民的敏感神经,以免引发公共危机后,很快被民的口水“淹死”。

3络媒体也有森林法则

络媒体不可控,并不是络媒体一团糟,毫无章法,没有规律。事实上,络媒体虽然对传统媒体环境进行了颠覆式的改变,但络媒体也有自身的森林法则。

第一,络媒体暴露信息充分。因此,如果有不利的批评报道,你完全有机会直面媒体,及时把你所知道的真相,包括对现有报道的否定,都向媒体倾倒。而媒体由于其海量特征,也由于其希望事件纵深发酵的需要,总愿意替正反双方摇旗呐喊。

第二,当一种舆论倾向占绝对主流时,这种倾向往往是符合社会主流意识或道德取向的。这时,如果你不幸是道德的反面,恭喜你,你很难翻身了。你只有瞅准时机,在事件趋于平静时,冷静表达。比如药家鑫撞伤并砍死服务员张妙后,他被冠以“药八刀”绰号,他所有的行为和言论,包括他的自首,他的悔悟,都已无济于事,毫无意义。但当他伏法后,媒体舆论和所谓民意顿时松动,药家鑫的父亲开始活动,对原告律师提出名誉权民事起诉,结果引发络媒体的广泛反思。该损失的,在络时代必须损失;该获得的,通过努力,依然能够获得。

第三,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容易从事实到理论,从事件本身上升到道德层面。凡事说着说着,就会上纲上线。因此,作为事件一方,最好把自己与某些道德结论划到一个阵营,或者为自己找到足够的理论基础,以在事件报道中站住脚。记住,你做了什么,有时不是最重要的,你为什么做、做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可能更重要。

无论如何,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就像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你能不能不报道?等风声一过,我请你喝酒。”听起来很有人情味的请求,但记者可舍不得不把这往上放,特别是络时代的记者。这样的话是最好的作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